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东晋隐士 > 第九十八章 人心善恶

东晋隐士 第九十八章 人心善恶

作者:昔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8: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谢安并没有呆多久,只是聊了几句,便起身出门去了。

而他的一番话,也让几个孩子从犹豫苦闷中解脱出来,一念即通,谢玄与王献之已经去了外头习武,而王孟姜则乖乖巧巧地坐在里屋中,摇晃着小脑袋,背书。

在她稚嫩的背书声中,王凝之从袖中抽出一封信来,递了过去。

“这是?”谢道韫接了过来,却没打开,而是问了一声。

“你的粉丝,祝英台。”王凝之没好气地回答。

“粉丝?”

“哦,他很崇拜你。”

“王二哥,话不能乱说,我可是个女子,他如何会崇拜我呢?”谢道韫笑着摇摇头,把信拆开。

“呵呵,正常来讲是这样的,可你又不是没在山上住过,祝英台是个疯子,这你肯定是知道的。”

“不要胡说,祝公子人很好的。”谢道韫白了一眼,将信展开,很快就看完了,这才问:“他们还在研究那个治水方略?”

“是啊,估计是不到黄河心不死了,梁山伯为了这个治水方略,算是鞠躬尽瘁,祝英台为了他的义兄,也是拼了老命。”王凝之耸耸肩。

谢道韫点点头,说道:“这倒是一桩好事,如今这时局,清谈盛行,多的是四处招摇之徒,也不乏隐匿山林之士,却偏偏少了些肯脚踏实地的人。”

“我会给四叔去信,让他照顾一二,能帮到一点,也是好的,如果将来梁山伯真能将这钱塘水患治理好,那才是为国为民的大事。”

“难啊。”

“为什么?梁山伯性子平稳,做事谨慎,又不喜与人争斗,只是默默做事而已,虽然在朝堂上并无背景,但有你我在,自然不会有人为难于他。”

“你有那闲情雅致,就去帮帮他,我是没什么兴趣。”王凝之轻轻摇头。

“你觉得他不行?”谢道韫眯了眯眼,梁山伯可是自己从山上就很看好的学子,不骄傲,也不鲁莽,做事情细致,对待学习认真,与别人相处,也总是相当友好,几乎是个道德典范。

要说缺点,大概也就只有性子偏弱,已经不算是那些无心功名之人,而属于无力争权夺利这一类了,不过他既然只想为百姓做点事,那自然也不会触及别人的利益,自己和谢家在背后给他撑腰,难道还不行?

“我觉得挺难,倒不是说他的治水方略有什么问题,梁山伯父亲就是个治水能臣,他从小便跟着耳濡目染,自己又一心钻研,在这方面,已经算是个专家了。”

“可是,”王凝之摇了摇头,“他心思过于天真,一心只想为百姓做事,哪里由得了他?”

“他又不会与人相争,自然也不会有人要针对他,有何不可?便是平日里与他人有些许摩擦,我们一句话的事情。”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王凝之声音略显低沉,“他可以在我们的帮助下,好好做事,些许小问题,甚至用不着我们,祝英台就能给他出个主意,可等到钱塘水患要治理成功的时候,那份功劳,谁不想要?”

“我会替他挡住!”谢道韫眼神一冷,霸气侧露。

“难。”

“什么意思?”

“泼天的功劳啊!”王凝之摇了摇头,“到了那时,别说我们两家给他撑腰,便是我们自己的家族中,也难免会有些龌龊,利益越大,牵扯越多啊,多少年后,甚至用不着我们如何,梁山伯自己就变了。”

“王凝之,我发现你这个人,就总是把人往坏处想,难道你以为,人性本恶?”

谢道韫直视着王凝之,似乎想要从他的眼神里,看出些什么来。

王凝之摇摇头,“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我都不信,我只相信,人性,是这个世上,最复杂的东西。”

“好人会善待他们,就像你我一样,可是你在看见罪犯的时候,会是什么感觉?”

谢道韫并不迟疑,坦然回答:“自然是痛恨的!”

王凝之点点头,这个回答自己当然清楚,谢道韫从来都是嫉恶如仇的,和那种没有原则的烂好人截然不同。

“若是按照人性本善来讲,即便是恶人,也总有其良善之处,就好像是官府抓了罪犯,也并不会全都处决了,不是么?”

“我自然也相信他们会有改过自新的机会,只是,”谢道韫迟疑了一下,还没想好怎么说。

“只是机会很小罢了,对吧?”王凝之笑了笑。

“嗯。”

“我也是这样想,那是不是可以说,我们其实有所偏见呢?如果我们见到一个人,他之前是从牢里出来的,可我们不知道,便觉得该是个好人,若是知道了,便会带着偏见看他,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我们算不得好人。”

谢道韫皱了皱眉,“这样划分好人坏人,未免过于偏执。”

“是啊,可是这世上,从来就没有什么,能正确地给好人坏人划分出一个界限来,坏人也多是对别人坏,对自己所爱之人,却算是个好人了。”

“那么,穷凶极恶之人呢?那些只为自己痛快,无恶不作的人呢?”

王凝之放下茶杯:“人性本善,他们不过是爱的狭隘了一些,他们只爱自己罢了。”

谢道韫突然笑了起来,眨眨眼,十分好看又灵动,带着一丝调侃,“王二哥,你这是诡辩罢了,我可不上当。”

“哈哈,所以说圣人好做啊,孟子提出人性本善,荀子提出人性本恶,却偏偏都能讲得通,就是因为这个诡辩,再坏的人,也不过是善的界限小了些,再好的人,也只是恶的界限小了些。”

“可是,就因为这些诡辩,才会让人永远都能为自己的行为找到借口,明明作恶,却可以义正言辞地说是善事,梁山伯永远都不会明白这个道理,而祝英台却是过于天真,不会把心思放在这里,你越是保护他们,越是让他们见不到这些人心复杂。”

“难道,你能事无巨细,护着他们一辈子?”

“我会再想想。”谢道韫眼珠子转了转,却突然放松下来,端起茶来轻轻啜饮,倒是让王凝之有点惊讶。

“这可不像你,你不是一向都遇事果决,从不迟疑的么?”

谢道韫白了一眼,缓缓开口:“那是一向,遇到你可就不灵了,我发现,凡是跟你有关系的事情,总没那么简单,越是心急,越是会出岔子,反正梁山伯就算再有才能,也要两年后才能入朝做官,我急什么?”

“唉,”王凝之叹了口气,“祝英台要是知道她给梁山伯找的靠山,这么不靠谱,估计会哭死。”

“哈哈,那也只能怪他自己不好,明明有幸和王二公子做邻居,却得不到王二哥的青睐,只能来找我了。”

没想到谢道韫也会突然有这样调皮的口气,王凝之转过头,正好看见她低着头,轻声发笑,似乎被自己逗笑了,头发挡住了她脸上,只能看见侧脸下嘴角的弯弯。

“对了,你信里有提到,”大概是感觉到王凝之的目光,谢道韫撩了一下头发,站直了身子,恢复了平时的模样,只是和平时的清冷端庄相比,多了几分柔和,“齐王之子,是说段家的人么?”

“是啊,怎么,那边有新消息?”

“前几日,朝廷已经颁发诏书,接纳了齐王,封为齐公,自济南,广固,胶东,东莱,北海,都算是封给他的地盘了。”

“齐公也显得很是恭敬,不仅派人送来了许多礼物给陛下,就连朝中各位大臣,几乎也没有落下的。”

王凝之笑了笑,想到了自己和齐王之子见面的场景,“段龛倒是会做人,可惜生了个儿子,有点蠢。”

“怎么这么说?段炙虽然在钱塘丢了人,不过在北方也算是个能人,骁勇善战,不仅他们那片的人看好,就连城阳以下,人们也都知道他,可不是个纨绔公子。”

“从小跟着他老子打仗的人,当然不会是个纨绔,不过也是因为过多在军中了吧,有些过于直肠子了。人在江南,还敢直言北人勇猛,南人孱弱,口气大的要上天,段龛这两年顺风顺水,像个暴发户,可惜儿子还真当了个暴发户。”

“祸从口出么?”谢道韫皱了皱眉。

“是啊,段炙一向跟着他爹做事,行事风格,自然受其影响,由此可见,段龛平日里言语也是无所顾忌,迟早会栽在这上头。”

王凝之笑容冷漠,曾经自己还觉得,几年后段龛以信谴责燕皇帝慕容俊,被燕国打败,又被害死,是有些可惜的,毕竟作为他的主子,晋朝并没有伸以援手,但在见到段炙之后,便觉得也无所不妥。

别人都是心里头看不起皇帝,你直接挂在嘴上了,还想让皇帝救你?

“你说的也有道理,北方本就混乱不堪,便是一万个小心,都难保齐全,更何况如此做派?”

谢道韫叹了口气,又说道:“冉闵灭赵,以魏自立,苻健以长安为都,号称大秦,张遇在颍川心怀不轨,段龛又突然效忠,短短一年时间,北方边境变化如此之大,只怕大将军是忍不住了。”

“北方混乱,或可像朝中各位大人之意,以不变应万变,或可照大将军之意,择机出兵,王二哥,你怎么看?”

“我一个学子而已,能有什么看法?”

“呵呵,如今便是些贩夫走卒,也学着各家士人之清谈腔调,谈论政事,怎么到了你这里,却不感兴趣了?莫不是以为我在试探你?”

“怎么会,”王凝之摆了摆手,“王家谢家虽不见得同心同力,也不至于在这种事情的态度上有什么差异,若是我两家都互相提防,其他南渡世族,岂不瞬间分崩离析?”

想了想,王凝之缓缓开口:

“其实,要我看,不过是人都在挣一条命罢了。”

“王二哥这话就有些敷衍了,我晋朝虽不见得有能力平定北方乱局,却也不至于被他们这些自顾不暇的人威胁到,朝堂诸公,官爵加身,大将军更是虎威赫赫,岂有挣命之说?分明就是你懒得想而已。”

谢道韫轻笑一声,似乎有些嗔怪王凝之散漫。

王凝之无奈,遇到一个心里有着家国天下的小姑娘,还真是轻松不得。

“挣命之说,就看你如何理解了。”

“你说的不错,大将军虎威赫赫,但他也未必就真的是咄咄逼人。”

“谯国桓氏又不算多么名门望族,桓温大将军以驸马之身入朝,身居高位,本就被人诟病,处处遭人掣肘,只能剑走偏锋,以武立威,才有如今地位,他退不了,盯着他那个位置的人,数不胜数,一旦他退了,就是万劫不复。”

“可是他也不见得就一定能胜吧?”谢道韫皱了皱眉。

“当然不见得了,所以他也是在寻找机会,就像今年一样,北方混乱,几个新势力诞生,且都在我晋朝边境,新者,自然不够稳重,缺乏底蕴,但强在刚刚战争过,兵力强健,全靠气势撑着,若是能胜,必然会让他们军心不稳,那就可以势如破竹了。”

“而如果是不能速胜,反倒会给对方机会,大将军兵行险着,这当然是朝中大臣阻止他的原因之一,可他却不能停下。”

“而且,就算是输了,那几个新建立的政权,哪儿有能力反攻过来?说白了,对我晋朝的威胁都不算大,这就是输在底子上了。”

“至于大将军,呵呵,”王凝之笑得诡异,“我是晋朝第一武将,我都输了,那岂不是说对方过于强悍?这种时候,谁能代替得了我?”

“所以,你是说,其实大将军这时候,只想求战,无关胜负,最终都会让他的位置更加稳固?”

“大概是的,如今朝廷大力扶持殷大人的武装,就像你家的谢尚大人,还有张遇这些,即便是知道了他和桓温有所联系,朝廷也不会动他,如今,只要是不属于桓温的军力,那都是朝廷的扶持对象,为的就是能有一个取代桓温的将军出现。”

“否则的话,大将军的地位,永远无可撼动,他就是有再多毛病,只要不是谋反,陛下和太后都会容忍,毕竟,他只是不太听话,有些跋扈而已,总比换个打不了仗的人上去,被北方的蛮族踏平江南来的好吧?”

“就看看,是朝廷能先培养出一个新的大将军来,还是战争会先开始了。”

紫笔文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