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孤勇大明 > 第110章 长大了

孤勇大明 第110章 长大了

作者:熊猫千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7: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把雪球放归山林,并不容易,好几回,将雪球放了,人前脚走,雪球后脚又跟了回来。

最后,郭东只能狠下心,用绳做了两个套,套在雪球身上,从悬崖上,把雪球吊下去,触地之后,雪球从绳套里钻出来,因悬崖阻隔,雪球再也回不来了。

雷武很感性,带雪球,都带出感情了,雪球嗷嗷叫地想从悬崖爬上来而不得,他竟然还抹了眼泪。

郭东没有伤感,反而好言劝慰雷武道:“雪球长大了,西山才是它的归属。”

郭东也是个感性的人,但他毕竟毕受过高等教育,现代理念根深蒂固,相对而言,他还算理性。可见,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未必总是对的,后天因素,比如教育背景、成长环境等,也能发挥作用,所以郭东相信自我改造。

两人下了山,沿二道沟往回走,一路查看二道沟上的冰层情况,郭东决定,今日便重启水车。

让郭东惊奇的是,过了年,雷武突然间似乎也长大了。

到了铁厂,雷武跳到水车大轴上,亲自拿起铁锤敲打叶轮上的残冰,他手下有十几号工人,似乎也能镇得住,不知不觉中,雷武已然能独当一面了。

雷武的两个死党,阮石头和张标,为了防止他们拉帮结派,郭东让他们跟着甘薪学艺,毕竟他们识字,是人才,就不能浪费。

这个冬季太长了,因为水车经常被冻住,炼不出钢来,很多项目都受到了影响。

不过,郭东和甘薪也没闲着,成功试制了水泥和玻璃。接下来,便要正式开建水泥厂和玻璃厂。

水泥厂,需要巨大的投入,希望徐文爵回南京后,多拉些投资人,五十万两银子的投入,足够开一间相当规模的工厂了。

玻璃厂的话,郭东还没找到低成本生产火碱和苏打的办法,产能必然有限。不过,郭东只当玻璃是奢侈品,量少没关系,把价格炒上去,锁定达官贵人和海外,照样赚银子。

玻璃厂的第一个产品,便是镜子。

拿一块平板玻璃,锡和汞现世都不缺,在玻璃的一面贴上一层锡箔,灌上少许汞,锡可在液态汞里溶解,形成双金属层,和玻璃紧密贴合,就成了一面镜子,这便是锡汞剂造镜,非常之简单。

唯一的,汞有毒,郭东也想用银镜法制镜,可现在石庙还没有能力生产相关的化学试剂,只能一步一步来了。

其实,后世温度计也用到金属汞,到时科普一下,做些防犯措施,把危害降到最低限度,即可。

现时的人们主要用铜镜,可以想见,一旦玻璃镜横空出世,也是神物一般的存在,根本不愁卖。

做玻璃,主要设备是玻璃炉,甘薪已经按郭东的设计搭了一台,一次开炉,可产出几十斤玻璃态浆料,跟后世比,连小作坊都算不上,但郭东要的是垄断利润,价格自己定,第一桶才是真金。

工人们在干活,一炉玻璃态浆料正好出炉。

甘薪亲自动手,将一块四四方方的铁板水平置于坩埚之上,铁板四周有沿儿,内里被打磨的光滑如镜,工人用瓢舀起一瓢浆料,泼在铁板上。

由于重力作用,浆料在铁板上会自然流平,多余的浆料顺着一个小开口,留到铁板下面的坩埚中,稍后回炉再用。

待到铁板上的浆料冷却,一块平板玻璃便做好了。

郭东凑上去瞧了瞧,果然见到不少裂纹和气泡,裂纹是因为冷却不均匀或者太快、产生的应力造成的,而气泡则是因为铁板上残留的水汽、空气来不及排出导致。

后世造玻璃,多采用浮法,就是让玻璃浆料流进金属锡液体中,玻璃态浆料因为比重低,会从液态锡中浮起来,金属锡的熔点只有两百多度,相当于浆料在锡水里降温,浮在锡水表面的浆料冷却后,就变成了玻璃。

浮法造玻璃,跟水在表面上结冰的情况类似,做出来的玻璃没有气泡,表面非常光洁,就跟冰块似的,浮在锡水上,表面张力起主导作用,也没有不必要的应力,所以不会有裂纹。

当然,浮法造玻璃是下一个计划了。

现在只能挑那些相对较平的地方,切割下来,送到后面的锡汞工序,这一炉,良品率应该不高。

甘薪忙完了活计,过来见郭东,手里拿着一面镜子,这是他们眼下唯一的成品。

郭东拿过那面镜子,跟镜中人对视,之间镜中人生得郎目皓齿,脸蛋嫩得能能掐出水来,嘴唇上隐隐一抹淡青色,纤毫毕现,伸手摸摸,感觉已是货真价实的短须了。

“镜子里的人..还真是有些俊啊。”郭东摩挲着下巴,不禁臭美道。

“哈哈哈...”众人大笑不止。

“东哥美,美她娘哭了半夜,因为啥,美死了呗。”

甘薪在郭东的肩头敲了一记,揶揄道:“宋玉潘安见到东哥这么美,也甘拜下风。”

郭东这才收敛了心神,两人去了甘薪的办事房,事关下一步规划,还有安全、保密等事项,郭东还有话要交待。

安全主要是汞的毒性,提醒甘薪注意防范,至于保密,郭东这次主张与玻璃厂工人签订五年合同。

“那五年之后呢?”

甘薪有些奇怪,因为他自己和郭东签的是十年合同。

郭东笑道:“有五年赚头,足够了。”

甘薪显然不满意,他甚至主张所有涉密岗位一律终身合同,但凡有泄密者,终生追杀。

在他看来,郭东脑袋瓜子里的东西都是摇钱树,恨不能把所有的工厂都用铁盒子装起来,杜绝一切泄密的可能,有银子自家赚,不香么?

郭东却有不同的想法,铁厂生产出来的产品近乎钢铁,钢铁是工业之母,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自然要长时间保密。

但镜子是居家用品,总要寻常百姓消费得起才好,石庙独此一家,永远只能是奢侈品,今后所有居家用品,都只规定五年的保密期。

其实,就算想把所有项目都抓在自己手上,也很难做到,既然如此,何不反其道而行之,主动公开,反而显得高端大气上档次。

再说,没有石庙设备的支持,想要做出石庙一样的东西,恐怕也很难,石庙完全可以卖设备,一样有利可图。

五年以后,这里的工人,愿意出走自家开厂,开去,愿意留下的,郭东也不缺赚银子的项目,无数的玻璃制品,无限的钱途,接着干就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