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烟雨醉颜红 > 第83章 渔樵耕读

烟雨醉颜红 第83章 渔樵耕读

作者:芳华添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7: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当——”的一声,五只酒杯碰在了一起。

一饮而尽之后,只听风清这样说道:“月白姐姐啊,我这做妹子的,倒是有个请求——”

月白心头一怔:这小妹子,不时会冒出几个刁钻古怪的想法来。此时此刻,还真想不出她会有什么样的“请求”。

“风清妹子,”月白淡淡一笑,“这儿有没有什么外人,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风清微微一笑:月白姐姐啊,你家离京城不远。我,我如果算是临安人氏的话,勉强也算半个邻居了。我想啊,就搬到你家隔壁去,咱姐妹俩低头不见抬头见,好好地做几年邻居,不知你意下如何?

月白先是一愣,接着就哈哈一笑:其实啊,早几年,我就有这个想法了。不过呢,转念一想,人家风清妹子是赵氏宗亲的后裔,出身高贵,咱一个平头百姓,只怕高攀不起啊!唉,真没想到——

风清佯装嗔怒道:什么高攀低攀的,能够和冯家姐姐在一起,那可是前世修来的福分啊!

“既然前世修来了,今生就珍惜吧!”月白顺势说道。

“不珍惜的话,我就不会厚着脸皮说出要跟姐姐做邻居的话来了——”风清接过话语。

说笑了一阵之后,李先生这样说道:既然大家都有此意,这样吧,到时圣上论功行赏之时,我就在圣上面前保奏一下,尽量让景瑞和轩辕在金陵一带做官。这样一来,你们两家人,就真正是比邻而居了——

“那,那就多谢李叔叔了!”四个年轻人齐声致谢道。

再过了一阵子,李先生悠悠说道:如今已是太平盛世了,也该过一下“渔樵耕读”的日子了。嗯,说到“渔”,我手下的那个张船夫,驾船撒网,打鱼捞虾,可是一把好手啊!

“小时候,”文景瑞接过话,“对于打鱼捞虾,我也是蛮有兴趣的——”

“嗯,这下可好了!”风清接过话,“到时候,就可以到你家混碗鱼汤喝了——”

“嗯,说到‘樵’,”月白缓缓说道,“小时候,上山打柴的事情,我也不算陌生啊!”

张轩辕接着说道:过继给家叔之前,我年纪尚幼,对于耙田种地,还只是略知皮毛。不过呢,身为军人,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解甲归田”,是啊,如果此后再没有烽火硝烟,在江南一带耕田种地,过一下田园生活,也是不错的啊!

“这‘读’嘛,”李先生缓缓说道,“你们的李叔叔自幼喜好读书,长大以后又做过好几年私塾先生。这样说来,这‘读’可是你们李叔叔的老本行,你们作后辈的,千万不要来抢为师的饭碗哦!”

四个年轻人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再过了一阵子,月白这样说道:李叔叔啊,抢饭碗嘛,后辈自是不敢。不过呢,我们当中有一个人,机缘凑巧之下,也当过几年教书先生——

说着,向风清挤了挤眼。

看到另外几个人都循声望向自己,扭捏片刻之后,风清只好这样说道:嗯,几年前,我在一个山谷里,遇到了一个带着书本来的少将军——

接着,她把如何教张轩辕读书的事情,简单的说了一下。

李先生听了,欣慰的笑了:这一次,我可不怕别人抢饭碗了。哦,原来我们这一行,还是后继有人的——

几个人一听,会心的笑了起来。

再过了一会儿,风清这样说道:要说开办私塾,月白姐姐,你是李叔叔的高足,教一点蒙学入门,自是不成问题。甚至,就是教儒学经典、对子作文,也不过是小菜一碟。到时候,咱姐妹俩联手,在家乡办一所私塾,如何呢?

月白点了点头:是啊,作为李先生的弟子嘛,传一下李叔叔的衣钵,也算是天经地义了。到时候,如果遇到那些资质不错,只是家境贫寒的女弟子,还可以少收或是不少学费——

“嗯,这个主意好啊!”风清兴奋的接过话,“说不定再过一些时候,又会培养出几个小月白来——”

“如果真有那些家境贫寒的女弟子,通过我们的启蒙教育,说不定还真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月白接过话,“至于以后她能有多大的出息,还要看她自己的努力,以及她的机遇了——”

李先生称许道:有道是“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己”。要说起私塾的学生,主要还是以知书明理为主要目标。每个人都能考状元,也不太现实。不过呢,你们姐妹俩能够做到不论家境、有教无类,还是值得赞许的。

这个夜晚,酒席上的这五个人,就着这渔樵耕读,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其精彩程度,未必就输给刚刚结束的那一场抗倭之战。

转眼之间,又是几个月过去了。

这个深秋的夜里,一时难以入眠的冯月白,望着自家老屋上的横梁,思绪如潮:嗯,这好几十天的时间里,这一切,都像预想中的那样,一步一步的变成了现实。文景瑞和张轩辕都在金陵一带做了个还算可以的武官了。虽说不是大富大贵,生活也还顺心如意吧?这赵家妹子,也如期而至,跟我做了邻居。平日里,大家有说有笑,打打闹闹,也算是姐妹情深了吧?

哦,这一刻,也不知风清妹子是否已经酣然入梦。如果还没休息的话,与她秉烛夜谈一番,那也是不错的啊!

嗯,算了吧。既然是邻居,就留一些话到明天再说吧?

此时此刻,当一切都平静下来的时候,有一些事情,就可以好好回顾一番了。

当年,我离开家乡,从表面上看,是由于生活所迫。不过,另一个似乎更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在那样一个梦里,我遇见了风清妹子,还知晓了“长生诀”。现在看来,这“长生诀”,似乎依然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至于钱福大哥和杨念真对“霓裳羽衣舞”的演绎,似乎也只是某种感悟与理解,并不是“长生诀”本身。那么,接下来的问题依然就是,在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长生诀”这本书?

我所保存的那一部,除了建文帝的题跋,就再也没有其他文字了。哦,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有朝一日,我要写上自己的文字,在那题跋的前面。如果真的要写的话,我又该写点什么呢?

另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那传国玉玺了。遗憾的是,直到现在,我和风清妹子,连它的影子,都不曾见过。

就这样,“长生诀”与传国玉玺,就此成为两大谜团。

几年前,圣上就开始派郑和下西洋了。这件事情,怎么说呢,从大的方面看,自然不是为了与海外的那些国家友好往来,扬我国威。只是,寻访建文帝,应该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吧?到目前为止,如果真要寻找建文帝的话,也只能说,杳无音讯。嗯,这样说来,有些事情,确实是无法说得清楚的。既然是这样,有些谜团,也就永远无法解开了。

人,毕竟不是神仙,我们能够知晓的事情,似乎还真是有限的。

诚然,我们也能够做一些事情,也能做成一些事情。比如说,面对倭寇的挑衅与袭扰,我们众志成城,将他们剿灭了。比如说,为了北方边境的安宁,圣上北伐,战果也不错。再比如说,为了南方边境的长治久安,就有了南征之举。这些事情,确实都是值得大书一笔的。而如果能够亲临其中,参与其中的一两件,确实也就不枉此生了。

这样说来,这二十多年的时间,倒也是值得珍视的啊!

哦,那娴远师太,现在怎样了呢?认真说起来,十多年前,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她给我的印象,还是相当不错的。嗯,就像亲姐姐一样。只可惜,她的权势富贵梦,越做越深,最终走上了那样一条路。那一天,李叔叔究竟对张船夫说了些什么呢?作为要塞的首领,有些话,如果他不愿明言,我们确实也不便多问。但愿,但愿是这样,出海之后,娴远和义雄,能够坐着那条小船,飘到一个岛上。然后呢,在淡水和粮食用完之前,能够获救。当然,我还是最希望他们能够深刻反省,悔过自新,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这世上,征战杀伐,真的就那么重要吗?如今太平盛世了,大家耕田种地,纺纱养蚕,白天看太阳夜晚数星星,不是更好吗?

曾经的权势与荣光,就像一个沉重的包袱,最终成为压垮娴远的最后一根稻草。

相比之下,钱福大哥和杨念真姐姐,或许才算得上“拿得起,放得下”的人,他们的心里,没有那么多的包袱。他们所关注的,就是过好眼前的每一天。甚至,在我心目中,他们就是一对神仙眷侣。

有些执念,有些痴迷,有些旧梦,就让它们成为过眼云烟吧。人生这短短几十个春秋,你所能够拥有的,毕竟还是有限的。

刚才,我一厢情愿的为娴远和义雄,设想着较为乐观的结局。只是,真实的情形,到底是怎样的,我又如何说得清楚呢?毕竟,那已经是好几十天之前的事情了。茫茫大海,有些事情,只有当事人才知道。而作为局外人,一些情形,我们甚至都不愿多想,不愿往深里想。

娴远姐姐,你现在还好吗?

嗯,如果没有那么多的血雨腥风,每个人都能和睦相处,那该多好!至少,我跟那娴远姐姐,就不会兵戎相见了。同在一片蓝天下,其实,我和她之间,原本也可以促膝谈心的,谈一些青涩年华里的情感萌动,谈一些女儿身的酸甜苦辣,谈一些尘世间的悲欢离合,甚至,也可以交流、切磋一下对佛门净土的感悟与体会。只是,我能够想到的这一切,如今都已是无从谈起了。这一切,只是因为,她的权势富贵梦,与我大明的江山社稷相对立,也就是站在了和我对立的一面。

跟梦境里的人,如何谈朗朗乾坤呢?

哦,这些日子,跟风清妹子在一起,除了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那私塾,也是初具规模了。那一个夜晚,酒桌上五个人所谈起的渔樵耕读,也在慢慢的变成现实。从这个角度来看,“凡事预则立”,果然大有道理啊!这些日子,虽说是平平淡淡,不过,心情也还是蛮不错的嘛。刀光剑影的轰轰烈烈,神经绷得太紧了,是该换一种活法了。只是,有时再回想起那风烟滚滚的一幕幕,心潮澎湃之时,依然会有义无反顾的决心与斗志。或许是这样吧,经过了漫漫长夜,才懂得去珍惜荷叶上那晶莹的水珠。有些事情,作为亲历者或是当事人,在那种时候,我们努力过,我们抗争过,我们有自己的底线和憧憬,于是,当那一切都归于平静之时,我们才懂得和平与安宁,来之不易。

在这样一个夜晚,在这样一片宁静的夜空下,在这样一个人人都能安居乐业、其乐融融的村子里,许多事情,都可以畅想一番的了。我们可以期待明天的太阳,就算即将到来的是一个阴雨天,我们依然可以透过雨丝,一睹那树木草丛中的盎然绿意。哦,生活,这就是生活,这就是和平宁静的生活,这就是陶渊明笔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生活。生活,尘世间的生活......

第二天午后,给私塾里的学生教授完功课之后,看看离太阳落山还有一段时间,冯月白与赵风清这两位私塾老师,一时也不急着回家,稍一商议之后,就决定在村子外边的路上,闲逛一番,稍稍放松一下。

“风清妹子啊,做个教书先生,蛮不错的啊——”月白边走边说道。

风清边走边回应道:“是啊,你看着那些孩子,再想想你教过的那些功课,好像就能够看到一棵小树苗在成长——”

“风清妹子,当初你教张少将军之时,确实是这样。只是,现如今,我教书的时间还不长,体会不深啊!”月白打趣道。

风清把嘴一噘:“好吧,你现在体会不深,那就再用心的教上三五年吧——”

“再教三五年,就变成老太婆了——”

“哪有那么容易?我的月白姐姐风姿绰约,再过三四十年,都还是花朵一般的大美人——”

姐妹俩边聊边走,甚是惬意。

再走了一阵子,突然听过一阵凄厉的女声:“来人啊,救命啊,有强盗——”

事出突然,姐妹俩心头都是一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