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烟雨醉颜红 > 第36章 天涯海角

烟雨醉颜红 第36章 天涯海角

作者:芳华添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7: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月白一惊之下,回头一看,只见三个年轻人正朝自己所在的江畔南岸走来。

这三个人之中,风清稍稍在前,其后的两个分别是龙国柱和文景瑞。不难想象,龙国柱独自回去之后,席上众人问起月白的情况,再怎么说,他也只能说起月白江畔独自彷徨的情形。这样一来,众人一商议,就叫这三个年轻人过来看看了。

风清走在前面,撑着那把大大的雨伞,满脸的担心与焦虑。

月白心头一热:哦,不管怎样,这世上,总还是有人惦记着我的!

“风清妹子,我过去了——”这样说着,月白迎着细雨,向风清走去。

风清依然撑着伞,走了过来。

到了那伞底下,风清这样说道:“月白姐姐,你,你没什么事情吧?”

听对方这样一说,月白倒觉得,在这烟雨迷蒙的岸边,倒是不便于多说什么,于是,露出一丝苦笑之后,她试着用轻描淡写的口吻说道:风清妹子,没什么的,我只是到河边透透风——

风清会意,也就顺势说道:“好吧,那就先回去吧?”

一同前来的龙国柱和文景瑞,也隐约觉得,所谓“言多必失”,在这种情况下,似乎也不必多言。这样一来,他们也就默默地跟在月白风清的后面,一起返回赵家的深宅大院。

接下来的两三天,大家都心照不宣似的,从未提起龙国柱的拒婚之事。

这天上午,风清这样说道:“月白姐姐,到外面散散心,如何?”

月白心里一动,连忙问道:“哦,去哪里呢?”

“去崖山,广东的崖山——”风清轻轻地说道。

月白注意到,风清说这句话的时候,用的只是平平常常的平缓的语气,就像那下游波澜不惊的水流。甚至,听她的口吻,好像也只是说说而已,甚至也不要求对方马上回答。

轻轻地吐出了一口气之后,月白暗自思忖道:说完这句话之后,风清妹子的脸颊,就转向东南方向了。哦,这是什么意思呢?作为赵宋王室的后裔,崖山一词所承载的那一份苦涩与沧桑,她的体会与感受,比常人相比,无疑要强烈、沉重得多!一百多年前,面对着来自北方的蒙元势力的凌厉攻势,南宋王朝节节败退,溃不成军。先是临安城下的俯首称臣、屈膝投降。而那些不甘心大好河山沦陷的抵抗力量,先后拥立了两个小皇帝,以图重整河山。然而,天不遂人愿,到了祥兴二年(本书作者注:即公元1279年)二月初,在崖山,宋元两军展开了最后的决战。或许,由于战略战术方面的某些失误,宋军全军覆灭。灭国之际,大臣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许多忠臣义士,许多不甘心做亡国奴的大宋子民,跟随其后,跳海殉国......这一幕幕,是何等的惨烈与悲壮啊!

是啊,这一切,都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情了。那么,新春伊始,风清妹子为什么想起要到那儿去呢?

为了那传国玉玺?都一百多年过去了,就算当时少帝殉国之时,身上佩戴着那枚传国玉玺,蒙元大军也早就收缴而去,邀功领赏去了。

如果不是为了那传国玉玺,又是为了什么呢?

哦,或许,就算什么也不为,风清妹子也要去看看的。到了那海边,望着那一百多年以后依然奔涌不息、怒号不止的海浪,在灵魂深处,她依然会心潮澎湃、情难自已。

一个王朝的落幕,是如此的悲壮、惨烈,作为这个王朝的后裔,风清自然是要去祭奠一番的。

换一个角度看,这样的落幕,何尝又不是无奈而屈辱的呢?

诚然,现在是太平盛世了,然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依然是不能忘记的。

牢记那过去不堪回首的一幕幕,不是为了记住仇恨;而是让警钟长鸣,不断地警醒自己,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住现在,才能拥有更好的未来。从这个角度看,多了解一点历史,有百益而无一害。

风清妹子没有急着要我回答,自然就是因为,她希望我能够站得更高一些,以便于以后看得更远一些。

是啊,在她心里,如果我能够真正想清楚了,自然就能够做出自己的回答......

“好吧,这一趟,”月白坚定地说道,“我一定会去的!”

风清满意地点了点头,微微一笑:“月白姐姐,一开始我就相信,你一定会欣然前往的——”

次日上午,向赵仲南夫妇此行之后,赵风清、文景瑞偕同冯月白、龙国柱,一行前往崖山。

一路轻车从简,十来天之后,一行四人就到了崖山。

二月初七的这个上午,一行四人站在崖山北边,静静地凝视着,久久无语。

从北向南看,东边是崖山,西边是汤瓶山。海水,就在两座山之间汹涌澎湃着。这两座山,千百年来就这样伫立着。或许,从南边防守的一方来说,这也算是一个屏障吧?只是,把握不好的话,何尝又不是鬼门关呢?历史没有如果,历史不能重写。赵宋王朝的最后一支抵抗力量,就那么轻易的放弃了对北岸的防御,说得不客气一点儿,岂不是成了“瓮中之鳖”吗?且不说大规模的海战,人家就是守住出口,你数十万人的粮食、补给,又从何而来呢?或许,当时的陆秀夫也想起了“背水一战”的故事,只是,如果真要背水一战,为何又把扼守要道的偏北一侧,轻易地拱手让出呢?哦,这,这真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了。

海水如怒,山河依旧。

是啊,一百多年以来,那海水浪潮就这样一遍遍地涌动着、冲刷着,那古战场的遗迹,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北岸,为了让游人便于怀古,做了个陆秀夫背着幼帝投海的塑像。陆秀夫拔出宝剑,那目光,该有多少的苦涩、不甘与悲壮啊!至于那传国玉玺,就算是幼帝项上挂着一枚,多半也不会是秦始皇当年的那一枚了。嗯,退一步说,清理战场的时候,那些蒙元士卒,多半也拿走了。现如今,要想在这海边找到那传国玉玺,真的比“大海捞针”还要渺茫。要说这“大海捞针”,再怎么说,那一根针还是在这海里的。而这一刻,这岸上海里,似乎真的就没有那传国玉玺!这样说来,这次崖山之行,其实也只是怀古之行而已。

内心翻翻滚滚唏嘘感慨一番之后,月白下意识地收回目光,扫了同来的另外三个人一眼。

风清、文景瑞、龙国柱三人,也只是默默地看着这些山川和海水,不曾说些什么。

在岸边掀起阵阵浪花之后,眼前雪亮的浪花刚刚消散,海风徐徐,又一大片海潮稍稍高起,向那千军万马的战阵一般,自南向北,汹涌而来:哦,不少人喜欢说大宋“积贫积弱”,其实,无论就人口、财富、资源,还是素质、底蕴、文明程度,大宋都是当时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大国。既然是这样,到头来为什么还是给蒙元撵得走投无路,撵到天涯海角,最终落了个葬身海底的“下场”呢?这其中的原因,自然是那些历史学家一探究竟的焦点问题之一了。不过,有这么一个视角,应该是不容忽视的。想当年,蒙元伐金的时候,南宋是站在了蒙元这一方。这,这也不难理解,蒙宋联手,不管最终的结果如何,那象征着屈辱的“岁币”,都不会再交给金国了。

只是,金国灭亡之后,南宋所要单独面对的,却是更为难缠的蒙元。而这时候,一些人才恍然大悟:北边的屏障,也就是此前的大金国,早就没有了。失去了北边的屏障,蒙元大军就能够长驱直入了!

是啊,如果把蒙元比作曹魏一方,那么,大金国就像是刘备一方,而有着长江天险的南宋,自然就是孙吴了。看过三国故事的人都知道,相对劣势的孙刘一方,只有联合起来,方有一线生机。而一百多年前的事情呢,似乎弄反了:南宋如果能够联合大金国,应该会更好一些,至少,蒙元势力不会那么轻而易举的打到长江北岸啊!宋金联合,共抗强敌的这一幕,最终只能留存于人们的臆想之中了。

当然,也有人会说,“打铁需得自身硬”,以南宋那样的萎靡不振的士气,和谁联手,都是没有用的。

确实,这种说法,说得很尖锐,甚至可以说是一针见血。只是,期待南宋强如盛唐,毕竟是不现实的。只是,就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如果能够联金抗元,得到喘息之机后,再励精图治,这样一来,被人家追赶到天涯海角的那一幕,或许就不会出现了。

从这个角度看,在几方势力之中,跟谁合作,如何自保,确实是一门大学问。

只是,历史就是历史,从来都不容后人假设。

在国与国之间,谁是朋友和敌人的问题,事关兴亡盛衰,确实应该分清楚。

哦,这一刻,我想了那么多,真的就毫无意义吗?

国与国之间是这样,那么,人与人之间呢?

想到这儿,月白下意识地再望了另外的三个人一眼,霎时,一个让她平日里不敢往深里想的念头,闪了一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