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从街亭开始 > 第069章 威仪

三国:从街亭开始 第069章 威仪

作者:万物为灵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7: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卯时初刻已到,十二城门启开!”

仰望红日初升的微红天空,由上而下俯瞰整座长安城,内部八街九陌、整齐规整,十二城门被打开的那一瞬间,人群从四面八方涌进城中,可谓壮观无比!

咚——

咚——

咚——

长安四大主门角楼各有高阙,每阙之内各置两面蒙皮大鼓,有鼓手两人,每日卯时初刻都会按时站在这里擂动鼓面,向长安城内外宣示新的一天已经来临。

当鼓声在整座长安城响起的那一刻,东方升起的朝霞也仿佛在与这些百姓们招手示意。

驻足城内街道空旷处,若是久居此处的人自然习惯了每天的红日早霞,但外乡人头一次看到长安城如此雄伟壮阔的景色,那可真是让人流连忘返。

咚——

忽的,清晨三通鼓即将敲毕的刹那间,来自长乐宫外墙角楼处的大铜钟这时衔接上了末尾的鼓声。

走进角楼顶层,只见三名勇士身着战甲,驻足铜钟旁侧,且都站在大鼓槌左边。

他们用右臂紧紧夹住鼓槌另一端,左手紧紧托住鼓槌下端,双腿紧扎马步立于此处一动不动。

当站在最前面的军卒高喊一句“撞”时,三人颇为默契地托举着巨槌向眼前这座重达三百多斤的铜钟颇有力地撞击过去。

铮腾——

咚~~~~

铜钟嗡鸣声在长乐宫四处散开,这是长安城一天中必须要做的事情。

在四座角楼八面大鼓敲至尾声后,撞击铜钟三次,以祈祷百姓这天能够平平安安、顺遂如意。

钟声袅袅,一日祈祷。

在这每日的仪式当中,当地百姓仿佛早就已经习惯了先击鼓后撞钟,要是有一天没有这个仪式,他们的心里会不踏实。

毕竟,把击鼓撞钟当做是带来福运消除灾祸的必要仪式,这在现代人来看是愚昧无知的,但却在古人面前这是神圣的。

红日初升,朝霞满洒。

长安百姓的一天就此开始,魏国的文武百官也要在这天前去未央宫朝议,因为皇帝曹叡与大将军曹真在昨日已经回城。

放眼望去这座残破却依旧不失昔日巍峨的未央宫,曹叡驻足宫阙之外望向大殿整貌不禁感叹万千。

“昔董贼祸乱朝纲,长安变乱,使得天下为之动荡,后汉初平,百年未央为贼人毁于一旦,可叹,可叹!”

曹叡德行兼备,有仁爱之心,站在这座朱漆陈旧、阙损楼伤的未央宫院内,他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曾经的无情杀戮。

“陛下贤明有好生之德,乃大魏百姓之福也!”跟在曹叡身后的曹真闻此言,颇为敬重地感叹道。

说罢,曹叡眉头一皱,他身着一袭龙袍缓缓转身正视大将军曹真,那充满朝气的脸庞却多了些成熟。

“大将军此言,朕羞愧难当!百年未央如此,不仅令朕想到天下尚未臣服,四海还未平定,百姓仍受战乱之苦,何谈来贤明二字?”

可见,曹叡此言以清平四海、包举宇内为目标,这让曹真对眼前这个年轻皇帝的想法又另眼相看一番。

紧接着,在左右侍从的奉随下,曹叡昂首挺胸径直向眼前石阶缓缓登去,踏上台阶的每一步,都让曹叡倍感重担在肩。

曹真立于百官身前,望着曹叡昂首阔步那威仪的身姿,他的心里不禁感慨万千,大魏出了一个可能会影响天下的明君啊。

“武皇帝、文皇帝,诸君于黄泉有灵,此乃大魏中兴之主也!昔日孺子已去,现如今站于此处之人,乃是大魏明君也。”

嗡——

咚——

咚——

号角声与擂鼓声此起彼伏,使得人心激情澎湃,尤其是在曹叡的带领下,整座未央宫的气氛都变得极其大气磅礴。

当曹叡站在大殿门外的那一刻,颇具帝王气场的氛围顿然在周围散荡开来,这让站在石阶下的群臣纷纷躬身表示尊敬。

站在石阶顶端的曹叡身姿威仪、表情凝重、双眸散出万丈之光,这才是一位身为君王的真正形象!

帝王于高处驻足直立,群臣莫敢直视一眼,在宦官的长声示意下,文武以曹真为首,纷纷向曹叡致以崇高敬意。

“臣等参见陛下!”

拂拂——

哗啦啦——

话音刚落,未央宫顿时鸦雀无声,只有左右旌纛高牙振帜翻卷和晨风掠过耳旁的声音。

大魏甲士立于左右,他们手执战戈矛戟,脸色毅重,映衬着属于帝王的权威与尊严。

“诸卿平身!”

曹叡朗声回应,群臣皆再拜谢过,然后缓缓起身躬身向曹叡再行一礼,最后才挺直身体面向曹叡。

“群臣进殿!”

这时,曹叡转过身来面向殿门径直走去,跟在曹叡左右的武士左手扶刀,右手前后摆动,二人节奏一致,摆动幅度也接近同步。

而文武百官则是追随着他的脚步一点一点走上石阶,着眼看去整条通往石阶的石道,接近三百多人的官吏簇拥着走在未央宫大道上。

有些人从来都没进过这里,有些人位高权重也从未进过这里,诸如像曹真这样的大将军,依然没进过这里。

今日能够在未央宫进行朝议,也算是他们毕生中的荣耀,四百年历史的未央宫,能在这里朝议,当真是让人心旷神怡。

踏踏踏——

走进大殿内,昔日的富丽堂皇已然不再,但却能够感觉得到属于皇室的高贵,殿内朱漆梁柱已非当年那般,古朴与陈旧在此时显得淋漓尽致。

曹叡迈着大步踏上殿陛,坐在属于皇帝的龙椅之上面向群臣文武,他的内心感到无比豪迈。

过了片刻,在大将军曹真的带领下,身后文武纷纷赶至此处,并脱下了皮靴走在这光滑的地板上,他们一步一步小心翼翼,生怕踩坏了这里。

若不是董卓祸乱天下,长安的宫殿又岂能遭受如此伤疤?昔日洛阳被付之一炬,长安也未能幸免于难……

走上前来,曹真站在武将之首统领百余武官,陈群、华歆等文臣居于百余文官身前,身后文武皆于彼此站处驻足止步。

相比较之下,曹叡的年轻能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发展魏国的各个方面。

只要能够施政得当,即使是他不能统一天下,他的后代如果培养好,那就如同秦始皇一般,再度开辟一个新的朝代。

回归话题,针对于这场抵御季汉入侵的战事,曹叡坐在御案前颇为严肃地扫视殿陛之下的文武百官。

“此役,大魏失陇右三郡,使凉州与长安之联系为蜀贼阻断,为朕所顾虑也!倘使贼寇于此处立足数年,日后大魏必将与其爆发血战,此乃朕不愿所见之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