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从街亭开始 > 第034章 战争的意义

三国:从街亭开始 第034章 战争的意义

作者:万物为灵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7: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街亭激战正酣,远在街亭东南方向七十里的列柳城却是要比街亭大营更为激烈。

负责进攻这里的魏将郭淮已经连续攻打三天,共发动十三轮进攻,但是全都被魏延所部给打了回去。

不仅如此,汉军又在刚才组织了一场突袭,汉将高翔率领五百轻骑杀伤三百余人,仅伤亡百余而退。

抬头望向空中逐渐向西落下的轮月,处于营墙走道之上的魏延便清楚黎明即将来临。

而且,近些日子作战将士们消耗体力太多,粮草也有些跟不上,如果再这么打下去,不出七天他们就会断粮。

拂拂——

忽的,空中卷起一阵微风轻轻撩动众人面庞,插在此处的汉军战旗也此起彼伏的迎风招展。

滋啦啦——

伴随着微风拂面,还有营地内燃烧的火焰也在附和着环境的变化。

踏踏踏——

身后传来一团脚步声,站在一座箭垛口处的魏延闻声回头,只见高翔满脸疲惫,率领七八个校尉走了上来。

“高将军,此番辛苦汝等。”魏延站在原地,脸上拼命的挤出了些许笑容,“守至今日,已是十二天,街亭仍然死战不休,我等岂能落后?”

前段日子他派出两人冒死冲出突围前去街亭报信,得知李休现在是街亭战场的三军主将,魏延有些羡慕,更多的是欣赏。

当初在南中大胜归来,李休的事迹传遍整个大汉军队,魏延当初就向诸葛亮请求把他调给自己,但他没有同意,而是给李休调到他身边当起了亲兵校尉。

在魏延的眼里,李休此人胆大心细、骁勇善战,若能在边疆战场多加历练,必能成为大汉不可或缺的大将。

而现在,李休的成功上位,让魏延不得不承认,诸葛亮的用人方式还是比较成熟的,但是用马谡担任主将,这一点将会成为他一生的败笔。

“上将军,我军所部仅剩一千二百余,不知还能坚持多久……”高翔沉默许久,最终还是把他的担忧说了出来。

可是魏延何尝不知?

从开战的那天起,一直到现在,每次与敌交战阵亡的将士他都记在心里。

到两个时辰前的那次交锋,他们已经阵亡一千四百三十二人了。

剩下的将士,试问还有多少人没有带伤?

“敌军逼得越久,我军便越要挺下去,这十二天,街亭没有任何消息传来,那便是好消息。”

这是魏延给他们的一个心理安慰。

恰恰是,街亭一旦失守,郭淮这边就会倾尽全力拼命攻城。

而现在却并不是这样,敌军攻势轮次虽多,但每次派出分队人数很少。

这对于列柳城的守军来说,敌军的攻势非但没有减轻自己的压力,反而越来越大。

“将士休息如何?”魏延眼神透露出一丝神伤掠过身后众将,“三日十三轮攻势,每人均分休息时间不足两个时辰,长此以往何人能受得下去?”

紧接着,高翔身后的昭信校尉邓云挪步上前抱拳应道:

“禀将军,将士休息时间已不足一个时辰。”

“………”魏延这时才想起来,“精神长期紧绷,使得众人毋法安心入睡,哎……”

望向营火通明的魏营方向,这群将领们不禁陷入沉默。

而此刻魏营中军帐内,郭淮正坐在案前与别驾鲁芝商议眼前战事。

“刺史,下官以为我军应急攻列柳。”鲁芝站在郭淮右手边抬手行礼,“眼下我军粮草即将殆尽,且兵力占多,倘若长期拖延,与我军不利也。”

其实郭淮心里也很清楚,粮草即将耗尽的事情他并没有让鲁芝声张。

一旦这个消息不胫而走,魏延就会借机利用他们即将断粮的事情打舆论战。

要知道舆论是最可怕的,郭淮不怕战死沙场,唯独怕军心哗然。

“哎……世英,汝之言不无道理,然当下我军将士体力不济,展开全面进攻,倘若魏延死守不退,又当如何?”

这一点,郭淮算得很细。

对列柳发起总攻,那就需要大批粮草供给将士,恰恰是他们没有那么多的粮食,一顿吃完没能攻破此城,结果却断粮了。

得不偿失。

魏延这个人郭淮有所耳闻,并且当年在汉中之战时也曾谋面,不过并未与其展开正面交手。

今日一战,他才真正的感受到什么叫做悍将。

他的作战方式与招数攻守兼备,进可攻,退可守。如果要寻找魏延的破绽,可以说几乎无从下手。

但现在汉军所暴露的破绽没有别的,只有兵力人数占尽劣势。

“敌兵虽少,但余不愿使得对方背水一战,汝可明乎?”郭淮忽然皱了皱眉,“倘若如此,魏延必置死地而后生,哪怕战至一兵一卒,亦要血拼到底也。”

鲁芝陷入了沉思。

他自幼以来,经历过长安变乱,李傕和郭汜两人为争夺皇帝不惜百姓黎民而为此付出生命代价。

而他的母亲,就死在了李傕的手中。

因此,对于战争来说,鲁芝是极其厌倦的,也让他的性格变得和善,在郡中享有名声。

可被郭淮征辟为别驾从事之后,他走上了仕途,却仍然改变不了战争的悲剧,这也让他坚定了治理一方百姓的信心。

至少,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能多保护一些百姓就多保护一些。

“哎……”鲁芝无奈地摇了摇头,“战争非儿戏,却时常杂糅仇怨与愤恨,不知为何,下官忽然想起昔日李傕郭汜于长安兴刀兵,战乱频仍……”

案前的郭淮听到这番话,他的脸上露出无可奈何的表情,这是他第一次正面回答当年的问题。

“汝言下之意,余亦懂得。”郭淮长长吁了一口气,“战争造就祸患,使得无数黎民流离失所,可……此乃我等所能主导也?”

这句话,彻底说中了战争的原因。

在他们这些军旅将帅的心中,实际上也并不想出兵打仗,除非那些嗜血如狂、贪恋战功的将领。

可战争不是他们所主导的,是由君主这些当权者所控制的,军队的存在为了效力于战争,没有战争还需要军队干什么?

它的意义是为了君主自身的千秋伟业,他们不惜发动战争而开疆拓土,既然选择了发动战争,那么就要做好流血的准备。

历史就是这样的不留情面,鲁芝想必也很清楚,战争谁也避免不了,包括他们自己。

“刺史教诲,下官深受感悟。”

只见他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郭淮却是站起身来走到鲁芝面前,二人没有继续说下去,只是默默地思考着这个问题的答案。

这一刻,他们仿佛忘记了自己身在何处,陷入脑海中的迷雾重重缓步摸索,战争若要避免,只有战胜对方,以武力压制对手,才能尽可能避免。

否则,别无他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