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从街亭开始 > 第207章 运粮怎么运到这儿来了?

诸葛亮很迷惑,他站在眼前一堆粮草前皱起了眉头,脸上闪过一丝惊讶。

“这粮草……不是应该送至陈仓栈道增援王平的吗?怎么运到此处来了?”

听到这番话,负责运输的校尉顿时瞪大了双眼,他看着身后的粮草对诸葛亮支支吾吾地说道:“丞…丞相,我等接到的命令便是将粮草运至此处啊!”

“什么?谁给尔等下的命令?”诸葛亮脸上闪过一丝愠色,他盯着眼前惊慌失措的校尉问道。

运粮校尉一阵错愕, 他抬头看着眼前面露愠色的诸葛亮,“不是丞相下的命令吗?”

他摇了摇头,那和蔼的眼神顿时变得困惑不解,掌中摇动的羽扇戛然而止。

嘎嘎——

却见蓝天穹顶之上,一行鸿雁穿梭飞行,时而变换“人”字型,时而形成“大”字型,它们的长鸣让沉默的诸葛亮不禁幡然醒悟……

“杨仪何在?”他抬头斜睨着身旁的甲士问道, “把他给本相找来,就在此处,本相就在此处等他!”

诸葛亮的口气愈发严肃,随行的官吏甲士从未见过丞相如此生气的模样,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能让这位和蔼近人的丞相这样愤怒?

拂拂——

一阵热风匆匆袭来,重重地覆盖在众人脸庞之上,诸葛亮表情淡定严肃,他从未感到如此生气。

起初他认为这又是李严的杰作,可仔细想了想,此番出征,负责此番督运粮草的人是杨仪,不是李严。

而李严率军增援陈仓,运粮队本应该将粮草送到陈仓,结果却送到了陇右,不由得让人怀疑这是李严的手笔。

可仔细一想,此番作战根本没有李严的事,自己把督粮官的位置腾给了杨仪, 让他主管此事,怎么李严一上战场,他所在的位置就出了事?

嫁祸于人,他难道看不出这低劣的策略吗?

自己培养杨仪这么多年,让他要与朝臣多加亲近,而不是在庙堂上把所有的人当做敌人,现在来看,他已经不是利己的刀,而是时刻在威胁整个朝堂的双刃剑。

虽然他还没到威胁到整个庙堂的地步,但他背地里的所作所为,却是肮脏且无耻的,诸葛亮并不想看到众朝臣自相残杀的场面。

………

府衙内。

“下官杨仪,拜见丞相。”

他躬着身子向诸葛亮拱手而拜,其神色镇定自若,丝毫不感觉自己做错了什么事。

坐在案前的诸葛亮脸上没有了往日的和善,取而代之的是无穷无尽的肃意。

那双亲切的眼睛不再和蔼,他盯着眼前不卑不亢的杨仪,时过片刻,诸葛亮才开口缓缓道:“威公,陈仓军粮为何至此?”

“………下官不知。”杨仪听其言却是果断回答, 根本就没给眼前这位丞相接下来问话的机会。

但诸葛亮毕竟是教导过他的老师,自己的学生什么样,他难道还不知道吗?用这样的话来堵住这位老师的嘴,那可真的是不自量力。

“威公,汝随本相多年,什么性格,什么作风,什么想法,这些方方面面,难道本相不知吗?”他挥着羽扇不急不慢地逐步反击杨仪,只因为自己太了解这个人了,就连他接下来的话都猜的一清二楚。

却见杨仪放下双手挺直腰板,脸上的冷淡彻底散去生机,他盯着眼前这位对自己知根知底的丞相,满脸沉默。

“丞相。”

“威公,能与本相讲讲吗?”

“仪这一切所为,皆为丞相。”

“为何如此?”

但杨仪根本就没听进去诸葛亮的话,他继续执着地说道:“只要君下令,将这桩罪行装给李严。”

“威公!尔疯矣!?”

“非如此,实为丞相。”

李严藐视朝堂,不朝拜皇帝,不理睬丞相,不与他人友善,还险些坏了北伐大事,这样的人留他又有何用?

难道就因为他是益州派系的代表,是他们的首脑而不痛下杀手,这不符合现实啊。

“唔……”诸葛亮听着他那决绝的话语,心中顿时压上了一块沉重难移的巨石,久久无法推倒,“此事…不可。”

果不其然,丞相一定会拒绝,并且肯定会劝自己不要再这样一意孤行,到那时将会是两大派系展开对立,这对于未来的征战根本没有任何益处。

如果朝堂心不齐,那么未来的战事,将会被庙堂朝争而破坏,兴复汉室的夙愿,也终将会成为虚无缥缈的梦。

可能是眼前的狭隘让杨仪的视野变得如此之窄,才让他做出这等剑走偏锋的事情。

“丞相,现在正是除去朝堂一大患的机会,如若放弃,那这无异于会助长李严的羽翼!”杨仪看得还是比较远的,他预料到李严在这场战斗中立下战功,那他在军队中的威望会再度兴起。

到那时,朝廷如果不授予李严节制军队的权力,恐怕难以服众。

更何况,那些益州派系的官吏们大多都在期待着军权会落到他们的手中,从而进一步与执政的荆州派系展开冲突,只有少数人还在遵循着刀笔檄文的传统来驳斥反击执政派系,他们总是寄希望于这样的方式来迫使对方让步,可这些举动,无异于会让他们受到更强的冲击。

他的这番话,诸葛亮都很明白,他自己也知道李严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现在不能动他,也不能去动他一根手指,必须要利用好他以及他手底下的那些能人贤士,要让他们成为大汉执政的一大助力。

“威公,眼界狭隘乃汝之弊端,正方虽腹中鳞甲有异心,但其才能出众,麾下官吏皆是人才,如果不能使得他们为大汉所用,那兴复汉室…寥寥无期也!”

人总是会有想法来避开这个危险的问题,冲突与杀戮,真的是解决危险问题的唯一途径吗?

诸葛亮曾不止一次说过,大汉的法律是公正的,但人却是有感情的,一个人可以犯错,犯一次错可以忍让,犯两次错可以劝诫,第三次错就是惩罚。

李严其人心并非不善,而是长年累月被压制得抬不起头来,整日整天都在同那些文官打交道。

如果说不烦,那是骗人的,毕竟李严本就是个将领,在面对政治冲突上,他并不想过多插手,可一旦威胁到自己的生命,那就不得不去反击。

这是被逼无奈才成为了恶人。

………

烛火的焰光逐渐微弱,杨仪没有说话,他走到一旁,拿起了新的油蜡放在灯盏中并将其点燃。

滋啦啦——

火光再一次点亮这间屋子,他驻足一处灯火前,双眼紧紧地盯着眼前燃烧着的烛火,不知不觉中,他仿佛进入了一种虚幻的环境当中。

“李严就如同这火焰般,有人给它更换灯芯,它就会再度燃起绚烂的火焰,而丞相……公便是那换芯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