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从街亭开始 > 第152章 农桑增产

三国:从街亭开始 第152章 农桑增产

作者:万物为灵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7: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我赞同孝然之言,当下国库空虚,仓廪不实,五千战骑着实有些捉襟见肘,倒不如先练三千战骑,在时间上多投入些,使得这支骑兵成为一支大汉未来不可或缺的主力先锋。”

只见魏延转过身来点点头, 他认为李休说的话是对的,骑兵投入颇多,要是为大汉日后北伐大局计,一年时间绝对不够用。

“嗯……那此事就依孝然之言,招募训练骑兵的事情就全权交给上官雝去处理。”诸葛亮点点头,他的分析也不无道理,于是便将他定下的计划调整了一番。

有关军队训练的事情,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剩下的就是各部将领在本部麾下具体实施的事情了。

这时, 还在查看有关农业生产政策的大司农杨敏忽然皱了皱眉头,而他的表情也被诸葛亮所注意到,于是便对其询问一番,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但恰恰是,问题漏洞实在是太大。

“丞相,川蜀之地千里沃野,然此战却消耗国库大半粮草,若依旧循规蹈矩,只怕五年内都无法再度北伐啊……”杨敏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粮草的问题实在是太难解决了。

提到此处,文臣这边主掌农业生产的官员们也都极其无奈地摇了摇头,现在的粮食产量虽然趋于平稳,但无法把产量提上去。

就像这次,如果不是准备充分,国库充实, 粮草能支持北伐一年的支出,否则就凭一年的产量,根本就不够北伐三个月用的。

他们现在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产量少的问题,还有耕地面积不足,南中崇山峻岭无法大规模耕种的问题,可以说问题繁多,而且无法完全解决。

站在一旁的李休听到杨敏这番话,也全面的了解到当下大汉的粮草产量严重不足的问题,而这个问题,也恰恰印证了史书上的记载。

诸葛亮数次北伐,只有第一次北伐不是因为粮草不足的问题而退,其余几次都是因粮草不足,或者是粮草吃紧,前线作战支撑不久,只能无奈而退。

其实谁能知道,这座朝堂之上,还有一位懂得农业粮食增产的专家,只见李休站在那里依旧皱着眉头,不知不觉,自己的身体居然来到了大殿中央。

众人满脸问号, 正说着农业增产问题, 他怎么突然冲出来了?诸葛亮很疑惑,魏延很疑惑,杨敏更疑惑。

“孝然,汝有何事?且退朝再说。”诸葛亮坐在那里满脸疑惑地看着眼前陷入深思的李休,他貌似有什么话要对众人说,“孝然?汝莫非有何高论?”

听诸葛亮此言,李休连忙摇头称乃拙论,但对于粮食增产的事情,他倒是颇有见解,毕竟自己曾是吃农家饭的人,对粮食增产的事情那可是了然于胸。

“高论倒是谈不上,请恕末将方才无礼之举,对于大司农口中所谈粮草产量不高,休倒是有些拙见,不知诸君能否听上一听?”

群臣闻其言,那各种各样的表情在这一刻变为惊诧,李休不过世家子弟,且又历经五年征战,对这农桑之事未曾接触,他怎么会懂得粮草增产的事情?

“李将军居然懂得农桑之术?这倒是稀奇啊!”杨敏在那天去过李府参与晚宴,也对他有了系统性的了解,但怪就怪在,自己了解的不过是片面罢了!

众人又一次把好奇的眼神投向了这位年轻人。不知不觉中,这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能文能武,而且还懂得农桑之术,若要是还会治国之道,那岂不是……

“孝然,且说来听听。”魏延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听听李休的高论,若是能说出个所以然来,那这个年轻人可就不能以军事人才来衡量了。

紧接着,李休环顾四周,然后深吸一口气,那炯炯有神的大眼紧盯殿陛之上的刘禅与诸葛亮两人开始滔滔不绝地说道:

“如今大汉北伐夺下陇右三郡,而这三郡之中,经整理当地户籍来看有羌胡者多,牛羊更是数不胜数。

因此,休以为可以与那些羌胡多加联系,将彼等的牛羊集中起来,并收集它们的排泄物。”

“这……这又是为何啊?”杨敏听到这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收集如此污秽之物又是干甚?

在场群臣那刚刚提起来的兴奋劲,被李休这么一说瞬间感到有些不怎么靠谱,并且典农令提出让李休闭嘴,这件事情不是他应该能插手的。

但是诸葛亮却并没有让李休就此停下,他力排众议执意要李休继续说下去,典农令无奈只能退回去听李休那不符实际的长篇大论。

“这牛羊排泄物乃是农业粮食增产的必备之物,收集大量牛羊排泄物,并辅以池沼混合浸泡,待半月以上时日,此便是粮食增产之肥料。”

“春种时,将农作物种在田中,把这些肥料均匀填进农田辅以养分,在四个月内,稻谷充分吸收肥料中的营养加快生长,生出的谷粒饱满圆润……”

“因此,休请诸君以此法推行农策,必将使得大汉一年内仓廪满盈,三年内,可有余粮北伐而不动国库之粮,只要有粮在库,北伐又有何难?”

话音刚落,不光精通农桑之事的杨敏都被他的那番话惊得目瞪口呆,而且就连坐在上座的诸葛亮和刘禅两人都有些不可思议,这李休居然有这等能力?

刹那间,寂静的庙堂又一次沸腾起来,武将们纷纷赞叹李休的才能,说他乃是全才之人,不应当任得如此官职。

“李将军,这…汝此言可有依据?”杨敏虽然不信,但他还是想要询问李休,刚才的那些话他能不能保证使得大汉的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见正是火候,李休借此机会趁热打铁,便向群臣撒了一个大谎:

“休未及冠时,家中有良田百亩,因好奇农桑之事,又苦于年产量实在是太过稀少,因此便将方才我说此法利用起来……”

听着李休那滔滔不绝的叙说,就连诸葛亮都有些难以置信,自己难不成一直都没发现身旁的亲兵居然是个全才之人。

“陛下,丞相!如若不信,就请试法!以都江堰一块肥沃良田为点,静待三月即可!”

“如今正值初冬,待来年初春时再以此法,本相倒是迫不及待想要见识见识孝然的农桑之能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