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从街亭开始 > 第131章 归途

三国:从街亭开始 第131章 归途

作者:万物为灵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7: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十月十三日上午时分。

绵竹道。

前部司马费诗曾为绵竹令,因此诸葛亮便以其为先驱至绵竹通知此处官吏,让他们打开城门放大军进城。

踢踏踢踏——

守城校尉立于城墙垛口之上,只见绵竹城外尘土飞扬,费诗率领一队轻骑从东北官道疾驰而来。

“嗯?那是……”

坐镇城上的汉军校尉微眯双眼紧盯眼前那队急驰狂奔的骑兵,待他们抵近城门约百步位置的那一刻,这才看清来人是谁。

“是费司马!费司马归来矣!”

费诗的名字在城内一经传开, 全城文武官吏、平头百姓纷纷聚在街头城口准备迎接这位北伐功臣。

要知道当年费诗在绵竹任职时,针对当地盗贼与不法之事立下规矩,但凡有人敢触犯这等法律,一律按重罪处理。

使得绵竹县在他离任后,当地政治清明、官吏廉洁,百姓对他的事迹依旧传颂至今。

而如今北伐得胜归来, 费诗作为大汉的前部司马参与此次作战,其自然也就成为了绵竹军民的骄傲。

踏踏踏——

新任绵竹令邓康得知费诗率轻骑抵至绵竹城下的消息不敢怠慢,连忙带着全城官吏与将军前去迎接。

“放下吊桥!!!”

在邓康的命令下, 城头上的持刀军卒将城池吊桥放落在地。

腾——

一股灰尘在身在城下等待的费诗面前骤然散开,他们捂着口鼻的同时,城门也在这个时间段被守城军卒打开。

吱呀——

“驾!!”

只听城门那边传来阵阵策马呼喊的声音,站在吊桥另一端的费诗挥了挥手尽可能地使眼前灰尘散去,其微眯双眼看向城门处来人让他心中一喜。

希律律——

“费司马!”

“喔!!费司马归来矣!!”

踢踏踢踏——

邓康率领城内文武官吏策马上前来到费诗等人面前,他们列开一道人马高墙把身后的吊桥堵了个水泄不通。

这又是什么意思?

只见他们又连忙调整站位,把身后的吊桥又给让了出来,左右文武策马闪出道路,以颇为敬重地表情面向眼前众人。

“下官恭贺费司马凯旋,请受我等一礼!”

“邓县令,本司马前来乃告知汝等,丞相大军即在身后,特令打开绵竹城门,准备迎接大军进城!”费诗面色严肃,紧拽缰绳策马上前向邓康等人高声令道。

得知北伐大军即将进入绵竹地界的消息,邓康等人不敢怠慢,连忙命令身后县丞速办迎接大军回师事务。

“汝速速下令城中将吏、军卒, 将城门全部打开后,所有兵力皆出城列阵,等待丞相大军归来!”

“还有!命令号手、鼓手统统出城,在城外与列阵将士分队排开,待大军距离此地还有三百步,立刻擂鼓吹号。”

不愧是费诗的继任者,他的谈吐与思路没有任何差错,这也是邓康为什么能当上绵竹令的原因所在。

为官者,不光能体恤百姓,而且还能展现自身的才能,这才是一个上等官吏的基本准则。

身后的县丞把邓康的嘱咐又在他们面前重新叙说了一遍,把所有他们应该去做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复述下来。

费诗点点头,却没想到自己离任后,绵竹居然有这么多的人才,邓康在这个地方可谓是屈才了。

“费公,不如进城一叙?”

“稍后罢!”

“遣一卒返回报之丞相即可。”

“……也好。”

说罢,费诗便命从骑两人顺着他们来的官道返回大军本阵告知丞相,绵竹令邓康已经开始部署, 请他们安心行军。

“如此,费公请罢!”

“嗯。”

驾——

踢踏踢踏——

…………

这时,还在途中的大军的士气从汉中出发到现在丝毫不减, 他们已经准备好接受朝中文武与百姓们欢迎了。

希律律——

汉军骑兵掌中长枪短刀面对着天空烈日锃亮发光,胯下战马长吟嘶鸣,他们的脸上充斥着喜悦,这是属于他们的胜利。

“丞相,还有二十里便至绵竹矣!”

跟在中军之间的李休这时忽然向四轮车内的诸葛亮提醒了一番,他们马上就抵达绵竹了。

“嗯,传令全军将士,进入绵竹后暂时休整半日,次日清晨直奔成都!”

说罢,李休便向身旁的传令兵把丞相刚才说的话转达了一遍:

“速速传令下去,丞相有令,大军进入绵竹后休整半日,次日清晨启程返回成都!”

“唯!”传令兵听罢,连忙在马鞍旁的布袋里抽出一杆随身令旗,然后拿在左手,右手则是拽着缰绳向前策马,“丞相有令,大军进城休整半日,次日清晨返回成都!”

中军两名传令兵分前后传令,为了使传达下去的命令有连续性,因此每个营都安排了两名传令兵,待到固定传令终止的位置,就由下一名传令兵接下继续传令。

不出一刻钟的时间,十万大军共三十余营将士都已经得到来自中军丞相的命令,并且各部将领都开始准备有关于明天班师回朝的事宜。

“上将军,此番回朝便要进入不知多长时间的休整期矣。”

此时,跟在魏延身旁的马岱颇为无可奈何地向其感叹一番,实际上他这是在抱怨,为什么非要让他去冀县。

其实这也是所有人都不理解的事情,丞相本应该清楚他们曾经在冀县犯下的罪行,可偏偏让他去坐镇陇右。

这不由得让马岱苦恼,甚至是质疑丞相的安排,众所周知丞相的头脑记事,就连随从卫队每个人的背景他都能脱口而出,可怎么就到了他这里就变味了呢?

与马岱并驾齐驱的魏延皱了皱眉头,然后胸前提起一口气缓缓从口中吐出,他也想知道这到底是为什么。

“丞相安排,我等不敢妄自菲薄,更别说随意猜测,既然使汝坐镇陇右,那必然有其道理在内的。”

“至于……生出的祸事,那就得看伯瞻如何理解矣!毕竟丞相也并非天神,总有疏忽之时。”

他这是在隐喻诸葛亮在用人这方面确实是有失偏颇,马岱也清楚这其中的道理,但他还是想知道真相。

踢踏踢踏——

突然,赵云在他们的身后策马而来,只见其身着银甲、胯下白马、手执银枪好不威风!

“文长,伯瞻!”

听身后那熟悉的声音,二人猛地转头一看,原来是赵云飞奔而至,而后三人便并排而行开始聊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