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戏精王爷的反诈骗日常 > 1金玉良缘

戏精王爷的反诈骗日常 1金玉良缘

作者:留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6: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锦闰十二年间,正值上元。

钺国上下普天同庆,崇德皇帝大摆筵席宴请朝中文武百官偕同家眷一齐欢度佳节,宫中各处皆是热闹非凡,歌舞升平。

小永宁拉着母亲的手在绚烂的烟花下欢声笑语,长年不在身边的父亲也回到临都陪伴着她们母女二人。一切美满消失在烟花熄灭的那一刹,皇宫瞬间陷入漆黑一片,焦急的永宁四处寻找着母亲,可当远处再传来光亮时,可刚刚还在笑脸盈盈的母亲倒在血泊之中,只剩一具冰冷的躯体......

“阿娘!”床榻上的温永宁猛地睁开眼,纤细的手指死死攥住丝绸被子,额头上的冷汗从惨白憔悴的面容上滑落。自打三年前母亲在皇宫遇刺后,这一幕便成了永宁的噩梦一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虽然人人皆说阿娘死于旧疾复发,可向来康健的阿娘又怎会病发身亡。

北边的战事吃紧,沉浸在悲痛中的父亲无奈赴北驻守边关,原本偌大的镇北侯府瞬间只留下了永宁一人。

屋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侍女丁香顾不上礼数推开房门,跑得上气不接下气道:“小姐快梳洗一番,是宫里的李公公来了......”

永宁回过神来微微蹙眉,这皇帝终究是按捺不住了。

“朕之三皇子靖南王陈景年既加冠,适婚娶之时,当择良配。兹闻镇北侯温尚年之女温永宁娴熟大方、品貌出众,朕与皇后甚悦。为成人之美,特将汝许配靖南王为王妃,择良辰完婚,钦此。”

“臣女谢主隆恩。”接旨谢恩后,她的面容依旧平静如水不曾激起一丝波澜,坦然地接受这无从选择的安排。

正逢四月,好雨时节,斜风细雨拍打着茂密的竹叶,亭内烹茶的热气缓缓升起,倒驱赶了几分寒意。一身海棠白衣的女子面色憔悴,清幽的目光散落在侯府的一草一木间。

回廊阁楼里皆是阿娘的一颦一笑,阿爹不在的这段岁月里,是阿娘独自一人将她带大,从读书写字到治病救人阿娘无所不知,在小永宁的心中阿娘就是天底下最厉害的人。可这样一位风华绝代之人竟得不到老天的垂怜......

如今永宁的亲人就只剩爹爹了。

爹爹一生戎马驻守塞北,自然会有不少出生入死的兄弟。可如今圣上忌惮镇北侯手中日益庞大的兵权,唯有王侯联姻才能保全爹爹手中的将士和英名。

不知不觉中茶杯掉落在地摔了个稀碎,为人臣子,宿命奈何。

大婚当日,靖南王府与镇北侯府红灯高挂,凤冠霞帔,八抬大轿,一路围观的百姓皆有赏钱,迎亲的阵仗浩浩荡荡,文武朝臣皆来祝贺。功绩显赫的镇北侯府与威震八方的靖南王府联姻,场面自然是壮观无比。

帝王家的嫁娶礼制当真繁重,折腾一天下来永宁早已疲惫不堪,无奈还得坐在床榻上等着新郎官来掀开盖头,可迟迟不见三殿下的身影,一旁的丫鬟婆子只好出了房门去寻。

众人四处寻找的三殿下却在书阁内翻阅探子传来的江湖情报,虽然一身黄绸红褂,花冠吉服,但镇定自若的神情仿佛今日大婚的新郎官儿与他无关另有其人。

听见屋外下人们慌乱的脚步声,陈景不过冷冷一笑。父王为了避免夺嫡之争便将十三岁的他遣去南岭,如今为了笼络兵权倒是想起了他这个远在天边的三皇子。

“锦翊,还没有月影教的下落吗?”陈景依旧气定神闲,如今对他而言重中之重并不是今日的大婚,而是远在南岭的师父。

这些年来父王对他不闻不问,只有师父将他视如己出真诚相待。可如今师父深陷重病,唯有月影教的回生术方能扭转局势。奈何无召回都便是死罪,唯有此次联姻才是他回到临都的借口。

“殿下,据派去打听消息的人说,五年前月影教圣女曾在岐黄医馆救治过一个垂死的小孩儿,不过......后来也没有了下落。”锦翊见王府实在乱成一锅粥,只好打断了陈景的思绪。“侯府来的王妃还在寝宫坐着......”

他这才放下手中的书卷,好似要去解决麻烦事儿一般深深叹气道:“本王去去就回。”

待他来到寝宫已是深夜,月满枝头。

不知过了多久,房门才被缓缓推开,些许疲倦的永宁听到声响倏尔清醒,透过红纱瞧见一道修长的身影,想必此人便是靖南王陈景。

男子为她掀开头纱后,垂着眼帘拱手作揖道:“陈景征战沙场多年,过惯了不拘小节的日子,往后若是唐突了姑娘,还请姑娘见谅。”

定睛一看,这三殿下身形俊逸,剑眉星目,浑身无不散发出帝王家的气势,深邃的眼眸间不苟言笑,威风凛凛的模样在红烛的映照下显得冷漠无情。

“永宁自知才疏学浅,往后定当尽心竭力帮扶殿下。”永宁亦是应声附和罢,只是没想到这三殿下竟毫不掩饰对这桩婚事的厌恶之情。

永宁强挤出笑颜端来合卺酒呈到他面前,“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面对突如其来的笑靥陈景依旧面不改色,才举起酒杯却因手里一个不稳,将合卺酒倾倒在被褥上,冷冽的目光从眼底一闪而过。

“三殿下您......”永宁仓促间对上了陈景的眼色,心头不由得一紧,莫不是他发现了自己在这酒中做了手脚而故意为之。

眼前的男子毫无惊慌之色,缓缓起身擦拭满是酒渍的婚服,随后又故作愧疚道:“都怪本王不小心,辜负了温姑娘一番美意。今日便算是礼成了,本王还有公务在身,温姑娘早些歇下便是。”说罢,便要转身离去。

命令般的语气由不得永宁继续争辩,随着一声关门声响,偌大的屋内又落了清净。金钗红衣的新娘独自坐在满是瓜果喜糖的案桌旁扶额神伤,明媚艳丽的红妆难掩杏眼低垂,望着倾倒的酒渍心中又是一番自责。

阿娘生前将月影教独一无二的医术倾囊相授,为的就是让她医者仁心救济苦难,可如今她为了自保竟在大婚之夜对自己的夫君下手,倘若阿娘在天有灵,一定会责备她吧。

这毒并不害其性命,只是引发些失眠晕厥的病症,只要定期服用解药便对身心无碍。如今圣上对爹爹手里的兵权虎视眈眈,若是自己的手中捏不住任何把柄,岂不是变成了任人摆布的棋子。

书阁内灯火通明,换上便衣的三殿下不似刚刚那般庄严隆重,倒更有几分少年意气。守在一旁的锦翊寂静无声,只待油灯燃尽之时为他点亮桌台。

陈景虽手握经书却目视窗外,细细思索着寝殿那位究竟意欲何为——这温永宁不光给他的酒里下了毒,竟也没放过自己那杯,当真是心思缜密。

这等寻常毒药倒是伤不了从小泡在毒罐子长大的他,说到底她也不过是个身陷权谋之争的苦命人罢,不过竟有如此胆量对当今王爷下手,当真不简单。

“锦翊,这几日盯好三王妃,若有异动随时向本王汇报。”

翌日,天才五分亮二人便候在宫门外,各自伫立在侧,场面一片寂然。

二人身着华服锦冠,中规中矩地拜见了帝后以及王公贵胄,在外一副伉俪情深的模样,对内却是互无交集。

待到圣上召陈景去商榷要事后,杨皇后的传唤丫头连忙叫住了要走的永宁,“婢女见过三王妃,皇后娘娘正在瑞仪宫等着您呢。”

这威严的皇城永宁只来过一次,可就在那日便害了阿娘性命,宫内的一砖一瓦皆是她的噩梦。如今三年过去了,这深墙大院依旧如此令人窒息。

瑞仪宫内,杨皇后正气定神闲地端坐在凤椅上,一席暗红长袍绣着金丝祥云纹,头戴宝石镶嵌的蝴蝶簪,光是一道深不可测的眼神便令永宁有些惴惴不安。

只见杨皇后向侍女们挥挥手,“你们都退下吧,本宫有些话要单独跟三王妃说。”

待到房门一关,杨皇后一改庄严的模样走向永宁,眼里满是慈爱地握紧她的手,哽咽道:“好姑娘,这些年你受苦了。”

面对此情永宁有些不知所措,微微蹙眉又浅笑道:“母后言重了,能够嫁入王府永享清福是永宁的福气。”

看着眼前温文尔雅的姑娘面容姣好,眉眼间与她的母亲生得几分相似,一想到当年在月影教与挚友相知相伴的那些年,杨皇后不禁鼻子一酸,潸然泪下。

杨皇后牵着永宁的手走到茶桌前坐下,轻轻撸起袖子,将温热的茶水倾倒在洁白的手臂上,霎那间一朵五瓣花儿似的朱砂印记显现出来。

惊诧不已的永宁压低嗓子,“母后,难道您就是阿娘口中的沐心姨母!”

阿娘曾提到过自己年少时有一位至交,她的噬心咒印宛如一朵桃花刻画在其右臂,后值时局倾覆,便与这位友人再未相见。

“那日她本该带你来见本宫的......”杨皇后放下衣袖微微点了点头,眼神随着回忆飘向多年以前,“当年的月影教以救济苍生为己任,不仅行医救人,还会收养流落街头的孤女。当年在晋北本宫与家人走散后恶疾缠身,便是被你的姥姥救下收为月影教弟子,自幼与你的母亲江礼月一同读书习字,情同姐妹。”

听到关于阿娘的消息永宁再不能掩饰自己的迫切之心,“那后来呢?母亲为什么会从晋北逃亡至临都?”对于当年月影教的事情阿娘闭口不提,甚至连爹爹也一无所知。

杨皇后深深叹了叹气,“你可知道九转心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