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开局染血,手刃宋太祖 > 第三十八章 春闱淘宝开始了!

身为当朝太师,礼部尚书的位置又空缺着,韩通自然亲自坐镇本次春闱大考。

当然,为了避嫌,他没有做主考官,而是提调了十九名鸿儒和朝廷官员,作为本次的考官。

饶是如此,韩通仍然心系本次科举,毕竟本次春闱将会为朝廷选出合适的人才,决定了大周帝国将来的命运。

他身着一袭朴素民衣,混在书生们中间,和大家一起感受着科举当日的热闹和紧张。

为了准备此次春闱大考,朝廷特别拨了一笔款项,在夫子庙周围又紧急建造了许多可供考试的房屋。

考试一共分为三场,每一场考三天,主要考察书生们对于四书五经、策问和诗赋方面的才能。

参加考试的考生,每个人的考试场所十分小,叫单间。长五尺,宽四尺,高八尺。在进去前先搜身,每人发三根蜡烛,进去后房门马上封锁,考生就在里面答题,晚上也在里面休息。当然,也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考生才写出一篇篇妙笔生花的文章。

韩通来到望月楼上,举目四望,只见一间间单间鳞次栉比,远远望去,竟然如蜂房一般。自唐末以来,朝廷更迭,战乱频仍,文运衰败,五十年间,还未有如此宏伟之胜景。

韩通站在望月楼最高的台子上,举目一望,只见碧空如洗,天高云阔。忽然有风飒然而至,他目眦尽裂,胸中不禁生出一股豪情壮志。

正所谓“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正是学子们一展才华之时。

他站在望月楼上,远远地眺望着那些埋头奋笔疾书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期待。

时间如白驹过隙,九日时间转眼即逝。所有书生都业已完成了春闱的考试,纷纷从单间中走出,或三五成群,或嬉笑怒骂,或喜形于色,或摇头叹息,千姿百态,各有各的心事。

这一日,韩通正在大理寺办公,忽然远远地看见房可可摇摇晃晃地走了进来。

他一看其他人不在,赶紧一路小跑到韩通的书房之中,神神秘秘地走到韩通身边,对韩通说道:

“恭喜韩大人,贺喜韩大人。”

韩通抬了抬眼眉,一脸哂笑道:“有什么可恭喜的?”

房可可一挑眼眉,伸出三根手指,把眼睛迷成一条线,嘻嘻笑道:“这一会,咱们这次春闱一下次出了三个大才子,将来他们都拜在韩大人的门下,成为韩大人的门生,为大人您鞍前马后,您说,这岂不是天大的喜事?”

韩通此时心念电转,品了一下房可可的话,他才恍然想起,那房可可竟然也在十九位考官之中。

韩通微微一笑,说道:“你何以见得一下子发现了三名旷世奇才?”

房可可一听,便四下里环顾了一下,然后像是做贼一样,从怀中缓缓掏出三张纸笺,放在韩通的书桌之上。

韩通剑眉入鬓,凝神一看,赫然看见那三张纸笺上赫然誊抄的是三名春闱学子的试卷。

韩通打了一个寒颤,脸上瞬间霜冻成冰,冷冷说道:“房大人,您这个可是死罪啊?”

房可可嘿嘿一笑,说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一会儿我便把这三张纸笺烧了。韩大人自可放心,下官做事,自然是羚羊挂角,了无痕迹。”

“我素知大人有爱才之心,这才冒死把这三份试卷提前抄录了下来。”

说着,房可可故意把身体往韩通身边凑了凑,用手掌挡住自己嘴巴的一边,压低声音说道:

“不瞒大人说,现在在弥封、誊录、校对、阅卷的那些官员,这三人的试卷都已经传疯了。大人不如先看看再说。”

房可可一顿推销,把韩通的好奇心也撩拨了起来。

韩通拿起其中一张纸笺一看,上面赫然用蝇头小楷这些一篇关于使用《论语》治国的文章。想不到,那负责誊录的人,竟然连考生的笔迹都可以模仿。先不说这学子文章做得如何,就说这字体,自然是方方正正。

韩通迎着阳光,举起纸笺,直觉这密密麻麻的小楷,如同百万雄兵一般,列阵整齐,正在等待着将军的检阅。

观字如观人,由此观之,此人品格定然风光霁月,嵚崎磊落,若悉心培养,将来必成忠孝仁义之大才。

韩通再凝神一看文章,只见此人行文气势磅礴,如同千军万马,惊天动地而来。文章旁征博引,豪放大气,气势如虹。

整篇文章通过考据四书,来论证大周帝国如何平定天下。议论有理有据,发人深思。

韩通看罢,情不自禁,狠狠地拍了一下桌子。

“好!”

房可可见韩通如此欢喜,当即一脸谄媚地说道:“报告大人,此人姓范名中烟,陈州人氏。”

韩通点了点头,说道:“此人可授招讨副使。将来我大周帝国挥师南下,此人定然可用。”

说着,韩通又拿起了第二篇文章。

韩通定睛一看,入目尽是流畅的行书。只见这字体深美闳约,清新劲健,一看便是行书大家的手笔。此人行为如此流畅,相比于单间之中,也必然是文思泉涌,挥毫而起,兔起鹘落之间,一篇洋洋洒洒的文章,顷刻之间,便一蹴而就。

再一细看此文,只见作者一反常态,竟引用老庄之学,讲解治国之道。此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亦非难事。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读后令人不禁通身舒畅,豁然开朗,如临仙境。

韩通一边津津有味地读着,一边不自觉地露出微笑,施施然仿佛神仙一般。

房可可见韩通如此喜爱此文,便小声说道:“韩大人,此人复姓欧阳,单名一个休字,吉州庐陵人士。”

韩通点了点头,说道:“此人精通文墨,又饱读诗书,熟悉各种礼法,可以拔擢为礼部尚书。”

说道礼部尚书之位,韩通突然想到了一件棘手的事,剑眉紧皱,但旋即又摇了摇头,继续看起第三篇文章来。

他甫一看,便觉得胸口憋闷难忍。

原来这第三篇文章的字体实在太过难看,如同桂岭之地的蛇蚁爬虫,歪歪扭扭,难看至极。他不禁皱了皱眉,心想,此人一定是个十分邋遢的书生,平日里蓬头垢面,破帽遮颜,衣冠不整,满身泥垢,脏不可闻。

仅仅面对着一张纸,他仿佛都能闻到对方身上的那一股书生的穷酸气味。

他强忍着巨大的厌恶感,一字一句地往下看去。刚开始看第一行,只觉得平平无奇,毫无味道,但是他越往下读,便越觉得此人才华深不可测。他行文标新立异,不拘一格,言语忽而如滚滚春雷,振聋发聩,忽而如见血银针,切中肯綮。文字极富哲理,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将才。

此人将来定有宰相之才,只可惜现在也只能委屈他一下,暂时擢为工部侍郎了。

韩通看着这张如同越州臭豆腐一般的试卷,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忽而释然地笑了。

房可可此时又赶紧谄媚地说道:“韩大人,此人姓王,名安士,抚州临川人。人嘛,是邋遢了一点,但是确实是有盖世之才。”

韩通凝神细思,心念电转,说道:“此三人皆是璞玉,若是好好打磨,将来定然会帮助我大周帝国统一天下。”

房可可收起纸笺,嘿嘿一笑,说道:“卑职明白,卑职明白。”

韩通一把讲过纸笺,一脸防备地说道:“你知道什么?”

说着,韩通一脸不舍地,将那三张纸笺点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