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开局染血,手刃宋太祖 > 第十五章 雪夜定策

开局染血,手刃宋太祖 第十五章 雪夜定策

作者:冬徒ning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6: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符太后之所以带着小皇帝大半夜整这么一出,也是事出无奈。

虽然除掉了野心勃勃的殿前都点检,但是滕王郭彪依然拥有巨大的势力。他是先皇的亲弟弟,郭宗训的亲叔叔,就连符太后都要敬他三分。

当年,郭彪跟随先皇南征北战,鞍前马后,立下了不世的功勋。再加上郭荣就这么一个弟弟,便把大周帝国边疆的军权都交给了他。

比如镇守河阳的白重赞,镇守陕州的药元福,镇守宋州的李重进,阵容许州的王彦超,都是他的老部下,对他忠心耿耿。

不仅如此,朝中的武官也大多都是滕王的党羽。

而符太后和小皇帝手里的,只有京城中的十万将士,和一众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

比如说范质、王复、郑仁辉。

废物×1,废物×2,废物×3。特别是范质那废物,竟然连赵匡胤的阴谋都看不出来,轻轻松松就让人家把京城所有的兵都带了出去。

近日,朝堂之上,主少国疑,应当拥立长君的呼声甚嚣尘上,滕王的不少党羽都在暗中谋划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向符太后和小皇帝发难。

所以,他们才会趁着雪夜,来找兵部尚书和教父韩通商讨对策。

韩士聪听罢符太后的诉求,捋着胡须,点了点头。

原来太后和皇上最近忧心的是这件事啊。

他叫过来一个下人,让他去把韩彻也叫过来。

符太后一脸惊讶地看着韩士聪,问道:“怎么,着朝廷之争,大公子也深有对策吗?”

韩士聪跪在地上,解释道:“长子韩彻虽然愚顽,但他自幼饱读诗书,胸中有些点墨,希望他也能为陛下和太后分忧。”

符太后点了点头,说道:“听闻韩彻是京城四公子之一,请他来谈谈也好。”

见自己的父亲特意叫上大哥,说实话,韩通心里有点不爽的,毕竟自己刚才还给韩家挣了这么大个面子,又当面用诗词战胜了大哥,但是父亲心中仍然念着大哥,这么重要的事,竟然特意把他叫来。

哎!古代这嫡庶有别的观念,还真深啊。

管他呢,反正现在自己是皇帝陛下的教父,难道还怕你个韩彻不成?

过了半炷香的时间,小厮带着韩彻来了,这一场秘密的雪夜定策就此开始。

符太后开门见山,点出现在藩镇割据,外将手中权力太大是大周帝国的最大隐患。而滕王则是隐患中的隐患。

虽然滕王现在人在河阳,但是整个朝堂之中,几乎所有的武官都是他的党羽,而六部之中,有三个部门都在他的势力范围之中。如果不加以限制,坐看滕王和外将做大,没等大周帝国统一天下,便已经内部四分五裂。

所以,符太后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如何削弱滕王和外将的实力。

韩彻是韩家的大公子,从小便接受极为良好的教育,要吃有吃,要穿有穿,所以平日里自是甚高,所以言谈举止之中,颇有目空一切的架势。

但是,再骄傲的人,也所有求,他的所求,就是功名。

说白了,他想当官,还想当大官。

所以,当他听说那个毫无教养,在军队里混吃等死的私生子弟弟,竟让当上了天子的老师,他差点没把肺气炸了。

眼下,符太后和皇帝就在自己的眼前,就像刘备一样求贤若渴地等待着军师们的提点,这不正是他谋取功名最好的时候吗?

韩彻听了符太后的发问,向后一避席,站起身来。他先摆正了一下自己的冠冕,又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让自己看上去堂堂正正的。然后动用自己的满腹经纶,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

韩彻引经据典,还特意掉书袋,用了一大推听都没听过的典故和成语,有的时候列举了一大堆古代的名家典籍,就跟报书名似的,恨不能把脸贴在符太后的腿上。

他就差把嘴凑到符太后的耳朵边上,夸自己看过多少书,有多牛逼了。

符太后听得云里雾里,太多的典故她都不知道,还有一些生僻字,听都没听过。她上上下下打量了一下这个少年,只觉得他虽然也和韩通一样,挺帅的,就是言谈举止之中,透露着一种让人不舒服的傲气。

最重要的是,她真没听懂韩彻在讲什么啊?

拜托大哥,你能不能说得通俗一点啊。

过了一炷香的时间,韩彻终于心满意足的比比完了。

他站在原地,眼睛明亮亮的盯着符太后,仿佛在等待她的夸奖,毕竟,这么富有才华的一通演讲,任任何人都会诚心地佩服。

符太后皱了皱眉头,伸出一根手指,小声说道:“那个,韩大公子,我有点没听懂,你能不能再说一遍。”

我晕!

_(¦3」∠)_

韩彻的脸瞬间拉得老长,差点没栽倒。

合着我引经据典,又是《诗经》又是《礼记》的,您一点也没听懂啊。

韩彻悄悄叹了口气,打算把刚才的话再说一遍。但是有一个人不干了。

那就是韩通。

人家符太后和小皇帝是来找我的,你在这里装个没完,你是个什么东西?

韩通微微一笑,将身体向符太后身前挪了挪,小声说道:

“大哥的意思是,应该像唐肃宗那样,大力削弱藩镇的力量,让他们把家属都留在京城之中,监视他们。同时,再把他们的行政权利和司法权利收回,只给他们留下军权。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并且进行轮换制,将领每年都会来京城考核,定期对将领进行调动。

“不仅如此,还要重文轻武,大大提升文官的权利,这样,就可削弱滕王的势力,他就不敢发作了。”

韩彻比比了半天的话,被韩通几句话就给解释明白了。

韩彻站在原地,看私生子弟弟又抢了他的风头,脸上气得一阵红一阵白。但是毕竟符太后和小皇帝都在场,他也不好发作,只能气鼓鼓地坐下了。

符太后一听韩通的解释,登时豁然开朗。她反复咀嚼了一下韩通的话,不禁点头说道:“大公子言之有理啊,大公子言之有理啊。”

什么?符太后竟然夸我了,哇!那我将来岂不是会做上大官了,成为全京城瞩目的焦点?

韩彻的脸上瞬间阴雨转晴,开心地像个孩子。就连一帮的韩士聪都拍着大腿赞叹道:“彻儿所言极是,妙极,妙极!”

全场都在赞叹韩彻的才华,只有一个人,微笑着摇了摇头。

“呵呵!呵呵!”

“大哥,你这是把我大周帝国往火坑里拉啊,将来我大周帝国出现冗官、冗兵、冗费和积贫积弱的毛病,是你韩彻来负责吗?”韩通怒声争辩道。

“什、什么?你个不学无术的私生子,竟然敢质疑我?凭什么?”韩彻近乎歇斯底里了。

“你看过书吗?”韩彻大声地说出了他的那句口头禅。

韩通微微一笑,说道:“我们是来给太后和皇上分忧的,不是来分高下的,我只不过是小小的激了一下你,你就受不了,将来怎么在朝中做大官啊?”

韩通这一句,如同一把尖刀,正好扎到了韩彻的要害之处,要知道,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官,受到万民拥戴,就是他韩彻的终极梦想。

如今,这个私生子竟然敢在太后面前嘲讽自己的梦想,他额头上青筋爆裂,撸起袖子就要和韩通打架、

“彻儿,不得无礼。”关键时刻,还是韩士聪把暴怒的长子及时拦了下来。不然韩彻真的能冲上去撕烂韩通的嘴。

略略略!气死你!哼!

韩通倒是满不在乎。

符太后尴尬地笑了笑,对韩通说道:“既然太师您不同意韩大公子的观点,那您说一下您的呗?”

“是啊,教父,您也说一下您的看法?”小皇帝拖着小脑瓜,满眼崇拜地看着韩通。

韩通微微一笑,说道:“我的想法很简单,一共就三点。

“这第一点,对于外将,应该‘夺其权、控其粮、收其兵’,这样,就可以一举解决从中晚唐开始到现在,藩镇尾大不掉的困局。”

言简意赅,直点痛处,符太后赞赏地点了点头。

“这第二点,既不重文轻武,也不重武轻文,而是文武并举。文官可以深入到军营中带兵打仗,而武官也有机会获得中央机要职位的升迁。”说到这,韩通不禁想起了后世之中的范仲淹,他就是文人带兵的典型代表。

符太后和韩士聪都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第三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重开科举,为朝堂选取人才,补充文官梯队,现在咱们的大周帝国的文官都太弱了。微臣建议,明天朝议之时,由太后您提出开科举士的建议。”

符太后拍了拍韩通的肩膀,说道:“你说的虽然好,但是,重开科举一定会受到滕王和一众武将的阻挠,他们一定会以天下未平为理由干涉我们。哀家不一定拗得过他们啊。”

韩通看出符太后虽然认可自己,但是,还没下定决心重开科举。

说完这一通话,韩通又从房间里拿出了一个围棋盘,摆在了太后和皇帝的面前。

韩士聪皱了皱眉,心想,这老三是要和太后下棋吗?

不,他错了!

只见韩通一边慢悠悠地拿出一把黑色棋子,一边说道:

“这颗棋子就代表了滕王。”然后他把一颗黑棋子放在了棋盘上。

啪!啪!啪!啪!

韩通在棋盘上又放下了四枚棋子。

“然后这颗代表了宋州的李重进,这颗代表了河阳的白重赞,这颗代表了陕州的药元福,这颗代表了许州的王彦超。”

啪!啪!啪!又是三颗棋子。

“然后是文官,这颗代表了户部尚书娄志强,这颗代表吏部尚书王玉甫,这颗代表吏部尚书李建彬。”

然后是检察院,大理寺,悬镜司,到处都是滕王的党羽。

到最后,棋盘上密密麻麻摆满了黑子。

符太后看着这满棋盘的黑子,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这TM就是网文里所说的地狱开局吧。

老娘这是惹了谁了啊?

接着,韩通又慢悠悠地拿出了两颗白子,放在一众黑子的中心。

“我知道,这是我和母后。”小皇帝抬着头,开心地望着韩通,他一个七岁的孩子,哪里知道这朝堂之上的凶险。

“恭喜你都会抢答了!”韩通激动地握着小皇帝的手,又兴奋地摸了摸他小奶包一般的脑袋。

然后,他又拿出三个白子。啪!啪!啪!把白子摆在那两颗白子的旁边。

符太后摆了摆手,说道:“不用说了,我知道,这三个一定就是范质、王复、郑仁辉那三个废物。”

韩通点了点头,然后又在白子周围添加了几枚无足轻重的白子。现在,他已经用黑白棋子把太后一党和滕王一堂的局面,清晰地展现在了太后的面前。

符太后看着那被黑棋包围的白子,心中痛苦不已。

“太师,韩大人,大公子,你们看,陛下和哀家到底该怎么办啊?”符太后泪眼婆娑地看了看韩家的三人。

就在这时,韩通突然站了起来,如同疯癫一般,将那一壶白子举过头顶。他将承装白子的圆壶略微一倾斜,那白子便源源不断地从空中落下,如同九天银河一般,带着翻滚的浪花,砸在棋盘上。

那不断落下的白子,将那些顽固的,可恶的,无耻的黑子,一颗颗地冲散。

大珠小珠落玉盘,棋子撞击棋盘发出的噼噼啪啪的声音,醍醐灌顶,竟如仙乐。

符太后被巨大的声响吓得向后一退,不知道韩通到底要干什么。

就在这时,韩通跪在了符太后的面前,说道:“陛下,太后,这承装白子的圆壶就好比科举,而这一颗颗白子,就代表了通过科举而进入朝廷为官,那些才华横溢,忠君爱国的文人墨客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要有了这些文官的帮助,我们一定可以一举而制衡住滕王的力量,总有一天,这个天下,还是陛下的天下啊!”

韩通的话语振聋发聩,符太后现在是彻底下定决心要举行科举了。

她伸出雪白的双手,将韩通扶了起来,说道:“太师,我懂了,我明天一定会力排众议,提出重新开科举士的要求。”

“太师,你真的太帅了,你就是我大周的国之栋梁啊。”

看到符太后如此认可韩通,韩彻气得都要爆炸了,两行血泪顺着自己的眼睛顺流而下,他实在想不通,自己饱读诗书,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输给这个有娘生没娘教的私生子。

而另一边,韩士聪心里则乐开了花,得到太后的青睐,他们韩家复兴有望了。

符太后神情地望着韩通,嘿嘿一笑,伸出一根葱削一般的手指,说道:

“嘿嘿,太师,我还有一个问题向你请教。”

韩通也微微一笑,像太后眨了眨眼,给了太后一个wink,说道:“太后,我早已猜到你的第二个问题啦!”

(^_-)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