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陛下何故造反 > 第477章 山雨欲来

陛下何故造反 第477章 山雨欲来

作者:竹杖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6: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有这多重“保险”,连一向谨慎的古天海都觉得此战他们有很大成功的机会。

最重要的是南柯城被攻破之后,大凉军应该想不到他们有多余的存粮同时在南北两个方向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所以很可能猜错他们的兵力布置。

……

建邺城中,霍飞勇同时接到了陛下的手令与亲卫的报告。

“怎么回事?陛下明明说过,在南方对于敌军粮道的打击非常成功,按理说敌军四十万大军现在反而变成了极重的负担,怎么还摆出要大举北上进攻的架式?”

两边汇总的信息似乎是彼此矛盾的,极大地影响了霍飞勇对于排兵布阵的安排。

偏偏以建邺现在的留守兵力,他根本没有犯错的空间!

目前整个建邺郡的兵力只有一万五千人,而且与上一次大战不同,他已经无法得到水军主力的支持了!

唯一的好消息是后方运送火炮的时候,给建邺郡也留下了十门,其中还有一门第二代火炮。

“不行!陛下虽说从未出错,但是现在建邺郡的防守必须以稳为主,对于敌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霍飞勇暗自苦笑了一下。

幸好陛下的手令只是通告南方战情,没有说让他在北边进行策应作战,否则的话,他必定要进退失踞。

不过,陛下没有下达任何激进的命令,是不是也是防了一手敌军可能的反扑?

毕竟,真正了解敌军已经囤积了多少粮草的,只能是敌人自己。

想到这里,霍飞勇不再犹豫。

“传我军令,所有兵力开始集中,将所有火炮集中到砚城附近,同时给江北易秋娴部传信,请她立即调派三千精兵渡河协防建邺城。”

霍飞勇下定决心之后,头脑异常清醒,不会被敌人庞大的兵力吓住。

死守建邺城绝不是个好的选择。

哪怕没有水军协助,他也要把战线往南逼,决战战场很可能是在砚城附近。

陛下之所以冒着巨大的风险,通过水军运送大量军队南下作战,就是防止敌军大规模北进将整个建邺郡的民生经济毁掉。

若是退守建邺城,即使最后能依靠火炮守住城池,建邺郡也算是完了,不知要花多少时间和物资才能逐步恢复。

他给易秋娴的传信,正是最后一道底线。

假如砚城真的大败,他没有挡住敌人的狂攻,有此三千精兵,依然有守住建邺城的机会,大凉军在大江南岸依然有反攻的支点。

“同时把我们的调兵安排火速向陛下传达。”

霍飞勇站在建邺城头向南方看去,心中升起无限豪气。

他与陛下在南方的总兵力加起来,也不足四万,面对的则是多达四十万的敌方联军,而且此战很可能需要与敌军正面决战。

纵然以一当十又如何,有本事就踏着他霍飞勇的尸体来进攻建邺城吧!

……

扬州全境都开始飘荡着一种诡异的气氛,交战双方的高层将领们,虽然不知道敌方布置的全貌,可是也能感觉到冲天的肃

(本章未完,请翻页)

杀之气。

不过扬州之外的诸侯,却不可能有这种敏锐的感觉。

因为整个“环扬州”的地方全都被大凉军纳入掌握,其他诸侯接到相关的消息都有数天到十数天的滞后。

白广琪最近春风得意。

虽然与大凉军在徐州的大战失利,可是他反手还是攻破了青州的琅琊郡,而且收服了南方颇有名气的杜鹏。

杜鹏则跟在他两步之后,毕恭皆敬。

明面上,白广琪只是在背后支持杜鹏,让他顺利扎根于琅琊郡国,他依然是一方诸侯。

可是杜鹏自己的心里很清楚,他现在就是白广琪的从属。若无冀州军,他根本不可能占据琅琊,一方称侯。

同样的,假如他无法认清自己的地位,以现在冀州军的力量,想要毁掉他也不会花费太大的力气。

“真是让人想不到啊,大凉军在徐州得胜,竟然又跑到南方去了,错失大好机会呀!”

“而且听说扬州境内出现了一些西南蛮夷,搞得大凉军很是头疼,呵呵,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啊!”

白广琪的语气之中充满了幸灾乐祸之意。

当初徐州大败,对于冀州军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

那不仅仅是士气与战意上的打击,在实际局面上,也让冀州军极为被动。

假如那时候,大凉军能乘着大胜之威全力北进,冀州军是根本保不住下邳和徐州的袁氏的。

甚至,当时冀州军主力需要时间恢复,若是面对大凉军步步败退,可能连半个兖州都要拱手相让!

白广琪又气又悔,几乎要丢掉一切颜面,低三下四地写信把乔素贞请回来主持大局,稳固局面了。

可在这时,老天爷还是更眷顾他白广琪呀。

大凉军在扬州遭遇了难以想象的强敌,一方蛮夷,竟然能纠集大军北上进犯,据最新收到的消息,其兵力已经多达四十万之众!

即使是四十万“蛮夷”,也足够让人头疼了。

白广琪并不知道南方的实际情形,可也能想得到,这必定是古天海的手笔。区区一介东海海匪,手段倒是很凌厉嘛。

大凉军南顾不暇,让冀州军大大喘了口气。

他们需要面对的,只是接到消息之后,重整旗鼓,分别从青州与豫州对他发起反扑的诸侯们。

靠着雄厚的家底,冀州军在丧失了少量城池之后,还是稳住了战线,而且白广琪亲自谋划,突然领军东进,绕过地形复杂的泰山郡直接杀入琅琊,与杜鹏的水军、袁氏的徐州军配合,全取琅琊,对泰山、济北、北海等地的诸侯形成了东西南三面夹击之势。

白广琪对于自己这次的用兵非常得意,多次在军中自我吹嘘。

自己的战线稳固,他的注意又转到了争夺天下最大的对手身上。

“杜鹏啊,你对南方应该是有更多了解的,可知道现在大凉军是个什么局面?”

杜鹏知道自己在白广琪中的地位还比较尴尬,因此答对之时分外谨慎。

可是谈到大凉军,谈到南方战局,他却不能知而不言。

(本章未完,请翻页)

杜鹏现在手中的船队与战士,都是从古天海的手里一点点“扣”出来的,这点实力几乎不会被白广琪看在眼里。

他真正值得重视的地方,一是自身还有点儿将才,二是对于南方的了解,再就是与大凉军的交手经验。

白广琪早已将改变了对朝廷的轻视态度,将重新崛起的大凉王朝视为争霸的最强对手,所以格外希望加强对他们的了解,找到打败他们的策略。

“我早就知道古天海藏有后手,只是对那两个外邦.国家还真的不太熟悉,以我在古天海军中的见闻,他们只怕不能简单以蛮夷视之。”

“据说巴兰与梵塔皆有自己的朝廷和典章礼仪,有雄兵百万,战将数百,乃是古天海将来逐鹿中原最大的倚仗。”

白广琪对这话就不太乐意听了,不屑地道:“什么典章礼仪,难不成还能与我中原王朝相比?”

杜鹏尴尬地道:“那自然是远远不如的,但是这与我等毫无干系,他们能派出来的军队越多,挤在扬州一方之地,对于大凉军的压力也会越大。”

“扬州之地看似广阔,实际上各郡城能掌控的地域并不算多,而且多山多河,越大规模的作战越难以分出胜负。所以我才说,大凉军南方的麻烦,没那么容易解决。”

白广琪大笑道:“如此说来,大凉主力是要被绊在扬州,根本无法顾及中原喽?”

“所以我常说,大凉军实在是自作自受。明明他们可以在最好的时机杀入中原,抢得先手,偏偏要去打什么荆州扬州!”

荆州之地,在他们看来,也就是宛城和襄阳值得夺下来。不过大凉军早就夺下这两座荆州重镇了。

若是当时他们就及时收手,只派出部分兵力守住长江防线,避免被荆南诸侯偷袭,然后全力进攻豫州和兖州,只怕白广琪的冀州军很难有乘虚而入,强渡大河的机会。

结果呢?

“若是大凉那个昏君没有发疯,不去强夺什么扬州,岂会面临现在进退两难的局面?”

杜鹏的脸上露出不以为然的表情。

他当初也曾经想不通项阳的策略,不,应该说直到现在他依然想不通。

但是,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交手,他是绝不敢把项阳视为昏君的。

这个小皇帝无论战略还是战术,都是当世难得的奇才!

可是,表面上看起来,大凉军确实是深陷于南方的泥潭之中,所以他不会主动反驳白广琪此言。

身旁的谋士乔逸尘本能地皱起眉头:“主公,扬州战乱不休,固然为我军争取了时间,可是那毕竟是外邦之人,不会对扬州百姓讲什么仁义道德。”

“若是任由他们长时间为祸扬州,只怕非是乐事啊。”

虽然处于乱世之中,各方诸侯对于压榨民力都达到极限,但是他们至少要顾虑到以后的令名。

特别是那些士族出身的诸侯,除非被逼到绝路,还是不会太过残暴,而且他们说到底,也就是需要役夫与兵源罢了。

但是外邦之人,却不会有这等顾忌,只怕他们会做得比山盗匪徒更加凶残!

(本章完)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