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陛下何故造反 > 第464章 占据大营

陛下何故造反 第464章 占据大营

作者:竹杖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6: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没有人敢奢望此战还能得胜,包括他们的主帅。

现在他们所想的不是如何作战,而是趁着大凉军没有杀到脸前赶紧逃吧。

等前面的将士完全溃败,即使是作为主将也没有逃走的机会。

林重则是完全的灰心失望。

他本以为靠着自己的冷静与指挥,能在军中展露头脚,不但能受到主公的重视,在整个联军之中也能闪闪发光。

可是,他一切的反应早就被大凉军的主将料到了。

他茫然地随着梵塔高层将领们向后逃走,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带领军队的机会,据说自家的古老大以及那个阿吉将军最近脾气越来越暴躁,他们受此大败而回,有可能成为主帅们发泄的对象。

可是,一阵喊杀声把他惊醒过来。

大凉军的骑兵竟然出现在周围,明显是放弃了对其他溃兵的追杀,一定要留下他们这些将领。

“完了。”

林重对于大凉骑兵的追杀之能也有所耳闻,脑中已经完全绝望。

……

大凉军按照项阳的命令,真的在太阳完全落山之前攻下整座大营。

夜深之时非追击的好时机,为防意外,项阳果断地收回大军,包括骑兵队。

他们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战果,不但夺取这座大营,而且骑兵队斩杀了数十位敌军有位阶的将领。

当然了,敌军的高级将领同样有马,还有亲卫相护,总有几条漏网之鱼。

项阳不需要急着撤退,只是派陈飞回转江边指挥船队,当心受袭。

哪怕其他地方的梵塔军接到消息,也绝不可能在黑夜之中翻山越岭前来支援,他们可以安心地在大营之内驻扎一夜,明早再行动。

现在扎营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吸引役夫们。

傍晚的一战,在大凉军发起突袭之时,大部分役夫已经知机地逃离战场。

不过项阳料他们绝对逃不远。

他们已经经过了一整天疲惫的运输,体力消耗极为巨大,而且身边也没有口粮,最多只能先避入附近的山林观察形势。

项阳掌握大营之后,派出几个嗓门大的士卒,带着五大家族的人到周边山林大声呼喊。

虽然扬州本地的口音跟交州之地有所差别,但也总有相通之处,只要那些役夫听明白大体的意思就行。

役夫们也是可怜,即使他们对突然冒出来的大凉军心怀恐惧,并不敢相信他们许诺的发放粮食,让他们回家等言语,可是大家又累又饿,总不有在山间过夜。

无法选择之下,只能成群结队地回到大营,等待着自己的命运。

让他们鼓起勇气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支自称是大凉官军的军队,与残害他们的军队乃是敌人,作风……总有些不一样吧?

让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大营之外,已经燃起了大量的火把,无数的粮草已经堆积在大营之外,几位身份看起来很尊贵的人物就在营外迎着他们。

“乡亲们,朝廷许诺向来一言九鼎,这些就是要发放给你们的粮食,你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们现在就能带着粮食南归了。”

“不过,现在已入深夜,我觉得你们最好在营中休整一日,明天天亮再走,呵呵最后的选择权自然在你们手里,朝廷官军绝不勉强!”

项阳微笑着安抚众人的情绪。

对于项阳的话,他们只能听懂少部分。而且交州之地早就脱离了中央王朝的掌控,他们也不知道朝廷是个什么作风,甚至不知道“朝廷”是什么。

但是,项阳摆出的态度却化解了他们最大的惊惧。

那些稍有头脑的交州之民能想到,人家有枪有刀,若真要加害自己,或者强征他们为民夫,根本不需要耍弄任何手段。

他们真的“得救”了,他们见识到了在梦里都不敢想的仁义之师啊。

老百姓的感情是最淳朴的,所有的役夫在明白自己的处境之后,全都感动地伏于地上,哪怕还不知道项阳的身份,也真心诚意地对他行叩拜大礼。

在他们眼里,项阳就是真正的在世神明,是上天派来解救他们的神仙呐。

项阳看到他们的样子,并没有自得之色,反而觉得有些心酸。

“罢了,都别行礼了,在这里排好队。我知道你们已经非常疲累了,但至少坚持到领上粮食再入营休息。”

“哦,营内已经开灶作饭,每人都有口粮和热汤,都吃饱了再休整。”

项阳此时在他们心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由他嘴里说出来的话,谁会违抗。

纵然在普通百姓之中,也有奸滑之人,他们也不敢造次,乖乖地按照命令排好队,有序地进入营中。

吴乡含笑凑了过来。

“上使大人果然深明收买人心之道啊,手段老辣佩服佩服,只是老夫有一事不解。”

“这些个贱民,征调不易,上使大人何不化敌为己,再把他们征调为己用?反正他们在敌军手里也是役夫,为我们效力也是理所当然啊。”

项阳的神色转冷,看向吴乡。

吴乡的笑容僵在脸上,他能明显地感觉到项阳散发出的寒意。

“大,大人,老夫是不是说,说错了什么?”

项阳淡淡地道:“吴先生乃是当世大儒,则不闻仁者爱人的道理!在您的眼里,这些人只是生死毫不相关的贱民而已,但是在朝廷中,他们都是我大凉的百姓!”

吴乡万万没想到自己拍马屁竟然拍到了马腿上,而且对方把圣人道理压过来,更让自居于大儒的他尴尬万分,无从反驳。

“上使大人,说得极是!是吴某眼界小了,以后一定改正,多多体悟朝廷爱民之心。”

项阳也不会因为一句话就把他如何,再次冷冷地扫了他一眼之后,直接走开。

吴乡看着项阳的背影,自己则陷入了沉思。

刚刚自己面临的压力,让他突然意识到,他对“上使大人”身份的猜测可能有误。

人家的地位之高,说不定比他估计得更可怕呀!

而且,项阳的话更让他疑惑。

正因为是“当世大儒”,而且曾前往中原之地求学,所以吴乡比那些年轻热

(本章未完,请翻页)

血的学子们更加明白“世间道理”。

所谓的“仁心”,只是圣人书上骗人的把戏罢了。古往今来,上至朝廷,下至大族世家,有哪个会真的以仁心待百姓的?

现在可是处于乱世啊!朝廷怎么会有这种“迂腐”之心呢?这样做,他们刚刚到手的大量粮食岂不是都分发于役夫手上?

而且这么多的役夫,可是无数劳力呀,朝廷大军难道不需要他们支持运送粮草?

……

孙月影略带厌恶地道:“我现在总算知道陛下为什么对于士族看不入眼了。那个吴乡表面上学识满腹,口中皆是圣贤道理,实际上就是小人一个,若是让这等人成为地方掌权官吏,百姓们永远没有翻身之日。”

项阳叹道:“想要夺取地盘容易,可是想要改变人心,何其不易也。我们也没有速成之法,只能一步一步来,靠着朝廷的决心,靠着自己的身体力行,尽可能地影响天下人心。”

“寒门士子,也是出身于贫苦百姓,对于民间疾苦了解更深,所以我才着力于提拔这个阶层的人才。”

“只是,乱世之中,就算是皇帝,就算是朝廷也要向现实妥协作出让步,对于吴乡这样的人,该用还是得用,不过要时时敲打,让他们不敢造次!”

孙月影点了点头。

她严格来说并非军中之人,而是朝廷之人,更具体负责官员体系,对于陛下的说法感触也更深。

“陛下,您看那边好像有什么混乱呀?”

孙月影有些疑惑。

大凉精兵多跟随陛下日久,而且据她所知,朝廷练兵也会宣扬仁义之师的理念。哪怕是普通士卒,也不会刁难百姓,他们岂会跟役夫起什么冲突?

等项阳带着她走近,才发现是误会。

许多实实在在领到了粮食的役夫们,对于项阳的感动无以复加,有心想问清楚项阳的名讳。

一方面,他们还想当面给这位“好”大人叩个头,以最朴素的做法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意。

另一方面,若是有幸能回到家中,也想给“好大人”立生祠。

祭祀之事,多是纪念比较伟大的“故”人。不过民间也有立生祠的习俗。

许多以仁、义等闻名的人物,会赢得百姓的真心爱戴。他们无法以言语表达自己的感激,所以就把这些人物与历史上已故的伟人相比。

哪怕对方还生活在世间,也立生祠,既能表达心意,又希望把他们的心意传达于上天,让上天庇佑。

项阳苦笑不已。

作为一个现代人,他虽然理解大家的心情,可是被作为生祠的对象,心理上还是感觉怪怪的。

“好了,你们的好意我就心领了。你们如果真的感激,那就找几个懂得官话的,与本官说说心理话。”

“某受朝廷所托南下,既是为了解救你们,也想了解地方人情,你们能助我立此大功,就算回报了,如何?”

听到“好大人”有事相询,役夫们反而露出兴奋的神色,赶紧选出几个有些见识,懂得官话的作为代表站了出来。

(本章完)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