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陛下何故造反 > 第279章 激进策略

陛下何故造反 第279章 激进策略

作者:竹杖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6: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只要江陵军没有发现楚家船队的位置,他们就永远掌控着主动权。

通过不起眼的小船只,伪装成渔船,他们能大体了解江陵军的布局,看穿他们大体的弱点。

按理说,楚家船队是不可能在敌军的眼皮子底下,跟大凉军主力取得联系的,不过陈飞跟他们有极高的默契,在正面不断地威逼江陵水军,逼得江陵水军难以分出太多的战船回援,无法给楚家船队太高的默契。

江陵之地,说大不大说小可也不小,这么长的水道,依靠着留守的江陵水军船队是绝对护不过来的,所以楚家船队依然能不断地得到偷袭机会。

接下来他们没有急于对其他的水寨发动突袭,而是利用宋枫等战士可以快速登陆而且在陆战方面同样擅长的特点,在偏僻之所登岸,对于江陵郡陆上的运输线不断地进行打击。

他们突然改换手段,打得江陵军晕头转向,留守于江陵城的主将更加无法分清大凉军接下来的突袭目标,防无可防。

杜鹏陷入两难之中了。

他发现战局的发展根本就没有按他所预想得发展。

在前线,他集中了绝对优势的兵力,但大凉军却不给他决战的机会。不论是北方的襄阳军还是南方的大凉主力,都跟他保持着若远若近的距离,根本不让他得手。

各军严格按照杜鹏的命令,彼此之间不能离开太远,以“龟壳”的架式准备迎战大凉军。

这样的阵型,移动起来实在笨重,完全无法对大凉军展开追击。

更加严重的问题,还是水上。

为了支应江陵军的外线作战,江陵水军已经面临着比较大的保护运输线的压力,不得不将船队分散。

现在倒好,江陵郡内部水道反而被敌军不断偷袭,而且留守的船队面对楚家船队毫无办法,被打得狼狈不堪。

假如他要再次分散水军回援,那在正面战场,江陵水军将完全不是大凉军的对手,有可能一战再次被重创。

杜鹏明明手上依然有一战之力,江陵郡还没有受到大凉主力的进攻,他的心里竟然开始产生一种畏惧感。

无关于兵力多寡,而是一种战局发展完全脱离自己掌控的无力感引发的畏惧。

自己的应对,似乎完全在那个小皇帝的算计之中,每一步都让杜鹏非常被动。

杜鹏同时还要面对着手下将领的压力。

江陵越拖越乱,不论陆上还是水上交通都不断被袭扰,他们却连敌人的兵力都搞不清楚。

后勤越吃力,对于大军士气的影响也越大。要知道江陵军主力都在外线,每日的后勤供应都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字。

假如再拖下去,他们就无法保持给将士们的稳定供应,若是出现饱一天饿一天的状况,即使大凉军愿意与之决战,只怕他们也再无胜算了。

所以,很多激进的将领纷纷站出来请战,希望改变现在的“龟壳”战法,更加主动地求战,甚至不惜杀入江夏郡中!

看到这么多心腹重将都在求战,杜鹏的心里也发生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了动摇。

主动求战,未必不是解开目前僵局的可行方案啊。

江夏郡说是大凉军的地盘,但是朝廷大军刚刚占领,民心未附,地形未熟,更有大量的小城将士还算是“赵广”的部属,对大凉军抱着仇恨的态度。

虽然他们对江陵军也未必有好感,但至少江陵军与大凉军算是在“公平”的状态下一战。

至于挑选的目标,必须是南方江夏的敌军主力。

江夏方向有一万敌军,而襄阳方向仅有五六千之数,对于江陵的威胁,自然是江夏方向更大一点,而且敌军主要的攻城器械也集中在江夏。

襄阳的兵力并不足以威胁江陵城的安全,杜鹏就用担心他们从背后直袭江陵。

真正让杜鹏下定决心的,却不是激进主战的将领,而是那些胆小保守的将领。

因为大凉军在江陵郡腹地搞得天翻地覆,也使得许多的将领难以安心在前线作战,相对于激进求战派将领,他们更希望主公能领军撤回江陵去平定内部,将大凉军驱赶出去。

就算是让江夏与襄阳的大凉军会合又如何,他们的总兵力依然不足,合兵一处之后,同样无法与江陵大军正面对抗,何况大凉军摆明了不想跟江陵军决战,自然是稳固内部更加重要。

杜鹏心中警惕。

表面上看,这些保守的将领说得也有道理,然而身处战局之中,他能感受到更多的东西。

这些都是部将们想出来的“借口”!实际上反映出的是他们内心的不安与隐藏的恐惧!

假如杜鹏真的听从了他们的意见,一战未打自己先撤兵,那会给所有将士强烈的心理暗示。

他们可能是怕了大凉军了!

甚至那些激进求战的将领也会被泼上一盆冷水,如此全军士气都难以维持,后续与大凉军交战,将会越来越被动。

不行,我绝不能让众将求战之心冷下来。

即使要安定内部,也不能是现在。自从与大凉军交手以来,江陵军还没有占到一丝便宜,嘴上不说但军中必定隐藏着不安的情绪,觉得江陵军不是人家的对手。

必须要先得一场胜利。

杜鹏下定决心,召集众将商讨进兵之事。

激进派的将领听到主公之意,都感觉非常振奋,在这样的气氛之下,胆小的保守的将领也没话好说。

至少现在大家的士气是被提起来不少。

对江陵军来说,还有一个有利之处。

他们一直摆出龟壳战术,行军保守,大凉军已经习惯了,不论陆上水上,都认为自己占据主动。

这时,江陵军突然激进进军,发起进攻,能打大凉军一个措手不及。

大胜嘛,不敢说,但有机会得到小规模的胜利。

众将皆以为然,既是如此,那么兵贵神速,不能给大凉军反应的时间。

各营将士以最快的速度集结,包括大江之上,水军船队在能抽调的范围之内也开始秘密集结,水陆并进,不论在何处遇到敌军,都放手进攻,临敌破之

(本章未完,请翻页)

然而,让杜鹏尴尬的是,他们完成集结从速进军之后,行不过二十余里,突然看到附近的山头上放出响箭,声传十里。

不用想也知道,那必定是大凉军埋伏在附近的探子,他们还没有遭遇到任何一支敌军,行踪已经被人家探得了。

“娘的,大凉军也太鬼精了,这下子前方就算有敌军也都远远避开,没办法给敌军突袭了呀。”

几个部将气得直骂娘。

杜鹏也是心中暗叹。

其实大凉军的做法才是正道。

杜鹏自己乃是前荆州刺史,虽非领军之将却也见识过真正的精锐官军是何样子。

自起兵之后,杜鹏也凭着地位身份快速收编了襄阳与江陵的部分官军,不过为了应对各方“义军”,他只能快速扩充军队,吸收了大量的流民和水匪,再加上多年征战的死伤,现在军中主力早已经不是当初的“官军”底子了。

因为长时间对付的都是孙枭、赵广之辈,慢慢的,杜鹏手下将士也早已不再按军中条令行事,“沦落”到跟对手同样档次的水准。

“大家不需要丧气,就算大凉军有所警觉,大不了公平一战,我就不信,大凉军会舍得将刚刚得手的江夏郡再拱手相让。”

“不过主公,假如大凉军自认不是对手,不断后撤到江夏城中,依城而守,我军又当如何?”

他们这次出击,带的攻城器械可是不足啊,若要强攻江夏城,死亡必大而且胜负难料。

杜鹏却早有准备,微微一笑:“放心,大凉军若是胆小如鼠,正可涨我军士气,而且我们能趁此机会从容收编江夏外围的数万大军,加强我军实力。”

“只要能以我军为主,把江夏的赵广残军集中起来,我军就有足够的实力两面作战,一边盯死守在江夏的大凉主力,另一边带上足够的器械,直扑襄阳,襄阳一下,江夏之敌便成孤军,败亡也是早晚间的事情。”

杜鹏还是有着不错的眼光的。

假如他先集中全力进攻江夏,大军云集再加上赵广残军作为先锋的确有不小的把握攻下江夏城。

但是江夏的项阳等人有可能突围而出,回到襄阳之后依然能集中后方兵力,对于江陵还是极大的威胁。

杜鹏就算再自大,也不会认为已经反击岳虎,掌控整个关中的大凉朝廷,只有两万兵力可调,关中就算因为战乱损失了大量人口,只要给他们一定的时间,也能征得二十万之兵,那时自己就真不是人家的对手了。

必须要借着这一战,除掉项阳,至少要干掉大凉军中更多的高阶将领,令其元气大伤,那么掌控两郡之地的杜鹏就有足够的时间发展壮大,直至能正面与大凉朝廷甚至其他的霸主对抗。

听到杜鹏的安抚,大家恢复士气,继续向着江夏推进。

一路之上果然没有遇到大凉军像样的大军,只有两军的探子进行小范围的冲突。

虽说现在己在明,敌在暗,不过江陵军依然士气高昂,甚至乐观地认为大凉军不敢应战了。

(本章完)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