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晋末春秋 > 淮南兵戈 拟诏书 凤凰池瞒天过海

晋末春秋 淮南兵戈 拟诏书 凤凰池瞒天过海

作者:纸上绘人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5: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巍峨的承华门俯瞰着下方的粼粼兵甲,城门上又起楼上角楼两层,皆是朱漆金瓦,中书令陈凖就在二层的角楼上眺望着势态的变化,司马允被杀的场面让他一度失声。

呆了片刻后这位老人家回过神来,他抑制不住胸膛里的怒火,气的拍着厚重墙垛大骂道:“伏胤你个兔崽子,你胆敢假传圣旨?你敢假传圣旨?你敢假传圣旨?你演的一出好戏!”说着说着竟然气的站立不住往后一跤跌倒。

陈凖身边陪着一起观看承华门变故的东海王司马越眼明手快,一把扶住了这位陈中书,他劝解说:“真想不到伏胤竟然是这种人!罔陈中书你这么信任他!唉,奈何事已至此,陈老你别为了这种不忠不义的小人气坏了身体。为今之计还是要面对现实才是。”

陈凖却如何肯解气?他一把扯下自己的头上乌纱,狠狠的掷到地上,一头黑白间杂的花发当即乱蓬蓬的披散下来,他恚恨不已的说道:“这兔崽子手里拿的诏书上可是写的明明白白,是让他率兵喝令双方解斗!他只要打开就露馅儿了!他就不怕吗!”

司马越用力把陈凖的一把老骨头扶起来继续附和:“陈老说的是,这伏胤真个是胆大包天,一旦让别人看见了诏书上写的是什么,一旦真相大白于天下,伏胤怕是脖子上难逃一刀!”

司马越口中和声劝解陈凖,心里却在暗暗嘲笑:‘一旦展开诏书就真相大白?你怎么知道诏书上就写着让双方勒兵解斗?’

一个半时辰前

方略馆不大,只有一二间偏房罢了。作为大臣们可以临时歇脚的地方,实属有些寒酸。圆孔格子框的窗上悬着卷起的细竹帘子,阳光就从孔方兄的肚脐眼里肆意的泄下。

中书令陈凖与吏部郎中山世回在方略馆里相对而坐,大榻上铺着天蓝色流苏锦垫,中间置一黑檀木方案,方案上龙山陶制作的香炉里散着缭绕的青烟。山世回跪坐的笔直,双手安放在腿上,静听陈凖慢条斯理的讲话。

“淮南王的兵马已经把相府围的水泄不通,是时候做出选择了。老夫打算向陛下请旨,派人持白虎幡出宫。”陈凖说着向朝堂方向拱了拱手,示意自己要上奏司马衷那个白痴。

“世回啊,你看如今朝上的尽是一些什么人物?诸如孙秀这样的,孙旂、孙弼、孙辅、孙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些人都是寒素的出身,不过是些下品的才干而已!”

九品中正制是大晋朝为官之本,下品无氏族,上品无寒门,想要出仕必由当世名士勘定品级高下,然后依品授官。

山世回祖父山涛乃是竹林七贤之一,在当今玄旨一党当道的朝堂上,他堂堂正始清音的传人天然就和寒门子弟不是一路人,这也是陈中书劝诱的着力之处。

方略馆里,还是那张卧榻,天蓝色锦垫上流苏的彩绘纷纷扰扰煞是好看。陈凖与兵曹郎中石顺相对而坐,方案上龙山陶制的香炉里依旧是烟熏火燎,陈中书也依旧是口若悬河。

陈凖先是聊了聊石顺家中近况,然后又弹起国朝往事,他一边说一边心里盘算:石顺这人,深的他爹石苞真传,最擅投机倒把,要说动他讲什么微言大义没用,就要从胜负上着手。

陈凖抿了一口茶润喉,然后继续说:“如今的局面,相府被淮军围的水泄不通。人道是良禽择木而栖,这个时候也该下注了。老夫打算向陛下请旨,派人持白虎幡出宫行事,先和你通个气。”

方略馆屋檐上片片金瓦,屋脊六兽安静的守在瓦片上,看着一位位朝臣来了又走,走了又来。

陈凖又邀了刑部郎中裴绰来到方略馆,两人相对而坐,陈中书客气的为裴绰倒了杯茶,裴郎中连忙谢过。

陈凖叹着气说道:“自从贾氏倒台以来,闻喜一脉颇受牵连。其实我一直为逸民惋惜,奈何如今相国大人对闻喜一脉有些成见。若以后有机会,当为裴侍中正名。”

陈凖所说的这位裴侍中,就是随同贾氏一同覆灭的裴頠。裴頠,字逸民,说起来还是裴绰的晚辈。不过同出河东闻喜裴氏,毕竟是打断骨头连着筋,裴頠伏诛,牵连的是闻喜裴氏一脉。

裴绰听着陈中书一阵感慨,闻弦音而知雅意,他笑道:“道基你这是有备而来呀?”笑完他也拿起茶杯缓缓的品了一口茗茶,然后放下茶杯说道:“陈道基你的意思我明白了。”

陈凖忍住不说:“季舒你这就明白了?我还什么都没说呢。”

裴绰却不肯再与陈凖进一步说下去了,他只是推脱说道:“道基你尽管行事。”

方略馆里又换了客人,方案上的茶水凉了又温,温了又凉,一壶茶反复冲泡的已经淡了味道。

这一次陈凖请来的是客曹郎中郑延,这位郑郎中出身荥阳郑氏,三百年的诗书礼乐人家,也是国朝的上品高门。

陈凖一边和郑延闲谈些家常,一边在中心盘算着接下来的话:郑延也是我礼党中人。司马伦一贯重用玄党,我就不信他甘心回家养老,是时候用上这招党同伐异了。

陈凖说道:“如今相国执政,颇重用玄党人物,我们这些做实事的人不怎么被待见,也不知何时这风气才能正过来?”

郑延应声称是:“中书大人说的是。现如今的朝廷上空谈当道,肯做事的少。多做多错,不做不错,长此以往怕是要生祸端。”

陈中书当即接一句:“如今就不是祸端?”

郑延愣了一下,心中想:‘这么快就要图穷匕见了?’于是他问道:“如今的祸端,陈大人指的是?”

陈凖却不接这个茬,他顾左右而言他:“据说淮南王司马允不喜欢空谈,他在淮南国用的多是儒学通达的人。我这些年困于国事,否则也想去淮南国那里看看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

郑延‘呵’了一声说:“中书大人的意思,下官明白了。”

太极大殿内,陈凖一身缀了缕缕云纹的三品紫袍,头上一顶乌纱,手捧象牙笏板,为了这一刻他已经做了万全准备!

御座前轻烟袅袅,皇帝司马衷穿着明黄烫金的龙袍,袍上缨烙盘龙,这位聪明皇帝腰间琥珀结带,头上冕冠缀着连串的明珠,看起来虽然不见威严,至少还能见出贵气来。

在场的人并不算的多,中书令陈凖之外,只有东海王司马越、散骑常侍司马略、亢从仆射司马荂、散骑常侍司马诩、黄门侍郎司马虔、尚书左丞王舆、吏部郎中山世回、刑部郎中裴绰、客曹郎中郑延、兵曹郎中石顺、前驱卫司马伏胤、殿中中郎赵骧、常从都和演、金殿右卫都抗宠、金殿左卫都卞裒等为数不多的文武二十余人。

第一个站出来做开场白的是黄门太监谭立洪,只听这位谭公公用尖锐的嗓音高声开场:“陛下有旨,朕闻中护军、淮南王司马允兵困相国府,声称相国司马伦谋反,诸位卿家以为此事当如何处置?”

谭公公的话音方落,身兼亢从仆射、散骑常侍的司马荂抢出班列大声上奏:“臣以为应当派人持诏书令双方罢战!相国大人忠肝义胆,对陛下从无半点私心,一定是奸人挑拨,臣斗胆请陛下下旨令两家罢兵休战。”

司马荂说完,他的弟弟散骑常侍司马诩、黄门侍郎司马虔先后出列声援。皇帝司马衷却并不听从,他难得的亲自开口询问陈凖说:“陈中书以为当如何?”

陈凖淡定的跨出一步,先捧着笏板施礼,然后从容说道:“老臣以为当使人持白虎幡让两位王爷解斗。”

‘持白虎幡解斗?白虎幡是督战用的吧?’司马荂愣了愣,他看弟弟司马诩和司马虔,两人也一样的微微愣神。

刑部郎中裴绰出列奏道:“中书大人所言极是,微臣附议。”紧接着是客曹郎中郑延,他也捧着笏板出列奏道:“臣附议。”

陈凖看向吏部郎中山世回,山郎中垂头不语,于是陈凖又看向兵曹郎中石顺,石郎中咬了咬牙出列奏道:“臣也附议。”

这时候司马荂还在琢磨:‘是不是陈凖一不小心说错了?解斗不是应该用驺虞幡?’

御座上的皇帝司马衷忽然有一种成就感,‘没有人来左右朕的决策,难道朕就不能治理国家?’他的脸上露出笑容来,于是他又和声问道:“陈卿以为当派谁去制止朕的弟弟和相国?”

陈凖再次捧着笏板行礼说:“臣以为当派前驱卫司马伏胤去。”

司马衷努力保持着脸上的庄严神色,他点头说:“准奏。各位爱卿可以退下了。”

司马衷身边的大太监谭立洪已经僵了,谭公公满脑子的‘用白虎幡是什么意思?是说错了还是要骗取诏书?姓陈的到底站哪一边?’然而谭立洪只是皇帝的奴才,皇帝说了准奏,他又能如何,他只能扯着嗓子再一次传达皇帝的命令:“皇上准奏!各位爱卿可以退下了。”

司马荂走出太极殿的时候心是悬着的,他感觉自己的心跳很快,他扫一眼自己的两个弟弟,问:“你们怎么看?”

司马诩和司马虔相互对视,又是一阵短暂的沉默,司马诩跺脚说:“诏书要经过门下省复核才能发出去,我们兄弟把持门下省,总是不能绕过我们就是。”

司马荂听了这话心里微微舒服了些,他于是说:“也只能如此了,我们先等等看。”

注:诏书由中书省起草加印,经由门下省复核加印后才可以生效。中书省主官中书监、中书令,门下省主官侍中、散骑常侍、黄门侍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