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晋末春秋 > 末世京华 天子虚席待 九重宫阙开

晋末春秋 末世京华 天子虚席待 九重宫阙开

作者:纸上绘人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5: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宫胜、太史誉、段文鸯、慕容翰、陈安、刘曜六人跟随杜尹缓步走在芙蓉覆水、秋兰被涯的华林园。

当初曹魏治华林园号称奇珍罗列,百兽听驯,垒土为山,削地为海。如今几人走在华林园中,脚下是小石砖错落的铺就的小径,道路弯弯曲曲而又有层层叠叠的草木阻隔视野,近处是明艳的小桃红杂着朴素的茶条枫,然后是紫叶李和枝条上托满了一簇簇红色绣球的白蜡树,稍远又有伞下垂髫的水桐,伞状的叶上散着一朵朵铃铛样子的花。除了远远传来的依稀的乐声和树叶间偶尔露出的金檐青瓦,便是一派幽深景象。

绕了些弯路,悠扬的乐声愈发清晰,幽深小径已经换了汉白玉的云台长阶,转过一个弯视线霍然开朗,澄净明澈的水面舒卷开来,天光抚过便荡起粼粼波光,这就是天渊池了。汉白玉的云台长阶遇水而折,向岸边小丘上蜿蜒上行,尽头处乃是一座临水靠山的大殿,而赵王司马伦和一众僚属早已在朱漆金瓦青障玉帘的大殿中开了御筵。

和煦的日光荡漾在明净的汉白玉阶面上,两侧每八阶分设夜明香炉灯正蒸腾起缕缕青烟袅袅不绝,入了夜则升起灯火作照明之用。宫胜等人快步跟着杜伊上行,只见大殿正中悬一匾额上书“临渊殿”三字。此时唱礼官抑扬顿挫的声音适时响起——“宣宫胜、慕容翰、太史誉、段文鸯、陈安、刘曜进殿!”

司马伦设御筵的临渊殿开轩窗四十八面,卷了玉帘而以垂下的青障遮挡,如此一来光线合度,偶有微风浮动又吹起青纱飘飘荡荡更添了几分仙家气度。

金庭玉阶上,司马伦头上戴着织金博山二十四粱通天冠,又披了一件玄底金竹以日辰华虫火纹宗彝的衮冕袍,这袍子以朱丝结缨,上面挂满白珠十二鎏。背后是青白玉底边的青帝出游图屏风,左右手皆设碧玉云纹香炉,身后又有两名娇媚的侍女持宝扇侍立。

当然侍立在侧的还有大太监谭公公。头戴高山冠、身着茱单袍的谭立洪时不时的依司马伦吩咐奔走,每当他请示王爷吩咐的时候,一张老脸笑的跟绽开的菊花似地,等他面对下人的时候又是一副挥指气使的模样。

比如现在看着杜伊,这位谭公公的一张脸就拉得老长,他冷冷的打法这位杜令史走人:“行了,你下去吧。”然后又勉强挤出一点哭一样的笑容对着宫胜等人说:“你等可以入座了,要记得感恩王爷的厚爱。”说完指了指座位示意几人自行就坐。

相国司马伦的御筵没什么法度,宫胜几人也不用拜见司马伦,就直接入席,而酒菜歌舞继之如常。宫胜入席的时候桌上已经上了茶点,一小碟荔枝、龙眼、榛子、松子、银杏、蒸枣、核桃、香莲的拼盘,一小蝶子分出三段的腊肉,又有一小盅茶和一小盅酒。

边上一人见宫胜入席便指着两只杯子与他说:“一杯是黄芽茶,一杯是松花酒,那一碟子山珍有个名目叫做八果垒,至于那碟子腊肉分别是金山咸豉、酒醋肉、熏腊肉,各有不同。”

宫胜看向解说者,这人一张国字脸,头上一顶委貌冠,眉目间大约三十许人,流露着一股山岳恒久般的巍然厚重感,倒是位儒雅的文士。宫胜一时心生好感,于是问道:“这位先生如何称呼?”

文士笑道:“高平郗鉴,如今在相府充一文吏。”

宫胜颔首示意说:“建业宫胜,之前充任宿卫,如今却是白身在此。”

郗鉴眼神微动,然后微笑说:“不妨事,马上就要论功行赏,相国必然有官职相授。”

筵席谈笑里乐声悠悠扬扬,如清溪春泉款款流转,妙声错落间更有裙彩缤纷,凝脂如雪的肌肤在衣袂飞扬中时不时隐现。玉袂长飘云外曲,霓裳闲舞月中歌,大殿里以舞姿侍人的一班少女皆是一身玲珑骨肉,随着舞步翩跹,烟罗霞裙便荡漾出无限的女儿春色来。

宫胜笑着喝下黄芽茶,一饮而尽。

一旁的郗鉴忍不住笑道:“牛饮。”

宫应龙也笑:“连着打了两场,实在口渴,见笑见笑。”

这时候侍女浅笑着奉上饮食,她低伏的眉眼柔和秀美,雪白的肌肤上泛着不明显的红晕,乌云般的秀发高高盘起,身着一身剪裁得体的素白丝衣直把一身丰润玲珑都勾勒出来。

宫胜看新上的这道菜黄白交杂,一时也不知是什么,一旁的郗鉴又一次开口介绍说:“这金齑玉制法,专取自**月下霜时的肥鱼,切片拌以花叶香草阉制,待取食上以淋以金黄酱料,鱼肉如雪,入口绵化,长留其鲜,故得其名。”说着他夹了一块鱼片入口,一边嚼一边展眉叹息,显然是入口味道极佳。

宫胜忍不住叹气:“我昔日在军中征战,吃的是康米,偶尔也有些馒头,再来一碗菜叶子汤,还未必管饱。”说完又端起那一小盅松露酒一饮而尽。

看到宫胜连续饮尽了茶酒,侍立一旁的素衣侍女忙取了茶壶来为宫胜沏茶,她柔声轻语说:“碧涧茶,请大人慢用。”素白的丝衣在肘上束一金环扎紧,余下敞口的大段水袖,裸露出侍女细嫩的小臂肌肤,一双素手十指青葱天然流畅,这样一双素手用来沏茶自然是茶香更添女儿香。

茶水沏好,侍女又立刻取了酒壶为宫胜斟酒,她细声细气的介绍说:“乌程酒,大人慢用。”不过此时宫胜刚好又牛饮了刚刚斟满的碧涧茶,所以宫胜忍不住对着她笑了一下,示意自己会慢用的。

那侍女也是忍不住一笑,眼神纯澈天然,然后她又立刻低眉退下去取了茶壶来,然后她再一次为宫胜沏好茶说道:“紫笋茶,请。。。”却是没有说下去就抿着嘴笑了。原因无他,只是宫胜又一次满饮了刚刚斟满的乌程酒。

宫胜似乎也觉得自己有些太土气了,只是连翻激战后实在是真的口渴,他对着侍女笑了笑说:“口渴。”

侍女用手背轻轻掩口,笑意却是遮挡不住。她抿着嘴又去取了茶壶来,一边给宫胜倒茶一边介绍说:“蜀冈茶,慢用。”

宫胜却忽然问她:“你叫什么名字?”

侍女吃了一惊,微微张了檀口,眼神有些不知所措,毕竟从未有官员这样问一个侍女的名字,她有些紧张的笑了一下说:“宁宁。”

一旁的郗鉴连忙岔开了这两位说道:“这蜀冈茶叶芽青嫩,味道甘冽,牛饮就可惜了。”宫胜便说:“那自然是要细细品味了。”于是觥筹交错,两人攀谈起来。

大殿上首,中书令孙秀向司马伦进言:“王爷如今可以赐下些物件了。”司马伦点点头,他伸手招来谭立洪吩咐道:“去,把玉玩都拿出来,让得胜的勇士自行挑选。”谭立洪一个马步单膝跪地说:“扎!奴才这就去办。”

谭公公带着几个宦官走到大殿下首处,召集了得胜入殿的宫胜几人说道:“诸位,王爷爱才,对于效忠王爷的人来说一向不吝赏赐,”说着一指小宦官托着的玉器,“这些是王爷赏给你们的,本公公承王爷之命,带你等挑选。”大殿中的歌舞乐曲不停,谭公公的声音掩盖在悠扬的曲乐之中,一众相党或看舞听曲,或把眼睛盯在司马伦处,无人注意这一处角落。

宫胜几人细看司马伦赠送礼物,这些玉石极尽珍奇,听高太监一件件解说也是大开眼界,光贡物中的玉石种类,就尽天南地北之奇。

“这是碧绿的狮球是南荒骠国的斐翠,交州交趾郡所呈。”

“这串玉果是宁州特有的腊玉,是宁州刺史的敬奉。”

“这是闽中的坑地黄,由扬州进贡京师。”

“这长白山的五彩玉,乃平州刺史所贡。”

“还有这是扬州郡的天青玉,这是金山的水玉。”

一番挑选,宫胜各人皆有所得,谭立洪一路屁颠着跑去给司马伦复命,他一脸谄媚的说道:“王爷,物件都赏下去了,这些草民深感王爷大恩,都说要誓死报效王爷。”司马伦大笑:“得了,也赏你一件,自己挑吧。”谭立洪立刻一阵浑身颤抖,猛的给司马伦磕了一个头:“奴才谢王爷赏!”

中书令孙秀再一次向司马伦进言:“王爷何不再来一场诗会?”

司马伦闻言大悦,摇着他头上的二十四粱通天冠说道:“俊忠所言极是。”

尚书令满奋早就把耳朵支起来听着司马伦的言语,这时第一个冲上来附和说:“王爷高见,孙中书高见,今日在诗会必然流芳百世。”

散骑侍郎刘舆也是个长耳朵的,他随即也上前谏言:“两位令君高见,王爷喜得猛将自然宜题诗为纪。”

司马伦笑着对刘舆说:“庆孙上一次诗会未能与会,甚是可惜,这一次本王就等你的佳作了,哈哈哈。”

刘庆孙笑道:“敢不从命。”

刘舆本是贾南风一党,贾党倒台也跟着免了官,前日这刘庆孙刚刚玩了一手联姻,把风华正茂的妹妹嫁给了司马伦的儿子司马荂,由此刘舆又挤进了司马伦一党,所以司马伦才会如此说。

再说宫胜与那位高平的郗鉴相谈甚欢,两人的桌案上已经流水般上下了许多菜肴,诸如乳煮的仙人脔、生烹的光明虾、活炙的箸头春鹌鹑、笼蒸的葱醋鸡,每一份都很少,尽显出宫廷御筵的奢华精致。

那叫做宁宁的侍女又端了一道菜品上给宫胜,宫胜看不出是什么,便问一旁的郗鉴:“这是什么?”郗鉴摇摇头说:“没看出来呀。”听了两人的议论,宁宁敏了一下嘴轻声说:“烹鱼子脂鸭卵烧鳖。”说话的时候,宁宁低垂着秀气的眉眼,粉嫩的脸颊白里透红泛着温柔的暖意,宫胜只觉得自己看着她的双眼似乎都被镀上温度。

宫胜忽然开口低声问:“宁宁你十几了?”他的声音掩盖在曲乐中并不大。

宁宁的脸上有些羞红,她小声的和宫胜说:“十六。”说完又抿起了嘴,一副娇羞的神态。

这时郗鉴又一次不懂风情的插嘴说:“来尝尝这烧鳖汤,千年王八万年龟,这可是大补啊。”宫胜自然也就暂时舍了宁宁,与郗鉴一道享用起乌龟王八汤来。

大殿上首,赵王司马伦门下群臣正争先献词,只见一人正朗声吟诵:“秋来四面足风沙,塞外征人暂别家,千里不辞行路远,时光早晚到天涯。”那人一首诗献毕又恭恭敬敬的向着司马伦施礼说:“臣下才疏学浅,献丑了。”

一旁的散骑侍郎刘舆当即笑道:“荀太章你这诗跑题呀?”原来那献诗的是荀组,这位相国府右长史当即说:“庆孙你莫欺我,今日比武选士就是为了来日疆场争胜,可算不得跑题。”

两人尚且来不及纠缠,早有等在一旁的相国府参军荀崧出列打断:“诸位,王爷,下官也有一诗。”司马伦一捋胡须笑着说:“好!大家来品一品荀参军的佳作。”

荀景猷四面团团的一拱手,然后也是一阵慷慨激昂的吟诵:“谁家少年郎,眉上自飞雪,相国大选兵,负剑应此约。连战每称捷,高歌笑中州。使君闻我名,拜将可封侯。”一首诗献毕,荀崧又说:“王爷,下官方才见到御前比试的一位青年生得两条白眉,甚是天生异禀,于是有感而成此诗。”

“臣下也有一诗。” 众人看去,说话的乃是新列相国府门墙的从事中郎刘琨。刘琨是散骑侍郎刘舆的弟弟,兄弟两人靠着裙带关系挤进司马伦的班子里,自然更要显露一手本事。

刘琨堆起笑容向司马伦施礼然后负手吟道:“宣皇稀年举义兵,白旄黄钺定中京。破蜀伐吴销乱世,三代相继功业成。”

下首处正下箸的郗鉴摇摇头,不过既然是追忆司马懿,自然是不会有人出来指摘的,至于其中的隐喻就更不会有人跳出来指摘了。

孙秀第一个开口捧场:“越石大才!”他一比大拇指继续说:“王爷如今也是稀年举义,正是宣皇遗风,国朝中兴就在眼前,诸位,请为王爷贺,为我大晋贺!”说着提杯一饮而尽。

司马伦当即拍案笑道:“俊忠所言大快人心,越石的诗也是大快人心,哈哈哈哈,诸位,为我大晋贺!”说完也是痛饮,于是围拢的一众新贵纷纷痛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