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崛起华夏帝国 > 第二十二章 夏王启薨 五子争位(下)

就这样一连几天都平静的度过了,一切都好像做梦一般,就好像我们的生活,总会起点波澜,而波澜不会一直持续下去。

这天,刚吃过饭,一兵士慌慌来府,道:“启禀国师,大公子太康,二公子仲康已经回宫,请国师前去王宫商量对策。”

无名刚听到这个消息,匆匆朝王宫的方向跑去,一进宫就朝两位公子跪下,道:“下臣救驾来迟,还望二位王子多多见谅。”

太康立即起身将无名扶起,道:“爱卿最近辛苦了,为了我们大夏江山呕心沥血,立下了汗马功劳,在这里,我代表大夏国臣民向您表示最衷心的感谢,由于目前正处于非常时期,还望国师能出来主持大局,我大夏国才能确保稳定。一切就拜托国师了。不知国师对目前的形式如何看?”

无名道:“目前形式尽管已经好转,但是还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季康和亚康两人的势力还存在着,我的想法是先将季康的势力剪除,然后集中来对付亚康的势力。不知道王子意下如何?另外,为了更快的稳定局面,我建议王子立即安排即位。”

太康道:“即位,太急了吧!不会跟乘风一样放在火炉上烤吧!”

无名道:“不会的,因为你是嫡长子,只有你即位才合乎现在的情势。”

太康道:“那按照国师看,什么时间即位最为合适呢?”

无名道:“后天为黄道吉日,后天为最佳登记时间,我已经将下一步棋设定好,王上大可放心。现在阳翟已经成为最安全的堡垒。王上大可放心。这是我的安排,请新王审批。”说完,无名将一个书简递于太康,太康结果书简,摊开大致浏览了一遍。

心情大悦,道:“一切就按国师的意思去办,后天开即位大典。”

两天时间转眼就过去了,一大早,无名被两位夫人服侍着穿上朝服,坐着牛车朝王宫走去。

天气并没有原先预测的那么好,一会就下起了瓢泼大雨,越下越大,无名此时心情极度烦躁,大雨预示着不祥之兆,他心想:“难道大夏国真的要在太康手里灭亡吗?难道四千多年的华夏帝国就这样终结吗?不会的,永远不会的,如果终结的话,玉帝与魔帝两人为何去为此而争执呢?中国华夏文明不会因此而终止的。”

随着祭天的乐声的响起,全体臣民前来观礼,因特殊时期,这次祭天应该说是有史以来最寒酸的一次了,没有大臣参加,只有东夷王羿及临时组建的亲兵卫队参加,这样安排就怕此刻对新王的安全不利,故而只能如此了。

太康跪在祭台上,大声宣读着祭词:“承天呈祥,大地乾坤,恩泽万民,不肖子太康,秉承天王遗志,继承大统,愿天佑华夏,福之所依,特祭拜上天,祭祀祖先,凝全力以强国民,汇正气以强国体,顺天意以昌华夏,承肥土以国繁荣。儿太康祈福。”

拜完后,在羿和卫队的簇拥下走进承天殿,径直朝王位走去,无名此时也走进了承天殿,众位立即跪倒在地,大呼:“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就这样,太康正式成为中国历史上夏朝的第二代国君,(因夏禹并未称王,而属于华夏联盟的王,并非所指的夏朝,故而,太康为夏朝历史上的第二代王。),仍建都于阳翟,国号夏,以太康为年号,(前面太康不是太康的名姓,因避免造成读者思维混淆,故而采用年号作为他们的名字。)这年正式为太康元年。

朝拜完毕后,太康王宣布封赏大典,无名仍保持原来爵位不变,并封为护国大元帅,讨伐其他诸反叛势力,羿被封为后,留守阳翟,维护阳翟的治安和稳定,巩固城防,防备其他反叛军队的入侵,而寒浞被封为护国将军。值得一提的,仲康被封为夏留王,青州、兖州、冀州划归他名下。其他诸将也均有封赏。

无名谢恩后匆匆回到家里,与夫人道别后就骑马到了荆州,将荆州城兵力分成两批,分别编入商龙、商豹的部队。同时安排两支部队夹击季康部队,季康没有理会无名的这种左右夹击的策略,从上虞之地拔军向王城进发,同时留下两支部队分别阻止商龙商豹部队的进发,顿时间,王城被紧紧围困起来,商龙兄弟部队被阻,形式万分紧急,而此刻亚康也将几个诸侯王的部队也蠢蠢欲动,也均占领部分夏朝城邑,在等待两败俱伤的时候介入。

无名看出了他的这种心态,于是,他带领100人的亲兵卫队去拜见了有仍氏王,对有仍氏王道:“今天下您大致也差不多了解了大概,然而您太糊涂了,目前的形式尽管说对你们有利,然而亚康这个公子你应该也知道,属于面善心狠的一个人,他的主张是以夏族为主体的国家民众体制,一旦他当王后,那么,你们的下场可以预示到了,目前无论你帮助帮助哪一方?你都会得罪其它各公子,到时间会对你们部落不利,同时,现在最有希望的是太康取胜,季康感觉自己很聪明,然而他却将自己的路堵死了,面对三方压力,却没有了退路,灭亡是必须的,而你们各部之间尽管都支持亚康,然而你们缺乏统一的指挥,氏族间的罅隙越来越明显,你没感觉到吗?”

有仍氏王道:“如果按照你说的我该如何呢?投奔太康?”

无名想了想道:“最近听说你族与有虞氏后裔在一个城邑的所有权上产生了分歧,我个人建议你不妨攻打他们,然后作为加入王室军的筹码,这样即使加入进去,能得到王室的奖赏,对于以后你们部落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有仍氏王沉思了一会,想了想,接着说道:“这样的话,我是不是对亚康太心狠了,于心不忍啊!当年亚康王子对我们族有大的恩情,这样不是陷我们于不义吗?”

无名接着道:“做抉择的时候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才是真正的朋友,昨日之日不可留,明日之日才是大家要生活的,要展望未来,要面对未来要从当下做出选择,才能真正的为全民的福祉,全民的利益点出发。”

有仍氏点了点头,道:“国师分析极是,明天我就安排与亚康公子正式决裂,为我有仍氏族的兴旺昌盛做出我们自己的选择。”

无名接着道:“如果有什么困难及时来找我,需要兵力支持也及时向我反馈,我将竭尽全力来支持于你们。共同为国家的命运贡献出我们自己的力量。”

有仍氏王道:“国师放心,我准备用我们自己的力量来完成这个使命,也是夏国对我们犯下的罪过的一种自我的慰藉,相国就等我们的好消息吧!”

接着,有仍氏部族为无名提供了最高规格的宴会,无名与众将领们通宵达旦的畅饮,无名于是在有仍氏族呆了两天才带卫士们离开。

然而战争并没有预测的那么简单,随着王城的攻势猛烈,王城守卫死伤大半,一旦王城被攻入,则后果不堪设想,而商龙,商豹的军队也被死死的卡在后面,无名现在已经处于一筹莫展。在军营中来回踱着步子,而就在此时,一个兵士从外面跑了进来,大声喊着:“有仍氏攻打有虞氏了,有仍氏攻打有虞氏了。”这个好消息顿时使全军沸腾了起来。

正在这时,突然无名脑中一闪,“啊”有了,立即带了几个卫士来到与商龙军队作战的斟鄩氏军营。

斟鄩氏王愤恨的瞪着无名,然后立即让士兵们将他捆绑起来,并说道:“你们为什么如此对待季康公子,心也太狠毒了吧!竟然要杀他,都为夏王宗室,又何必要赶尽杀绝呢?你们如此对他,难道太康王真能长久吗?”

无名没有直接回答他,而后道:“不知斟鄩氏王认识季康多久了,对他的为人了解多少呢?我给你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老人,有一份大的家业,并且有五个儿子,老大好大喜功,不务正业,老二,碌碌无为,不思进去,老三阴险狠毒,老四结交异类,老五,残暴狠毒。老人终生不知道该如何去办?也不知道谁能将这笔财富用好,就挨个去问他们五个,老大说,将这笔财富封存,拿出少量财富来做一些大的事情。比如狩猎等。老二说道:”我将把这笔财富封存起来,直到等我没钱了,我再用这笔财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老三道:我先杀掉几个妻妾,避免财富因为人多分不均而大打出手。老四道:有了这笔财富,我先用它养一批人,然后让这批人来帮我保护这笔财产,老五更直接,把妈妈和二妈也一起杀掉。陪您去,同时也避免其帮助其他兄弟来分这笔财产。最后老人把这笔财产谁都没给,待他去世后,几个儿子相继为财产争夺了起来。甚至相互厮杀,暗下杀手。如果你是这个老人,你会怎么去选择呢?”

斟鄩氏王想了想:“这个无法做出决定,因为几个儿子都没有足够的能力来用好这笔财产。”

无名接着道:“你的想法起初跟我一样,但是这种做法是最不明智的,财产的拥有,不能仅仅能不能用好他,而现在更多要考虑的是减少因为这个财产而发生不好事情的概率和损失。所以我认为只有嫡长子才有这个资格来拥有这份财产,从几个方面来考虑,一名正言顺,因为无论从血缘关系还是从地位上说,嫡长子继承而造成的政治风险和危险的概率很低。二,如果其他儿子继承了这笔财产,那么没有继承财产的人就会不服,从而造成更大的损失。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选择太康王子为新王的原因所在,如果你们再一意孤行,即使占领了王城,取得了大宝,同时亚康也同样会让季康面临同样的问题,最终的结果会是国家消耗元气,振兴的经济也就一蹶不振了。到时间北戎或蛮族人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占领夏国。我相信你肯定不希望看到。”

斟鄩氏王听候,赶紧让兵士们为其松绑,并说道:“国师一席话,使我茅塞顿开,不过我又将如何是好呢?已经上了贼船了,下船难啊!”

无名道:“我是通过首辅大臣,有与各族间签订条约,协议的权利,为了保障你们族的利益,我代表大夏国与贵族签订一份长久和平,睦邻的协议,一方面为你们战后有一个好的出路,保障你们族的利益,同时将你们族的领地设为陪都,这样你们就是次于王城的地位。二、同时你们部族五十年内免交赋税,除了军队属于国家之外,其他均由你们自治来发展。”

斟鄩氏王听了,马上高兴道:“多谢国师为我族谋取利益,我们将万死无以为报,您就是我们斟鄩族最好的朋友。”说完,立即带领部下向无名行跪拜之礼。

于是,无名代表夏王与斟鄩氏王签订了详细的协议,完毕后,斟鄩族立即罢兵,将矛头转向正在与商豹部队决战的另外一个部族,三支军队对阵一只军队,不到三天时间就将其消灭。

此时,季康还沉浸在王位的喜悦之中,即将攻破阳翟,然而却高兴的早了点,这天他再次发动对城门的攻击的时候,突然从后面插入三支部队,将其包围,顿时,马上脸色僵硬起来,全军也在此时已经溃散,他在惊慌之余马上集结兵力进行突围,最终带着不足两百人的卫队突围而去。并朝着亚康的营地跑去。

无名没有入城,而是乘胜追击,带领兵士们朝着亚康的营地而去。

而此时的王城已经乱成一片,太康已对自己的前途不抱什么希望了,他对东夷王羿道:“你留守王宫,我去慰问下统国府夫人,国师为我夏国呕心沥血,浴血奋战,我又怎能对他的家人不管不问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