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彻元 > 卷1.深山幼虎 7.县衙遇到一头猪

彻元 卷1.深山幼虎 7.县衙遇到一头猪

作者:妖精吃俺一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4: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坐回马车,林彻再次进了城,穿过狭小的角头街,经北门回到城中。

已是傍晚时分,街道上比下午要热闹一点,各色人等熙熙攘攘,两边店铺的伙计也各显神通的招揽着生意。

马蹄敲在石板路面,哒哒作响,引得街中百姓纷纷侧目,都被这嚣张的阵势骇得连忙避让。

一行车马毫无阻碍的拐上了东西走向的衙前街,一点也不在意身后一片议论纷纷咋舌之声。

在县衙前的牌坊前下了马车,林彻抬头打望着石制的四柱牌楼,隐约能看清牌头上的“石城县衙”四个隶体大字。

穿过牌坊,一道八字墙横在眼前,中间石阶之上便是县衙大门,挂着两只气死风灯,门侧右边是一面牛皮大鼓,左边贴着几张布告,阶下两边的石狮子在晦暗中显不出威武。

门前知客的书吏见到来人,识得前头的罗标,先打发了一个衙役去给知县通报,便整整衣冠迎了下来。

稍作寒暄,书吏便引着众人进了衙门,进门是一块石板地面的空坪,中间竖着一块硕大的戒石,上面似乎刻着什么字。

略感好奇的林彻走近细看,只见正面阴刻着六个楷书,思无邪,公生明,转到背面,也刻着字。林彻仔细辨认了一番,上书“御制戒石铭、尔奉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恩?不是说这是朱元璋颁行的么,怎么这会就有了。林彻心中惊异,因为他一直以为是明太祖朱重八的手笔。

书吏见到年幼的林彻似乎对这铭文饶有兴趣,便开口解释道:“此乃太宗取至于蜀主孟昶的《令箴》,颁于州县,敕令勘石立于衙署大堂前的。州主县令坐堂理事,即可见其,以警戒其秉公办事,从政为民。”

由此可见,华夏历史上的大多数君主,在主观意识上,还是比较爱民的,至于施政治理的时候能不能真的做到,那就要看是不是有真本事了。

“谢先生指教,小子明了。”林彻不再纠结,应是自己的记忆有误,当下揖手谢过书吏。

“不敢当不敢当,在下何能为公子的先生,公子客气了,且随在下来,莫让知县久等了。”

书吏对于年幼的林彻如此知礼很是欣喜,毕竟衙门小吏的地位其实很低的,大多数读书人都瞧不起这个阶层,虽然衙门之中的绝大多数事物都是由这些人操持的,手中的实权甚至能决定普通百姓的生死。

书吏安排好林彻的随从留在耳房里,吩咐衙役招待吃喝,便引着林彻铃娘罗标三人绕过大堂,经着右厢的廊房,前往知县所在的东花厅。

知县设宴,县中其他乡绅都不敢托大,都陆续提早来到了县衙,在花厅里陪同郭知县饮茶叙话,等着迟迟未来的林家。

乡绅嘛,有钱有地位,多少都算是读书人,既然是读书人凑到一起,自然就是谈诗论文的,借此再恭维一下郭知县的文才,这是文人之间互拍马屁的纯熟套路。

石城是个小县,按着宋朝的习惯,一般只任命县令的,知县是一些大县、望县才有的待遇,虽然两者都是一县最高长官,区别却有些大,县令是地方官,而知县却是京官,本职挂在朝廷各个部门中,到地方执掌一县其实只是兼职。

这就是宋朝官制的奇葩之处,本职的工作是他人在做,自己做的也是与本职毫无相干的事务,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宋朝廷绝大多数都是兼职,赵官家把临时工制度发挥得淋漓精致。

这郭知县好歹也是三榜进士出身,也不知道怎么混的,被丢到这山旮旯里做县官,不过好歹还保留了京官的身份。

这时候衙役进来禀报,说林家到了,被拍得正舒服的郭知县,放下茶盏长身而起,大步走到门外,准备迎接林老太爷。

厅中的其余乡绅,看到郭知县的这副架势,也不好继续坐着,让自己显得比较怠慢,只好也跟着出来迎接。

大家都知道林家的地位,对于大礼迎接林老太爷这事倒也没什么意见,百里之侯都出迎了,自己还能扎什么架子不成?

唯有一人表情很是不爽快,慢吞吞的离开座椅,拖泥带水的坠在了众人后头,嘴里不阴不阳的嘟囔着,“呵…,这林老头好大的脸面,让我等众人等候许久不说,有何资格让我们降阶相迎,不就有几个臭钱,谁没有一样,哼!”

只见此人,一副脑满肠肥的样子,圆滚滚的五短身材上套着一身织金嵌银的団蝠绿袍,四五十岁的人了头上还簪着一只桃红的艳花,浸满酒色的眼袋上镶着一对绿豆眼,透着不忿和傲娇。

此人姓赖,原本家中也有祖传下来的几百亩田地,算是一个小地主,只能说温饱有余罢了,连仕绅阶层都算不上。

也不知他哪座祖坟冒了青烟,十余年前,他抚州的本房中出了个进士,一路官运亨通,如今都任了御史台的监察御史。

自古以来,都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虽然实际上的亲缘关系已经很远了,但抵不住他懂得攀附啊,他便仗着这份关系,狐假虎威,在地方巧取豪夺,短短十余年间,已是家资巨万,良田万亩了。

出于大宋朝的体制,地方官员对朝廷中再小的京官,那也是敬畏三分的,何况是能左右地方官吏仕途的监察御史了,于是历任县令和知县都不敢过问赖家的恶行,只假作不知。

至于其他仕绅,只要没损害自身利益,也没人甘冒风险的伸张正义什么的,虽然都自诩为耕读传家,读书人自有正气,顶多翻翻嘴皮子骂上几句而已。

而普通人就拿他无可奈何了,人前,惧于他的威势,称他赖员外,人后,不管有没有受害于他的,都管他叫“赖皮猪”。

他却自我感觉很是良好,愈发的横行霸道欺男霸女,前天还强抢了一个佃户家年方十三岁的女儿,填做自己的第二十七房妾室。

其余大多数仕绅财主不屑于与赖皮猪为伍,就算也有那满肚子男盗女娼之人,也自觉和赖皮猪不是一路人,读书人再怎么样,脸面还是要维护的,坏事偷偷做就好了,哪像赖皮猪一般肆无忌惮的。

因此几个在他边上的仕绅,只当没听见他的话,没人接茬。

赖皮猪也只好悻悻的撇着嘴,不耐的站到知县身后。

没多久,林彻三人便在书吏的引领下来到了花厅前。

郭知县这才发现原来并不是林老太爷亲来,不由责怪的瞪了通报的衙役一眼,话都传不清楚,废物!

事到如今,也不是追究的时候,只好如此了,不过原本打算上前迎接的脚步却是没有再动,毕竟,知县官人也是要脸的,再怎么巴结,也不能对一个孩童太过卑躬吧。

“哎呀,小子惶恐,怎得劳动老父母与众位贤达长辈如此相迎,罪过,罪过。”

林彻没想到,一进来便看到知县和一众乡绅立于阶下相迎,自知自己是当不起这份礼节的,也是立马作揖打躬口称请罪。

郭知县看到林彻如此知情识趣,礼数也甚是周到,心中的恼怒与尴尬也是稍稍放了一些。

“贤侄不必多礼,吾与汝父至贤兄有同榜之宜,当年也是多得至贤兄悉心指点学问,方能有幸上榜,与吾而言,不异于再造之恩啊。只是天妒英才,至贤兄为国捐躯,不幸英年早逝,如今吾唯有一腔思念与感佩寄托于贤侄。”

不愧是能考中进士的人啊,心念电转间便化解了眼前的尴尬,也无人能说郭知县不讲礼数迎奉一个白身的孩童,失了读书人的气节。

“老父母真是贤良敦厚,有先贤遗风,实乃我等后辈之楷模,如此,小子唯有代先父愧受此番情谊了。”

林彻一边应付着郭知县,一边腹诽着便宜老爹取的字,至贤,知县,取的什么破字,难怪只当到了知县。

“知县官人真是至情至性,识见通达,实乃我辈读书人之典范啊……”

“是啊是啊,父母官真性情中人,思前贤而寄礼于其后,当是士林佳话,以传后世啊……”

“没错,我等也是见贤思齐,共襄此举……”

在场之人都是有眼力见的人,一众乡绅果然借此开始吹嘘起了郭知县,一时之间,阿夷奉承之词滚滚袭来。

郭知县捻着须,对众人的吹捧很是受用,心下也是略略有些小得意,正待再要开口,身后的阿谀声中却传出一句刺耳的破锣声。

“你个小屁孩当然受不起,今日知县正堂宴请,你却姗姗来迟毫无礼敬之意,要不是看在你也是官宦之子的份上,便当代你死去的老爹教训于你!”

林彻看着出声之人,仰着头眼中露出疑惑,这哪来的胖头绿蛤蟆在我这找存在感?

身后的罗标当即蹲在林彻耳边,小声讲述了一番赖皮猪的风评来历。

林彻大致了解后,却也懒得搭理这种恶臭之徒,藐了一眼却也没有接话,只当被狗咬了一口,难不成还去咬回来?

对付这种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当他是空气,被污染的空气。

郭知县被赖皮猪打断了继续装逼的**,脸上微沉,只是不好得罪于朝堂有人的赖皮猪,唯一能做的就是转移话题,于是讪讪开口,“时辰也不早了,众位乡贤且移步后堂,吾等边吃边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