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彻元 > 卷3.龙潭虎穴 301.寒雨

彻元 卷3.龙潭虎穴 301.寒雨

作者:妖精吃俺一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4: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外面下着雨,雨不大,却寒凉。

十月的天气,对普通百姓来说,已经开始变得难受起来。

这时代,棉布还是属于奢侈品,一来棉花产量少,二来纺棉的技术也很不成熟,所以价格也非常昂贵,属于只有富人才消费得起的东西。

可是相对于棉布,富人还是更加偏爱丝织品,绫罗绸缎绢绡锦,花样繁多,任挑任选。

到了冬天,如果多穿几件依然寒冷,那么他们就会在绸缎间填充绵絮,注意,这个绵絮不是棉花的棉,也是用蚕丝制作的,自然也是高级货,实在不行,那就来件貂皮大衣,反正有钱,这都不是事。

于是棉花和棉布成为了穷人买不起、富人用不上的尴尬货。

那穷人怎么御寒呢?

对于大多数普通百姓来说,只能以麻和葛的织物蔽体,这种衣服过于粗糙,看起来就像麻袋片,被称为‘褐“,因此‘褐“也被视为一般黎民百姓的象征,一个人若是当了官,通常被称为‘除褐“或者‘释褐“。

这种单薄透风的衣物,显然无法御寒的,但老百姓也不能生生把自己冻死啊,于是也会想方设法来解决。

于是春天采柳絮,秋天集芦花,到了冬天就填充到衣物和被子中,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保暖御寒。

另外,稻草也会用来防寒,比如用稻草编制的蓑衣,便是百姓抵御寒冷和雨雪的常用之物,极端情况下,也会将稻草捶软之后,填充到衣物鞋履之中,效果虽然不佳,总比没有强。

还有一种让林彻觉得匪夷所思的衣物,那就是用麻纸做的纸被,也是穷人比较常见的防寒衣物。

这时候的人所说的被,和林彻所认为的被不同,而是披风,白天披在身上,到了晚上盖着睡觉,这纸被从唐朝便开始有了,到了宋朝的时候,就开始使用更加坚韧的楮皮纸来制作,变得更加耐穿,也更厚实保暖。

这纸被虽然寒酸,但依然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加工,而有些人连这个都用不起,他们便把废旧纸张收集起来,填充到麻布之中,做成‘纸衣“。

宋朝的纸张制作技术很成熟,产量非常大,而朝廷正是用纸大户,也会产生许多废纸,于是朝廷就经常制作一些纸被纸衣,在冬季的时候发放给那些没有冬衣的百姓,算是一种社会福利。

但是这种衣服有一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不能沾水,因此到了下雨的时候,街

(本章未完,请翻页)

道上便冷清了许多。

这让马车行走起了显得比往日更加通畅了许多,而林彻坐在车中,撩开车窗,望着街道思索着。

林彻前世今生都是南方人,还是比较怕冷的,但是这一世或许是因为习武,对寒冷没有太大的感觉,何况以他的条件,根本不会缺少御寒的衣物,就连现在给他拉车的两匹马,都是披着厚实的油毡。

不过他现在想的依然是御寒的问题,不但眼下民间需要大量物美价廉的防寒衣物,而到了将来,林彻自己的军队,也缺少不了防寒衣物,总不能一直在南方打转,或者,到了冬天就苟起来?

从实际来说,最终解决的还是要靠棉花啊,看来得早点推广棉花种植了,虽然南方这些地方并不是种植棉花的最佳环境,棉花的产量和质量都不是很理想,但起码可以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

至于好不好,在林彻的映像中,似乎印度那里非常适合种植,或许,可以抽空去那边看看,那里还没有被蒙古征服,应该有不少机会。

但这些都稍微遥远了些,目前林彻能想到的法子,就是大规模的养殖禽类,不但可以供应肉食,而且羽毛和羽绒加工之后,也是一种很好的防寒填充物,并且还轻柔。

首先可以利用临安为中心的广阔市场,先把这个产业发展起来,到了以后,便可以有效的供应军需。

「阿郎,万寿所到了。」

宁蓝的声音,将林彻从思索中拉了出来。

进了万寿所花厅,还没等林彻坐下,便看到陈达阔步走了进来。

与在宫里相比,陈达身上少了那种谨小慎微,平添了几分豪迈之意,「哈哈,林小哥帖子中说得很急的样子,不知是何事需要某家帮手啊。」

林彻施礼,挂上了微笑,「押班见笑了,小子就是念着许久不见押班了,想着来看望一下。」

「好叫郎君得知,师父如今已经是入内省都知,授正侍大夫。」

陈达身侧一个小黄门满脸喜气,特意纠正林彻的称呼。

陈达顺手个小黄门头上来了个爆栗,「要你多嘴,这也什么好炫耀的,都一样是服侍官家。」

虽然是训斥,但语气却带着宠溺,小黄门虽然是他徒弟,却实际上和干儿子没差别,只是大宋内廷还不流行认干爹罢了。

「哎呀,恭喜都知高升,先前小子不知,连礼物都没准备,着实失礼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林彻很是惊讶,也为陈达的升值感到高兴,从内侍省押班,到入内省都知,这可是一个很大的跳跃。

内侍省是大宋宦官的总机构,但其实还是分成两部分作为前后省,一个依然名叫内侍省,另一个就是入内内侍省。

从规模上来说,内侍省比入内省要庞大了许多,负责的事务也更广泛,然而入内省才是皇帝最亲近的人,因此地位要高上很多,隐隐间,入内省成为了内侍省的上级。

入内内侍省的宦官职衔有都都知、都知、副都知、押班、内东头供奉官、内西头供奉官、内侍殿头、内侍高品、内侍高班、内侍黄门等。

内侍省宦官职名有左班都知、副都知;右班都知、副都知;押班,内东头供奉官、内西头供奉官;内侍殿头,内侍高品、内侍高班、内侍黄门等

而内侍省的左右都知,在地位上来讲,最多就相当于入内省的押班,由此可见,陈达的这次升迁,最少了也是跨越了等级。

不过这也不算什么稀罕事,宦官的官职是外庭无法干涉的,升降也就是皇帝一句话的事,连程序都不用走。

这一下,除了都都知,内廷就陈达的官职最高了,而现在都都知是空缺的,那陈达就成为了实际上的内廷第一人,至于为何都都知空缺呢,这其实也算是大宋朝的惯例了,许多部门名义上的最高官职常年空缺,这南渡之后,虽然转变了许多,但依然存在不少这样的现象。

「哈哈哈,林小哥客气了,这也是昨天才下发的旨意,你不知道也正常,虽然不算多大的事,不过往后就要忙碌许多了,怕是更加没有时间喝到林小哥的酒了。」

陈达满面红光,虽然嘴上说着不算大事,其实心中早就乐开了花。

宋朝原则上是不准宦官参预政事,故专设官阶,使不与士人混淆,授官最高不过「留后」,平日只「供洒扫」。

不过,从神宗朝起,又重用宦官,宋徽宗时,宦官竟握兵权,甚至童贯活着的时候就封王了,因为他‘夺回“了幽燕之地…

然而南渡以后,重申禁令,不许宦官干预朝政,不准兼兵职,不准申请提领外朝官职。

所以入内省都知,内廷第一人,也就是俗称的‘大内总管“,这已经是一个宦官能达到的人生最巅峰了。

(本章完)

为您提供大神妖精吃俺一棒的《彻元》最快更新,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301.寒雨免费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