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彻元 > 卷1.深山幼虎 12.临江阁中会知县

彻元 卷1.深山幼虎 12.临江阁中会知县

作者:妖精吃俺一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4: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林彻看着时间尚早,估摸着十点都不到,就打算直接穿城而过,赶在午饭前回到林府。

这车马刚走到林氏粮店门口时,却被周掌柜拦了下来,“阿郎,知县官人派人来寻你,此刻正在临江阁等待。”

“哦,可知郭知县寻我何事?”林彻不怎么想去。

“来人没说,问也问不出,不过小人估摸是早上城西的事情吧?”

周掌柜约莫能猜到一点,“另外,晨间后便开始有人陆续送来钱粮,县中大小乡绅无一不来的,有些送来了全部钱粮,有些送了钱钞,粮食尚在乡下,会尽早送来,赖家的也来了,按着昨日的承诺如数送来了。”

“呵呵,估计都是吓的,不管他们,送来了就收下登记好就是了,知县那里,好吧,我还是去一趟吧,不管是什么事,既然有请,面子还是要给的,毕竟是一县正堂嘛。”

林彻也想看看郭知县对城西之事的想法。

临江阁,离着林氏粮店斜对面不远,挨着水门,底下两层和其他沿江建筑一样,临江的一面都是严严实实的墙体,唯独在上面还加建了一层木制阁楼,推开窗便可俯瞰县城浏览江景。

把铃娘留着马车里,只带着罗标随着小二登上了阁楼,阁中没看到其他人,只见郭知县端着一个酒杯立在窗边,愣愣的望着着南流的江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老父母,小子林庆应召前来。”林彻把小二打发下去,轻声唤了一句。

郭知县这才回过神来,转身把手中的酒杯往桌子上一放,“哎呀贤侄,你可让我久等啊,来来,坐下说话。”

罗标见郭知县没有提自己,会意的退出阁楼,守在了门口。

“老父母,不知道唤小子来有何事,若是有事用得着小子,其实派人知会一下,小子必当奉令而行的。”

林彻在知县对面的椅子坐了下来。

“贤侄啊,你这处事风范可是一点都不像六岁的样子啊,至贤兄真是生了个佳儿,让人艳羡啊。”

郭知县似乎一点都不急,还慢悠悠的寒暄着。

“老父母过奖了,小子不敢当,望老父母见谅,小子家中尚有些许杂务待我回去,老父母您有话就请直说。”

林彻哪有心情跟一个老官僚兜圈子。

郭知县略有尴尬的摸了摸胡子,“贤侄,那吾就直言了,其实吾和林家不是外人,不止吾与至贤兄的情谊,就连吾如今这个知县的差遣都是林老太爷帮忙运作下来的。”

恩?这个情况倒是林彻不知道的,也没听老爷子和他提过,不过想想也是正常的事情。

郭知县顿了顿,“既然不是外人,我也就不遮掩了,今日早间,城西一声雷炸,赖家宅子被雷劈了一座佛堂,那赖员外很是不幸的正在其中,县尉前去查看过现场,据他所言,那赖员外真是粉身碎骨啊,真是惨不忍睹啊!”

郭知县感叹了一声,拿起酒杯小酌了一口,继续道,“虽然外间也有传言,是贤侄使了手段引了雷下来,然我辈读书人向来敬鬼神而远之,是万万不信这等鬼神之说的。只是…”

“老父母但讲无妨。”

林彻知道郭知县是故作迟疑,有些想套自己话的意思。

“贤侄,只是吾想得贤侄一句准信,此事到底是不是贤侄所为?”

郭知县还是问出来了,倒不是他要为赖广主持公道,而是担心此事牵连到自己,被赖广那本家御史怪罪下来。

“哈哈,老父母说笑了,小子何来如此通天之能,我也是回城后才听人说的,事情发生之时,我和身边的人都在北门下了,这可是众目睽睽看到的呢,退一万步来讲,是小子所为,谁又有证据呢?有人能请雷公来作证?”

林彻其实不怕别人怀疑到他头上的,也不担心郭知县知道实情了能怎么样他,只是万万不会亲口承认的。

郭知县也听出了林彻话里的意思,虽然很惊诧林彻是怎么做到的,但这也是不能宣之于口的,“那就好,那就好,此事定然和贤侄毫无瓜葛,必是那赖员外走了霉运招了天雷。”

看到此事似乎也牵扯不到自己身上了,郭知县也就不管他赖皮猪是死是活了。

“老父母,据说这赖家的家产来得不当啊,这要是苦主求告到衙上,可还指望老父母为民做主呢。”

林彻想到这赖家的家产可都是巧取豪夺来了,既然好死不死地惹到了自己,那自然不能再让赖家坐享这不义之财了。

“贤侄啊,这事其实并不难,状纸证据都清晰得很,之所以这十几年都无法在公堂之上得出结果,原因大概贤侄也是知道的。”

郭知县对林彻倒是没有太过于遮掩,在这件事中,他以及那几个前任县令之所以置之不理,皆是害怕赖广那个本家。

这就是封建王朝中有意思的一件事,以台谏为代表的一群清流官员,似乎始终都是正义的代表,几乎什么实事都不用干,整天就是挑那些埋头干事之人的毛病,而且掌握了士林话语权,代表了权威,他们说你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那是行也不行。

本来初衷是帝王们对手下官员的监督措施,其实往往没什么卵用,反而让一些真正想做事的人伸展不开手脚。

地方官员,特别是没有朝堂靠山的官员,对这些清流是畏之如虎,争相巴结,毕竟做出再大的政绩,都可能毁于这些人手中的那支笔。

“老父母啊,不用太过担心,这赖广人都死了,咱们只要铁证如山,秉公办理,又何须担心一个御史呢,公道自在人心嘛,朝中自有正人的。”

林彻其实也不知道家中在朝廷有没有关系,信口胡说,随便安安郭知县的心。

郭知县却信以为真,理所当然的认为林家在朝堂还是有门路的,不然怎么把他这个坐冷板凳的选人,运作成了京官,虽然这穷乡僻壤的知县差遣有些差强人意。

“哈哈,贤侄所言有理,吾等正直读书人,自当相信公道的,那这赖广的案子,吾定当好好审理,为百姓声张正义,为朝廷安靖地方,为官家鞠躬尽瘁!”

郭知县心中的惧意去除,便决定对赖家开刀,别说能找到苦主的了,便是那找不到苦主的那部分财产,郭知县也不打算给赖家留下了,恐怕最后能给赖家留下原本的几百亩地,就算郭知县仁慈了。

须知,这无主的赃物,自然是没收充公了,到时候一发卖,那饿死耗子的官仓自然能有些进项,县中各级官吏也少不得分润一二,皆大欢喜。

“能得老父母这般清正廉明之主官,真是我县百姓之洪福啊,小子代全县百姓拜谢老父母了。”

林彻起身揖手相拜,不要钱的奉承话随意泼洒。

“哈哈哈,我辈读书人坦荡无私、弘毅任事,为民伸冤、惩治恶霸都是当做的,不值如此夸赞,对了,贤侄,不知可有开蒙?”

郭知县放下心又打起了小心思,看着林彻小小年纪就如此不凡,想蹭一个师生关系。

林彻听出了郭知县想打什么主意,不过可没打算顺他的意,于是找了个借口开始推脱。

“尚未开蒙,一直未寻到合适的名师,之前都是大父随意教了几个字,大父说开蒙须正式不可轻慢,须寻得名师方可。”

郭知县一听这话,就明白自己想多了,人家看不上自己,“那是当然,以贤侄之天资秀出,颖悟绝伦,当得名师才不至于埋没了。”

“老父母,流民之事,小子昨日已是完全揽在了身上,不管其余乡绅捐纳多寡,我林家都会全力承担的,老父母无须再操心此事。只是将来落户之事,还望老父母给予方便。”

林彻想了想,趁着知县当面,把流民的事敲定下来。

“好说好说,添丁增户亦是本县的政绩,对了,那个巡检司,你们林家尽快报来人选,早日把职司落实下来。”

郭知县这是兑现昨日的承诺,这是两利的好事,没理由拒绝。

“好的,老父母,如无他事,小子便归家去了,有事使人来唤便是。”林彻告辞着。

“那贤侄慢走,得空便去府上看望老太爷,吾就不送你了。”郭知县也没留客。

哎,和老官僚说话就是累,又累又无聊,这种事以后能免就免。

“走,回家!”

林彻钻进马车,车马便开始行动起来,比来时少了两骑,多了一个身高腿长的宁小七跟在马屁股后面。

一路无话,一个多时辰后,便回到了林府。

“哎哟喂,这马车坐得真是要人命哦,颠死我了。”

林彻揉着屁股,在刘二的搀扶下跳下马车,心中对又颠簸了他一个时辰的的马车怨念深重。

这个时代的马车都是硬轴硬轮,没有半点缓冲装置,加上路面基本都不怎么平整,所以乘坐起来绝对说不上舒服,远远不如乘坐轿子。

只是当时士大夫有一种观念,认为轿子用的是人力,以人带畜,不人道,南渡之前,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官员会坐轿子,主要是骑马骑骡乘坐马车,在南渡以后,马骡来源更少后,官员乘坐轿子才多了起来,却也不是什么主流。

至于林彻,那就更加不会喜欢把人当做畜生来抬自己了,总不能连古人都不如吧。

“标叔,你把宁蓝安置下,以后就等同小虫和虎子的待遇。”

没想到宁小七还真是铁脚板,一路步行竟然没落下,林彻转过头便望见他了。

“好的,阿郎,这会时辰府上都应该吃过了,我去让厨房再整治一些,您是回内院呢还是在花厅等?”

罗标早上没赶上吃饭,早就饿了。

“你们自己吃,让厨房弄丰盛点,大家都辛苦了,吃完好好歇着,我自回院子去,会让小厨房另做的,你不用管我。”

林彻暂时还没心情吃饭,颠了一路,肠胃还没缓过来。

“铃娘,走,回院去。”

伸展了一下腰身,林彻带着铃娘慢悠悠的向庆延院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