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皇兄,我来助你复辟 > 第十一章 城门叫阵(两更合一)

正当于谦、石亨二人在西直门外排兵布阵时,文官们正两两一组,带着文吏,手持皇帝手谕,进入京师各营卫和新近调来军队的驻地。

当领头的指挥、千户们知道文官们的来意时,这些上过战场的精壮汉子都有些触动。

他们的命并不是贱命,皇帝还记得他们,这些来登记名录的文官也不像往常一样用鼻孔看他们。

自从仁宗之后,武将们的地位就越发不如从前。土木之变,更是让整个大明军事系统蒙上了不可洗去的耻辱。

而今天,这些武将都感受到了被人尊重的感觉。

他们并不是孤军奋战,他们身后也有一群虽然不能上阵杀敌,但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做着贡献的人。

当下,这些指挥、千户们都一边小心翼翼地将文官们迎进来,一边对着自己手下的兵骂骂咧咧道:“还不赶紧滚过来,人家官老爷要写你们的名字哩,到时候可以刻到京城的城墙上。”

军士们闻言,自是飞快地站好队,老实地报上了自己的名字和籍贯。

这时,在阜成门以东的成宣坊驻扎的备操军营中,洪青、张善两名内阁中书带着文吏到了此处登记。

指挥使知道这群人的来意后,高高兴兴地把他们迎进驻地,叫士卒们都排好队前来登记。

看着排好的队伍,两名中书默契地走到两边,带着文吏分头开始登记。

但当洪青完成了面前一人的登记后,这人却并没有急着离开,而是站在了那儿。

洪青抬头,温和地看着这个士兵,问道:“还有什么事情?”

这人不好意思道:“官爷,您……能不能帮小人写封家书,小人这次恐怕回不去了。”

洪青愣了下,马上就说道:“没有问题,但是不能写太长,毕竟后面的人都在等着呢。”

那人马上回答道:“没事的,小人知道,就两三句话。”

洪青让文吏铺了张新纸,又确认了一边道:“你叫郑老三,是安庆桐城人?”

“是的,但自小人入了军户之后,就不住在那儿了。小人家现在住在河南都司归德千户所。”

洪青道:“要写点什么?”

郑老三想了想,犹豫着说道:“就让我婆娘好好照顾儿子,让他读点书,争取考个功名,不再隶军籍,再让家中老娘别再那么累,儿子可能没法尽孝膝前了。”

洪青愣住了,说道:“就这么多?”

郑老三看了看洪青,疑惑道:“对呀,还要写什么别的吗?”

洪青此问是有原因的。他们平时不管是写家信,还是和同僚、文友之间的书信,字数都比这要多,一时间写这么短的信件有点不适应。

郑老三看了看洪青,挠了挠头,不好意思道:“咱就是个大老粗,也不知道该写点啥好,您看这还少了点什么,帮小人写写。”

洪青连忙说道:“不用了,这就挺好的,没有少什么东西。”

郑老三看着洪青,像是明白了什么似的说道:“官爷,您可能不知道,我们这些人一上战场,命说没有就没有了,哪还有给家带话的机会?这也就是这次你们来了,要不是我们死在这儿家里可能都要等好几个月才能知道,到时候想收尸都收不了了。”

洪青闻言,叹了口气道:“希望你们这次能活着回来,你还可以自己照顾着你孩子,亲眼看着他考上功名。”

郑老三笑了笑,朝着洪青行了个礼,便离开了。

洪青封好那封信,对着刚排到面前的人问道:“你也要给家里寄信吗?”

那人感激地看了洪青一眼,点了点头。

洪青见状,转头对着一旁的文吏说道:“我们可能要快一点了,尽量在天黑之前完成。”

————————————————————

德胜门在北京城的西北位置,朱祁钰等人从西华门出来后正努力地向那里赶。

在距德胜门还有一个坊的距离的时候,朱祁钰等人碰上了于谦和石亨二人。

他们也正从西直门朝德胜门走去。

见到朱祁钰等人,于谦二人先下马行礼,继而于谦开口道:“陛下,臣上午不是告诉您此时宫外不安定吗?陛下此时出宫,恐怕会给贼人可乘之机啊。”

朱祁钰说道:“朕知道,但朕想着此时前线将士在此用命守城,而我却在宫中安然无虞地待着,朕实在是于心不忍呀。想那宋朝真宗之事,若非是皇帝亲征,宋廷恐怕那时就亡了!”

说到这儿,朱祁钰又停了一下道:“当时契丹大举入寇,朝廷也有请圣驾南移之议,幸赖寇准力排众议,极谏真宗亲征,这才败敌与澶州城下。而今的情势与当时何其像也?”

“太祖高皇帝北伐之时曾言'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我大明承宋朝正朔,与大宋历经相似的劫难,岂不是说现在也需要皇帝上城吗?于卿应该劝朕出宫才对。”

于谦被这一番话整无语了,只能道:“陛下心系将士,为将士记名的事臣已经知道了。陛下既有此心,臣等必将毕其功于一役,打的那也先再也不敢犯边。”

石亨这时也说道:“陛下定可放心,末将必尽全功。”

朱祁钰听了这话,也说道:“既然如此,朕就放心了。”

“这是入阁参预机务的商辂、彭时二修撰,这两人忠义有为,于卿、石卿二人可多关照关照。”朱祁钰指着身后的二人,对面前的二人说道。

“二修撰臣自然是知道的。”“商、彭二公年轻俊杰,确实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于谦、石亨二人闻言也回应道。

朱祁钰又对商辂、彭时二人交代了一番后,便和王诚一道转身回宫了。

于谦二人摆明了就是不想让自己去德胜门,那自己倒也不必在大战前非要任性一下。

这边,于谦二人见到朱祁钰掉头回府后也都松了一口气。

毕竟瓦剌大军此时都已经到了卢沟桥,京城附近都已经出现瓦剌探子了,他们实在不敢冒让朱祁钰接近城墙的风险。

————————————————————

回到宫中的朱祁钰等了一会就吃上了饭,但他明显感到晚上的饭不如中午的好吃。

一旁的王诚敏锐地察觉到了朱祁钰的表情,问道:“皇爷,可是这饭不甚好吃?”

朱祁钰道:“倒也不是,只是这晚上的饭不如中午的好吃。”

王诚闻言,说道:“要是皇爷觉得饭不好吃,奴婢明日去光禄寺走一趟,给您找做的好的厨子。”

朱祁钰则道:“这不好吧。前线将士守城,朕在后面找厨子,这要是传出去,于军心怕是有大害呀。”

王诚说道:“无妨,皇爷若是想吃点好的,奴婢亲自去找,绝对不会传出去。到时要是被知觉了,就只说是宫中正常招人罢了。毕竟土木一役,可是跑回来上千个厨子,这些人不能闲在光禄寺呀。”

朱祁钰真是长见识了。

看来以后行军在外,一定要跟好厨子,生还率高。

饭后不久,朱祁钰便去乾清宫安寝了。

毕竟明天瓦剌大概率就要到了,朱祁钰要保持充足的精力。

一夜无话。

朱祁钰第二天醒来时,已快卯时了。

现在大敌当前,反而没有时间去进行各种廷议了。

既然已经将权力全数放给了于谦,人尽其用的道理朱祁钰还是明白的。

————————————————————

此时,朱祁镇正在卢沟桥写信。

他的任务量可不小。他要写三封信,分别送给太后、皇帝和朝中群臣。

写完信,朱祁镇欣赏了一下自己的书法,吹干墨迹,将信件封好递给旁边的袁彬。

“你去替朕跑一趟吧,务必要把信送到。”

袁彬接过信,领命匆匆而去。

军中,一人跑过去向也先报告:“信已经送出去了。”

也先闻言,说道:“既然已经送出去了,那我们也该向前了。传令,大军开拔,一个时辰内到北京城。”

————————————————————

等朱祁钰收到信时,瓦剌距京城已经不远了。

朱祁钰拿着手里的信件,感慨良多。他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与他的便宜哥哥朱祁镇的第一次交流竟然是通过书信这种方式。

信的内容很简单,无非就是通报一下虏情,要求大家固守社稷。

他给群臣的那封信也是这个内容,因为他替众臣拆开看了。

毕竟他是皇帝嘛。

但给孙太后的那封信他就不知道了,人家是母子,他再是皇帝也不能这样做。

这样做不是明摆着没把人家放在眼里嘛。

他的生母吴贤妃还在宫中,这要是让孙太后不爽,自己生母肯定会被穿小鞋。

而且朱祁钰也不打算看那封信,反正跟他又没有什么关系,他何必多此一举,费力不讨好呢?

朱祁钰看了信,对王诚说道:“你昨日不是跟我说还有三人正在交接原职,还没有过来?”

王诚说道:“是,皇爷有何吩咐?”

朱祁钰道:“你跟宫里管事的人说说,先让他们三个到此交割,朕有紧要事务委派你们去办,办完了回去再交付原职也不迟。”

王诚应声而去,不一会儿,他就带着其余三人过来了。

朱祁钰通过他们的自我介绍,终于把舒良、张永、王勤三个名字和他们的脸对上了号。

知道了他们叫什么后,朱祁钰便说道:“现在京城形势不佳,朕有紧要事务让你们做,做好了自然有赏,要是做不好,那就还回你们原来做事的地方去吧。”

四人听了都是一震,连声道:“请皇爷吩咐。”他们积极的样子就好像生怕下一秒就被发还原籍一样。

朱祁钰看着他们极力做出的“我能胜任”的表情,强行压住了压榨剥削人的负罪感,说道:“朕在宫中,对外间的情况是一无所知。这种关键时刻,送给朕的军报总是不会那么及时。朕要你们在兵部等衙门旁,遇有加急军报直接入宫告诉朕,能不能办到?”

“能!”众人齐声答道。

————————————————————

此时,在彰义门外,也先派出的使者正在城下喊话。

这使者不是别人,为了让明廷能够安心地听他们说完话,也先专门说服了朱祁镇,请他把他宝贝的通事岳谦派出去和官军说话。

瓦剌自是派了一人去协助这岳谦。

不一会儿,一人跌跌撞撞奔回大帐,说道:“那汉人不讲信用,他们不是说'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吗?”

也先等人定睛看去,这正是派去和岳谦一同而去的自己人纳哈。

此时,这纳哈正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他刚刚历经的非人的经历。

“那汉人竟然敢杀掉使者,杀得还是他们皇帝的身边人岳谦。太师大人,要不是我跑得快,我就再也没法见到你了!”

“岂有此理!选我精壮汉子,到那西直门外列阵!”也先闻言大怒。毕竟“两军相交,不斩来使”是大家心照不宣的规制,你明军突然不这样玩了,岂不是坏了规矩?

朱祁镇这时看到军中有调动的迹象,问袁彬道:“这是怎么回事?他们不是派人去城下答话了吗,怎么这就开始调兵列阵了?岳谦呢?他怎么没有回来?”

袁彬在人群中好不容易问出了答案,回来后仍心有余悸地对朱祁镇说道:“陛下,彰义门守将直接射杀了岳谦,还杀退了瓦剌派去的三百人,甚至还生擒了一人。要不是那虏使跑得快,他恐怕也没命回来了。”

“这……”朱祁镇竟是说不出话来。他不知道自己是该为官军的战斗力高兴,还是该为岳谦悲伤,甚至是为自己的复位大计即将流产而遗憾。

朱祁镇不禁开始遐想,要是土木之时,大军能有这样的战力,他堂堂大明皇帝朱祁镇又怎么会被俘虏呢?

这时,正在西直门指挥的于谦和石亨二人却无暇顾及上皇心中所想。

于谦看着外面正在列阵的瓦剌人,叹了口气道:“瓦剌军容严整,接下来的仗怕是不好打呀。”

石亨道:“高礼、毛福寿这一招虽是能提振士气,但何尝不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呢?如今那也先已是被激怒了,恐怕……”

“兵无常势嘛,这何尝不是一个让也先露出破绽的时机?武清伯,不能让下面的将士寒心呐。”

正当石亨还想说点什么时,一名宦官匆匆到了西直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