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群雄之大齐帝国 > 第94章  四位大才

群雄之大齐帝国 第94章  四位大才

作者:轩辕尚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4: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就在宇文浚和黄良密谋的时候,另一边的李尚又发起了愁。“成龙,我封你为宰相如何?”李尚笑着对于成龙说,其实就按当下的局势来说,于成龙是李尚手下最适合做宰相的人选。但于成龙听到这句话,却一点没有高兴的意思,反而有些愁眉苦脸的说:“主公,凭于成龙之才,恐怕难当大任。”李尚笑了起来:“先生说的哪里话,若先生难当大任,我手下哪里还有人才?”李尚本以为于成龙说自己难当大任,只不过是推辞一二,哪知道于成龙随后说:“主公,您帐下确实还有位不出世的大才。”听于成龙这么说,李尚顿时好奇起来:“是谁?”于成龙一字一顿的说:“主公,此人便是我手下的幕僚,王安石。”

李尚一听此人的名字顿时吓了一跳,王安石,是历史上的那个王安石吗?若真是此人,那可真称得上是一位大才。李尚连忙让于成龙将王安石请过来,随后于成龙便带来了一位年轻的书生。

【姓名:王安石

武力:62 智力:97 统率:82 政治:98

简介: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中国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庆历二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被宋神宗升为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罢相。一年后,被神宗再次起用,旋即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王安石郁然病逝于钟山,享年六十六岁。累赠为太傅、舒王,谥号“文”,世称王文公。】

果然是你!李尚心中一阵激动,有了王安石,自己简直如虎添翼。一旁的于成龙解释说:“主公,此人是我新招募的幕僚,颇有些文采,先前大齐村事务过于繁忙,正是王安石帮我分担的,我认为王安石之才远在我之上。”

此时的李尚已经拉起了王安石的手,笑着说:“王先生,我早就听说王先生的大才了。”说着,三人便聊起了天,李尚一和王安石聊天,果然发现王安石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随后王安石在于成龙的力荐之下,进入了大齐城镇的高层圈子。李尚认为若要直接任命王安石为行相肯定不行,还要观察一阵,而且现在李尚也不着急任命大小官员,具体的任命还要在科举之后,有了充足的人才储备才能陆续任命一些官员。

说到这次科举李尚可真的是费劲心思了,在李尚回到大齐村之后,李尚就命令大小官员宣传此次科举考试,一年两次的科举考试还远远没到时间,此次完全是为了之后接手张婉迎的胭脂村不至于人才枯竭,无人可用才将科举考试提前了一月。但这次科举考试不同于往日,李尚在之前做了充足的宣传工作。首先李尚宣传了新拟定好的《大齐候国官制》一文,让人们充分了解了官员制度。随后李尚放出风去,李尚此次科举将拿出宰相这一级别的官位相赠,再加之李尚几乎一统落凤盆地,其英名早已被百姓所熟知,这一下子,引来无数的人参加这次科举。一时间大齐城镇竟出现了万人空巷的盛况。报名参加科举考试的人一时间比上次多出了十几倍,甚至考场都有些坐不下了,不得不临时搭建了一些房间专门用来考试。

不但如此,李尚这次还特意更改了考试的形式,不再是随即出题,而是让于成龙、王安石、郭嘉众人特别拟定了一些考题,出了一份标准的试卷,分为三道题,每道题都需要写一份策论,以此来检验考生的水平以及对政治的理解,三道题考题分别为三种不同的方面,包括行政、监察、司法三类题考察学生不同的水平,只要有一道题打的还不错就可以被破格录取。很快,考试就结束,就像往常一样,这次依旧由李尚、王安石、于成龙等人共同判卷。这次报名参加科举的人多了,出色的人才也多了。很快,李尚就看到了一份水平相当高的试卷。

“诸位先生快来看看,这份试卷如何?”李尚将手中的试卷举了起来,于成龙、王安石、郭嘉、卫恒众人都围了过来,几人看了纷纷连声称赞,“此人好文笔啊!”于成龙最先惊叹起来,“不仅如此,对于经济也颇有一番见解。”王安石也称赞道。“大家没有异议的话,这篇文章就作为状元的候选之一了。”李尚笑着说。众人纷纷点头,很快,就接连有三份试卷被挑选了出来,还有众多被选出来,但是明显不如这三份试卷的试卷。

随后,李尚众人就将这三份试卷按照大家心中的排名排了出来,随后将密封的字条揭开,这三位分别是:状元:杨士奇,榜眼:张汤,探花:黄霸,一听这些名字,李尚顿时就坐不住,连声呼唤:“来人,快把这三位大才请来!”不为别的,这三人每一人在历史上都是如雷贯耳。

【姓名:杨士奇

武力:34 智力:87 统率:78 政治:91

简介:杨士奇,本名杨寓,字士奇,号东里,吉安府泰和县(今江西省泰和县澄江镇)人。明朝初年重臣、学者。杨士奇自少丧父,游学四方。建文帝入仕,受召修撰《明太祖实录》,授翰林院编修。明成祖即位,迁太子侍讲,辅佐明仁宗,迁礼部侍郎、少师、华盖殿大学士,兼任兵部尚书。他先后历经五朝,任内阁辅臣四十余年,任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等同心辅政,并称“三杨”,时人称之“西杨”。并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祖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后因其子杨稷杀人案而致仕归乡,自此忧虑患病。正统九年(1444年),杨士奇去世,年八十。获赠左柱国、太师,谥号“文贞”。】

【姓名:张汤

武力:62 智力:78 统率:72 政治:88

简介:张汤,字号不详,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西汉时期官员、酷吏,大司马张安世的父亲。初习律令。曾任长安吏、内史掾和茂陵尉。因丞相田蚡推荐,补侍御史。以穷治陈皇后狱和淮南、衡山王等谋反事得武帝赏识。累迁太中大夫、廷尉、御史大夫。与赵禹编次律令,制定《越宫律》《朝律》 [20] ,用法严峻苛刻,治狱以人主意旨为准绳,并以《春秋》古义加以文饰,又协助武帝统一货币,实行盐铁官营、算缗告缗,打击富商大贾,诛锄豪强并兼之家。数次代行丞相事,权势隆贵,远在丞相之上。元鼎二年(前115年),为御史中丞李文及丞相长史朱买臣等排陷而自杀。死后家产不过五百金,皆得自俸禄赏赐。】

【姓名:黄霸

武力:28 智力:83 统率:68 政治:87

简介:黄霸,字次公,淮阳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西汉时期名臣,官至丞相。少有大志,攻读法律之学,一生经历汉武帝、汉昭帝和汉宣帝三朝。汉武帝末年,捐官出仕,授侍郎谒者,候补左冯翊。迁河东均输长,清正廉洁。授河南丞,吏民爱敬。转廷尉正,执法严明。迁扬州刺史,治绩卓著。迁京兆尹,转颍川太守,文治有方。拜丞相长史、太子太傅,擢为御史大夫。汉宣帝五凤三年(前55年),代替丙吉为相,封为建成侯,总揽朝纲。甘露三年(前51年),去世,谥号为定。后世常和龚遂作为“循吏”的代表,并称“龚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