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宁第一衙内 > 第一百六十七章 江陵赋

大宁第一衙内 第一百六十七章 江陵赋

作者:二马走天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3: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朱庭隆突然伸出缠着绷带的右手晃了晃道:“各位考官,由于本人在来的路上遭遇了一伙不明来路的劫匪,导致我右手受伤,我申请找一个代笔。”

“这还能代笔?”郑国和平国的学生们抗议道。

考官们倒是不置可否,就等有个人来拍板,这时于干沟上台道:“诸位、诸位,既然他右手有伤,我们不妨让他找个代笔,如果真能写出好文章也不失为文会上的佳话。”

众考官这才点头道:“全凭城主安排。”

“那朱公子就请在你们的学生中寻一个吧,但为公平起见,就不要选刚才参加书法比试的人了。”于干沟道。

朱庭隆自是明白于干沟的用意,这是在保护他,如果他选择的是参加了书法比试的人,那么无论最后结果如何,都会有人诟病的。

唐祭酒对一个学生招了招手,那个名叫赵岩的国子监学生来到跟前,这也是国子监唯一一个没有出过场的学生了。

经过了唐祭酒一番耳语后,赵岩点了点头上了台。

“大先生,我来替你执笔。”赵岩拱手道。

朱庭隆看了看他道:“那就有劳了。”

现在考官们都已经归位,于干沟则和韦不伍坐在考官们前面,再看台上时,除了朱庭隆站着其他的学生都已经落座。

于唐看了看朱庭隆道:“要不要给你弄个座位?”

“不用,我要站着,我这篇文章必须站着作。”朱庭隆拍了拍胸脯,顿时甩了甩右手疼的龇牙咧嘴。

平国的孟文怀点了点头对朱庭隆道:“豪气,你这样才配和我比。”

这谁啊?这么拽……朱庭隆心里暗道一声。

“诸位可以下笔了!”于唐提醒道。

台上的学生们忙是安静下来开始构思自己的文章,朱庭隆却对着于唐挤眉弄眼。于唐看了半天,没明白这小子到底要做什么。

又过了一会其他的学生都已经开始提笔写字了,赵岩见朱庭隆还是没有说话的意思,便悄悄的提醒道:“大先生,可以开始了,我笔上的墨都快干了。”

朱庭隆小声问:“题目是什么来着?”

赵岩听罢差点出溜下去,他忙是把这次的题目复述给朱庭隆。朱庭隆挠了挠头道:“有些宽泛,但可以自由发挥了。”

“那您倒是赶紧发挥啊。”赵岩催促道。

朱庭隆略一思索,清了清嗓子说道:“丁寅之夏,六月初至……你写啊!”

赵岩忙提笔开始写了起来……

丁寅之夏,六月初至,清岳与友泛舟游于江陵城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友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清岳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友曰:“何为其然也?”友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清岳曰:“友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友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朱庭隆一口气说完,赵岩一口气写完。待写完后,赵岩活动着发酸的手腕,看着从自己的笔尖跑出来的文章,不禁是大惊道:“方才只一心写字了,不料,竟是如此好的文章!”

朱庭隆笑着点了点头,那必须是好文章,这可是千年文豪苏子的文章,能不好吗。当他抬起头却见一群人围着自己,他们都盯着赵岩手中那篇文章。

“你们都写完了吗?”于唐提醒围观的学生们。

却听哈勒慕道:“我们不必再写了,有这篇文章在,我们怎么写都是枉然。”其他的学生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贺台庆拍了拍朱庭隆肩膀道:“这是我越州学宫的大先生,我的师兄,文章诗词都是俱佳的。”

“等我写完再说这话!”众人循声望去,却见平国的孟文怀还在那里奋笔疾书。

众人又好奇的围了上去看看孟文怀写的如何,哈勒慕突然赞道:“今日真是开眼界了,居然同时看到两篇绝世好文。”

贺台庆却摇了摇头道:“一会还是听考官们定夺吧,我可不认为两篇都是绝世好文。”

朱庭隆自然知道贺台庆看他的东西都是带了滤镜的,但是他强忍着好奇没有过去看热闹。

终于,孟文怀放下了手中的笔,于唐上前看时已是完成了署名。

于唐带人将两篇文章拿给考官们传阅,结果两篇文章在经过了十七位考官之后,竟然得到了完全相同的分数,全部是满分。

于唐这时高唱结果道:“两篇文章均为四十分!”

朱庭隆一惊,竟有人能写出与苏子文章达到一个水平,难道是都突破了这些考官的审美象限了,导致他们分辨不出哪个更好?一定是这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