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南朝玄怪录 > 第三二二章 大宋天启皇帝

南朝玄怪录 第三二二章 大宋天启皇帝

作者:三戒大师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8-13 23:40: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整个普通八年的正月,建康城的气氛都十分压抑。

三位王爷一囚一死一出家,还有两万多禁军也失踪在紫金山顶,整个京里愁云惨淡,哭声不断。

朝堂上的君臣也是相对渊默,说话都有气无力,也没人再催着北伐了,好似志气全无……

但正所谓柳暗花明又一村,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儿——

二月二这天,十万火急的铜铃声,再次响彻建康城门。

城头守军纷纷仰头,看着背生双翅,手持红旗的信使,风驰电掣掠过了高高的城头。

“又有紧急军情?”京里百姓见状,也纷纷议论道:

“不知道又有什么坏消息。”

“唉,可别再死人了……”

背插红旗的信使在宫门前收翅落地,他们并非鸟兽成精,而是用的飞行法宝‘鲁班翼’。

守门的禁军立即带信使入宫见驾。

“启禀皇上,北徐州刺史军情急报!”

萧衍正在式乾殿与陈庆之对弈,听到禀报,不禁神色一紧,轻声对陈庆之道:

“唉,这段时间坏消息听得太多,实在不想再受打击了。”

“皇上放心,应该不是坏消息。”陈庆之捏着棋子,微笑道。

“哦?这么有信心?”萧衍高兴地看着陈庆之,知道他从来不妄言。

“是有一点。”陈庆之点头笑道:“原因有二,一来钟离守将兰钦虽然年轻,却老成持重,从不冒进,所以不用担心他会捅娄子。二来……”

“二来嘛,”萧衍笑着替他说道:“对面的守将元法僧,是个志大才疏的臭棋篓子,不用担心他会有什么高招。”

“皇上英明,为臣正是此意。”陈庆之便点头笑道。

“哈哈,看看你猜的对不对。”萧衍便笑着对外头道:“送进来吧。”

黄门令董平便捧着火漆信筒,当着皇帝的面扭开信筒,取出军报奉给萧衍。

萧衍接过来扫一眼,两眼瞪得溜圆,又逐字逐句看了一遍,然后递给陈庆之,微笑道:“阿庆,汝有识人之明。”

陈庆之接过来一看,果然是好消息——北朝徐州刺史元法僧派人到钟离秘密联络,竟要举城降梁!

“这是大好事啊!”陈庆之神情一振,一拍大腿道。

北魏的徐州辖七郡二十四县,据鲁、豫、皖、苏要冲,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与寿阳并为北朝两大重镇、东西门户。

虽然徐州地处平原,不像寿阳那样占据地利易守难攻,但也城高墙厚,兵精粮足,梁军想硬啃下来,少说得十几万大军围城,搭上几万条人命。

现在有机会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拿下来,简直就是老天爷追着喂饭啊!

因为机会太过诱人,以至于被坑怕了的萧衍,高兴之余立马犯嘀咕道:“不会有诈吧?”

“皇上放心,要是换了别人可能有诈,但元法僧的话不至于。”便听陈庆之缓缓道:“一来他没有使诈的能力,二来他在北朝处境艰难,断不会断了这条退路的。”

这年月,什么皇权天命,忠君爱国,全都被解构的渣都不剩。于是两朝对峙,给了双方的臣子一条看得见摸得着的退路……在一边干得不开心了,就跳槽到对面,实属基本操作,司空见惯。

尤其是北朝大乱这些年,逃到南朝来的的王公贵族,文武大臣不计其数,光宗室王爷就六七个……当然他们逃过来时,都是光杆儿一根。自然不会像带着丰厚嫁妆的元法僧一样,令萧衍心里小鹿乱撞。

~~

而陈庆之敢笃定说元法僧,不会轻易断了这条退路,还因为他对此人十分了解……

元法僧乃北魏皇室旁支,其父拓跋钟葵被封为江阳王。元法僧身为宗亲,年轻时纵情享乐,虚度光阴,过了五十知天命的年纪,忽然觉得自己这辈子不能毫无建树,于是上书请求为国效命。

皇帝一看,好家伙,浪子回头金不换,马上欣然同意。在这个只看出身,不看本事的年代,光环拉满的元法僧,仕途自然顺畅,没几年就当上了太尉行参军、龙骧将军,益州刺史。

但这厮跟绝大多数凭血缘上位的王公贵族一样,根本就没什么真本事。而且平庸骄横,贪残暴虐,喜怒无常,恃权仗势。

为了做一番‘事业’,他一反‘强龙不压地头蛇’的常规,在益州刺史任上时,便将豪族子弟及士人富商都强迫入伍从军,准备率大军南征。

结果还没出发就得罪了当地豪强,弄得人心患魏,引发了全境大反叛,反而招来了梁军趁乱犯境。

梁军势如破竹,转眼夺取了大半个益州,都打到后来的陕西境内了。吓得元法僧大白天都不敢开城门,赶紧跟朝廷告急。

北朝只好撤了有能耐惹乱子,却没能耐平乱的元法僧,另派大将傅竖眼接下乱摊子。

当时还有两只眼的傅竖眼真不是盖的,三日九战九胜,转战二百余里,只数日就平定了内乱,赶跑了梁军,保住了益州……

再说元法僧回朝之后,只在家玩了两年,稍稍避了避风头。没多久,又靠着胡太后的关系,被权臣元叉举荐为安东将军、徐州刺史,又成为坐镇一方、独当一面的大员……

这回元法僧接受教训,在徐州跟当地豪强搞好关系,也认清了自己的实力,不主动挑衅南朝。以他的出身后台,豪强们自然不会让他难堪,于是相安无事好几年。

之后便是六镇起义,北朝接连爆发民变,朝中也是乱七八糟,胡太后秽乱宫闱,元叉专权擅政,总之天下大乱,一塌糊涂……

结果元叉又在宫廷政变中,被死对头干掉了。

元法僧素向党附元叉,生怕自己也会被连累,再加上朝廷混乱,四处叛乱,遂把心一横,爷反了!

是的,他并非第一时间就向大梁投降,而是先诛除异己,扫除障碍,杀了行台高谅,在彭城自称天子,国号为‘宋’,改元‘天启’,还将几个儿子都封了王……

但不管南朝还是北朝,大家全当个笑话看,没一个相信他能造反成功的,不然兰钦的禀报里,也不会依然称他为北朝徐州刺史,而不是什么‘大宋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