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宫春 > 第三卷 小荷才露尖尖角 244.汉军威武

汉宫春 第三卷 小荷才露尖尖角 244.汉军威武

作者:泽恩居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2: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十万流寇在别有用心人的蛊惑下,攻击舂陵城,万幸容都尉处置措施及时,将瓮城内的流寇全歼,然而派出搬救兵的十八骑士却被一伙青衣武士击杀。

无病请缨,连夜出城,历经小心,穿过流寇包围圈,赶到平林、新市、新野等地搬请援军。

然而三处的县令要么不闻不问,要么自私狭隘,都坚决不派兵,这几处县城外也有千八百的流民,可只是疥癣之疾,哪有舂陵的沉疴伤身啊。

幸好无病遇到了表叔来歙。来家是新野的名门望族,来歙的六世祖来汉,勇武有才,在孝武皇帝时代,以光禄大夫的身份担任楼船将军杨仆的副将,一道兵发南国,击败南越。

来歙的父亲来仲,现任谏大夫,在长安任职,来歙的母亲是刘钦的姑姑。

来歙自幼习武读书,在年轻人中以文韬武略著称,来家与新野豪强阴家、邓家历代交好,有来歙协调,三家凑齐了精选的护卫私兵一千五百人,前往舂陵,以解燃煤之急。

无病心中稍安,连夜赶往棘阳,向刘钦好友岑彭求援,不想在树林中,巧遇了流民行凶,一家四口危在旦夕,无病仗义出手,赶跑了流民,救了刘武一家。

可刘武的护卫都力竭战死,刘武也受伤颇重,无病为其止血治伤,刘武心中感激,出言酬谢。

无病也不推辞,“我是舂陵人,舂陵被十万流寇围困,危在旦夕,我想请阁下说服南阳太守派遣五万大军前去解了舂陵的危局。”

刘武大惊,“你是这个要求?”

无病望着燃烧的篝火,“就这个要求,只为了救助舂陵百姓,不要堕入魔窟,惨遭流寇荼毒。也为了那些为舂陵百姓死战的勇士们,能够九泉瞑目,在烈火中永生。”

刘武点点头,“小英雄心怀百姓家国,这忙我一定要帮。还请小英雄将流寇围困舂陵的说得清楚些。”

无病笑笑,将舂陵流寇的前因后果述说一遍,从赈济灾民到流寇屠村,再到流寇袭击舂陵,又把平林、新市、新野的遭遇说了一遭,“而今只有一些亲友带着庄园的护卫前去搭救,只有一千五百人,杯水车薪啊,而今我是要先去棘阳,再去宛城的,遇到阁下,也是舂陵的福分,不然我可说不动宛城出兵啊。”

刘武上下打量,似有怀疑,好像在说一个娃娃而已,怎么可以穿越流寇的包围,孤身一人跑了这么多地方,还请动了一彪私军协助。

无病看出了刘武的疑虑,从鹿皮囊中拿出容都尉的手书和印章,“舂陵四十万父老的性命安危就在阁下一念之间了。”

刘武不得不信,“小英雄身手了得。只是据我所知,长驻宛城的军队也就六万,你要五万大军,这很难啊,而且调动这五万大军,可不是太守一人就能做主的。休怪某直言,仅仅是舂陵都尉的求救信函,这几个县城是不敢发兵的。

我大汉军制,朝廷调兵以虎符、节、羽檄、诏书为令,且调兵权与统兵权分离,将领没有调兵权。军队驻扎某地,由郡太守、县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只限于裁撤或增补兵额、日常补给和兵士训练、器械营造。

兵皆散于郡国,有战事,则多以虎符、檄召而用之,而后郡须有太守、都尉在场,县须有令长、丞尉在场,国须有王、相、内史、中尉在场。孝景皇帝时,胶西王未有诏、虎符,擅发兵击义国,遂胶西王自杀。孝武皇帝时,淮南王刘安举国兵谋反,一人难以下令,赖相、内史、中尉一致同意才发兵乱国。

容都尉官阶虽高于各县县令和县尉,可只凭个人手书和印章,如何调兵?况且容都尉本该在宛城驻守,何故到了舂陵,这难免不让人怀疑其动机!”

无病笑笑,“容都尉奉太守令,巡查各县军备,其实是容都尉担心流民作乱,主动请示了才在南阳各地巡查,不想舂陵流寇暴涨到十万,容都尉才主动坐镇舂陵,县令邹德不配合,还涉嫌勾连流寇,已被容都尉软禁。

而今舂陵危急,容都尉无法到太守请令,只得靠我来传信,平林、新市、新野不发兵,我虽不满,可不怪他们,毕竟调兵不合汉制,容都尉也深知,郡国内调动军队自卫或维持治安,也要向朝廷请示,可如今事权从急。

阁下当治陈汤故事。昔年,匈奴内讧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单于呼韩邪向汉俯首称臣,内附我大汉,而北匈奴单于郅支,占据西域北部的坚昆、杀汉使,勾连西域诸国,对我大汉不利。

如果西域都护甘延寿按汉军调兵程序层层上报皇帝,皇帝再赐下虎符、诏书等调兵命令,那时北匈奴羽翼丰满,可能已经占领了整个西域,西域都护府可能都被围困甚至被灭了。

是故兵贵神速,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西域都护府副校尉陈汤矫旨调动屯田兵和乌孙、车师等国的军队,集结西征北匈奴,打了北匈奴措手不及,汉军威武,一战而胜之,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汉军扬威西域。

不过矫旨调兵为大忌,有的朝臣认为甘延寿和陈汤矫旨擅自调兵,罪该万死,念杀敌有功,从轻发落,以儆效尤。有德朝臣认为甘延寿和陈汤兵不血刃,剿灭北匈奴,大功一件,应予厚赏。

孝元皇帝英明,下旨加封甘延寿为义成侯,加封陈汤为关内侯,每人赐食邑三百户,赏赐黄金一百斤。同时朝堂上严厉斥责甘延寿和陈汤调兵的罪过,重申调兵制度,下不为例。

为何如此?盖因汉军扬国威、平外寇、护家园。甘延寿、陈汤战果惶惶,些许瑕疵便不以为意,但无规矩不成方圆,汉家内法家霸道治国,一奖一罚皆有定论。大汉以武立国,军功爵立国,但有军功,于国有利,何时会寒了壮士们那拳拳报国的赤子之心?

所以请阁下辛苦,说服太守出兵平定流寇。其一,太守甄阜,王莽心腹,调兵无妨。其二,太守立功,王莽脸上有光。其三,流寇灭了舂陵,暴增至二十万,下步就是要祸乱舂陵周边城池,待聚众百万,恐怕他们就要到长安问问这九鼎的重量是几何了?”

“小英雄言辞犀利,有理有节,可你想要的毕竟是五万大军啊!”

“哈哈,坐地涨价,落地还钱。我只要一万兵,太守就认为局势不严重,可能都不派兵了。我要三万兵,太守犹豫,或许抖胆发兵五千。我要五万兵,这是太守发兵的极限了,太守必然心忧舂陵乱局。彼时,他自可斟酌,哪怕派出一万大军,我就有把握将十万流寇的大祸平定!”

“哦?愿闻其详!”

“汉军威武,团结向前,舂陵一心抗敌。谁弱谁强?我虽人少,却比流寇强大。为何?汉军久经战阵,军魂威武,令必行,禁必止。流寇十万,缺乏统一调度指挥,打顺风仗还行,一旦小败,只会自相践踏逃命去了。当年苏秦、张仪合纵连横,秦国以一敌五,五国联军或无功而返,或内讧乱斗,终不能战胜秦国,便是这个道理。

对战十万流寇,要智取不强攻,要感化劝降,而不是杀戮征服。我们只要借助地势水利,里应外合,纵使流寇百万之众,不过是一群待宰的羔羊罢了。况且流寇所求,只是吃饱,以饭食安全、前途美好相诱,其战力大降,战意低迷。我军必胜,还请阁下保密。”

刘武微笑点头,“不知小英雄姓氏名谁?什么样的家庭,什么样的师父教出来这样的天纵奇才,真想拜见令尊和令师了。”

无病哈哈大笑,“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刘武眼前一亮,“真知灼见。”爽朗大笑,一下子带动了伤口,剧咳数声,喷出一点血来。

陶氏万分紧张,扶着刘武坐下,无病凑到刘武身边为之诊脉,“我粗通医理,吸气,呼气。”

不多时,无病笑笑,“阳虚而已,切莫纵情酒色,掏空了身体。”

刘武、陶氏齐齐脸红,刘韬和刘筝大眼瞪小眼,“这个小哥哥,怎么懂这么多?”

无病笑笑,“阳气能温煦脏腑百骸,抵御外邪,益寿延年。阁下阳气不足,有些阳虚,平时偶有头晕、怕冷、小便多、腹泻的毛病,但还没有到肢体浮肿、心肺力衰的地步!”

陶氏听着害怕,“小英雄,你可有调理医治的法子吗?吃什么药?鹿鞭、虎鞭行不行!他越来越力不从心了,还怪我色衰、空空如野。”

刘武不好意思地推了陶氏一把,陶氏脸一红,垂首不语,无病当做没看见,“不用吃那些东西,以形补形没有道理的,再者虚不胜补。强身健体的办法很简单,只需早睡早起,不饮酒,多吃青菜豆腐,肉食切莫过多,如此而已。房事么,先停一个月。以后四五日一次,切莫贪色。我再教你几招养生的功夫,每日练上三回。阁下毕竟年轻,正值青壮年,至多一个月,必然龙精虎猛,夫妻琴瑟和鸣。”

刘武老脸一红,陶氏闻言大喜,“嗯,我可以跟着练吗?”

“当然可以。不过,阁下一定要请太守发兵救舂陵啊!”

陶氏抢道,“小英雄是我们救命恩人,再者救助舂陵四十万百姓,是我宗亲当做之事。”

“如此甚好,二位可知人体穴位?都懂吗?”

“只知道名字和位置。”

“这就够用了。听好生阳法,盘腿静坐。第一式,百会生头阳,掌心揉搓百会穴五百下,打通阳经,充盈脑中阳气。第二式,中府生肺阳.......”

无病说完,摊开双手,“一共五式,再加上每日晨跑三千步,黄昏提肛一千下,自可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刘武陶氏齐齐大喜,小女孩刘筝一直跃跃欲语,见无病等人一时沉默,便凑到无病身边,“小哥哥,你懂得真多。占卜,你懂吗?”

说话间,刘筝掏出一个龟壳来,无病一看,眼前一亮,这青绿的龟壳被盘磨的锃亮,无病笑笑,“龟乃四灵之一,四灵者,龙、凤、龟、麟。龟,避邪挡煞、消灾避害、镇宅纳财。可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这不变成了一个空壳?可龟毕竟寿命长久,万年龟也,寓意长寿,长长久久。

这龟背中间五格为五行,金木水火土,左右八格为八卦,外圈二十四格为二十四节气。腹部二十二格子,却是天干地支了。龟之神奇灵异,便在于此,通天彻地,连通昨日明朝。”

“小哥哥,你懂得真多!这是一个老道士送我家的,让我拿着,说道家与我有缘,可我不想做算卦的道姑!”

“也许,只是哄你玩呢,让你拿着这个龟壳,以后遇到意中人呢!”

无病不由想到公孙肱,那也是个爱算卦、研究易经的人。

刘筝甜甜一笑,“我要遇到像小哥哥这样的意中人!”

刘武瞪大了眼睛,陶氏抿嘴浅笑,无病哈哈一笑,“我们不可能的!”

“为什么?”

“哦,因为......呵呵,你还小,不懂。”

“我长大就懂了。”

刘武轻咳一声,“小英雄,可告知名讳吗?我倒是想拜见令尊,为我小女提亲呢!”

刘韬大喊起来,“哈哈, 妹妹要嫁人了,七岁就定亲了。”

无病笑笑,“我山间的野鹤而已,无名无姓。”

刘韬笑笑,“何必呢?改日我见到容都尉,自然可以知道你的名讳。”

无病点点头,“确实如此,我舂陵刘氏,名唤刘香儿,家父刘钦!”

刘武闻言站了起来,深深作揖,“刘钦大名,如雷贯耳,难怪小英雄一身正气,胸怀家国,我刘武怠慢了,请受我一拜!”

无病连忙搀扶起刘武,“叔父,使不得,使不得。”

陶氏站起作揖,“筝儿,按辈分,你要叫小英雄一声哥哥的。刘韬,还不拜见哥哥!以后多向英雄哥哥学习,多读书多练武,都是孩子,年岁相仿,你整天就知道斗鸡遛狗,你看看人家小英雄,能文能武......”

陶氏开始了训子模式。刘武和无病认了亲,大家更亲了。

刘韬大叫道,“我这就学,哥哥,当今王莽当了安汉公,目无皇帝,该怎么反抗,除了王莽!”

刘武脸色发黑,无病笑笑,“小小年纪,也是胸怀天下的。天太晚了,我讲个故事,你们早些休息,半个时辰,我护送你们沿着大路赶去宛城。我讲个故事,你们闭眼睡觉。”

“当年越王勾践兵败,屈尊侍奉吴王......”

寒蛩夜鸣,无病朗声穿透了黑夜,给刘韬的心里带来一束光,暗暗想到,“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联合豪强,秘密筹备物资,大事才可起步。”

多年后,刘韬刘筝兄妹,在广汉后将家族贸易做大做强,蜀地、陇地、西域,都有往来。

车辚辚,马萧萧。无病护送刘武一行到了宛城地界,天光微亮,“叔父,此地距离宛城不过三十里了,天亮了,必然安全。舂陵父老就等着您调遣大军前去救护了。”

刘武跳下马车,拍着胸脯,“包在我的身上。”

无病马鞭扬起,抽在马屁股上,骏马嘶鸣,扬蹄远去,“我去棘阳,后日舂陵见,大破流寇!”

刘武一家看着无病背影消失,连连称赞。无病侧头看看宛城的方向,“我不敢见你们,不知如何面对!不知如何解释!哎!”

刘武出面去宛城搬救兵,无病快马加鞭去了棘阳。

午间,骄阳当头,无病终于见到了岑彭。岑彭通达,知道舂陵危急,一路派人上奏太守请示,一路整备器械粮草。

到了申时,岑彭也不等太守回复,见部队集合完毕,便点起大部兵马二千人,兵锋直指舂陵。

却说刘武到了舂陵,当即去了太守府,述说舂陵被流寇围困的事实,陈说利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太守甄阜最终被说动了,知道百姓流变大起,必将如雪球一般越滚越大,那时自己太守之位就有危险了。甄阜当日便命令心腹率领三千骑兵,兵发舂陵。同时整备步军一万,即日便向着舂陵进发。

无病连夜奔驰,返回了舂陵城外,不辞劳苦,进城与容都尉会面,定下了计谋,这才再次不顾危险劳累,二次出城,穿过流寇包围圈,会同藏在密林中的表叔来歙众人,悄悄去了五里之外的小河边。

无病安排妥当,带着容都尉的军令,自称侏儒,容都尉的亲兵,远远接应到了宛城骑兵,刘武跟着一道前来,有刘武担保,宛城骑兵将领甄通认可了无病的身份,便按着容都尉的计策行事。骑兵隐匿,步兵前出。

这日清晨,雾气蒙蒙,岑彭军二千步兵呐喊着,踏着整齐的步子,向着流寇的聚集地发起了冲锋。

流寇一时慌乱,在头目弹压逼迫下,流寇排成了方阵,迎接岑彭军。

大汉子民,全民皆兵,成年男子,都有从军经历,或戍边卫国或守备地方,军旅经验丰富,人人通习军令战法,虽大部分人务农做工多年,可当大家排成了方阵,举着竹枪竹矛的一刻,热血就充盈了心肺,心跳加速,战意熊熊。

汉军威武,闻战则喜,有战则奋。

十万流寇,包括男女老少,家家拖家带口,青壮男子不足三万,连日来,伤亡了七八千人。

流寇头目组织起方阵,一万五千人的大军,分成了左中右三军,乌压压一片。

岑彭毫不胆怯,大喝一声,“土鸡瓦狗耳!先锋出动,击破中军!汉军威武!”

一声令下,一彪军从大军中分列而出,前排三排轻甲士,身着两裆铠,举着长铍,踏着步伐,沙沙而来。

其后七排刀盾兵,一边行进一边以刀击盾,喊着“汉军威武”的号子,杀气腾腾。

再其后又是三排弓弩兵,都端着军弩,步行尾随。

流寇头目大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吴广能做成的大事,我们也能做成,陈胜、吴广没有称霸中原,但我们能够称霸,众位兄弟听令,杀一人,分米百斤。冲啊!”

流寇头目挥动大旗,近三千流寇齐齐奔跑而出。威势惊人,披头散发,有的脱掉了衣袍,人人嚎叫如野兽,如山崩地裂一般。

那岑彭军一彪军看着流寇声势浩大,当即停下了步子,静静地看着,突然一人大喊,“这哪是流寇,分明是野兽!逃命吧!”

前排的轻甲士当即脱掉两裆铠,扔弃了长铍,掉头就跑。其后的刀盾兵也扔掉了盾牌,抱头就逃。

流寇三千前锋军大喜过望,舍命冲锋起来。

岑彭大怒,“尔等为何如此胆小!真跟老鼠没有两样。”

亲兵凑到近前,“县尉,咱们快跑吧!流寇有十万之众啊,况且我们没有调令便来了舂陵,已是戴罪之身。”

岑彭扔掉佩剑,“言之有理!快撤!”拍马而走。

流寇头目站在远处,目露疑惑,“话说岑彭一员猛将,何故临阵脱逃!”

流寇身边的心腹凑上前来,耳语一阵,流寇头目惊喜,脑中浮想联翩,“这就对上了,没有军令,擅自调兵,麾下将士自然不肯用命,那岑彭是看在刘氏的面子来转一圈,不然怕对不起刘氏的交情。

他还得抓紧回棘阳,这样对上峰只说是在辖区训练,再重金打点一番,自然圆了调兵的嫌疑!哈哈哈,岑彭是聪明人啊,可我更聪明,送到嘴边的肉,我自然吃一口呢。”

流寇头目催促马匹,带领心腹赶到刚才岑彭军行进之地,下马查看,只见地上脚步凌乱,兵器扔的满地都是,刚才马上看的清楚,岑彭军旗帜混乱,东倒西歪。

流寇头目哈哈大笑起来,仅有的一只眼闪着复仇的光芒,腮帮上的伤疤蜿蜒到了耳朵垂,“岑彭已败,收缴了岑彭军的兵器,我麾下势力大增,届时踏破舂陵,杀了刘钦一家人,吃了它的小儿子无病。”

流寇心腹心中惶惶不安,害怕地垂下头,一人胆大奉承,“老大,您怎么确定岑彭军大败?”

流寇心腹笑笑,“春秋,齐鲁交锋,曹刿论战,齐师败绩,鲁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何故?盖因刿视齐师辙乱,望齐师旗靡。我刚才观察仔细,岑彭军士卒争相逃命,地上脚印交错,深浅不一,他们已经大乱了。”

流寇嗷嗷乱叫,只觉得大胜在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