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宫春 > 第三卷 小荷才露尖尖角 238.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祠堂。

刘仲和容兰喜结连理,红烛花开。

刘钦看着满堂儿女,老怀甚慰,借着酒意,训子传家。

连日来,刘钦筹备儿子婚礼,操劳过度,又兼身有心痛隐疾,强忍不医,醉酒狂欢,乃至于后半夜,胸痛发作。

四更时分,刘钦在睡梦中突然感到背疼、胃疼,疼醒了,忍不住哼起来,怕打扰樊氏、必惠、樊梨睡觉,就忍着,压抑着痛苦,自己轻轻揉着到了天亮。

日光穿透黑云,远山外传来一阵阵幽幽孤鹿啼鸣。

月星华光隐去,一只只乌鹊绕着古槐盘旋,不栖不落。

天亮了,刘钦艰难爬起床来,擂胸数下,终于舒服了些,喃喃自语,“还是懒惰成性,人之弱点。惠儿催促我练习五禽戏,嘱托我莫急莫怒,还要散步,早睡早起,我却难以坚持,也不愿意喝那些苦药调理身体,果真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饭后好好煎服药草。”

刘钦垂腿下地,觉得口干,便自行灌了凉茶入腹,茶水甘甜,感觉舒服些,这才到院中散步,与爱鸟同乐。

大白鹅在池水中游荡着,见刘钦转过池塘,嘎嘎嘎的高声鸣叫起来,拍打着翅膀,水花四溅。

刘钦笑笑,“一会儿再喂你们。”

无病起的更早,已在院中习武练力气,刚刚骑马蹲裆,双手一手一根铁丝麻绳,抖了一刻钟。这铁丝麻绳每根长五米,有孩童小臂般粗,绳里镶着铁丝,重约四十斤。

此刻无病正在双臂交替平推着石锁,腿上帮着铅板绑腿,背着内嵌铅板的坎肩,这一套东西足足二十斤重。

无病头顶水碗,碗中清水平着碗沿,每推一下,便深蹲一下,每日练上五百下。

无病见刘钦低头走路,连忙放下石锁,行礼问安,只见刘钦满脸蜡黄、嘴唇发紫、脚步虚浮,一边摇晃一边揉着胸口。

无病紧张的问道:“父亲,你怎么样,不舒服吗?”无病问完就后悔了,想起了半夜听到的不雅之声。

刘钦脸色略红,心道,“昨夜斗战三女,可算是得偿所愿了。”

刘钦拍拍无病的脑袋,“乖儿子,可能最近太过劳累,昨天饮酒过度,应该没事。哎,你怎么起这么早?”

无病摸摸脑袋:“我是习惯啦,锻炼身体,精武报国。”

“有志气。这八个字用的精妙。人生如铁,百炼成钢,武功兴盛,国泰民安。我先如厕,一会儿,咱们一起锻炼身体。”

刘钦一边说着一边喘气,一边走向厕所。无病喊道:“爹爹,其实,我更愿意你和娘一直陪我玩到天荒地老,这是比读书练武更有意义的事。”

刘钦站住了,泪眼湿润了,点点头,“你去喊你娘和姨娘,一会儿咱们四个先一起玩。”

“太好了。”无病高兴地跳了起来。

樊氏睡觉轻,已经惊醒,红光满面,坐在窗前梳头,听到父子的对话,心里暖暖的,可鼻子也有点酸,“无病,一会儿,娘就陪你玩,哎,想想也是,总督促孩子像个陀螺一般,不停旋转,读书、练武、识礼仪、做家务,孩子都没有什么游戏的时间了。一会儿,咱们一起玩。”

刘钦蹲在在茅房,使着力气,肚子憋涨的难受,可最近火大,大便燥结,一边用力一边嗯啊的痛喊着。

无病闻听声响,走近询问,刘钦长舒一口气,“没事没事,就是太干太硬了。”

无病想了想,“爹,我去买些瓜果吧,再给你沏上一壶菊花百合决明子茶,降火清肺润眼。”

“好好,我儿最孝。”

无病嘿嘿笑了,转身跑到了大街上,樊氏站在院中,乐呵呵的看着父慈子孝,心里高兴着呢,朗声喊道,“去吧,路上小心点,我去给你们做顿早饭。”

无病一溜烟的跑了出去,路上和街坊邻居们亲切的打着招呼,大家都认识这是刘钦的小公子,人不光俊俏、实诚、懂礼貌,心地善良,还特别爱帮助人。

话说无病去东市买了四个梨子、三个甜瓜,又去了西市活禽店,买了大公鸡,店家和无病熟食,当即挑了一只最大的公鸡,当场褪毛,洗剥干净。

无病用衣襟兜着水果,背着店家送的竹篮子,装着大公鸡,乐呵呵地跑了回来,刚到院里,只见一大圈人围在茅房旁,透过人群,只见刘演眼神木讷,刘仲跪在地上抹着眼泪,大嫂二嫂也都满脸戚容。

无病心中咯噔一下,急急跑了过来,街坊邻居一看是无病,无声的给让开了路,只见樊梨泪眼婆娑,扶着眼神空洞的樊氏、关必惠,刘钦仰面躺在地上,双眼紧闭,刘黄刘元在樊氏的另一边掩面而泣。

刘秞和刘伯姬守在刘钦的另一侧,刘秞和刘伯姬不停的推着刘钦的身体,父亲父亲的喊着。刘霹、刘雳跟着大哭着。

无病眼前一黑,梨子、甜瓜滚在了地上,一颗圆圆的甜瓜咕噜噜滚到了刘钦的耳畔,撞在了脖子上,停了下来,甜瓜颤巍巍的晃了两晃,不动了,那么的寂静、孤单。

无病迈着沉重的双腿,走了过去,一股屎尿味从刘钦身上传来,无病跪在一边,心中翻江倒海,“不会的,不会的。”

无病探过去小手,鼻子下已经没有气息。无病的小手哆嗦起来,摸着刘钦的喉咙,一丝冰凉。又摸刘钦的胸膛,没有心跳,无病蹭的站起来,双臂甩到身后,仰起头大声嘶喊起来,附近的街坊们赶紧捂住耳朵,心道,“嗓门真大。”

无病双目泛红,双手不停挥舞,“为什么这么对我!为什么?为什么?”额头的小龙出现了,眼尖的街坊倒吸一口冷气,碰碰旁边的一个人,指指点点,“你看,香儿脑门刚才有个红色痕迹,一闪就没了,好像是龙?”

另一人定睛看了看,“你眼花了吧,啥也没有啊?”

那个街坊也不说话了,确实又什么看不见了。

无病犹自嘶喊,呼喊声在刘家大院久久回荡。

锦鸡、白鹅、靛颏、绣眼、黄鹂、画眉、云雀、百灵这些刘钦喜爱的鸟禽,此刻寂然无声,悉数围绕着刘钦,默默矗立。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刘钦安葬了,刘家上下还处于一片悲伤之中。刘钦早年收养的本族的族弟儿子刘嘉闻讯从颍川郡赶了回来,刘嘉早就认刘钦为义父,扑到刘钦的灵位前痛哭着,“姨母亡故,没有能够参加二哥的婚礼,不想这一别成了永隔,竟不能再见义父一面啊!我心如刀绞,我命如姜苦啊。”

众人闻听落泪,樊氏流着眼泪,慢慢烧着纸钱,“夫君,头七了,我好想你啊。”

无病双眼无神,痛彻心扉,刘演双目无神,刘仲嗓音沙哑,刘黄、刘元哭得没有了力气,这是充满爱的家庭,刘钦的父爱,润物无声。

无病想起了刘钦与自己相处的一幕幕,想起了当年兄姐与他游戏的一场场。

刘钦父爱如山,兄姐爱心似海,一切恍如昨日。

早年无病来刘家刚刚两年,无病孤僻,心中郁结,总有些古怪的言行,家中无人理解,兄姐揶揄,以为其怪。

“大哥,咱们的小弟弟是不是有病啊?”

“二弟,我觉得你说的对,他一定有病,你看他才两岁,满口的牙,打生下来就三尺半,两年了竟然不长个,可就是顿顿吃肉,吃的比你我都快都多,常言道:‘半大小子,吃穷一家子。’哎,咱家真快养不起他了。对了,还有去年老马生的那个小马驹,紫红毛皮毛,嗷嗷乱叫,多神骏的一匹紫骝啊,可惜跟无病一样,也不长个。更可惜的是竟然丢了。”

突然耳后传来一阵疼痛,刘演和刘仲哎呦哎呦的叫了起来,刘仲还喊呢,“大姐,轻点,你轻点,耳朵要掉了。”

刘黄两手继续使劲,“你俩就装吧,我能有多大的力气。”

刘演大喊,“大姐,马胜那小子让我给你带个话。”

刘黄一听停了下来,“快松开。”刘黄松开手,叉着腰,看着刘演,刘演揉揉耳朵,轻咳一声,“风紧扯呼。”拉着刘仲就又跑了,“马胜说,你个女汉子就在家待着吧。”刘黄气的脱了鞋,扔了过去,快准狠,当的一下就砸到了刘仲的屁股,哥俩不停脚,冲出了院子。

马胜是刘演的发小,常在一起玩耍打闹,马家是多年前从常山前来的,在舂陵已经定居三代。

刘黄骂着,“臭刘演,整天的气我,我还看不上马胜呢。男人就得像三弟那样,温文尔雅,要是像四弟那样深沉、冷艳就更好了,哎,四弟长大了得多俊,多有魅力啊!尤其是那忧郁的眼神,沧桑的微笑,迷的我都心慌慌的,哎这个弟弟不寻常啊,两岁的孩子竟然像个二十岁的成人。要说刘家的男人怎么都这么优秀呢?当然,女人就更出众了,我这祸水啥时候才能祸祸男人去啊?”

此时正值盛夏,天气炎热。无病闭着眼睛,听去了家人的嬉闹,心中感觉到了家庭的温馨,可心中的哀伤更重了。

大中午的,知了嗡嗡嗡的叫个没完,人们都容易犯瞌睡,樊氏搂着伯姬睡了起来,樊梨给无病扇着扇子,无病睡着了,长睫毛在清风中微微颤抖,红亮的脸庞带着一点点黝黑。

刚在烈日下暴晒了半个时辰,看的樊梨都心疼了,这才拿着扇子给无病送去清爽,“哎,这孩子是不是真有病啊,去年冬天非得穿着单衣在雪地里跑步,去年夏天下大暴雨,他非要出去淋雨,在雨中跑着,一声声的哀嚎着。

刘演刘仲哥俩去追他抱他回屋,他可倒好,滑不溜秋的,弄得哥俩浑身泥水,后来两人也生气回屋换衣服了,无病就那么一圈圈的跑着,嗓子都喊哑了,小姐都哭了,最后香儿看到小姐流泪了,才平静下来,默默回了卧房,小脸上分不清哪是泪水哪是雨水。哎,古怪的孩子啊,谁让他是金凤送来的呢?”

樊梨瞎想着,“要说乖巧听话,还是老三小秞,文文静静的,小脸粉嘟嘟的,穿上裙子,就是个小女娃。可我怎么就是喜欢香儿呢。”

樊梨嘴角上扬了起来。这时候无病紧皱着眉毛,小拳头钻了起来,身体微微晃动,樊梨走神当中,没有发现。“嗷,杀啊。”

无病直直的坐了起来,双眼一片血红,满头的汗水,吓得樊梨向后仰倒,无病额头的小龙清晰可见。

听到喊声,樊氏和刘钦赶紧跑了进来,刘黄和刘元揉着眼睛跟在后面,刘仲也被吵醒了,要去看看,刘演一把拉住他,“睡觉吧,老四又犯癔症了,一会儿就好。”

刘仲乖乖的听大哥的话,趴在了榻上。刘秞奶声奶气的说“我要去看弟弟。”说着下了木榻。

樊梨爬了起来,轻轻摸着无病的头,无病呼哧呼哧的出着长气,他知道自己说了话,樊氏坐在一旁,抱过来无病,“香儿,怎么了,做噩梦啦?”

无病流着泪,点点头。樊氏说:“你姐姐伯姬都会喊人,说些简单的话了,你从不说话,我刚才好像听到你说杀啊。是有坏人吗?”

无病犹豫了一会儿:“我做梦了,有一大群狼,后来轰隆隆的爆,暴雷的声响,震塌了山洞,狼都死了,这时候一只大白鼋冲上来,咬死了义,一只狼,然后又来咬我。我被一只大鸟吞到肚子里,我就醒了。”

樊梨听的睁大了双眼,心想“平时不说话,一说说这么多。”

刘钦把迷迷糊糊的刘黄和刘元赶紧推出了房门,连带着刚进屋的刘秞,也让刘黄给抱走了。樊氏看看刘钦,刘钦屈身下蹲,抱着无病,“香儿,男子汉,大丈夫,我们顶天立地,抬手能取到日月星辰,低头能看到人间百态。”

刘钦顿了一下,看着无病的双眼,“我不知道你能不能听懂我的话,但你之前从来不发一言,刚刚却清楚的说了一堆话,条理清晰。那么你就认真听。人的一生很短暂,生离死别和悲欢离合,就如同那日月的阴晴圆缺,天地尚不能完全,何况人事。不管是王侯将相,不管是贩夫走卒,情感的归属都可以归纳为亲人之情,如同我们一家人。友人之情,譬如我和我的同僚。最后是情爱之情,比如我和你的母亲和樊姨娘。”

樊梨脸一红,樊氏却推了刘钦一把,“瞎说什么呢。”

刘钦不理她们,“有的人喜欢高谈阔论,有的人喜欢作赋吟诗,有的人爱好山水舞乐,有的人钟情建功立业名垂青史,还有的人却偏爱作奸犯科。这就是人间百态。我是一家之主,我希望家人健康平安,生活和睦,你们都成长成材。

我还曾是一方县令,希望境内百姓生活富足,懂礼义,守法度。外无盗贼,内无腐吏。

我朝太史公曾云:‘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此皆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你心里的事,能说,就与我说说。不能说,那你就早学字,自己写写。或者你找没人的地方,自己喊喊。别憋在心里。过去的事,就如同昨日的暴雨,下的时候能体会雨水的浩大,今日就只能看到潮湿的地皮了,明日土地如同往常一样了。你说是吧?”

无病点点头,刘钦摸摸无病的头,“还困吗?再睡会吧。”

无病被关必惠推了一把,无病才从往事中回过神来,抬眼看着院外,已经漆黑一片。秋月残缺,挂在天空,寂寞寂寞。秋蝉尤响,蝉噪而夜更幽。

香炉中香雾空濛,长明灯晦明变幻,凉风入室,露气弥散,风移影动,一片枯黄的梧桐叶,几片红红的牡丹花瓣,一齐飘到了长明灯前。

卓盛赠给刘家的计时器,滴滴哒哒的发声,不时,长指针移动一下,短短的指针挪到了子字旁边。当当当,打更声传来,已是子时到来。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祠堂。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悲情心,正抱疏桐叶半黄。

关必惠递给无病一碗米粥,“吃些吧,别累坏了身体。”言毕上了三炷香,屈膝跪在无病一边。

“娘,你吃吧,你都三天没进水米了。”

关必惠摇摇头“我实在吃不下啊,我这心难受啊。”关必惠搂着无病的肩膀,再次大哭起来。

这时刘钦牌位前的火盆中,起了一阵小旋风,纸灰旋转起来,好似一个小黑龙,转着转着,走到了祠堂外,直奔书房而去。

隔壁的书房发出了声响,似有朗朗的读书书,关必惠和无病齐齐抬头,“爹?”“郎君?”

无病、关必惠对视一眼,连忙站起身来,走到书房外,隔着窗户,关必惠轻言细语,咬着无病的耳朵,“一连三天了,天天这个时候就有声响。”

“娘,我也感觉好奇怪,这几晚上还有开门、走路、搬椅子的声响,我悄悄探查过,什么都没有发现。”

“我也问过,全家人都没有听到这声音,只有咱俩练过武术,耳力精湛,是故有所发现。”

关必惠沉吟不语,无病重重点头,“人死为鬼,强死为厉。或许是爹爹的魂魄在此!”

“我倒希望是郎君的魂魄啊!他就可以一直陪着我们了。”

这时书房门咣当一声打开了,大厅的门紧接着轰然中开,一缕灰色光团轻悠悠走了出来,背影那么熟悉,慢慢悠悠直奔向大门口。

无病和关必惠齐齐瞪大了眼睛,二人齐齐低语,“看见了吗?郎君!”“我爹。”

二人话语刚落,樊氏从卧房走了出来,樊梨点亮了灯柱,“怎么突然起风了?咦,这地上怎么有个脚印。”

樊氏看着脚印熟悉,蓦然想起了什么,返回卧房拿出来刘钦身前的一双鞋,放在了脚印上,严丝合缝,樊氏捂着口鼻,哭音连连,“夫君回来了,夫君回来了。”

关必惠看着那灰色光团站在门口,好似在看着众人,连忙凑到樊氏身前,“姐姐,你怎么知道是郎君回来了?”

“妹妹自幼只习武,对这俗事不太清楚。民间有言,人死七日,魂魄会回到家中,再次探望自己的亲人,会去自己生时常去的地方看看,将自己生时放不下的心事,夫君爱极了这个家,一定会回来看看的,我刚刚梦到了他,他托梦嘱托,短则半年,多则一年,刘氏家族必有大难,让我们早早隐居不出,行事低调,切勿张扬,切勿跟朝廷作对。”

无病听完大骇,“娘,这些话,爹爹曾经和我说过,那是两月前,我和爹爹去山中游历散心,爹爹只讲与我听了。”

樊氏惊讶,“夫君从未说过这些,一定是心忧此事,或是夫君在天之灵,看到了以后的事,才再次托梦嘱托。”

无病指着门口,“娘,你能看到大门口的人吗?”

樊氏抬眼张望,“哪有人啊?哎,怎么风把大门吹开了,不对呀,哪有风?”

无病和关必惠齐齐对视,异口同声,“他们看不到。”

樊梨凑到近前,左看右看,“你们看到什么了,神神秘秘地!”

无病无暇回答,只见那灰色光团在大门口前后徘徊,好似不忍离去,“娘,咱们去看看。”

“好!”

关必惠和无病飞身而出,樊氏急道,“大晚上的,你们去哪?”

无病高喊,“娘,你去给爹爹再上三炷香,烧些纸钱。”

门口的灰色光团走出了大门,无病和关必惠齐齐追踪而至。

樊氏狐疑着,心中有些嫉妒,“我的心肝小儿子,跟关必惠这么亲,哎,到底谁生得啊!”

樊梨尖叫起来,抱紧了樊氏的胳膊,樊氏吃痛,“怎么了,梨儿!”

樊梨手指哆嗦着,指着前方,樊氏定睛望去,只见一个女人站在了身前,双脚腾空,其人俏丽端庄,一身黑色衣袍,竟然是秦代贵妇的装扮,这女子抱拳行礼,“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以往只知道两个说法,一是万物死则骨肉、躯体枯竭,身内赤泉能量散入虚空,与宇宙融为一体。二是,万物外表消失,尘归尘,土归土。人之所以生,精气也,死而精气灭。能为精气者,血脉也,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是故形体朽,朽而成灰,无以为鬼。没想到,我总算遇到了真正的鬼魂。”

女子说完这些话,倏忽飞纵,一缕灰光追踪无病、关必惠而去。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天地开辟,阴阳分体。万事万物,随寿而死,至今以亿亿亿亿计,尤不可数,天地生灵,死后可有魂灵出窍,然其去往何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