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全能奶爸 > 第四百四十七章 当代剑圣

大唐全能奶爸 第四百四十七章 当代剑圣

作者:大眼睛小懒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49: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从洛阳西行长安,途径潼关,举目远眺,遥望长安,下方是车辚辚马萧萧的忙碌百姓,个个行色匆忙,为生计愁苦奔波。

有感而发,李元英不自觉想起了那首千古名篇,于是吟唱道: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好诗,好诗!就是我那以诗才著称的学生,也作不出这等好诗,堪称千古佳作。敢问先生何人?”城关上,一名佩剑中年将军抚掌称赞,拱手相问。

“过路旅者而已,将军谬赞了。”李元英拱手致意,随即准备继续上路。

没成想,那将军却直接从城关飞身而下,在城墙上借力两步,飘然落下,众人微微诧异。没想到,一个寻常守关将领,竟然是个深藏不露的高手?

“先生勿怪,在下潼关守将裴旻,并无恶意。刚才听闻先生佳作,有个不情之请。”裴旻没有因为身份而自视甚高,相反,却十分谦恭有礼,足见为人修养。

裴旻?可是早年间镇守北平的龙华军使,那位一日射虎三十一的裴将军?李元英惊讶道,没想到随便遇到一人,就是名人。这位可是号称大唐剑圣,此时大唐民间讹传,李白的诗、张旭的草书、裴旻的剑,合称三绝!

“不敢,区区薄名,倒是先生您,能做出如此忧国忧民的诗文,想必,不是无名之辈。”裴旻再次提及,“在下不才,敢请先生留诗于潼关墙上,此等名篇当流传千古,当警醒世人。亦可为这潼关,留下一份重宝。”

李元霸点头赞道:“你这小将倒是有些见识,是个称职的将军,可堪造就。”

嗯??可堪造就?

抬头一看,好嘛,难怪敢这么点评自己这位将军,原来是位耄耋老人。大唐敬老,倒是正常,听他的口气,怕不是寻常农家老人,想必来历非凡。鹤发童颜,许是世外高人。裴旻顿时觉得,这次撞大运,捡到宝了。

李元英呵呵笑道:“四哥,你眼光不错,这位将军,有大将军之才。武艺高强,当世能胜过他的可不多,尤其是一手剑法,啧啧……”

剑法?来来来,后生仔,说的老夫技痒难耐,咱两个搭搭手。李元霸说着就要动手。

裴旻直接懵了,我?跟你?动手?大爷,您没毛病吧?您都什么年纪了?还动手?怕是风吹下就倒吧,我可不敢。

“咳咳,都是谣传、谣传!旻一介武夫不值一提,还是请先生不吝赐教,在下代潼关百姓,恳请先生赐墨宝。”

李元英点了点头,“好,将军盛情,在下能为潼关做点贡献,义不容辞。”

众人来到潼关官署,裴旻最快速度安排了笔墨纸砚,并上好宣纸。

李元英屏气凝神,挥毫泼墨一蹴而就,一幅意境饱满的书法佳作,跃然纸上。

李渊点头赞道:“五郎的字又有精进,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感觉。”

“不是字不同,而是字合文意,一种书法放在不同作品中书写,自带不同意境而已。”李元英解释说,这幅山坡羊潼关怀古,无形中他融入了一种悲天悯人的同情心。

呆滞的裴旻喃喃道:“这、这是……传说中秦王的瘦金?没错,虽然之见过一次,但我敢肯定,就是瘦金!自秦王之后,虽有无数人模仿,可却再没有这般高绝的瘦金,今日见此一篇,此生无憾了!

原来先生是秦王传人,怪不得、怪不得有此悲天悯人的气度。失敬、失敬!”

“哦?你曾见过这字?”李元英很好奇。

“幼年时偶遇高人,目睹过一次秦王真迹。”

这时,李元霸再次站了出来,“后生仔,现在正事忙完了,是不是该我们了?让我看看你的剑法。”

看到裴旻为难,宇文成都站出来劝道:“低头看看自己多大年纪了?也不怕吓到年轻人,说你倚老卖老欺负后辈?还是我来跟他搭搭手吧。”

噗……这两个武痴,什么时候了,这玩意儿也争?

李元英笑着说道:“我这两位家人都爱武成痴,裴将军若是有空,不妨给个机会切磋一下,来一次以武会友。正好我还要再写一幅,专门送给将军。”

这……那就请教两位前辈了。裴旻不再推辞,他发誓,绝不是贪图对方墨宝才同意的。

“两位?哈哈哈哈,后生仔,敢同时挑战我们两个人的,当世你是第二个,但行不行,还得试过才知道。老铁,你先来。”李元霸从兵器架上,抽出一把宝剑丢给宇文成都。

裴旻也佩剑出鞘,剑一入手,顿时气势一变,所有人都能明显感受到一种不同。

“好小子,有点意思!”宇文成都当先出招,双方就此展开激战。

三十招过后,裴旻的剑法已经被看透,宇文成都不在拿捏,使出一招太极剑,犹如一处泥潭般,直接夺了裴旻的佩剑,对方惊讶不已。原本引以为傲的剑法,还想着让一让老人家的,没想到,三十招就败了?对方是谁?

“敢问,这、这就是传说中,秦王府嫡传的太极剑吗?”裴旻弱弱的问道。

宇文成都哈哈笑道:“小子,有见识,这世上,认得这一手的可不多。我问你,你这剑法跟谁学的,我似乎从里面看到了故人的身影。”

裴旻恭敬道:“在下幼年时,曾和东北房式一族有过渊源,受过一位长辈指点,同时,有幸目睹过一幅秦王真迹。”

东北房氏?没错了,原来是遗爱的传人。众人恍然大悟。

“哈哈哈哈,怪不得!想当年,这一手本是套刀法,被意外化入厨房菜刀之用,后来秦王府经过改良,增加近身实战,也算另辟蹊径。没想到,你能够将练法改入剑法,有天赋、有毅力,难怪有此成就。”

宇文成都点评说,按照佩服,眼前之人,是房遗爱亲传的话,算是自己的徒孙,这么有缘,当然不介意指点一下后辈。

“前辈慧眼,所言分毫不差!敢问,您是秦王七脉哪一脉?”裴旻疑惑不已。

拍拍对方的肩膀,宇文成都说道:“哪一脉都不是,当年故人而已,现在只是低调的回来故地重游罢了。你小子不错,可堪造就。”

这边,李元英又写了一幅,《赠裴将军诗》!同样是摘抄古人,借了颜真卿的。按时间计算,现如今颜真卿在世,但还未写出这首,却被李元英抢了机缘。

潼关留宿一日,几人指点了下裴旻武艺,次日就启程上路了。而裴旻派人,快马书信送去长安,将那首山坡羊,经由学生李白,传唱天下,署名长安李五郎。可任凭大家想破脑袋,也不知这位李五郎是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