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全能奶爸 > 第四百三十六章 强敌来犯

大唐全能奶爸 第四百三十六章 强敌来犯

作者:大眼睛小懒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49: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转眼三年过去了,长安城太极殿内灯火通明,皇帝李二正在挑灯批阅奏折。

内侍老高送来一封烫金帛书,是一封来自北地的战书,上面写着大唐秦王启。

“陛下,颉利命赵德言送来了战书,曾经跟秦王立下的五年之约就要到了。”

李二手中的朱批御笔停了下来,接过战书打开来看,当头一句,“大唐秦王阁下如晤,长安一别已过数载,当年你我立下五年之约,业已到期,我突厥厉兵秣马五年,已经备好二十万精锐陈兵关外,不日将南下大唐。为避免两国生灵涂炭,请君王做好准备,你我可在边境决一生死!败者,举国归降。突厥可汗颉利令谕,臣赵德言手书。”

砰!李二一巴掌拍在龙案上。

“好!好一个厉兵秣马五年,我大唐也没闲着。传令,击鼓聚将,五郎不在,朕这个当哥哥的,御驾亲征,会一会他颉利。”李二霸气四射。

什么??御驾亲征?

内侍老高当时就跪下了,“不可,陛下、三思啊!”

“嗯?你要拦朕?”李二十分不悦,作为内侍,只负责传达,不能有自己想法的。

“陛下,千金之子不坐垂堂,更何况您乃一国之君?区区二十万草原蛮夷罢了,值不得您亲自走一趟。老奴以为,若是秦王殿下在,也不同意您前去犯险。颉利不过是手下败将,不必太给他脸色。我大唐谋士如云,名将如雨,随便找出一人都能取来颉利的人头。”

内侍老高很会说话,陪王伴驾许多年,他几乎把上位的心思摸得一清二楚。说别的可能劝谏不了,但提秦王,多半陛下会听。

果然,李二神色一松,轻声问道:“岭南可有来信?五郎、五郎还没消息吗?”

内侍老高面带悲伤的说道:“没有,南方海军发展迅猛,已经组建起了一条稳定通向澳洲的航线,冯盎传位给二子智戴,他是秦王亲传弟子,想必会加大寻人力度的。”

“五郎、五郎走失已经两年了吧?”李二沉声道。

“两年零一十八天。陛下,秦王身负仙缘,既然早就料到有一劫难,那一定安排好了一切,至少安危是不用担心的,您不必太过忧心,早晚有一日殿下会平安回来的。”

老高说这话,自己心里也没底。自从两年前秦王在澳洲极南海域追上小公主,返程途中却不幸再次遇上海上风暴,从此失去了联系,岭南倾尽全力寻人足足两年,却没有丝毫蛛丝马迹,所有人都绝口不提真相,只说秦王远航,不愿承认那个事实。

“罢了,传令,赵王暂代天策上将,统领大唐一切兵马,这场战役,就交给四弟和兵部吧,其他各部无条件配合。”李二吩咐说。

什么???天策上将给赵王?陛下……

内侍老高想劝,但却不敢多说,李二心领神会,“怕什么?四弟若想要皇位,有没有兵马都一样的,我们兄弟一体,不可妄加猜测。”

老高其实想问的是,如此以来,就下了秦王的天策上将?但他哪来敢名言?

“陛下,天策上将令在秦王府,是否召回?”

李二脸色一拉,冷声道:“你耳朵聋了吗?是暂代!五郎一日不归,这天策上将一日不改。秦王李元英,将会是大唐最后一任天策上将,秦王爵位,有唐一朝,无论传下多少代,绝不再授。”

一个月后,北方边境,李元霸驱马上前,会面颉利。

赵德言出班问道:“敢问大唐秦王何在?”

“我家五弟人不在长安,向南方出海远航三年了,今日你是见不到的。”

“什么?难道、难道传言秦王海上失踪是真的?”赵德言惊呼。

李元霸举锤怒喝:“呔!小心你的舌头,我家五弟不过是出去游玩一趟,再敢胡言,老子第一个杀你。”

见此情形,赵德言如何不知真假,整个人好似被抽掉了精气神一样,失魂落魄的喃喃道:“秦王,好一个秦王,你我五年之约,我费心竭力谋足五年,没想到,你却失约了……”

就在这时,兵部尚书李靖看出了端倪,狂笑的说道:“赵德言,休要把自己看得太高。这世上配当秦王殿下对手的,可没有几个。你想跟秦王过招,未必够资格。不怕告诉你,秦王虽然不在,但对付你和颉利的谋划,却是在五年前秦王早就定好的。”

“哦?当真?”赵德言一下来了精神。

“不错,秦王甚至连对你的处置都安排好了。”老李靖点头肯定道。

“哦?如此,本官倒是极为感兴趣,不知秦王对我这个敌人是如何安排?”

老李靖朝着身边一个年轻小将使了一个眼色,小将驱马上前,从身上取出一封密函,朗声念道:“赵德言此人,出身寒微,却身负才华,有谋国之能。因自身经历凄苦,而选择背弃汉族做了汉贼,一心颠覆中原意图报复。

古人云,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此人虽然作恶多端,但不是无可救药。兵法有云,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他日我若擒得此人,不会杀之,而是给其一个温暖的新家,让其重归中原。能忏悔前尘、安度余生也好,早年吃足了苦头,到老合该有个安逸。若能以残躯重新为国效力赎罪则更好。

但,这世间,举凡有才华之人皆身负傲气,此人若败在我手,必不会苟且偷生,想来会自刎成仁,惜哉!”

“不可能,这不可能……”赵德言大声反驳。

李靖指着那小将说道:“你看清楚这是何人。他是天宝大将亲传弟子薛礼,在秦王门下就学,乃是秦王师侄。这封密函是秦王书房的手稿,是真是假,你自己看。”

闻言,薛礼驱马上前,郑重递给密函,还不忘叮嘱道:“师叔手迹珍贵,你小心写,看完还我,我还要带回长安放归书房。”

这边李元霸不屑道:“赵德言,若非我家五郎对你高看一眼,本王都懒得跟你多废话。可还记得当年事?所有人都轻贱你背祖忘宗,唯独我家五弟,怜你出身凄苦,劝你回头。他的话你还记得多少?”

赵德言冷静下来,拿密函的手在发抖,其实,不用看密函,单凭语气,他就知道,这份手书,十有**是真的了,换了别人,根本不会对自己有丝毫客气和怜悯。

“秦王说,纵然一个人遭受过万千疾苦,可冤有头债有主,也不该将这份恨意转嫁到无故人头上,如此,何那些恶人有何区别?”

“大仁秦王,他的教诲在下不敢或忘。但忠臣不事二主,胜负还未可知,待我完成了五年之约,赵德言一定给秦王殿下一个交代。”赵德言强忍着感动的泪水,自古知音难觅,特别是他这种叛臣,两头不待见,唯独高高在上的秦王,却往往给予自己难得的尊重和谅解,可惜,天妒英才……

一直在旁边静静倾听的颉利沉声道:“大唐秦王之气度,本汗亦是十分佩服的。丞相放心,此战若胜,本汗将会按照君王规格,为大唐秦王修建衣冠王陵,厚待其子嗣家人。”

“住口,你个老颉利,我家五弟还没死呢,再口出污言,老子锤杀了你。”李元霸怒极。

众将士齐齐愤怒,“尔等二十万不过插标卖首的土鸡瓦狗,洗干净脖子,做好失败的准备吧,秦王的事,不劳费心了。还是准备好迎接秦王给各位备下的坟墓吧。”

颉利怒极反笑,“好好好!本汗等着瞧,若是能败在秦王这样的对手下,也不枉此生了。”

说完当先打马回营,不再留下做口水战。

赵德言恭敬的将那书函还给了小将薛礼,犹豫了两下,终归没说其他的,跟着打马回营。

老李靖点头赞道:“这个赵德言果然不简单,知进退。此时颉利不在,若是他敢多少任何一句话,将立时丢失颉利对他的信任。”

李元霸点了点头,“我们也回去吧,此战,诸位切莫轻敌,不仅要胜,而且要胜的精彩,别给五弟丢脸。”

“得令!为了秦王!”

“为了秦王!”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