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全能奶爸 > 第三百三十五章 抓残丁

大唐全能奶爸 第三百三十五章 抓残丁

作者:大眼睛小懒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49: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唐是要和我们开战吗?如此肆无忌惮的掳掠我高句丽百姓,传令边境所有关隘,紧锁关门,禁止一切人员出入,违令者,斩!”高句丽荣留王高建武愤怒大骂着。

手下泉盖苏文低头一声不吭,他这个大对卢本就是接手自父亲渊太祚,但毕竟年纪太轻,所有手上权利不稳,加上上次出使大唐不顺利,所以荣留王十分不满。

就在这时,荣留王的侄子高宝藏站了出来,面带狡黠和精明,朗声笑道:“叔父,小侄以为,闭关封锁只可抵挡一时,却无法彻底解决问题。”

“废话,本王亦知,若想彻底解决,必须出兵和大唐打一仗,战场上胜利,他们才不敢过于放肆,可是我们国小力弱,如何出兵?”荣留王沮丧道。

好不容易遇到一个表现的机会,高宝藏十分激动,说话也就少了顾忌,“叔父,打仗分为战与不战,小侄有一计策,可以不用出兵就能让他们吃一个大亏。”

“哦?速速讲来!”所有人都盯着这位年轻王子,唯独泉盖苏文一脸冷笑,等着看好戏。

高宝藏得意说道:“既然敌人敞开了收我们的人口,听说价钱不菲,而且待遇优厚。那我们就添一把火,给他们多送点过去,我就不信他们能养得起。”

混账!什么狗屁馊主意?高建武差点被气晕过去,下了王位,就要暴走。

泉盖苏文却微微惊讶,陷入了沉思。

高宝藏一边躲一边解释:“我不是说送他们青壮,我是说专门送老弱病残过去,这些人在我们国内就是累赘,过冬时候还要消耗太多粮食。反正大唐那边收入不限制男女老幼,把这个包袱给他们,我们赚钱,还能消耗他们的国力,一箭双雕呀叔父。”

嗯??一箭双雕?

好像、好像还真是这个样子。之所以害怕这个绝户计,根源还是害怕青壮都被大唐掳走,将来高句丽断了香火。可若是只给老弱病残,大唐就成了高句丽的养老院,呵呵,既能减轻国内压力,又能赚大唐的钱消耗大唐国力,简直就是一箭三雕,何乐不为?

“哈哈哈哈,妙计,好侄儿,果然是我高句丽的栋梁之材。诸位,若是没有意见的话,此事,就全权交给宝藏去督办了,任何人不得阻碍,违令者以叛国罪处置。”高建武狠辣说道。

“大王三思,谁家没有老人?但凡老人都是故土难离,不愿和儿孙分离,若是强行抓人贩卖,势必导致国内大乱……”有文臣站出来劝谏。

高宝藏却冷声说道:“我们怎么是抓人贩卖?这是为他们好,高句丽苦寒之地,这些老人往往熬不过冬季,让他们去大唐富足之地颐养天年,其他人可没有这个福分。”

“不错,朝廷文书一定写清楚,莫要百姓误会了本王的意思。”荣留王十分满意的说。

眼见劝说不住,再坚持下去,说不定就要被杀头,不少人都打了退堂鼓,很多人看向了大对卢泉盖苏文。可泉盖苏文沉思良久,却不得不承认,这个计策虽然有瑕疵,但应对大唐,却是一剂毒药。

“臣附议,支持王上的决策。”

好吧,大对卢都站队支持了,还有谁不长眼?于是第二天的时候,高句丽就展开了一场抓残丁行动,专门抓五十岁以上穷苦人家的老弱病残,一时间朝野哀嚎遍地。

大唐这边李二也在看着情报,兴奋的哈哈大笑,连喊三声好,五郎一句话,对高句丽却是绝户计,短短一个月就增加了五万人口,要不了多久,高句丽就坚持不住咯。

“陛下,五万人口质量参差不齐,我们大唐虽然有大量闲置土地安置他们,但第一年他们没有收成的时候,官府还得出口粮养活,这粮食可不是小数目。”房玄龄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长孙无忌笑着站出来说道:“秦王从不无的放矢,殿下想必早就料到了这天,今年高产良种大丰收,房相,说出真实产量,怕是要吓你一大跳。 ”

房玄龄却苦笑道:“高产良种亩产几千斤我早就知道了,但育种起码也得三年,就算再丰收又能有多少?”

“多少?从去年开始育种,一亩地产四千斤全部用来做种,每亩二百斤种子,可种植二十亩。去年育种千亩,绝密种植,得两万亩良种。今年关中平原择优质地块保密种植了两万亩,收获八千万斤粮食,全部做种,可供四十万亩的优质良种。”长孙无忌全权负责此事,所以讲起来颇为自豪。

房玄龄似乎并不为这个产量意外,而是担忧的说道:“按照这个算法,还需一年,这新品良种才能扛起大用,现如今却还是早了一年……”

对于没有镇住房玄龄,长孙无忌微微有些失望,语气生硬道:“用不了一年,最多半年,坚持到新粮下一茬收获即可。那帮人就是挖野菜逃荒也能扛过半年。”

眼见手下两大谋士就要挣出火气,皇帝李二打断问道:“克明,你怎么看?可有应急之策?”

杜如晦沉吟片刻,灵光一闪,笑着说道:“陛下,臣有个偷梁换柱的办法,也许可以提前收获粮食。”

“哦,速速讲来!”李二惊喜的问道,房玄龄、长孙无忌也很好奇。

“这新良种来年肯定是要发放到各州道普及种植的,只需要一年,我们就不再缺粮。但这良种还是不够人手一份,所以,不如先拿这些种子,跟手里有屯粮的豪门大户置换,新种换旧粮,如此一来,八千万斤新粮食,如果能换到哪怕一半粮食,也足以养活十万人一整年的。”

“那来年呢?朝廷需要继续分发良种从何而来?”李二追问道。

“可以回购,或用钱财,或用旧粮。或者……秦王殿下的封地也有种植高产新粮,且不在此次计划内,或许可以跟秦王殿下借粮。”杜如晦一股脑将计划全倒,房玄龄二人摇了摇头,同时暗骂老杜奸猾。

李二哈哈大笑道:“没错,五郎,五郎手里可不缺良种。可以跟他借粮,妙计妙计,朕到时候去跟他商量商量,让他捐献出来一些资助百姓,反正他那里人少也吃不完。”

捐献?不是说借粮吗?这是不打算还呀!杜如晦额头垂下三条黑线,心说完了,多嘴坑了秦王殿下,以后那还敢去吃饭?

秦王府里,小兜兜在街上听说了东北赚钱的流言,回到家里想跟老爹商量,去东北转转顺便学学做生意。一月一个孩子,李元英忙的心力憔悴,哪顾得上细问,知道女儿是个小财迷,不就是做个小本买卖嘛,随便玩,反正家里的钱也花不完,摆了摆手不耐烦的同意了。

可第二天女儿失踪,他就后悔了,对夫人崔明月的解释是:“她跟我说想在东市做点小生意玩玩,我想着,反正是假期不用上学,让她随便去玩就是了。”

“什么东市?她说的是东北!你还不快去把女儿给我找回来?一个公主学做什么生意?家里缺钱吗?”崔明月愤怒的吼道。

“东北?去东北做什么?东北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走私貂皮吗?”李元英十分不解。

冯智戴小声提醒说道:“师父,街上都传开了。您不是放话,秦王府无限收人,专收外国人改投大唐,现在幽州到处都是人贩子,全都是购买高句丽人口的生意。”

啥?人贩子?噗……李元英直接昏死过去,心说完了,女儿,你做什么生意也不能做人贩子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