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太子妃凶猛,乱葬岗生娃 > 6   带着乡亲们发财致富

太子妃凶猛,乱葬岗生娃 6   带着乡亲们发财致富

作者:云鬓斜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49: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夏兰插了一句“有了这热炕,咱们就可以生豆芽菜,不但可以吃,还可以可以拿去城里卖掉,肯定能赚不少钱。”

“哦”里正来了兴趣“这新鲜蔬菜在城里可是很矜贵的,一斤五十文以上都能有人要,要是兰儿愿意让大家伙赚点钱,可以传授这个生豆芽的技术,让大伙给你学习种菜的学费。”

夏兰想了想:“里正大叔,其实我也在考虑这件事,这豆芽菜的活计女人就能做,这盘炕的活计男人能做。您要是不介意,我可以成立一个作坊,一个施工队伍。”

“作坊就由我和我干娘管理,专门由我们女人生芽菜,然后卖到城里去。这盘炕的活计,则由我干爹管理,专门到各家各户盘炕赚取施工费用。”

“那为何不让他们自己学了技术,单独去卖豆芽菜?”

夏兰摇了摇头:“里正大叔,村里的大多数乡亲不识字,如果他们自己去卖,肯定买不了多少钱,容易被人欺负,您该知道怀璧其罪的道理吧?”

里正大叔点了点头:“你说得对,之前我还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夏兰继续说道:“弄成作坊统一销售统一管理最好,当然最重要的是,这样我可以固定给干活的人发工钱,稳定长久,风险是我来担,但是我们的利益也可以最大化。”

里正有些意外的看着夏兰,心里暗暗赞赏着夏兰的见识。

“不错,兰儿这主意似乎更加稳妥,这样一来乡亲们赚到了钱,也不会有多大风险。”

王奎很是赞同,自己这干闺女见识不一般啊。

“这样好啊,这样一来,我们王家村今年妥妥都能赚很多钱,大家伙的日子肯定好过。”

一顿饭吃的宾主尽欢,里正大叔非常开心的带走了文书,说第二天就去苏源县衙备案,到时候夏兰就成了王家村合法的村民。

果然第二天晚上,风尘仆仆的里正大叔就已经把户籍文牒给夏兰带了回来。

夏兰自然是开心的。

第三天上午王奎带着夏兰,提了两斤狍子肉,还有一包点心、一瓶酒,给里正送了过去,顺手还给里正大叔塞了五两银子。

里正大叔倒是推着不想收,夏兰故作生气才收下。

历来古代的衙门都是朝南开的,去办事不给钱打点怎么行?

里正大叔真就花了三两银子,昨晚里正娘子知道了,心疼了一晚上,骂了他一晚上,没想到夏兰今天一大早就提着礼品和银子上门感谢来了。

其实里正想着,夏兰都愿意把火炕和生豆芽菜的技术给大家伙分享一起赚钱,他怎么着也不能小气,垫了三两银子,他觉得值。

只是没想到,这孩子做事大方的很,这不,早上又送礼品又送钱的。

夏兰和王奎送完礼,就打算回家看孩子去呢,里正再次叫住了她们。

“兰儿,大奎,你们先别着急走,今天既然兰儿成了咱们村的闺女,这正好让村里的乡亲们互相认识一下。再一个,把成立火炕施工队和豆芽作坊的事情说一说。”

里正敲响了村里召集大家的大钟,村民们陆陆续续的都来到了里正家门前的打谷场上。

“乡亲们,这位是前天王奎和王张氏收了个义女王兰,今天就让大家认识一下,以后见了面,大家都能帮衬着点。”

里正大叔把夏兰推到了前面。

“各位叔伯婶婶,乡亲们,你们好,我叫王兰,是王奎和王张氏的干闺女,以后小女就是王家村的人了,乡亲们多担待。”

夏兰说话倒是大大方方,村子里的人都仔细的打量着夏兰,感觉夏兰说话文绉绉的,显然是个读过书的女子。

“等一下,王奎,你认干闺女,怎么不跟爹娘说一声?”

就在这时候,一个破锣一般的嗓子吼了出来。

王奎定睛一看,竟然是自己那个好赌的大哥王厚,就是他和大嫂一直容不下王张氏,在他不在的时候苛待王张氏和两个孩子,害得他断后的。

王奎可不会惯着他:“我们都分家了,户籍都是单独的,我认闺女给我养老,你管得到吗?”

王兰嘴角微扬,干爹还真的不含糊,维护自己的干闺女毫不示弱。

村里人都知道王厚什么德行,一个个开始帮腔了。

一个大婶心直口快,直接开怼“王老大,大奎好不容易有个闺女养老送终,你都不愿意?你要是不愿意,把你家的儿子过继给大奎顶门去。”

王厚一噎,强行辩解:“他不是认了个闺女吗?我有两个闺女,给他顶门不行吗?”

王奎更是满头黑线,他两个侄女都已经嫁人了,怎么顶门?再说了他也对这大哥看透了,绝对不会让他的任何一个孩子到他家顶门。

众人嗤笑,全部都戏谑的看着他。

大婶不屑的看着他:“你也不看看你前些年做的事情?要不是你们家苛待王张氏和两个孩子,大奎能断后了?你现在没脸没皮的,是不是还想要大奎的军饷?”

拄着拐杖的族老王启云,看着王厚就来气。

“有你这样的哥哥嫂嫂,大奎不要你的儿女顶门就是对的,别再那里反对了。就算你反对也没用,这是我们几个族老做了见证的,你和你爹娘反对也没用!”

再说了他和王张氏又不是真的没孩子,而是有一儿一女,但是他参军回来,发现自己的两个孩子夭折了。

后来从王张氏的嘴里,左邻右舍打听,才知道真相。

原来是哥哥嫂嫂苛待王张氏,父母对王张氏和两个孩子也不管不问,两个孩子生病都不愿意出钱,这才让孩子们没活下来夭折了。

王张氏伤心过度,也伤了身子,就算他回来了,再也要不了子嗣了。

这种仇恨,让他对父母和哥哥嫂子都恨透了,怎么可能还在乎他们?

这时候王厚提出要自己闺女顶门,摆明了现在还打着他拿回来的那几十两饷银。

几年时间,官府每年给他这个府兵都发了十两银子,要知道那几年,官府给他发的抚恤银子,全都在他娘那里。

结果他的孩子,却没钱治病夭折了。

这种哥嫂和父母,他王奎再也不会认了。

“好了,别吵吵了,王兰已经是王奎和王张氏的干女儿,谁也没权利阻止,县府衙门的户籍都下来了,你们老王家就少折腾。”

里正也看不上王厚这一家子,直接制止了他叽叽歪歪。

“今天除了让大家认识兰儿一下,再说两个事儿。”

“第一个事儿,是兰儿发明了一种火炕,她愿意成立一个施工队,让她干爹大奎,带着村里的老少爷们,给各家各户盘火炕赚点辛苦钱。想跟着赚点工钱的,就去大奎那里报名。”

里正冲着王奎点点头,王奎这才开口。

“我找的是肯吃苦的人,年龄不小于十五岁,不大于五十岁。一天工钱一百文,管一顿午饭,想来的爷们,等下去我们家报名。”

众人全部哗然,这虽然不知道是啥活儿,但是报酬真心高,平常出去做短工有个八十文钱一天就是高薪了。

“大奎,这火炕是个啥玩意?”

王奎:“待会儿想干活的人,去了我家,我带你们看了就知道了。”

里正再次压了压手。

“这第二件事,就是给你们这些娘们儿找点事情做,冬天让你们赚点体己钱,这事王兰来说。”

里正冲着夏兰点点头,夏兰这才说道:“我这里有种冬天种菜的技术,要是家里有女眷愿意冬天赚钱的想法,可以到我家去找我。女子岁数不得小于13岁,不得大于50岁,一天工钱八十文。”

众女眷面面相觑,还有这好事儿?那铁定得去。

冬天在家里最多就是纺线织布,刺绣,赚不了几个钱,还很辛苦,要是跟着王奎家的干闺女赚点钱,那可是能够过个肥年了。

事情就这么顺利地开展了,看到王奎家里的火炕火墙这么暖和,当即几家有点家底的村民,就定下了盘火炕的单子,定金直接交了一贯钱。

一个火炕盘出来,一共收费三贯钱。

两天五个人的施工队,就可以盘一个火炕出来。

除掉工人的工钱一贯钱,王奎每铺炕能赚两贯钱,也算是不错的收益

当然,盘火炕的村民,夏兰已经准备好了契约,全部签了字才能跟着王奎干活赚钱,不能随意泄漏火炕的技术,否则那就告到官府赔钱。

真想自己单干的人,王奎和夏兰也不拦着,交三百两技术购买费,到时候送三套图纸,免费培训工人。

出师就可以做火炕施工队的包工头赚钱。

豆芽菜技术更加简单,但是想赚钱的姑娘媳妇们也签了协议,跟着夏兰在王家东厢房,摆上了一个个特殊的带排水网眼的菜盘子,豆芽菜的作坊就这么弄起来了。

这芽菜盘子,还是找村里一个木匠师傅定做的。

这豆芽菜技术简单,火炕烧热,保持室内温度,其他的就是让姑娘媳妇们分拣一下豆子、泡豆子,每天按时涮菜三四遍,这豆芽菜五六天就长大了。

生芽菜的工作很轻松,大家闲着的时候,还坐在暖烘烘的炕上做着刺绣聊着天,甭提多开心了。

王张氏这个冬天也不无聊了,有人陪着说个话,聊个天,日子也不难过。

这是她半辈子来,过得最开心的时候,以前老被人白眼,现在因为有个能干的闺女,这村里的姑娘媳妇们,哪个不高看她一眼?

就连婆家的那个刻薄的嫂子都巴结她呢,但是那种人她这辈子都不稀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