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女帝 > 第429章 高丽之局

女帝 第429章 高丽之局

作者:微云疏影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5-30 09:42: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按理说,梁王谋反,卫王从逆,因此被废除皇族身份,贬为庶人,这是先帝定下的。 。 更多‘精’彩问除非先帝自己打脸推翻,否则谁都不能改,哪怕是新皇也不例外,谁让你是儿子他是爹呢?若是换做鲁王之流当皇帝,这事这么板钉钉了,谁敢翻案,保准有一堆想要名留青史的御史把皇帝往死里骂。但如今难难在,秦恪也是受了这件事牵连,被流放了十年的,他心里不可能没有疙瘩。

如此一来,梁王谋逆案很难定‘性’了天子自己是被诬陷的,倒霉过,有这么一层因素在,他的感情绝对是偏向梁王和卫王的。更不要说梁王和他一起长大,卫王和他‘交’情相当不错。你要是敢明目张胆反对这件事,仕途不用想了。更主要的是,皇帝并没有急吼吼地说我要给兄弟翻案,他只是抛出了一个饵,告诉大家,我有这个想法。至于做嘛,至少得两年后,你们可以慢慢想,三年无改父道嘛!

这件事是皇帝的心结,大家都知道,如今更是进一步确认了。不知多少人正愁没有攀附新天子的机会,这样好的机会,谁愿意错过?早琢磨开了!至于临淄郡公,也有许多宗室羡慕得眼睛都红了天子的意思还不够明白么?梁王、卫王的神主牌一旦被迎回来,皇帝不可能令他们死后香火无继,以皇帝对这两位弟弟的感情,给二王过继儿子,铁定不会从庶子里找。想也知道,梁王、卫王的嗣子,非但要是宗室,要是嫡子,还要很优秀,不坠二王声名,皇帝也会放心地用他们。

算承爵的时候只是个郡王甚至郡公,可只要入了皇帝的眼,又是这么重身份,不管怎么说,总有挣个亲王之位的希望吧?倘若临淄郡公不过继,一直是鲁王的儿子,除非他继承鲁王爵,否则别说亲王了,郡王之位,皇帝都给得很吝啬的一‘门’两亲王,这荣宠也太厚了些,古往今来都没几份。

秦宪听得这个消息,牙齿咬得咯咯作响,终于明白秦琬的杀手锏在什么地方。

你不是很厉害,很有本事,一心为你父亲出谋划策么?行啊!我不拦着你,你继续干,想怎么干怎么干,爱怎么干怎么干。我来一招釜底‘抽’薪,从此以后,你爹不是你爹,这够了。

若是换做旁人,朝廷加恩,封官授爵,前程有望,必定喜不自胜。但秦宪不是一般人啊,别人有个爵位心满意足了,为了爵位能打破头,他却是直接奔着皇位去的,目标压根不在区区郡公、亲王。秦琬偏偏给他来这一手,所有人都告诉他,天子这是加恩于你,对你厚爱非常,否则你至多不过一介郡公,怎么可能有封王的机会,你会不会吐血?

秦宪若要摆脱这等困境,只有两条路,一条是两年内把鲁王给推去,第二条么,便是阻止皇帝为梁王和卫王平反。

第一条路十分艰难,别的不说,光是时间太赶了;第二条路看似简单,实际呢?梁王英姿,多少人记忆犹新,受了梁王恩惠,暗的“梁王党”也不是一个两个,偏偏你还不知道他们都是谁。哪怕他们政治不支持,这些年也一直没什么动静,心却是盼望梁王能沉冤得雪的,一旦听说此事被阻止,会有什么反应?更不要说那些盼望着为皇帝在此事出谋划策,好一步登天的人了,断人前程,可是杀人父母还要招恨的事情。秦宪再怎么心高气傲,也不敢让满长安的达官显贵都成了自己的仇人啊!

不,不对。

恼怒过后,秦宪渐渐冷静下来,也意识到事情不如自己想的那样简单两年时间,能出多少意外,又有多少变化?更不要说两年还是最快,最好的情况。

涉及到这种礼法的事情,十年八年也不嫌多,江都公主不会真将希望寄托在这种事情吧?

“她是要牵制住我。”理清楚思路后,秦宪只觉得眼前的‘迷’局豁然开朗,“对江都公主来说,如今最重要的便是东北、西北的两场战事。只要攫取了兵权,她能掌握至少十余年的大权。”

没错。

对秦琬来说,秦宪再怎么惊才绝‘艳’,如今也只是个没太大权势的宗室。他的存在很碍眼,却不会让秦琬为他调整整个大局的战略,顶多在细枝末节做一些修改。

所谓的“过继”,与其说是断秦宪的后路,倒不如说是给秦宪一个警告,给他安块绊脚石。

想到这里,秦宪苦笑了一下,没有说话,心的斗志却越发昂扬。

哪怕知道江都公主很有可能是将他晾着,不会立刻对他动手,但他不会将希望寄托在别人的一念之间,“过继”之事,还是要运作一番,努力让自己摆脱这一困境的。否则一把剑悬在头,随时会掉下来,这种感觉实在不好受。

再说了,如今的他还需要依靠父王,也不能太令父王厌恶,自己的兄弟们……确实是一桩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麻烦。真要形容,也是那八个字了。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内忧外患,人手不足的情况下,他若硬要再‘插’手东北的战局,只会将本来不多的势力暴‘露’得七七八八。且不说他建立势力的艰难,若是让鲁王的势力损失太大,可想而知,鲁王定不会再听信这个儿子,届时会更加麻烦。

“这一局,是我输了。”

输在骄狂自负,也输在君臣之分,尤其是后者。若双方势力等同,鹿死谁手,倒也难料。

“既是如此,姜家,姜权、姜魁……也罢,步入局,怎能没有赴死的准备?”

鲁王府的沉寂,并没有让秦琬放松对他们的警惕,但对秦琬来说,什么事情,都不东北与西北的战争重要。

此时,她正召集群臣,肃容以对,凛然道“世宗皇帝在位之时,‘花’费二十余载,修建了从关通往涿郡的驰道。现如今,以蓟城为‘交’汇的陆路干道也快修筑完成。辽东之地,我大夏势在必得。”

高句丽借前朝末年世家专权,朝政糜烂,边境不稳之机,屡屡向西北扩张,虽说前有容襄全力抵御,后有大夏历代帝王的经营,破了他们独霸辽东的算盘,却也割据了辽东的大半领域。

辽河流域土地‘肥’沃,气候湿润,以此为根据地,不仅可以获得大量的粮食,增强国力;也能招降纳叛,吸纳汉人,获得汉人先进的化和技术。更何况辽河流域易守难攻,只要占据了这里,不仅可以保护本国,也可以在与诸胡的争斗获取主导权。一旦被高句丽完全占据了整个辽东,再给他们一二十年,便有了与大夏争夺东亚霸主的实力。

这等大势,无论是大夏还是高句丽,心都明镜似的。这些年来,大夏一面拉拢鲜卑后裔,一面大军坐镇,便是为了阻止高句丽的扩张步伐。现如今,已经到了一个极好的时机,只见冯欢前一步,沉声道“如今的高句丽,正面临难得一见的‘乱’局。”

他在高句丽多年,论对高句丽的了解,自然无人胜得过他。只听他侃侃而谈,纵在诸位重臣面前,也无丝毫谦卑、退缩之态“丽王年过半百,年少时自恃勇武,不珍惜身体,如今重病沉疴,无力控制朝政。高句丽的世家之,有一支姓李,累世显贵,势力极大。如今高句丽十万兵马的掌控者,正是李氏的家主,素有高句丽军神之称的李载梁。”

“丽王对李载梁忌惮有加,一力打压,身为李载梁胞妹的王后无所出,反倒是另一派朴妃所出的三王子很得丽王宠爱,一直被当做继承人培养,李氏和朴氏也在朝堂争斗不休。倘若此时出兵,李氏有扑氏拖后‘腿’,怕是不能发挥十成的力气。若是再过几年,丽王殡天,李氏的实力便难以控制了。”

高句丽深受原化影响,对长幼、嫡庶、三纲五常看得很重,连从母法也学了个十成十。一旦丽王殡天,李氏便是王太后,占据多少优势,自不必说。到那时,李家想要调兵对抗高句丽,才真是麻烦透顶。

虽说古往今来不缺为了自身皇位,不管国家子民,把良将卖给敌人的‘混’账。但李家权势太大,大家也不能寄希望于这种‘阴’谋面不是?

秦琬明吧,冯欢在高句丽,虽然李载梁的嫡长子李成道很看重他,连堂妹都嫁给他了。但对冯欢来说,这种“看重”甚至轻蔑还侮辱人,因为在冯欢心里,他本来这些蛮夷尊贵很多,不需要你们纡尊降贵地看得起我,何况外人还都说他是占了大便宜,实际不配,连他的妻子也对他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十分蔑视。所以啊,他对李家,非但没有一丝一毫的感‘激’,反而痛恨非常,说是十成十的主战派也不为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