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明末:我要当皇帝 > 第一百三十七章 此时此刻

明末:我要当皇帝 第一百三十七章 此时此刻

作者:下雨的霖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47: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经过十余天的拉扯,三次面圣,天天宴会的情况下,杨殿弼疲惫不堪,痛并快乐着。

“绑”了十来个大家闺秀跟着回辽东,三十多个读书人跟着回去当个小官小吏,倒是那些寒门子弟还在待价而沽,杨殿弼也不知道他们怎么那么普通,还那么自信。

那些读书人和大家闺秀和圣旨先行一步,前往天津卫,在返程之日,杨殿弼得到了一个要命的消息。

“皇上……这,朝鲜苦寒,物资匮乏,建奴虎视眈眈,陈兵东沟,随时就是一场大战。臣虽是武夫,却也知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太子乃大明国本,大明储君,还请皇上收回成命。”

太子朱慈烺跟着去,杨殿弼倒不是觉得不妥,实在是太子跟太监不一样。太监说杀就杀了,太子可不行。侯爷也没说现在就要造反,这不是给侯爷找了个爹过去伺候着吗?

至于监视,杨殿弼系统出身,自然知道自家侯爷不怕,可他不是王鸿泰,没资格给侯爷做决定。

朱由检笑了笑,说道:“朕自然有朕的打算,日月所照,皆为大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太子,乃长君,自幼有大儒讲侍,弓马娴熟,朕上朝批奏时,太子常伴左右,对于行军兵事,政事民生,也有所见解。

辽东侯年纪小,太子在武学方面欠佳,正好到前线磨练一番,也算是皇室传统,洪武、永乐遗风。”

为了让朱慈烺去前线磨练,朱由检在深夜独自思考了一夜后,下定了决心,干了一件“昏君”、“暴君”的事,摘了两三个死活不同意再让下一任皇帝的储君大臣的脑袋。

这一任皇帝接触军务也无妨,等到大不了不养寇自重了呗,平定叛乱、镇压奴儿干都司,就算加上收复各处都司、布政司,崇祯也快熬过去了。

下一任皇上还不是得靠他们文人治国?

对于其他的言官,朱由检更狠,干了祖宗朱元璋都很少杀的一个集体,咱也不打梃杖,直接抄家、流放、夷三族。

你赚你的名声,到下辈子用,朕扛朕的恶名,够了。

同时又获得了一百多万两银子,其他各自宝贝不计其数,全都收入了内帑。

美滋滋!穷了半辈子的朱由检,愣是在当了昏君、暴君之后,这小金库越发的充实起来了。原来大明不穷啊,合着穷的就是自己啊!

“朕会派三万御营军精锐归太子统属,朕也会带去三万大军半年的粮草。”

话都说这份儿上了,哪怕王鸿泰会不开心,杨殿弼也只能欣然接受,并且表示喜悦之情。

按照常理,这也算是半个太子讲师了,到时候各种顶级的加封头衔肯定是加满的,也算是一种皇恩了,换了旁人,高兴还来不及呢。

因为这么多年以来,除了永乐年间,太孙朱瞻基有幼军,除此之外,谁还有兵马的待遇?这算是太子之位彻底稳固的象征。

这送太子到前线,也是父子俩多次夜话后的决定。朱由检觉得咱老朱家造反出身,要什么圣人?马上皇帝才是王道!

洪武三十一年,宣德皇帝朱瞻基出生的前一晚,还是燕王的永乐皇帝朱棣,梦见父亲赐给自己一个象征权力的大圭,并嘱咐道:“传之子孙,永世其昌。“

梦醒之后,朱棣听说自己的孙子出生,顿感二者之间或有关联。果然,见到刚刚出生的朱瞻后,朱棣大喜道:“儿英气溢面,符吾梦矣。“

所以,朱棣很喜欢这个孙子,并用心栽培。出生就带有神秘色彩的朱瞻基不负众望,从小热爱读书,刻苦学习。

永乐九年,13岁的朱瞻基被朱棣封为皇太孙。

重点来了,朱瞻基16岁时,朱棣就带着他体察民间疾苦、一同御驾亲征,征途中还挤出时间听老师讲课,以锻炼他的综合能力。所以说,朱瞻基从小就接受了作为接班人的严格教育。

再来看看老祖宗正统皇帝朱祁镇,他出生于宣德二年十一月,宣德九年,朱瞻基还在和大臣商量,打算第二年春天让朱祁镇出阁读书,结果还没来得及执行,朱瞻基就驾崩了。

因此朱祁镇接受正式教育的时候,就已经是皇帝了。教育储君和教育皇帝,那区别太大了,纵观历史,除了张居正,还有敢对皇帝用强的老师吗?

王鸿泰不一样,这小子有野心,有能力,朱慈烺跟着他,一定能学会很多东西,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朱慈烺得知辽东侯的功绩后,心生向往,朱家人的血液里都流淌着勇猛的因子。

不然,朱祁镇也不会在面对瓦剌大军时,坚持御驾亲征,虽然输的一塌糊涂,丢人现眼。

太祖朱元璋打天下,成祖朱棣五征漠北获胜,仁宗朱高炽在北平保卫战中大败李景隆十万大军,宣宗朱瞻基三番两次吊打兀良哈。

偏偏到了英宗朱祁镇亲征蒙古瓦剌败北……

军事教育的重要性,是最近疯狂研究祖宗之法的朱由检,得到了法宝。

宣宗朱瞻基还很小的时候,成祖朱棣就为他组建了一支“幼军”,一方面保卫他的安全,另一方面训练他的军事素质。

16岁就跟着朱棣一起出征,所以说,朱瞻基的军事才干是朱棣亲自教的,他有着丰富的从军经验。

更何况朱瞻基身边还有张辅这样的良将和三杨这样的良臣,为他出谋划策,两次御驾亲征都大获全胜。

朱祁镇呢,则是长在深宫之中,压根儿就没见过战场长啥模样,更没有人带着他去实战,但他又偏偏好大喜功,总想效仿先辈们驰骋沙场的壮举。

于是,王振一怂恿,他就要御驾亲征。土木堡是他第一次上战场,没经验也不谦虚,不听大明第一将才张辅的建议,反倒对毫无作战经验的宦官王振言听计从。

结果被瓦剌军俘虏,创造了大明朝前所未有的耻辱!

看到没?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甚至朱慈烺的情况还不如英宗,因为自己不是宣宗!还没有祖宗那大半辈的戎马生涯呢。

只能送到朝鲜,今天吃了多大苦,以后当皇帝才能少受更多的罪!

………………………………

(有没有好的爆兵文,让我爽爽,借鉴借鉴,妈的天天跟写日记一样,还不赶上一本有激情

还有这狗**疫情啥时候结束,不线下还能做办公室摸鱼,让孩子自习,一线下天天24小时待机工作,真特么无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