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浅山神话 > 第9回 开蒙就读圣贤书,十年寒窗始自来

浅山神话 第9回 开蒙就读圣贤书,十年寒窗始自来

作者:李和义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30 09:27: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9回 开蒙就读圣贤书,十年寒窗始自来

诗曰:

自古农家两件事,唯有读书正当时,

大丈夫承受天命,小童启蒙得先知。

所谓小康人家,唯有孤独和读书这两件事。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重容轻商,2000多年以来没有变过。所谓耕读传家,就是说的这两件事儿。士农工商,读书人排在第一位,务农排在第二位。小孩子读书,在乡村的士绅当中,是最大的一件事儿了,比买房子置地还要重要。

时光如水,日月如梭。李德仁和李武胜,一转眼就八岁了。

两位夫人请来了牛和。王夫人直接了当的,说:“牛管家,有一件大事儿和你商量。两位少爷,已经八岁了,按理说早应该读书识字。但是,我们家两个女人,人生地不熟,家里事又多,所以耽误下来了。现在所有的事都停当了。你看,该怎么办呢?”

牛和站起身,向两位夫人躬身施礼,说:“请两位夫人放心,两位少爷上学的事,我已经安排了。正要向两位夫人请示,是否合适?”牛和接着说:“为了确保安全,不宜出去学习,我们应该请先生到家教导少爷。一来教少爷读书识字,二来少爷们可以知书达理,三也可以惠及乡里。”

刘夫人点点头,说:“如此甚好,不知道你要听哪一位先生来做馆?”

牛和回答:“夫人,如今幽州城是大辽的天下。辽人喜欢骑马射箭,舞蹈弄枪,对天下文章并不关心,所以许多秀才,举人,没事儿可干。我们可以挑着捡着用。”

刘夫人说:“我听说,南边儿张虎庄有一个老秀才,年逾花甲,到处讲学,现在赋闲在家。”

牛和说:“他年龄偏大,两位少爷,正是少年童真。怕他管不了,他教的东西也不实用。”

王夫人说:“我听说,侯家峪村有一位侯先生,年轻有为,十几岁就考中了秀才,20岁中了举人,因为朝廷不重视汉人,辞官在家。侯先生正值壮年,精力充沛,做过官见过世面,学问又好,是不是可以请他呀?”

牛和回答:“经过多方打听,王夫人说的这位侯先生是最适合的。侯先生的家离咱们这儿也很近。只有五里路。侯先生常年在外做官,家中一切都是太太打理。她自己很少管家务事,也脱得开身。最重要的是,他的学问好,不仅入文章好,而且熟读兵书战策,了解时事。为少爷的成长,一定有颇多的益处。”

刘夫人说:“看起来我们想到一块儿去了。那就请这位侯先生。不管花多少钱,也要给孩子们请最好的先生。”

牛和说:“好,我一定按夫人的吩咐办。”

刘夫人又说:“还有,德仁好静,让他坐下来,识文断字没有问题。老二武胜好动,长得生龙活虎,要想让它坐下来学习,不那么容易。我想是不是可以请一个武术教习,一方面可以教武胜习武,一方面可以看家护院。嗯?”

王夫人有点儿感激的说:“姐姐,你想的可真周到啊。”

刘夫人说:“妹妹,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我姐妹远道而来,应该相互体谅。他们兄弟俩是我们李家的希望。将来他们兄弟两个,一个能文,一个能武,相得益彰,对我们李家的发展大有益处。何乐而不为呢?”

牛和说:“两位夫人说的好,考虑的也很周全。我们就是要齐心协力,不负老爷的嘱托,护好李家的根,让你家发扬光大。有两位夫人姐妹情深,再有两位少爷心心相映,我们牛圈村李家,一定会枝繁叶茂。”

三个人说完,高高兴兴的散了。

牛和先到了侯家峪村,请了侯先生。

这年二月初二,侯先生牛圈村开始教两位少爷读书写字。侯先生,姓侯名杰,字文长。40多岁,举人出身,在大兴皖平,涿州都做过官儿。涿州坐到了县丞,因为对辽人县令的不满,辞官回家。

在契丹人的统治下,虽然在燕云16州实行的是,汉人治汉,但是,辽国上下以契丹人为贵族,汉人沦为二等公民。在大辽朝廷的官场,契丹人把持着主要官职。汉官们敢怒而不敢言。像侯先生这样儿基层的汉官,在契丹人眼里更是一钱不值。这和宋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大宋以文人治天下,文人至上,是文人的乐园。所以在大辽的文人,特别是汉官,极其向往大宋。很多文人都很难忍受契丹人的轻蔑。宁可在家赋闲,也不愿意服务官府。侯先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西席又称西宾,是古代对家庭私塾的一种称呼。我们现在称为家庭教师。在古代的教育体系中,启蒙教育一般都是家庭教育。启蒙教育以后,教育系统分为官学和私学。基层的教育体系叫做贡院,学生称为贡生。朝廷设立太学国子监,太学的学生叫做监生。私学就是书院,是由于新儒学大家讲经说道,培养人才的地方。

这年二月初二,侯先生在牛圈村开始教两位少爷读书写字。

牛圈村李家的两位少爷,在私塾里开始了启蒙教育。主要是以认字为主,选的教材五花八门。我们知道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都是明代以后流行的。宋辽时期没有这些课本儿。由于当时的科举制度,还是很开放的,考题主要是围绕时政,运用儒学思想做一篇《策论》。所以,所有的教育也都围绕着儒家理论进行。宋辽时期,儒家思想比汉、唐时期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也更成体系。宋朝的教育已经很发达了。而且,宋太祖汲取了他自己黄桥兵变的教训,不许武将参政,大力推行文人政治,实行文官治理天下。所以,宋朝是历史上,最重视文人的朝代。天下文人全都宋朝的制度。

侯先生由于对大宋的向往,所以选用了大宋的教材。

正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仁义礼智信,少年逞英豪。

绝顶聪明的得仁少爷,在读书中一展才华,初现英雄本色,才引出后文书,《民间太子传》。要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