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浅山神话 > 第41回,京白梨不做贡品,刁太监索要贿赂

浅山神话 第41回,京白梨不做贡品,刁太监索要贿赂

作者:李和义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30 09:27: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41回,京白梨不做贡品,刁太监索要贿赂

诗曰:有钱能使鬼推磨,全靠奔波老牛和,

家大业大好做事,混迹官场忙穿梭。

老牛和忙活了一冬天,囤积了这么多的货,开春陆续的就要开始卖了。在老幽州城,牛圈村李家一共有三家店铺。有两家店铺挨着丹凤门,一家是粮食铺子,一家是水果铺子,这两家铺子在一条街上。另外一家绸缎庄,在拱北门内,紧挨着永平馆。进了丹凤门,就是一大片的作坊、市场,粮食铺子和水果铺子,就在这市场中间。人来人往,川流不息,从早晨到晚上,买东西的人,络绎不绝,两个铺子的买卖,也是十分的兴隆。大灾之年,又是青黄不接的季节,到处都闹饥荒,粮食铺子是最红火的。别的粮食铺子的粮食,经过几次转手,价格都高的要命。只有李记粮食铺,卖的都是南方的大米,价格虽然是也不低,但是和别的家粮食铺子卖的不一样,她们都是卖小米儿,老玉米,饿着豆子,都是北方产的。而李记粮食铺,卖的大米,卖的白面,都是从南方运过来的,也就是说都是大宋朝的,价格没有可比性,物以稀为贵,价格高一点也就不奇怪了。另外一件买卖就是,她们把手里的北方粮食,都转手批发给了,其她的粮食铺子,一方面没少赚钱,另一方面成了她们的供应商,不但没有竞争关系,还成了她们的货源,所以在这个行业,李记粮食铺口碑都很好。在这个闹饥荒的年份,把赚钱的粮食,供应给同行,都让她们感激不尽,这个年头有多少粮食卖不出去呀,多贵的粮食卖不出去呀,所以其她粮食铺子的掌柜们,都争着抢着和李记粮食铺搞好关系,都希望从她们手里多进点货,自己好多赚点钱。

另外一个就是水果铺子,平常买干鲜果品,到了冬季就剩下干果了,卖的量最大的,那就是大柿子。在牛圈村的大山里,有大大小小的许多的山洞,特别是有一些钟乳石的山洞,又深又冷,湿度又大,特别适合水果的储藏。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天然的大冷库,所以,你家的水果铺子,不和别的水果铺子抢季节。人家都卖水果的时候,她们不卖当季的水果,等到其她商铺的水果都卖差不多了,她们从山洞里取出来,用大棉被裹好了,然后用大车拉进幽州城,这些水果卖出来的价钱,要比其她商家价钱高出好几倍,而且大家抢着买,老李家的水果铺子买卖兴隆,也带动了周边其她商家,各种买卖铺子也兴隆起来。

春天来了,饥荒也开始了,大批的难民涌进了幽州城,官府不得不开粥棚,赈济灾民。那就需要大批的粮食,粮食从哪儿来呀?国库是不能开的,那是军粮,要保证战争消费。所以这些粮食都是从各个粮店摊派来的。哪个粮食铺子愿意承接这种任务啊?官府给的钱少,而且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给,这个时候李记粮食铺站了出来,3万斤粮食,她们一家全给包了,让同行业的商人们,都是感激不尽。

城里的灾民们,得到了应有赈济,但是那些城里的市民呢?她们有钱买一些粮食,但是因为粮食太贵了,好多老百姓都买不起那么多粮食,又要度过这个饥荒年,那就只能够买一些干果代替粮食,不至于饿肚子。老牛和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除了每年大量收购的干鲜果品以外,今年特别收购了大量的黑枣。黑枣平时不值钱的,在干果里边最不值钱,所以收购的时候没有花多少钱,特别是大量的收购就更便宜了,放了一冬天,现在拿出来,比往年多卖了好几倍的价钱,真是一本万利呀。这就叫有钱能使鬼推磨,本钱不大,货源又充足,比平常的价钱又贵了这么多,能不赚大钱吗?但是就凭一个铺子,是赚不了大钱的,每天的货物流量大不了哪儿去?所以她们就利用粮食铺子的渠道,用粮食搭配黑枣,那个销售量可想而知。

最开始的时候是和粮食搭配,老百姓买回去以后吃上了甜头,因为黑枣比一般的粮食,又好吃又便宜,所以到了后来,黑枣倒成了紧俏货,那些粮食铺子也争着抢着,向李记粮食铺,订购大量的黑枣。原来运货的马车,每天也就是十几辆,现在每天50辆车都不够。你就是有再多的货品,这饥荒年,也不够卖了。更奇怪的是,越是货物紧俏,老百姓就是越抢着买,平时为了一个铜子儿,两个铜子吵翻了天,现在连价钱都不问了,只要是吃的,赶紧的买回家,越多越好,只要是粮食铺子一开门,老百姓就蜂拥而至,从早到晚,一口袋一口袋的往出倒腾,倒腾到家里,她们心里就有了底。经过这一番折腾,那些多少年卖不出去的干果,杂粮,都成了紧俏货,让这些铺子,挣的是盆满钵满。有了这些粮食和干果,老百姓也安定了,因为算计了,能够坚持到新粮食打下来,不至于饿肚子。

粮食铺子和水果铺子挣钱,是因为赶上了灾荒年。绸缎庄挣钱,可是没有变化的,天天在挣大钱。老百姓谁不穿衣服啊?谁家不想弄一两身好衣服啊?更何况还有,许许多多的官员要做官服,许许多多的军队要做官衣。绸缎庄虽然拿不到这些大生意,但是那些拿到大生意的公子哥们,达官贵人们,她们手里是没有布匹绸缎的,所以她们第一时间就会找到绸缎庄,订购衣服料子。良乡县的刘知县,她的儿子就拿到了一笔皇城采办处的大单子,第一时间就找到了绸缎庄,并且和掌柜的亮明的身份。做买卖的人多机灵啊,赶紧派人去把老牛和接来了。一听说是县太爷的公子,牛和赶紧的来到了绸缎庄,问明了情况。

牛和,“刘公子,我和县太爷关系那是没得说,您的事儿就是我的事儿,我想向您请教几个问题,可以吗?”

刘衙内,“老管家,有什么事情请讲当面。”

牛和,“你买这么多绸缎布匹,要变成成衣,可是很麻烦的,您打算怎么办呢?”

刘衙内,“这件事咱们走一步看一步,先订的衣服料子,然后拿到样式,在找裁缝铺,加工不就得了吗?”

牛和,“公子,你把这事儿想的太简单了。我再问您,拿到衣服的样式了吗?”

刘衙内,“已经拿到了,一共是7种样式。”

牛和,“工期是多长时间呢?也就是什么时候交货。一共订了多少套啊?”

刘衙内,“工期给了三个月,6月底交货,一共订了3000套。”

牛和,“您就是拿到衣服料子,三个月的工期,6月底也做不出3000套来。除了衣服料子以外,裁剪不是大问题,衣服扣子,边角衬布,还有一些装饰,都是需要很大量的人工的,我敢说您就是给钱也没人敢接这趟活。这是谁定的呀?是皇上定的呀,如果她们一翻脸,吃饭的家伙就没了,一般的商家,宁可不做这趟买卖,也得保住性命啊。不信您出去试试,您跑10天,不会有任何一家接您这个买卖。”

刘衙内,“老管家,莫非你有好办法了?”

牛和,“就凭我和刘大老爷的交情,您这个忙,我能不帮吗?但是咱们要把事情说清楚,绸缎布匹,您就别讲价钱了,公里出的价钱不低,你也没少赚钱。其她的都让我来做,只要你把衣服的样式给我,我保证三个月以内,交给您3000套衣服,您看怎么样?” 你好你好,

刘衙内,“老管家,您不是亏了吗?”

牛和,“亏是亏不了,就是少赚一些,但是您可是节省了一大笔的银子。这趟买卖我是不想挣钱的,只要我们的绸缎布匹能够保本儿,就可以了。我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怕你给刘大老爷闯祸,如果到时候您拿不出衣服来,刘大姥爷和你们全家麻烦可就大了。这件事儿没人敢接,就是工资您年轻,只考虑到能够挣钱,没考虑到伴君如伴虎啊,一旦皇上发了怒,抓哪个茬儿,咱们都是掉脑袋的罪过。”

刘衙内,“老管家,您这么做,我可怎么报答您呢?”

牛和,“公子,您这就说远了,刘大老爷对我照顾有加,可以说恩重如山,我做这点事算什么呀?那不是我应该做的吗?如果您真要说,帮我做点事儿,那我也不客气了。您做这趟买卖,需要给宫里的总管大人上多少贡啊?您说出来不怕的,这笔钱我替您掏了。但是我希望,把我们京白梨的贡品给免了,这就是总管大人一句话的事,您看可以吗?。”

刘衙内,“老管家,那可让您破费了,这件事包在我身上,我和那位总管,已经见了好几面了,没少吃我的喝我的,而且这次又给她这么一大笔银子,她已经说了,凡是她能办到的事儿,她一定给咱们办。这是春天换季的衣服,到了秋天,还有3000套棉服,给咱们加一倍的价钱,我还请您帮我做。”

牛和,“那咱们还是老规矩,我只收料子钱,棉花的钱,其她一切的小钱儿,都包在我身上。”

刘衙内,“那咱们可就一言为定了。”

牛和,“一言为定。”

正是: 只要贪婪就无德,花花公子来盘剥,

自幼经商巧算计,孺子顺从老牛和。

这3000套衣服能够按时完工吗?请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