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浅山神话 > 第4回为报恩更名改姓,养父母忍痛自宫

浅山神话 第4回为报恩更名改姓,养父母忍痛自宫

作者:李和义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30 09:27: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4回为报恩更名改姓,养父母忍痛自宫

诗曰:义仆命运多坎坷,苦尽甘来受恩泽,

奉养父母是天理,孝子自宫皇城祸。

话说义仆牛和,出了牛圈村向南三里地是饮水井。是一个没有几户人家的小村子。住的全是牛圈村的佃农。管家牛和也在这个村,置了一个小院子。

牛和白天在李家忙上忙下,处理大大小小的一切事务。晚上就回到饮水井休息。每天早出晚归,不辞劳苦,兢兢业业。

饮水井村隔河向北,与牛圈村相望。西接小营村,清清河水在饮水井村北绕道村东,向南流去。河边,摆放着大大小小的水槽儿,供牲畜饮水。饮水井村周围一马平川,正处在清清河河川的正中央。

饮水井村和清清河之间,牛和带领众人挖了一口直径二十丈的大口井。

清清河水面上架起了水车,修建了水渠,把水引到了牛圈村周围的田地里。在饮水井大口井上也架起了水车,为的是青青河水断流时,浇灌牛圈村的土地。在北方十年九旱,这两架水车,保证牛圈村土地的灌溉,让牛圈村,年年丰收。

雨水井村的村民,就是主要是维护两架水车常年运转的水工。

牛和在这儿置院子住下,就是每天要查看水车的正常运转。还有一层意思,两位夫人都很年轻,牛和住在饮水井,也是为了避嫌。

两位夫人也为牛和着想,在水工中找了一个少年,过继给牛和当儿子,叫牛星。

牛和每天带着牛星,管理李家大大小小的事务,教他处事做人,牛家父子感情越来越深,牛和对待牛星视若亲生。每天下午,没什么事,牛星就会早早的回到饮水井。为父亲准备饭菜,烫一壶小酒儿,等他回来共进晚餐。如果牛河心情好,有时候父子俩也一块儿喝几盅。牛和的日子过得也越来越舒心。

牛和的一生是很坎坷的。牛和是幽州本地人,老家就在离牛圈村不远的怪村,原本姓郑。郑和父母早亡,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但也是饥一顿饱一顿,颠沛流离。后来,他在幽州城里做学徒,学做丝绸生意,经常来往于江浙一带,采购丝绸,运回幽州来卖。

有一次,小郑和病倒在金陵,老板嫌他累赘,把他甩在了金陵。牛和拖着有病的身子,沿街乞讨。病倒在一家门前,被这家人救起。这家人姓牛,两位老人无儿无女,把牛和接进家中,养了半个月,他的病好了。从此就做了老人的儿子,改名牛和。

偌大的金陵城里繁花似锦,但要想生存并不容易。来这里,每样都要现钱。牛和初来乍到,没有人脉又没有本钱,没办法,只能求人自宫进皇宫当了太监,供养父母。

牛和很感激老人的救命之恩。所以对他们孝顺有加,在金陵城传为佳话。

牛和忠诚老实,又有见识,尽管他没有文化,走南闯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管遇到什么问题,他都能够想办法解决,很受总管太监的赏识,很快就提拔他做了管事太监。李煜还在当皇子的时候,就与牛和熟悉,很看重他的忠诚老实。

唐后主李煜登基以后,把牛和调到自己身边,做了贴身的管事太监。

牛和感激唐后主李煜的知遇之恩,所以办事勤勤恳恳,妥妥帖帖,皇宫上下对他有口皆碑。牛和更是谦虚谨慎,成了唐后主李煜的耳目。皇宫里的大事小情,皇上都愿意听牛和的意见,对他信赖有加,你如何对皇上也是死心踏地。他从一个孤儿,贫病相加的流浪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太监。他皇上更是感激涕零,发誓以死相报。所以后来才有李煜托孤的一幕。

牛和在皇宫里,亲眼目睹了南唐王朝的兴衰。你经历了很多事情。处理牛圈村的事,对他来说真是轻而易举。为了掩饰好身份,装疯买傻,动了很多心计,都是为了报答皇上的知遇之恩。

面对自己亲自建立起来的牛圈村,牛圈村李家和李家的家业,他无比的自豪。为了皇上,可以说他呕心沥血,从来没想过自己。这个忠实可靠的人,在牛圈村李家的发展史上,立下了永不磨灭的功勋。一草一木都有他的辛勤和汗水。

因此,对待两位夫人,他就像对皇上一样尽心尽力。

他经常站在饮水井村,遥望南方祝愿皇上平安顺利!

正是:原是幽州本地郎,流落金陵并未亡。

为了报恩做太监,为了托孤回家乡。

人生在世,只不过为了一个恩字,一个义字,为了这恩情如山,为了这一海无边,牛和还要怎么样奔波?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