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浅山神话 > 第34回 好李明收徒招婿,李家梨膏美

浅山神话 第34回 好李明收徒招婿,李家梨膏美

作者:李和义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30 09:27: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34回 好李明收徒招婿,李家梨膏美名扬

诗曰:

李神医风光嫁女,大公子顺利娶妻。

亲上加亲有好事,李明娟调解难题。

话说李武胜公子,新婚的第2天早上,向两位夫人行了礼,问了安,敬了茶,然后再一起吃早饭,在动筷子以前,刘婉君夫人站了起来。

刘婉君,“在大家吃饭以前,我要说一件事儿。以前这个家,我和王夫人有分工,我管家,王夫夫人管钱。现在,二公子武胜结婚了,彩莲进门成了我们家的儿媳妇。我们这个二儿媳妇好啊,彩莲原来在家里里里外外就是一把手,你既然到了我们老李家,也得替我们操心管事儿,以前我和王夫人,事事都必须自己亲力亲为,现在有了儿媳妇儿了,我们俩也该清闲清闲了。从现在开始起,家里的事儿,家里的钱,都归你王彩连管,有不明白的,如果是家事的问题,你问我。如果是钱财的问题,你问王夫人。”

王彩莲一听刘夫人这么说,赶紧的站起身来,冲着两个婆婆,深深地鞠了一个躬,“两位妈妈,大主意还是你们拿,所有的事儿我跑前跑后,不会再让两个妈妈操心了。如果我哪儿做的不对,请两位妈妈帮助我,我从小就没有妈妈,现在我一下就有两位妈妈,平时你们要多疼我,如果我做错了,你们也别生气,打也打得,骂也骂的,别拿我当儿媳妇儿,就当你们的亲闺女。”

王夫人,“彩莲说的好,我们两个人都没有闺女,你就是我们的亲闺女。事儿也说完了,赶紧吃饭吧。”

王彩莲坐下来,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吃了一顿早饭。

咱们先放下,你家人吃了一顿团圆饭不说。

单说大公子李德仁,从8岁进了神医李明的家,做了学徒,也已经4年了。前三年,李德仁按规矩,伺候师傅师娘的饮食起居,把李明师夫妇伺候的舒舒服服,不光是李明对自己这个徒弟很满意,李明的媳妇儿,也就是李德仁的师娘也很满意。

李明的家里也是个大家庭,李宁的老父亲,已经80多岁了,仍然健康。李明夫妇有5个孩子,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已经都成家立业,只有最小的女儿李明娟,已经15了还没有出嫁。

李德仁在李明家待的4年中,和李明娟朝夕相处,两小无猜,可以说是青梅竹马。李德仁对李明夫妇伺候的无微不至,李明娟也对这个师弟,关怀备至。李德仁和李明形影不离,一起在家坐着看病,一起上山采药,一起出诊看病。李明娟一直在药房里,帮着爸爸料理,和李德仁朝夕相处。回来晚了,李明娟给他留饭,他要吃饭了,李林娟就给他热饭。如果李德仁衣服脏了,李明娟就悄悄的给他洗干净,熨好了,烫平了,叠好了。如果是上山采药回来,衣服不管是哪儿划破了,蹭破了,李明娟就悄悄的给他缝补好。

李德仁也很依靠李明娟,在中药的调制上,师傅如果不在,有什么问题,他都向师姐李明娟请教,李林娟主要是和医药打交道,在这方面比李德仁要深入细致,所以对李德仁的问题也是有求必应,详细的解答,反复的操作,直到李德仁把问题弄明白,把操作程序掌握清楚,把制作过程操作熟练。那个年代不是男女授受不亲吗?为什么李明夫妇让自己的闺女李明娟,和徒弟李德仁走得这么亲近。其实在李德仁来到李明家的第2年,李明的媳妇儿,也就是李德仁的师娘,就相中了这小伙子,也就有意把李明娟许配给他。

刘夫人也看出了这层意思,让老管家牛和,脱了媒婆,带上李德仁的生辰八字,带上丰厚的礼物,到李明家提亲。双方大人都有这个意思,这层窗户纸一捅就破了。李明托人,找薛神仙给两个新人合了八字,写了婚书,选了一个黄道吉日,刘夫人上门,亲自求亲。李明的夫人和刘夫人一起,按照薛神仙选择好的黄道吉日,给小两口订婚。

那个时候,男女结婚搞对象,就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到了黄道吉日,李明夫妇提前让李德仁回了家,然后他们带着自己的女儿李明娟,在媒人的陪同下,来到了牛圈村里家,吃订婚饭。双方在没人,证婚人,亲朋好友的见证下,写下了婚书,等到李德仁出师以后,双方在摆宴席,为他们举办婚。

李德仁在牛圈村李家是大哥,应该比二公子李武胜先结婚,但是经过薛神仙一算卦,李明娟的八字儿里边,和刘夫人有点冲,要想解决这个事儿,就是要先娶一房媳妇进门,然后李明娟再进门,就没事了。所以才有了二公子李武胜先结婚的事情。

现在二公子李武胜已经结婚了,那么大公子,李德仁的婚事也需要马上筹备。刘夫人在媒人的陪同下,和老管家牛河一起,来到了坨里镇李明家,双方再一次交换婚书,确定好最终结婚的日子。在北方,一直有 “正月不娶,腊月不定”的习俗,这一次,经过薛神仙的推算,因为算出李德仁是一条真龙,所以确定在二月二“龙抬头”那天结婚。这一条原因,秘而不宣,只有刘夫人自己知道,其他人都不知道,包括李德仁。

二月初一,聘礼队伍,从牛圈村李家出发,一路上吹吹打打,穿街过巷,走了十几里地,来到了托里镇李明大夫家。李明家,今天是闺女结婚,也是大办喜事,有一个专用的名词,就叫 “办花缘”。和儿子娶媳妇一样,聘闺女,也是普通人家最大的事儿。李明娟是李明大夫最小的一个女儿,所以这场喜事儿,办的是更加的风光。牛圈村老李家的聘礼,也给李明带增光不少。

司仪在众人面前,一件一件的唱着李家的聘礼,人群中响起一阵一阵的欢呼声和贺彩生。最后司仪宣布,李大夫赏下聘的人,每人一两银子,一阵震天的欢呼声响彻云霄。

二月初二,牛圈村老李家,鸡叫头遍,三更天接亲的马车就浩浩荡荡的,出了村儿。天还没亮,一阵鞭炮齐鸣,接亲的队伍来到了李明家的诊所,又是一阵鞭炮齐鸣,领亲的长辈开始敲李明家的门,鞭炮声引来了街坊四邻,可以说是人山人海。

接亲队伍中的长辈,拿了一大把的红包,其实一个红包就一个铜钱大子,向乡亲们分发,一堆小孩子,不管三七二十一抢起来就跑,一看有人动手,大家也就一哄而上,眼前是一片热闹而混乱的场面,这实际上是喜家专门制造的场面,另外一边,李明大夫家的张罗人,提着一个兜子,里边有糖,和一些小食品,他伸手就向人群撒了一大把,原来在婆家张罗人那边儿的人群,轰的一声就追了过来,抢着地上的糖果。婆家对方也不甘示弱,一大碟红包抛洒了出去,人群又轰的一声倒了过来。就这样,李家诊所门前,热热纷繁。趁人群混乱之际,娘家人把婆家接心情的人,迎接了进去。双方互相见面寒暄,按照辈分落座,娘家送亲的人,陪着他们吃果子茶。这果子茶很有讲究,第1遍,是花生,瓜子,核桃,板栗等一些干果儿。马上就上了第2遍,苹果,梨,葡萄等一些鲜果儿,同时夹杂一些点心,同时给每位客人,上一杯沏好的香茶,果子茶就指的是这些。那些干果就很快被撤下去了。最后是第3遍,讲究7个碟子8个碗,最后一道汤。8个碗的最后一碗,一定是丸子,客人看到这个丸子,赶紧掏出一个大红包,递给接待的人。接待人拿到这个大红包,就会高声的吆喝,“婆婆家交灶钱了,给大师傅道辛苦了!”

在喝茶的当口,娘家人已经把谁家的嫁妆,一样一样的装在车上。其实里边和外边是有统一指挥的,当所有的嫁妆装好了以后,新娘也准备停档了,这时候才能让厨师傅上那碗丸子,听到的“交灶钱”喊声以后,所有的吹鼓手,各种的响气,一起高亢的演奏起来。新娘会被自己的叔叔或者弟弟,背上花轿。据说新娘上花轿,不能让自己的哥哥或者大伯去送,至于是什么讲究,就没有考证了,反正是一种风俗。

新娘上轿以后,新郎就会配着大红花,去一头高头大马在最前面,然后是花轿子,花轿旁边是媒婆,紧跟着的就是吹鼓手的队伍,在吹鼓手后面,是接亲的和迎亲的队伍,最后是嫁妆,在最后就是一些杂役。婚礼的队伍,绵延起来有好几百米,浩浩荡荡。吹鼓手的队伍,要分三种,一种是唢呐队伍,在花轿后面,一种是锣鼓队伍,在新郎前面,也就是队伍的最前面,另一只是各种乐器组成的小乐队,在队伍的最后面。一路上,三支队伍轮流表演,动静不断。队伍一旦进入春夏,三支队伍就提升演奏,各显神通,招揽人们围观,这时候也会有人,像人情中撒糖果,抛洒红包,造成围观群众的哄抢,制造欢乐祥和的喜庆气氛。每到一个村庄,这种情景都要再现一遍。这一路要过十几个村庄,这种热闹的场面,就会重演十几次。

当喜气洋洋的迎亲队伍,回到牛圈村自己的村庄时,已经是日上三竿,正午十分了。

村口迎接队伍的人,听到对方的唢呐声,就会点起鞭炮,鞭炮声,锣鼓声,唢呐声,会响彻云天,欢乐祥和的气氛,达到最**。这时候,吹鼓手队伍会合三为一,使出浑身的解数,掉门儿也会拉得最高,抬花轿的轿夫们,随着锣鼓的节拍,把花轿晃起来,并且在口中,喊着整齐的号召子,与锣鼓声,唢呐声,鞭炮声,以及周围围观人们的欢笑声,融合在一起,就好像是一个欢乐的海洋。

花轿,在东院的门口停了下来。在送亲的亲人搀扶下,新娘一身大红的装束,盖着盖头,跨火盆儿,越马鞍,最后来到正堂屋,与新郎会合,开始拜天地的仪式。拜天地的仪式没有什么新鲜的,不过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互拜,共用洞房。当然了,旁边的喜哥喜娘,会唱一些吉祥话,各种各样的吉祥话,都会让你听的特别的喜庆。新娘拉着红绳,在新郎的引导下,来到洞房的房间,安坐在床上。新郎放下红绳,走出洞房,向亲朋好友敬酒。特别是要像新亲队伍中的长辈,行你问安。这种仪式结束以后,刘婉君带着你的人,回到洞房。新郎里的人,要用一个长的玉嘴儿烟袋杆儿,把盖头替新娘李明娟,挑下来。新郎新娘重新给刘婉君磕头见礼,刘婉君把李明娟从地上拉起来,说几句贴心的话。李明娟也换上一套,红色的衣裙,跟着婆婆和丈夫,从洞房走出来,向亲朋好友,敬酒行礼。如果遇到长辈,还会收到一些红包。婚礼就是在这样热热闹闹的气氛中结束了。

今年的气候特别异常,上半年风调雨顺,过了一个好的麦秋。麦收以后,老天爷就开始闹腾了,一直是大雨,小雨不断,地里的庄稼,绿油油的,长势特别旺,就是不吐穗儿。大部分的果树,因为雨水大,路虎现象都很严重,只有京白梨,长得又漂亮又光滑,个头比每年都大。牛圈村老李家,有好几条沟都是梨树,眼看着京白梨大丰收。这可愁坏了老管家牛和,因为他知道,你们家丰产,人家也丰产,所以价钱就会很低,甚至会烂在地里。

李明娟是一个细心的小媳妇儿,虽然她来到你李家是初来乍到,但是他早就从李德仁嘴里,把家里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所以,不感觉到陌生,反倒是很快就融入了这个大家庭。李明娟来到你家的第2个月,就已经怀上身孕,所以家里的大事小情,仍然是王彩莲在掌管。虽然王彩莲和李明娟这个妯娌俩,岁数和称呼正好翻了一个个。李明娟,15岁,比李德仁兄弟大三岁,王彩莲比李明娟大两岁,是这几个人中年岁最大的。但是李明娟是李德仁的媳妇儿,李德仁在你家是长子,所以王彩莲要称呼李明娟一声嫂子。虽然称呼是这样,王彩莲也叫她叫的很甜,但是在李明娟的心里,王彩莲仍然是一个可亲可近的大姐姐,所以妯娌两个关系特别好,要是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亲姐妹呢。俗话说,兄弟好不是好,妯娌好才是真好。因为李明娟和王彩莲关系特别好,所以这个大家庭也特别的融洽、团结、美好。

出现今年这种情况,李明娟赶紧请王彩莲一起商量对策。王彩莲是一筹莫展,李明娟倒是有一个好主意。王彩莲一听到李明关的好主意,高兴的眉飞色舞,赶紧的说,“这事儿咱们俩赶紧去找牛爷爷,把这件事定下来,他老人家就不用犯愁了。”

正是:绵绵秋雨雨连连,涝了每年丰收田,

老牛和力不从心,王彩莲愁眉不展。

李明娟到底有什么高招?让王彩莲兴高采烈,让老牛和一展愁云呢?咱们下回再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