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浅山神话 > 第127回,永泽血溅石门营,千面佛熠熠生

浅山神话 第127回,永泽血溅石门营,千面佛熠熠生

作者:李和义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30 09:27: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127回,永泽血溅石门营,千面佛熠熠生辉

诗曰:

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常拂拭,不使染尘埃。

李永泽带着1000多号人马,要在石门营村,雕刻一千尊佛像,经过前期的准备,把人分做了三波,时间歇人不歇地儿,不分白天昼夜的,连续苦干,几百名石匠的手里的铁锤,铁钎子,此起彼伏,铿锵有力,把马鞍山震了地动山摇,好一幅热闹的场面,山谷里回荡着铁锨的声音,传遍了马鞍山,震动着每个人的心弦,场面好不壮观。

石门营离戒台寺五里地,离潭柘寺十里地,正好是进香古道的必经之地,平时上香的客人络绎不绝,潭柘寺已经是初具规模的皇家寺院,几任主持都是由皇上亲自下圣旨任命的,都是全国有名的有道高僧,除了庞大的寺院以外,寺院周围几百平方公里的山场,附近的300多个村儿,都是潭柘寺的庙产,这都是历朝历代的皇帝,为了供养寺院,给他圈的地,因为这个寺院的规模很庞大,大大小小各等级的和尚很多,有这么一个说法,潭柘寺有名的和尚3000,没名和尚无数,可以想见,当时的寺院规模有多大?

潭柘寺之所以在幽州城,盛况空前,他的壮大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它是北方佛教中华严宗的发源地,几位主持大和尚,也都是华严宗的领袖。潭柘寺晋愍帝建兴四年(316年),是佛教传入北京地区后修建最早的一座寺庙。始创时规模不大,名叫嘉福寺。当时佛教还未能被民间所接受,因而发展缓慢。以后又出现了北魏和北周两次“灭佛“,故而嘉福寺自建成之后,一直未有发展,后来逐渐破败。

唐代武则天万岁通天年间(696-697年),佛教华严宗高僧华严和尚来潭柘寺开山建寺,持《华严经》以为净业,潭柘寺就成为了幽州地区第一座确定了宗派的寺院,潭柘寺得到兴盛。

唐武宗李炎崇信道教,在道士赵归真和权臣李德裕的怂恿下,唐武宗下令在全国排毁佛教。潭柘寺也因此而荒废。

五代后唐时期,著名的禅宗高僧从实禅师来到了潭柘寺,铲除荒夷,整修寺院,“师与其徒千人**,潭柘宗风大振“,才使潭柘寺走出了“武宗灭佛“的阴影,重又繁盛了起来。当时的潭柘寺也从此由华严宗改为禅宗。

辽代时期由于幽州地区律宗大盛,而禅宗则发展缓慢,潭柘寺的香火衰微。禅宗大师志远大和尚是最著名的禅宗大师,率领广大僧俗大众,大力推广禅宗,恢复了潭柘寺昔日的辉煌,也是为了把禅宗事业发扬光大,才决定修建这座千面佛。抗衡幽州地区的律宗发展。

中国佛教禅宗,由印度僧人菩提达摩传入。达摩居嵩山少林,谓之祖师。神光在达摩洞前求师**,断臂立雪,达摩传之衣法,取名慧可,为禅宗二祖。僧璨、道信是禅宗的三祖、四祖,四祖道场在黄梅。禅宗五祖弘忍居黄梅东山,教众云集,史称“东山法门“。慧能来自广东,密受弘忍衣法南归,为禅宗六祖,开创“顿悟“宗风。从此,禅宗兴盛于世,遍布全国,远及海外。我们从禅宗发展史上可以看出,僧璨承上启下,受命于危难之际,为传承禅宗做出了巨大贡献。他还创新了禅宗“以心相传,不立文字“的规制,以其毕生心得终成《信心铭》,奠定了中国禅宗的理论基础。

中国禅宗六代祖师传法偈:

达摩祖师:吾本来此土,传法度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二祖慧可:本来缘有地,因地种花生;本来无有种,花亦不曾生。

三祖僧灿:花种虽因地,从地种花生;若无人下种,花地尽无生。

四祖道信:花种有生性,因地花生生;大缘与性合,当生生不生。

五祖弘忍: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复无种,无性亦无生。

六祖慧能: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顿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

禅宗的开山鼻祖达摩祖师,神游北国,看到潭柘寺这座佛家圣地,荒芜颓废,特别派遣自己的子弟,禅宗高僧从实禅师来到了潭柘寺,铲除荒夷,整修寺院,“师与其徒千人**,潭柘宗风大振“,才使潭柘寺走出了“武宗灭佛“的阴影,重又繁盛了起来。当时的潭柘寺也从此由华严宗改为禅宗。才使这个千年的古刹恢复了生机,一直传承到志远大师。

如今志远大师,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修建这座千面佛,惊动了达摩祖师。

达摩祖师从西方极乐世界,驾个一朵祥云来到了马鞍山的上空,被这千人会战的场面所震动了,他便按下云头,在极乐峰下,换上了普通人的衣裳,步行上山,来到了石门营,找到了这座千面佛的面前,只见一个大石匠正在那里,便走上前去。

达摩祖师这个时候打扮的是一个布衣老者,老人家围着这么做包的严严实实的巨石,转了三圈,引起了李永泽的注意,为了安全起见,李永泽走到老人家的身边。

李永泽,“老人家,这是一个繁忙之地,师兄们都在忙着干活,你老人家在这里转了三圈,是不是有什么指教啊?”

达摩祖师慧眼一看,这是一个有慧根的老石匠,身现佛光,心中有佛,看起来自己的子弟们还是能够慧眼识珠的,能够请来这么样一位大石匠,做这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儿,真是难为他们了。达摩祖师心里这么想,实际上也就有了度化之意,灵机一动,要考验考验他。

布衣老者(达摩祖师),“阿弥陀佛,不知道老师傅在做什么?这里边儿声音浩浩荡荡,外面包的严严实实,让人匪夷所思。”

李永泽见老人家话有玄机,恭敬的说,“老人家,你可是不知道,这里边包裹的可是不一般,我们正在西天请佛。”

布衣老者(达摩祖师)听到李永泽的回答,觉得这个人很有智慧,答得这么玄妙,作为一个实家真是不容易了,所以还想再试他一试,“分明是在石头上雕佛像,还说什么西天请佛,真是怪哉。”

李永泽一看老人家,在故意逗自己,仍然是细声慢语的回答,“时尚本无佛,手中无雕刻,心中有佛陀,西天去请佛。”

布衣老者(达摩祖师)觉得这个回答,是一个有佛心的人,所以十分的高兴,“老师傅,你既然这么说,看我这个老头,能不能成佛呀?”

李永泽上下观看了一下布衣老者,觉得这个老人,并非我中国之人,一定是天竺国的高僧,在试探于我,所以他轻松的达到,“此地极乐峰,西天有佛陀,即为天上客,心中就有佛,何必来问我。”

布衣老者(达摩祖师)听到这一个回答,心中很满意,但是还想再试他一试,大手一挥,一阵狂风乱起,千面佛的脚手架,颤动不已,突然间有一个铁锤掉了下来,直接就向着布衣老者(达摩祖师)的头顶砸下,李永泽站在对面看的一清二楚,只见他毫不犹豫,双手推开了着布衣老者(达摩祖师),铁锤挣扎在他的肩膀上,顿时血流如注。

也就是在此时,千面佛被佛光笼罩,达摩祖师,驾云西去,在空中回荡着他哈哈大笑的声音。

正是: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所有的石匠们被这佛光都惊呆了,只有李永泽面对的空中,向着达摩祖师飞去的方向,趴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然后就晕了过去。李永泽性命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