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浅山神话 > 第115回,大地上千里冰封,花窖里春色满

浅山神话 第115回,大地上千里冰封,花窖里春色满

作者:李和义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30 09:27: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115回,大地上千里冰封,花窖里春色满园

诗曰:

云鬓盘头上,斜插簪花香,

碎花别扭扣,鲜艳吐芬芳。

这首诗,主要说的是当时人们簪花的盛况,在幽州城那些大姑娘小媳妇儿们,流行一种簪花热,就是把那些富有香味儿的花朵,比如茉莉花,栀子花,玉簪花等等,用簪子插在头发上,或者别在衣服的纽扣上,成为当时人们的时尚。在幽州城的大街小巷,那些挑着花挑子的花贩子,走街串巷的吆喝呢,把各种各样的簪花儿,卖到人们的手中。

还有一种花贩子,他们有的推着木质的独轮小车,一边放一个大筐,筐里装着各式各样的盆花,这些盆花一般都是盛开的,花朵上还淋着水滴,美丽芬芳,鲜艳无比,那些爱美的大婶大妈们,都愿意花钱买一盆儿,放在家里,赏心悦目。

那些富裕大户们,都是由管家亲自出马,赶着大车到花场子去挑花儿,什么季节就买什么样的花,春天来了,各式各样的瓜叶菊,月季花,和那些琳琅满目的开花植物,成了他们最佳的选择。如果是五六月份,火红的石榴,幽香的米兰茉莉夜兰香都会让他们掏出大把的银子拉回府里,小型的花摆在室内,客厅或书房,大型的花摆在影背墙两侧,或者是大门的两侧,也有的放在墙角或者屋檐下,把房间和院落布置的典雅芬芳。

如果遇到了红白喜事,百花儿成了他们的一种时尚,或者都成了他们身份的象征,特别是有一些节令,摆花儿斗花儿,也成了那些家族和子弟们的乐趣,他们会集中起来,针对一种花儿,搜集到很多的品种,颜色万紫千红,姿态上千奇百怪,这些文人骚客,或者吟诗比对,或者是泼墨丹青。

春季的清明节,即使人们赏花踏青的季节,也成了人们重要的化事活动,你如果到那些王孙贵族,一二品大员的家里转一转,各种花卉摆放的争奇斗艳,在踏青回来以后,欣赏自家的花朵,成了他们另一个乐趣,各种诗词对花卉的赞美也络绎不绝。还有一些讲究的人家,会在这些花卉中选择那些可以食用的花卉,烹饪出各种鲜花美食,招待尊贵的客人。

还有一个重要的花卉活动节日,那就是端午节,人们会把各种花卉,特别是自己居家养的花卉,摆放在一起,在颜色、花朵的大小、品种等等各方面,评选出花中的魁首,也被称作花魁比赛,一般都在街坊邻里中举行,各种花魁比赛,涵盖的人员范围不同,规模大小也不一样,成了迎接端午节的一件盛事。

九九重阳节,是专门进行菊花比赛的节日。因为菊花的品种特别的多,颜色和花型更是千奇百怪,在各种氛围中,斗菊成了他们最大的乐趣,首先是比品种,看哪一家收集到了稀有的品种,特别是绿菊,墨菊,成为上等的佳品,如果谁家收集到这些品种,那就会被传为一时的佳话。其次是艺菊的比赛,这些比赛主要是比造型,主要是小型菊花的比赛,各种的悬崖菊,盆景菊,大立菊花,造型独具匠心,让人赏心悦目,特别是那些多年的老桩子,会让你有老树新枝的感觉,不但艺术气息特别浓厚,而且会成为养花水平的标志。

民间这种赏花儿的花事活动,带动了花卉生产的蓬勃发展,城南黄土港地区成了各种花卉主要的集散地,一到花开时节,买花的人们络绎不绝,尤其是春季的踏青活动,到这里来赏花买花成了一种人们的需求。这也是国泰民安的一种标志。

花卉用量最大的还是皇宫,那些采办花卉的太监们,因为他们常年的采购花卉,简直就成了花卉的专家,对花卉的品种,花卉的造型,特别的讲究。哪些花卉什么时候开放,什么样的标准才能够被皇家所认可,哪一种花卉用什么样的花盆儿,都是有很多讲究的,甚至官窑里会专门烧制花盆儿,用来专门在皇宫的某一个地方摆花用。不管买来的是什么样的花卉,都要在外面套上这种专用的花盆,更显得古朴典雅,符合皇宫的气氛。

为了显得皇家的气派,和皇家的豪华,冬季摆花成了最大的难题。在北国大地,经常是北风吹,雪花飘,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除了苍松翠柏以外,大地都是灰蒙蒙的,光秃秃的,基本上没有什么景观可以看,所以在皇家内院摆起花儿来,就显得更加重要。由于连年战乱的破坏,特别是大宋朝二次北征,宋太宗赵光义把幽州城围了几个月,幽州城边成了烽火连天的战场,对忧愁城周边所有的东西都是一次巨大的破坏,也把养花这个行业,特别是一些独有的养花技术,给破坏了。虽然干后恢复的很快,由于冬季的烤花技术失传了,几十年来,辽国的皇宫里面,到了春节以后,除了从大宋朝进口一些水仙花以外,就没有什么花儿可以摆出来的,虽然有些草本的花卉后来恢复了,但是大型的花卉植物,再也没有出现在皇宫里面了,这让皇上太后很不高兴,因为这件事儿,采办处的太监们经常受到斥责,说他们办事不力。所以今年出去采办花卉的太监们,把主要的精力就放在了这个上面,要让太后皇上在冬天能够欣赏到花开,不能再挨骂了。

所以这些太监,打破了传统的潘黎,要扩大采购的面,除了那些传统的供应商以外,要寻找有能力在春节期间雇佣花卉的花园子,所以今年采购花儿的队伍,比每年都庞大,人员也特别的多。转了很多地方,也找了很多的花把式,没有人敢接春节供花的任务,那些传统的花卉供应商,说起这个事儿,都是闪烁其词,不敢应酬。

采办处的总管太监黄公公,每年都都因为这件事儿被皇上和太后骂的狗血淋头,今年他下决心要找到,能够在春节期间共用花卉的花园的,所以他乔装改扮,没有穿官衣,把这些花园子一家一家的走到,还是没有什么进展,弄得他愁眉苦脸。跟他一起出来的小太监,看到他脸色不好,吓得都不敢出声了。

在和一个传统的花生聊天的时候,突然来了一个花贩子,和花园子的老板交谈的时候,不经意间谈到了王六的花园子,因为没有听说过这个花园子,黄公公竖起耳朵听得起来。

老板,“潘老七兄弟,怎么今年从我这儿买花儿买的少多了?是不是又找到好地方了?咱可是多年的主顾了,还要多多的照顾我的买卖呀。”

潘老七,“马老板,不是兄弟,我不照顾你的买卖,现在买花儿,谁不知道人家王六儿的花儿好啊,要说在这附近十里八村,原来就属你们家的花,养得最好了,拿着你们的花儿去卖,能够卖出一个好价钱的。自从人家王六开始养花以后,人家那个花儿就是比你们家养的好,而且开花儿比你们家早,大家都买他的,而且都赚了大钱,我老是从你们家买花,价钱上我老是比不过人家,你们家的花把式,也应该好好的向人家学学了,几十年不变,我看再这样下去,你们家的花儿会越来越少的。”

马老板,“我把价钱再给你降一点,你多找几个兄弟过来,我保准你卖一个好价钱,还请亲兄弟多帮忙啊。”

潘老七,“没说的,只要你的花和他的花是同样的价钱,我都过来买你的,谁让咱们几十年的交情呢,但是如果人家有你没有的花儿,那我只能去买他的了,马老板,你可不能怪我呀,咱们是做买卖的,不都是想赚点辛苦钱吗?谁不愿意拿出去的花儿既好卖又赚钱呀,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啊?”

马老板,“是的是的,到时候我再多给你让点利,你帮我多走点货,也不枉费了咱们几十年的交情,好不好啊?”

潘老七,“一定一定。”

潘老七,从马老板这里上完了货,推着小车就走了。找了没多远,突然有两个人,把他叫住了。

“劳驾了,七爷” 黄公公和气的走了过来,“你老人家这花儿怎么卖呀?”

潘老七就纳闷儿了,守着花园子怎么买我这花儿呢?嗨,有人花钱买我就卖了,不管他那么多了。“这位大爷,我卖花几十年了,你要诚心诚意的买,我是有利就走,您给个价呗,一看您就是行家,只要是不让我赔本赚吆喝,我全都卖给你。”

黄公公,“你能给我送到家吗?我是城里王爷府的,花的钱和脚钱,我一块给你,你说个价吧。而且以后我还要长期定你的花儿。”

潘老七一看,这可是一个大买家,千万不能怠慢了,“我这是一两银子进的,只要是不赔本儿,您看着给,我给您送府上去,王府我认识,他们也经常买我的花儿。”

黄公公,“我给你二两银子,这买卖还可以吧。一会儿就给我送王府去。现在我要跟你打听点事儿,王六的花园子是怎么回事儿啊?”

潘老七,“您问的是这码子事儿啊?我们这些卖花的,您问谁谁都知道,这也不是什么难事,你想知道什么?我全都告诉你。”

黄公公,“原来在这一块地方没听说过,有个王六啊,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呀?听你说,怎么他养的花儿,比马老板的花儿还要好啊?”

潘老七,“要说这个王六儿啊,我还真知道他的底细,您看我六七十岁了,从小我就跟着我爸爸卖花,那个时候王六他们家可是这周围左右,养花儿最有名儿了,而且他们家专门给皇宫里送花,他们家的烤花技术那是一绝,他们家那个花园子,一般人他都不让进去,就怕被人家偷学了去,断了他们家的这笔大生意。五六十年以前,宋朝把幽州城给围了,也把王六他们家的花园子给毁了,从此以后烤花的技术就断了根。王六他爸爸,就是靠把花园子点出去,过了一辈子。这个王六更没有出息了,平常就在别人家的花园子里养会儿,除此之外,这小子是出了名的懒汉,说来也奇怪了,前两年他娶了一个媳妇儿,这小子可时来运转了,这个媳妇儿真能干,养了一年活儿就挣了一大笔钱,然后就把他们家的花园子给赎回去了,又是盖房,又是养花儿,人家那花儿养的,确实是好,他们家的花儿拿出去,好卖极了,所以我们大家都憋着,只要他们家有新的花儿出来,我们大家,就一抢而空,我因为是上了年纪了,抢不过那些年轻的,所以我从他们家买的花儿,少多了。”

黄公公,“你说他们家原来就是给皇宫里送花的吗?”

潘老七,“这可是千真万确的,小时候我看见过他们家的花园子,而且他们家有烤花的花窖,不过人家不让我进去,我只是远远的看了,他爷爷那辈儿可是有名的花把式,特别是春节烤出来的花儿,那在这十里八村谁不知道啊?王六肯定有这个技术,看他这个架势,那肯定是要今年烤花的,但是他们家宫里头没人了,我们现在都憋着这个宝呢,,到时候一定能够卖一个好价钱,那么多王府哪一家要如果买去,那得多有面子呀,如果再贡献给皇上,说不定还能个生一官半职的了,那时候我们的买卖也就好做了。”

黄公公一听这话,眼睛都绿了,“七爷,你到底想不想做这个买卖呀?你如果真想做这个买卖的话,现在你就带我上他们家去,这个买卖就让你一个人做了,不瞒你说,我就是宫里出来的,专门儿买春节的花儿了,如果他能烤出花来,就让你一个人做这笔买卖。”

潘老七,“大人,你说的是真的吗?咱们现在就去找王六,我现在就领您去。”

灵儿和王六,已经把花窖收拾出来了,花坯子已经准备好了,其他的花儿也不养了,花园这里很安静。今天他们正在给花坯子施肥呢,潘老七带着人来了。

王六,“七爷,这么好的天儿,你老人家怎么没去做买卖呀?”

潘老七,“我这不是找你做买卖来了吗?我要跟你做一个大买卖,就怕你没那个手艺,就怕你不敢做,你只要能够达到我的要求,现在我就给你定金,咱们俩人写个字据,我今天领来了黄先生,他可以给我们做个保人,你敢不敢呀?”

王六,“您只要是做花的买卖,没有,我王六不敢做的,难道您是想买过年的烤花吗?您看一看,我的花坯子全都准备好了,我的花窖也修好了,只要您给我付了定金,我保准过年的时候给您最好的花,别说在平常人家卖了,就是卖进皇宫里也会挣大钱的。”

潘老七,“你要多少定金?”

王六,“我要7成的定金,如果我做不出来,我加倍的赔偿您。”

潘老七,“好勒,这是花单子,你看一看,能不能做出来?如果能的话,咱们现在就让黄先生给咱们写文书,过两天我把银子给你。”

王六,“您这个花单子上的东西都没有问题,咱们俩就写文书吧,过两天您把定金给我送过来,到时候您就请好吧。”

腊月二十那天,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千里冰封,潘老七赶着一辆盖着棉被子的大马车,棚子里还有碳盆,黄公公亲自押着车,一起来到了王六儿的花园子。灵儿和王六早就在花园子等着了,一看他们来了,就把他们领到了花窖门口,并且用棉被捂得严严实实的。

黄公公一看周围,白雪皑皑千里冰封。

王六带着潘老七和黄公公,走进了花窖,两个人一下子就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这里是一片的春色,花开满园。

正是:

飞雪严寒三尺冰,别有洞天一园春。

黄公公喜出望外,比他预想的要好的多,潘老七更是被奇花奇景给弄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黄公公脸色一变,计上心来,要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