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浅山神话 > 第一卷前传 第1回 引子

浅山神话 第一卷前传 第1回 引子

作者:李和义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30 09:27: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1回 引子 未定都城先定坟,道衍和尚做忠臣

诗曰:太祖皇帝创大明,一世英明也驾崩。

永乐皇帝赢靖难,国都搬到北京城。

这首诗是说,明太祖朱元璋,创立了大明的千年基业。到了临终之时,把自己的皇位传给了孙子,引得天下大。

1399年(建文元年)六月,燕王府护卫百户倪谅告发朱棣谋反,朝廷下令逮捕燕王府官属。都指挥张信暗中向朱棣报信,朱棣听了道衍和尚的建议,便决定立即起兵,并以诛杀齐泰、黄子澄为名,号称奉天靖难。道衍则辅佐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

同年十月,朱棣袭取大宁(今内蒙古宁城),南军主帅李景隆趁机围攻北平。道衍指挥将士守卫城池,击退南军的进攻,又在夜间将士兵用绳子吊出城外,与朱棣的援军内外夹攻,大破南军。李景隆、平安相继败退。

1400年(建文二年),朱棣围困济南三个月,难以破城。道衍让人传信给朱棣,道:“将士已经疲惫了,还是班师吧。“朱棣于是退回北平。后来,燕军又在东昌(今山东聊城)战败,大将张玉战死,朱棣再次退军。

当时,朱棣本打算稍作休整,但在姚广孝的极力劝谏下,继续进军,击败盛庸,攻破西水寨。后来,道衍对朱棣道:“不要去攻打城池,应迅速直取京师。京师兵力单薄,一定能攻克。“朱棣采纳他的建议,在淝水、灵璧连败南军,并渡江进入京师。

1402年(建文四年),朱棣称帝,是为明成祖。

你说这道衍是谁?俗名姚广孝(1335年-1418年),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独暗,号独庵老人、逃虚子。姚广孝年轻时在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精通三教, 与明初儒释道各家学术领袖都有不错的关系。成祖继位后,姚广孝担任僧录司左善世,又加太子少师,被称为“黑衣宰相“。负责迁都事宜,一手规划今日北京城布局。

道衍和尚,领了圣旨,赶回北京,来到了京西定都峰。他睁开三角眼,俯瞰华北平原,环是京西群山,调动了风水罗盘,看到飞龙浮现。他闭上三角眼,暗暗的掐指计算,一分洋洋得意,一丝细细的盘算,让他看到了大明,稳固的江山,传承百年。忽然间,他又睁开了三角眼,手指停住了掐算,目光只看西南。除了明朝清晰的龙脉,压住了元朝的气数,但是有一丝微弱的龙气,在西南隐蔽。他一阵错愕,惊出了一身冷汗。这西南的龙气,虽然隐蔽,还是没有讨过他精湛的技术,精密的掐算。

他仔细观察着地形,西南有一座山,有两个山顶,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双尖山。他赶紧拿过地图,西南部,那座山叫做双尖岭,沿着双江流顺流而下,太行山形成环抱之势,并在山前形成了九龙汇聚的景象,分明是一个龙兴之地。

地形已经明白的告诉了他一切,明朝虽然飞龙在天,仍然有两股龙气,已知明争暗斗。北方元朝,虽然还有些残弱之气,但是气数已尽,不会对大明有严重的威胁。破解的关键就是定都北京,用大明朝兴旺的龙气,就能够破解元朝的威胁,虽然还会有曲折,但是动不了大明的根本。倒是这一股暗藏在西南的龙生之气,让他更加警惕。从地形来看,九条山脉汇聚在一个点上,形成了明显的龙兴之地,我想不被大明构成威胁,一定要想方设法进行破解,才能够保得大明江山,千年稳固万事流芳。

他在地图上,做了一个明显的标记,这个标记下面压的就是一个村——牛圈村。

他默默的回到庆寿寺,开始了对北京城的设计。

同时他起草了一份奏章,上书明成祖永乐皇帝,在自己百年之后,要求把自己的坟地选在牛圈村。奏章没有提是因为什么原因。他一直把这个奏章藏在身边。

1418年(永乐十六年),姚广孝病重,不能上朝,居住在庆寿寺中。成祖数次前去探视,赐金唾壶,并问他有什么要求。姚广孝说道“:僧人溥洽被关在牢里已经很久了,希望能赦免他。“溥洽是建文帝的主录僧。当初,成祖进入南京,有人说建文帝装成僧人逃走了,溥洽知道这件事,有人则说建文帝藏在溥洽家里。皇上便以他事为由禁锢溥洽,而命给事中胡濙等到处寻找建文帝的下落,一直都找不到,溥洽被下狱已有十余年。直到这时,成祖答应了姚广孝的请求,马上下令将他放出来。姚广孝叩首拜谢。然后他从身上拿出来他早已经准备好的奏章,请求把他的坟地选在牛圈村。明成祖恩准了他的请求。

不久,姚广孝病逝,终年八十四岁。成祖废朝二日,以僧人的礼制安葬姚广孝,追赠他为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赐谥恭靖,赐葬于房山县东北,还亲自为他撰写神道碑铭,并授给其养子姚继尚宝少卿的官职。

姚广孝墓塔位于今北京房山区牛圈南,建于明代永乐年间,为八角九级密檐式砖塔,高约33米。塔前立有明成祖朱棣“敕建姚广孝神道碑“一座,碑立于宣德元年(1426年),高4米,宽1.1米,厚0.33米。

须弥座塔基束腰部分雕寿字纹和花卉,四正面雕假门,四侧面雕假窗。正面门楣之上嵌方石一块,其上楷书:“太子少师赠荣国恭靖公姚广孝之塔“。塔身往上是九层叠涩檐,各角均悬铜铃,风吹作响,声音悠扬。墓塔整体结构匀称,塔身上的花卉图案别致,且雕刻精细。整个塔身轮廓清秀而挺拔,充分体现出明代塔的建筑风格。

正是:

机关算尽保大明,生做功臣死做神,

唯有道衍一和尚,生生死死做忠臣。

解说牛圈村是怎么来的?请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