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刘协:我真的只想禅让啊! > 第三百四十一章 阳平关下(4k)

却说,刘协的大军从河池出发继续南下,因为刘协执意要顺手处理一些氐人的问题,或者干脆说,就是当窦茂的脑袋被送到他这里的时候他实在是太懵逼了,以至于不得不又多花了几天时间回见武都郡白马氐其他的各路氐王,反复的向他们不厌其烦的表述自己在民族问题上的政治主张,总而言之吧,时间上其实是耽误了几天的。

而等到他的大军真的到达阳平关下的时候赵韪的第一波朝贡差不多也已经到了位了,这倒是让一直忧心粮草问题的刘协狠狠的出了一口大气。

你看这原本应该补给给吕布的军粮现在全都进了自己的腰包,还捎带上了堆积如山一样高的丝绸,刘协一时间也觉得自己可谓是英明神武。

虽说这些东西某种意义上也算是他卖脸卖的吧,朝中对他给赵韪封王的这事儿反对的声音还是很大的,但刘协那套已经被现代社会国际政治深刻洗脑的价值观实在是和朝中的这些大臣三观不合。

我的脸都这么值钱了我还不卖,那不是有病么。

也算是意外收获吧,赵韪这次把吕布集团中他自己和他的几个大将的家属都给送来了,这其中包括了诸葛亮的老婆黄月英,这个刘协倒是挺有准备的,却没想到徐庶不知道怎么回事儿被当做了诸葛亮的家属给送来了。

满朝文武当然不知道这俩人是谁,但这俩人对刘协来说也算是如雷贯耳了,他还特意将两个人叫到了自己的跟前,想和他们单独的唠唠。

这别说俘虏了,刘协这人死懒死懒的平日里真的单独见面的也就是那么几个重臣,两千石甚至两千石官吏以下的大臣中真的与刘协单独见过面的也不多。

反正结果刘协见黄月英的时候真的有点失望,长相上,只能说是一般人,跟曹曦相比半斤八两,区别不大,谈不上好看但也不至于亲嘴的时候闭眼。

才学上就完全谈不上了,据她自己所说诸葛亮平日里倒是很喜欢墨家的学问,她作为老婆确实跟着看了一点,对于墨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思想勉强也能说得上略有涉猎,但对于发明创造之类的小道,就真的可以说是一窍不通了。

然而本来非常失望刘协见到徐庶之后,却是又被徐庶给整懵了。

“你的意思是说……诸葛亮是我军卧底?还是自带粮草不用发工资的那种?”

“是,当年孔明为了躲避吕布的征兆不惜自断双腿,事实上他本来就是要进京参加科举的。”

“哎呀~!”

这磕唠的刘协都有点上火,忍不住的就锤了自己一拳。

却见一旁的司马懿不屑地皱眉道:“就算是如此,也只能证明这个诸葛亮是被强行征辟,赶鸭子上架了,如何能证明他就是身在吕营心在汉?韩遂当年也是被北宫伯玉强行征辟的,现如今不是同样也成了朝廷的心腹大患。”

这也算是正常怀疑,没凭没据的,你说你心在汉就心在汉啊,毕竟大多数时候坏和蠢没那么容易被分清。

然而刘协却摇头道:“无需质疑,我相信这个诸葛亮一定是心在汉的,这位徐庶先生所说的也一定都是真的。”

司马懿诧异道:“陛下何以如此笃定?”

“因为他是诸葛亮啊,此人大才,若是真心辅佐吕布,这吕布又怎么会落到今日这个地步?眼下情报不足,虽然不能确定这诸葛亮到底做了什么,但是我军之所以如此顺利就已经大胜可期,我想这其中一定有诸葛亮的功劳吧。”

司马懿闻言哭笑不得,他也是实在想不通,为什么天子会对一个从未见过面的,据说年龄和自己也差不多的年轻人如此推崇?

这徐庶见天子居然真的如此信任诸葛亮,感动不已自不必说,却是从怀中拿出了极厚的一张图道:“此图乃孔明所做,里面不但标注了益州之地的地形地貌和具体的兵力部署情况,还包含了益州地方上六百石以上全部官吏的基本信息,成都一百石以上的全部信息,以及一千石以上几位重臣和各郡县的豪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与分析,另外,孔明在益州这段时间以来,已经初步建立了一个间谍机构,人员上大概有两百左右,主要集中在成都,他日陛下若要攻打益州,可命他们传递军情,放火烧城,制造混乱及谣言等,他们本来就一直都是在帮孔明弄,此乃他们的详细名单,还请天子一并过目。”

刘协接过来后又跟司马懿分享,一时间都是感慨连连。

大才啊,大才。

可惜现在吕布是穷途末路,朝廷短期之内都不会再有攻取益州的计划,诸葛亮的这份精心准备之材料的价值已经大打折扣,但总的来说依然还是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的。

可给刘协高兴坏了,要知道诸葛亮甚至都是刘协禅让的既定目标之一,就算是眼下直接禅让可能已经无望,那也是未来的帝国首相的不二之选啊。

甚至就连这个徐庶,印象中那也是了不得的大才,即使他现在已经人才济济,对所谓的历史名人也没有什么收集癖,但他依然还是十分欣喜的请这个徐庶吃了个饭,与他畅聊了一些荆州和益州的事情,却是愈发的感觉受益匪浅。

倒也不是说他的水平真的就比刘协手上的其他人更高,只是这徐庶看问题的角度与他们完全不一样,作为切实在两地生活过的人对某些细节的掌握也更加的全面,于是刘协几乎是当场就任命徐庶为随军司马,让他成为了自己此次行军的谋主之一。

骤然将一个俘虏拔擢到如此高位,却是整得这军中文武都稍稍的有些不满,结果刘协这头用于存放益州贡品的库房都还没修完,不,准确的说是都还没开始修,这头韩遂的投降信就到了,与他一块到的还有个吕布,五花大绑的。

投降信里说的还是挺明白的,韩遂将诸葛亮夸得跟朵花似的,将本次兵变的功劳也全都一股脑的推到了诸葛亮的头上,尤其是还点明了当初张卫之所以能成功从阳平关逃到南郑并重新站稳脚跟,他诸葛亮可谓是功不可没。

再加上刘协本人的推波助澜,对诸葛亮可以说是极尽推崇,弄得现在军营里质疑徐庶的声音确实是少了,整得大家对诸葛亮特别特别的好奇。

好奇中掺杂着三分敬佩,七分嫉妒,剩下的九十分全是不服,都憋着劲想考校考校这个未曾见过面的年轻人。

不过可惜的是,刘协暂时还是见不到诸葛亮的,因为韩遂居然是有条件投降,表示他愿意臣服于朝廷,要人质要朝贡都没问题,但却是跟刘协要一个西域都护的职位,如果可以的话希望能让他女婿阎行来担任金城郡的太守。

见诸葛亮之前还得好好先解决一下这个事儿,于是刘协的幕僚班底很自然的就吵作了一团。

尤其是当刘协问司马懿的时候:“仲达以为韩遂的条件如何,我到底该不该接受呢?”

“回陛下,臣到底不了解具体情况,实在是不敢妄言,这个……不知徐先生怎么看?”

荀悦见状也道:“是啊,元直兄乃诸葛先生的挚友,本身也是才学惊艳之辈,想来必有妙计,不如说一下?”

一旁同为颍川人的赵俨见状还想说点什么,却被司马懿打断道:“就是,给徐先生一点机会么,是新来的,骤然拔擢成为天子幕僚,若是没有功劳,如何能服众呢?”

徐庶见状无奈地叹了口气,这还能怎么办呢?摆明了这司马懿和荀悦等人不爽自己啊,好歹荀悦也是颍川人,多少还算是给了点面子,或者说人家本来针对的也是尚未露过面的诸葛亮,但是司马懿,这可就差直接开口怼他了。

然而问题是韩遂这事儿本身又有什么可说的,事情明摆着的,要么接受要么不接受,怎么选都必然是要被质疑的。

这,可能就是拔擢的代价吧。

见实在是躲不过去了,徐庶也只好道:“依,臣之愚见,都护之职毕竟至少现在暂时还只是一个比两千石的职位,他既然开口只要了这个,想来也还算是有诚意,也不能算是狮子大开口。”

却见司马懿冷笑道:“徐先生这话未免不明大局了吧,天子建城市,疏运河,抚益、扬二州,并凉州群雄,重振西域之心就连他韩遂都看出来了,西域都护担负经略重任,怎么可能维持前朝比两千石的设定?只怕是两千石都挡不住,至少也是要一个重号将军号来领军坐镇的,何况他还提议要他的那个女婿来当金城郡的太守,这叫投降么?这分明是在跟天子谈生意,他一个丧家之犬有什么资格和天子谈生意,我料这阳平关之内的敌军早已是士气崩颓,取城关易如反掌,陛下,臣以为,不用去理会他的这个所谓投降,现在就应该攻城,至于西域事,等攻下来阳平关生擒了他韩遂再说也不迟!”

徐庶闻言,只得无奈地瞅向荀悦,希望自己的这位实则上已经位高权重的老乡能帮自己打打圆场,也说句公道话。

毕竟自己这个骤然拔擢的幕僚,以及那个尚未谋面的诸葛亮升得再怎么快,也影响不到他的地位吧?

见状,荀悦低头沉吟了一会儿,道:“两位说的都有道理,西域事,天下人确实是很难找得到比韩遂更合适的人选了,且陛下既然准备经略西域,金城也确实更合适作为凉州的治所所在,是否让阎行担任这个太守可以再议,但韩遂,确实是值得拉拢。”

“然而……臣以为朝廷就算是放过他,那也只能是出自于天子的恩赐,他一个穷途末路的反贼,若是陛下如此痛快地答应了他,岂不是让这韩遂将来更加的桀骜难治了么?此例,不可开啊。”

“所以臣以为,还是应该先打,打到韩遂不敢提条件了,真的无条件的投降了,到时陛下哪怕是直接任命他韩遂为凉州刺史,也是陛下您的宽宏大度。”

徐庶哪里知道,刘协推崇诸葛亮根本不是见他以后的事儿,自打这人跟了吕布之后,荀悦都已经记不清天子跟自己嘟囔了多少回了。

徐庶么,肯定是威胁不到他的地位的,按说大家都是颍川同乡,他作为颍川士人实际上的领袖应该对其照顾一二,可谁让他是诸葛亮的好友呢?

打仗好啊,说不定打起来之后韩遂一急眼,直接把诸葛亮给宰了呢?

于是乎徐庶不得不将话头接了过来诚恳地道:“两位大人的意思,分明也是认可,西域事,西凉事少了韩遂不行的,甚至看这意思这韩遂只求一个西域都护之职明显是不够的,至少是现有管制下比两千石的都护之职是不足够的,之所以要攻打韩遂,只是为了朝廷的威仪,陛下的颜面。”

“然而陛下,阳平关就摆在这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形势就摆在这里,咱们手中真正能靠得住的只有一万多的禁军,韩遂手里足有六万大军,他的士气就算再怎么崩颓,咱们又如何能够对其进行威吓?粮草消耗要几何,将士们又要付出多少条的性命?这样打下来的阳平关,咱们真的还能对对韩遂招降么?”

徐庶也是吃准了刘协务实而不慕虚的性子,否则的话,自己现在还在益州呢。

说白了,此时的韩遂真上了谈判桌还真不是完全没有谈判的本钱,把他打服固然是更符合朝廷的颜面,也能更好的驯服这条老狐狸,但这个战损肯定是免不了的,而且不管是钱粮上还是伤亡上,都小不了。

然而刘协听了他们的话,想了半天,却是突然命人把随行的张鲁给叫了过来,问道:“张天师你在汉中也待了这么多年了,不知,有没有听说过一个叫定军山的地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