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刘协:我真的只想禅让啊! > 第二百二十五章 凌烟阁与功臣们

就这样,刘协在幽州一待,就是将近一个月。

经过尚书台的选拔,最终,并州阳曲郭氏的郭缊接替了这一职务,此人以前做到雁门太守,也是两千石,并州人么,同样是胡汉杂居的地方,对于管理幽州事物也算是触类旁通,最关键是此举也算是给并州的那些士族一个明显的信号:只要你们乖,还是允许你们当官的,以前的事儿咱们都可以既往不咎。

从此以后,并州人去幽州当刺史,幽州人去雍州当刺史,雍州人去并州当刺史成为常例,却是在百年之后意外整出来一个边郡士族集团,却是后话了。

此外,刘协顺便在涿郡搞了一次大赏群臣,给此战中所有有功劳的将士都封了官,赐了爵位,并且传令给正在洛阳搞建设的司马防和糜竺,让他们把现有的张扬殿给改一下,给改成了凌烟阁。

并且明确的表示,要在此供奉二十四个有功之臣,给予最高规格的礼遇,让他们香火与太庙同在。

内心深处则是计划着让二十四位权臣再接再厉加把劲,把自己架空好推动君主立宪再进而禅让回家。

首先是曹操,作为官渡之战主力战场的指挥者他是毫无疑问的首功,而以他今时今日的地位,却也实在是赏无可赏,想了想,刘协还是决定封他为魏公。

这一个在东汉来说,实际上已经有一点超规格,甚至有一点点僭越的赏,命令他继续全督魏郡的战事。

希望他可以像历史上一样再接再厉,争取也能称个王什么的重新把自己架空。

当然封他当魏公这个事儿确实也是有一些反对的声音的,但总得来说反应不算大,毕竟只是封个公又没加九锡,也不像封王那样敏感,最关键的是,大家确实是已经不知道还能赏赐曹操点啥了,如果拿他当个忠臣来看的话,确实是太特么的功高震主,赏无可赏了,将来只要他不造反,凌烟阁第一位的人臣必然是他,谁也抢不走。

(那啥,之所以把主战场写的比较简略实在是因为没啥可写的,主线上和历史上差不多,写出来就跟趣味讲历史似的,这还真不是跳得急,没让猪脚去官渡也是因为如此,那仗怎么打也打不出历史之外的主线,写这一仗的网文也太多了,我的能力有限,实在是写不出什么花来。)

第二功是贾诩,这也是毋庸置疑的,这贾诩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平定了关中,嗯,虽然平定了的是一个破破烂烂几乎连人口都没有了的幽州,但好歹也算是是平了,更关键的是他的绕后一击,一举将整个西线战场的战局逆转,进而使得天子顺畅的兵出壶关,进而成为此战逆转的胜负手。

第三大功是单骑平幽州的刘备,这却也没什么可说的,刘协直接将两人都封为县侯,食邑八千户。

之所以还差着两千户没给到一万户,也是希望他们俩人再接再厉么,为了万户侯而努力么。

这两个人,自然也是稳稳入凌烟阁的了,便也干脆命令司马防将俩人的画像也给挂上。

又想了想,干脆又加了个张杨,好歹人家也是太傅么,虽然现在狗屁的实权也没有了,但当年的杨安典都是人家建的,这份忠贞总是要褒奖的。

你们多录几个权臣,咱的权力不就分出去了么。

第四大功夏侯渊,这也没什么可说的,毕竟青州是他平定的,虽然听说张辽在其中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但毕竟他是张辽的领导么,也给封了县侯。

这个就暂时不挂凌烟阁了,毕竟这夏侯渊此前也没什么前功,这个功绩以后也未必就不能被后人反超。

第五功荀彧,第六功杜畿,第七功钟繇,仨文官都给封了乡侯,除了荀彧,其他人也就都暂时不进凌烟阁了。

至于此战中表现的也算是比较优秀的张辽、徐晃、于禁、夏侯惇、还有关羽、张绣、贾逵等,也是人人都有封赏,不做细表,反正都没进凌烟阁。

又想到刘备这次明明立了大功却主动放弃幽州刺史的高风亮节,又特意拜刘备为录尚书事。

想了想,干脆给贾诩也加了个录尚书事职衔。

刘协的目标,是希望大家都去录尚书事,不是都说这是权臣的标志么?希望大家都能当个权臣,把我这个君主的权力都给分走。

要不是夏侯渊的这个战功实在是太虚,他自己以前也确实是没有什么其他的功绩,刘协都想把他也给录上。

然后吧……众人就忧心忡忡的心中咯噔一声,而得知了这一消息的曹操也郁闷的仿佛吃了狗屎。

一个人录尚书事那叫权臣,两个人录尚书事那叫重臣,一堆人录尚书事这算是怎么回事儿啊!这权责不就和议税阁重复了么?

这哪是在奖励刘备和贾诩啊,这分明是在夺曹操的权啊!

除了刘协之外,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看出来了,随着袁绍的身死,刘协与曹操这位功高震主赏无可赏的新任魏公之间,恐怕又要掀起一轮新的政治博弈了。

就是不知道这次的斗争能不能控制好这个烈度,希望,别给这好不容易安稳下来的朝局造成太大的震动吧。

这么一想,天下的有识之士喜悦之心尽去,又变得忧心忡忡了起来。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

老实说,这一个月里刘协过的是真的挺开心的,每天就是带着文武百官到处去各个少民部落中乱转,天天开篝火晚会吃烤串,晚上有三个大美人暖被窝轮番宠幸,有时候状态好还能一起宠幸。

这日子,真的是舒服啊,舒服的他那颗想要回家的心思都有一点淡了。

他甚至还心血来潮的,跑到右北平郡去赚了一圈,可惜,两千年的差距实在太大,除了一条无定河,哪都认不出来。

一个月里,刘协将麾下的屯田之兵中,未曾婚配的,和这次帮助他一块作战,但实际上压根并未真的打起仗来的冀州辅兵,都给留在了涿郡和广阳一带,命令他们在此处耕种,择其精壮重新军屯,并交给了郭缊来进行管理。

又命令一部分汉化程度比较高的少民以迁都需要填充人口为名,让他们去河南一代进行耕种。

算是在两地进行了一次人口调配。

这其中,又有好多的少民贵族和幽州本地的游侠被刘协所招募,成为了禁军和宿卫,而这两支职业的精锐的军队,数量上又一次的飞速膨胀,经过并州、冀州、幽州三弟的扩充,数量眼看着就要突破两万大观。

反正许都肯定是吞不下了的,回去之后刘协就会让禁军改为洛阳屯驻,也算是为迁都做准备。

再用许都来做国都实在是太不方便了。

司马懿曾经提醒他,如此一来全职士兵太多,朝廷的财政打完仗虽然稍微宽裕了一点,但想养活这么庞大的全职士兵队伍,还要发俸禄,还是有一点吃力的,建议刘协进行军制改革,并且为两支大军进行军事改革。

而对此,刘协却是胸有成竹地打了包票:“你放心,此事我早有算计,回了许都之后就会实行。”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