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在大明当皇帝 > 第533章 真龙论

我在大明当皇帝 第533章 真龙论

作者:荣王小盖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43: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自智人走出非洲,人类的脚步便在十数万年间踏遍了全球每一块地,到处都留下了生活生产的痕迹。

可为什么后世,唯有中华能被称之为五千年文明古国?

因文化,因传承,因神州大地上的汉族先民,是最早将人类文明推进城邦时代,构建了完整了社会体系,运行模式的民族。

五千年传承,东方汉民从原始宗教,原始信仰起步,一步步发展成出灿烂的文化。

甭管某些文化是否与后世被批判为糟粕,其本身都已成为了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真龙天子这一概念,更是贯穿古今,后世再过了觉醒年代,破了四旧后,依旧人坚信教员为救世真龙,更别说将封建文化发展到巅峰的洪武年间。

真龙之说,不仅流传甚广,更令人从心底信服。

抓住这一点,自古借此为宣传的造反太多,越是上层阶级对此越发不相信,不然也干不出将皇帝送上神龛的举动。

但发生在朱允熥身上的事,真的解释不了。

解释不了便脑补,脑补不成,深刻在思维逻辑底层的“真龙”印记就会激发,进而形成某种闭环,不断自我强化,加深这一块观念,若是外界也在传,这不就对了吗?

真龙传说对应到朱允熥,唯一无法解释的点,只有一个……那就是皇太孙之位,为何选朱允炆而不选朱允熥。

既为真龙,当横扫无敌,天命加持,又岂因一人造伪龙而丢失储君之位,只能偏安与琼海之地?

这是整套逻辑链中唯一有问题的地方。

不过道门已对此进行背书,解释。

现实铺垫,建立逻辑基础。

在道门铺垫中,以人有三六九等之分,也将龙作为分化。

建立大一统的秦朝始皇帝,不用说,那是始龙,原始真龙,是龙中最高的一级。

不同于始龙之子,那些龙子龙孙,每一位原始真龙的出现,皆代表一重天命。

始皇帝代表了大一统,是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论,地同域的大一统。

后续如刘邦,汉武隋唐开创者,皆被赋予了一重天命。

到了老朱身上,老朱的天命就是重整山河,光复汉统,重立中华。

同时也解释了,始龙之所以能传代,他的子孙后代能做皇帝,不是因为别的,仅仅只是因为始龙有大功德,福

“没什么辛不辛苦,一切就看人怎么去想,族人选我做头领,背后的理由有很多,不仅仅只是我是阿妈的女儿。

汉族也好,我们黎族也罢, 都是人,都想过好日子,过平静富足的好日子。

这种日子,以前有人不想咱们过,不仅如此他们还想将手伸进我们的领地,弄得全天下的好东西,都像是他们的一样。

不给,就是一句不尊王化!

我们若是再强烈一点,便是软刀子割肉的封锁,那帮鸟人若是有胆子动刀动枪,打一场输了咱们还好受一点,结果一帮子没胆子的。

是真的脸都不要了!”

说着说着,王十三娘就回忆起曾今的往事。

黎族也是人,是人就没人想着过朝不保夕的日子,甭管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只要不是反社会人格,整天打生打死真的没事干吗?

“过去的日子,将来是否重现,琼海的政策是否会反复,谁也不敢保证,只因人寿有终,岁月无终!

过去的就别回忆了,未来也不需要惶恐,着眼当前,咱们好好聊聊!”

朱允熥吞下最终的年糕,目光看向王十三娘。

王十三娘点了点头。

商议那是下面人的事,具体如何决策才是首领们的事。

朱允熥没时间长留在自治区里,年关将近,王十三娘也没时间陪着朱允熥,都是有很多事情要做的人。

“先说说征兵,你们的反应我是真的没想到,太积极了。

这是好事,代表这四年我做的还不错。

但想来,十三娘对于军队建设了解并不多。

如今不是过去!

过去的战争,双方操着冷刀子,冷箭,胜负取决于个体,组织与士兵的坚持。

一场战役,一支部队损员超过一成就要面对可能崩溃的风险,达到两成不崩便算精锐,能在三成损失下维持战力的,这种军队一般只存在与开国早年,是一国的王牌。

但这套规律,只适用于汉人,不使用汉人以外的民族。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我个人理解,源自与生存环境的险恶,与自幼集体生活,以及保护族人的战斗意志。

当然啦,拥有这些品质,不代表就能战而胜之,一场战争除开这些基础的要素,还要配以武器装备,军需保障,最后是指挥层。

前者是少数民族的优势,后者优势在汉族,若是能互补便可成无敌之军。

但因隔阂,汉族与少数民族很难全盘相信对方,这种情况下,汉族军队建制偏向与以血脉,宗亲为感情纽带的父子,堂兄弟之间,胜则全族升天,败则全村挂白!”

朱允熥说的很随意,王十三娘神色却一点点凝重。

“现在已经不一样了,燧发枪,黄火药,炮火,所代表热武器时代已经降临。

热武器的出现,必然将终结冰冷器,同样也终结我刚才说的那套规律。

相较于冷兵器时期对于个体,基层组织度的要求,时代要求更高,体魄只是一个基础,还需学量学识。

同样要培养一位优秀的士兵,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资源是完全不同。

经一系列计算,现在要培养出一位合格的士兵,最短需十个月训练周期,先后投入等价于二十两白银的资源,如此也只是刚刚合格。

花了怎么时间和金钱,没有哪家愿意让他们去做炮灰,因此后续的投入更多。

在这种消耗下,注定了每一个征召名额的背后都要考量很多很多内容。”

话说的怎么清楚,朱允熥就是怕因信息差而产生什么误会。

黎族是人入了军队,但时间尚短,配以现在的军规,还没有黎族士兵得到探亲假,黎族上下自然也就无法得到正确的信息,不然就不会嫌两年八百人的名额少了!

因此必须要将话说清楚。

“如果是这样的……”

听完这话,王十三娘有些木,他们是真的没想到,背后的情况会是这样。

欺骗不可能,今年没族人从军中回来,但开年呢……

时间可以戳破一切谎言,更别说事关军队,两族信任,朱允熥不可能怎么短视。

真相如此的话,两年八百人的名额就不再是暗中防备他们黎族融入,也非排斥。

“军机建设是一国基础,保密是肯定的,你们不知道反倒让我安心,代表大家过去都没做伤害彼此感情的事。

你们的热情,我们也接受。

过去的军队只有战功,功勋和富贵,现在的军队还有教育与人脉。

人数太多,资源吃紧,影响其他,人数太少你们也不好分配,这样吧,两年一千三百人,洪武二十九年六百,洪武三十年七百,具体的视当年琼海资源在做变化!”

看似是商议,实则说到这里,该懂都懂得了。

“可以,具体的我会向下解释,争取调出最好的苗子!”王十三娘点了点头。

培养一人十月,十月花销二十两白银,折换成琼海纸钞足足200块。

200块对于王十三娘来说不对,可落到一个人身上,在十个月之内花掉,怎么去花便有些考验王十三娘的思维习惯。

六百人,那就是十二万,投入这么多,结合朱允熥方才所言,后面的事但凡有脑子就应该知道,她无需深究。

……

很多事情,事情发生过程会很离奇。

黎族视征兵名额为核心,这点被朱允熥所察觉,故而长篇累牍对此解释,消除彼此之间信息差,解释逻辑根本。

朱允熥视自治区发展为重点,药材种植园为核心,结果王十三娘准备的更多,地点,气候,领地范围内药材分布,后续支持保障该怎么做,这些本该由朱允熥他们考虑的,黎族已经整理出来,前期工作不说全数完成,在有了这份准备后,也能将准备时间缩短两三个月,并且就药材种植的种类,药草种子,黎族也有准备,诚然他们对于领地内情况太清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