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在大明当皇帝 > 第527章 休息之地

我在大明当皇帝 第527章 休息之地

作者:荣王小盖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43: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下两层为密封水舱,前后切割成左右两排,二十四个两米高,宽度两米二,高二米四的独立单元,内里存储了大量的资源,单一单元被破,也仅仅只是漏水,不会影响到全船。

第三层位于一层甲板,左右开二十四个窗口,是火炮位。

此行不动火炮,这宽阔的一层早已成为人员的休息之地,随着先登人员上岸,一个下午的时间这一层改成办公场所,三十多位官吏正紧张的处理着各类事务。

再往上就是船员的休息地,设计与后世差不多,空间狭小,生活各类不便。

至于船长室则在第五层,视线可透过风帆瞭望四方,指挥全船工作。

“军座!”

瞧见张岩的声音出现,一位身穿常服军官说道。

看了一眼军官手中的文件夹,张岩从军官身边绕开,“做你的事,我就下来看看!”

“是!”

说罢,军官直接踏上旋梯。

张岩的到来,不少人都看到了,但搭理张岩却没有,有功夫搭理张岩,还不如先将手上的事情做完。

航行的过程,大量数据汇聚,可办公空间不足,积压了下了海量的数据要处理,更别说还有接下来的事。

“有什么事?”

张岩已经站在身后多时,张恨知道吗?

肯定知道!

但搭理吗,真的没搭理,直到手中的工作告一段落,这才一脸无奈的转过身来。

不说不是一个体系,张岩管不到自己。

就算他张恨成了张岩的部下,他也不可能因张岩而乱了自身节奏。

“据观测,接下来会有暴雨,这会影响很多事!”

张恨没搭理自己,张岩并不放在心上,理当如此,但暴雨的消息还是要说。

“……”

闻言,张恨手一僵。

时间进入十二月,一年之中最冷的季节,南方的气候不是太冷,但阴湿的环境谁也不会喜欢。

暴雨来袭,势必影响施工。

如果接下来真的有一场暴雨,这将弄出大麻烦,脸色能好才怪呢!

“事情我知道了,我会优先考虑,先将帐篷等物资运上去?”

船队带足了物资,各类物资足够八百人在野外生活一月,至于生存的话,两三个月都没问题。

但准备为准备,如今船队刚刚抵达九江,靠岸都没靠岸,只是人员先登。

数百吨物资,借港口成熟的装货体系,前后装运了三天两夜,但九江这地一穷二白,什么都要靠自身,没个半个月的时间,休想将货从船上卸下去。

“你安排,我睡觉了,有什么找平安!”

“来人,通知富苓号自已探明水域,抵进岸边!”

帐篷什么的,每艘船上都有,但装有最多还是富苓号,那是一艘千料楼船,算是江南陈家的家底之一,前后使用了三四十年,早已列入淘汰名单,一旦陈家在自由港船坞获得新船,富苓号这种只能在近海航行的船便要滚蛋!

……

琼海西南之地,长岭山下。

借石碌河入海,一座规划巨大的造船厂已初具雏形。

根据2 3规划,此地将背靠石碌矿区,及附近各类资源,打造琼海未来的重工业基地,行政上更是从去岁从小五指峰黎族自治区剥离,暂时归内阁直管辖,人口两万四千多人,但日后随着人口不断增加,重工业的发展,此地势必会成为琼海乃至整个东方世界最为重要的城市之一。

而目前地区内,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两,兴建石碌造船厂,以及兴建石碌地区第二条有轨直道,进一步与矿区进行连接。

铛铛铛……

巳时,代表大食堂结束早餐供应,代表一日工作开始的钟声响彻整个船厂。

实则厂区内早有拿起工具开干的工人,在听闻钟声后,短暂的放下手中的工具,随意了喝了一点东西便继续工作。

琼海的工作时间,理论一天只有三个半时辰,上午一个半,从巳时开始至午时一刻,中午休息一个半时辰,然后从未时一刻一直干到酉时,但真按照这来的没几人,无不是早早的用过早饭便开始。

除了午休得了严格的控制,自我加班的情况太多了。

这些人没人为了混加班费。

“九叔!”

二号船坞架水而建,船坞平台下就是石碌河,建造之时前后堵死,将河水从船坞内排出,船只建造结束,开闸放水船便可以水浮力,脱离船坞顺着南渡河入海。

但因为密封相关技术不到位,每日开工之前,都要借人力进行一段时间人工排水。

“季工?”

听到远处的叫唤,正打量眼前巨舰的九叔,从工服的上衣口袋取一副眼睛带上。

因琼海而焕发人生第二春的有很多。

九叔这位造船老手便是其一,九叔造船技艺来自家传,经验则来自平日里为胥民修船。

修船听上去喽的很,还都是胥民那种小船,怎么看都不觉得有什么技术含量,不就是敲敲打打吗!

现实也是如此,刚到琼海没多久,九叔便在手艺感到了压力。

但这人生说不定的,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起运!

胥民的家当就一艘船,谁不宝贝,谁不珍惜?

再珍惜,东西都有坏的一天,坏了就要修,修就要材料,本就穷的精光的胥民能拿出什么材料?

穷极思变,为了修船,防漏,九叔作为太湖胥民之中唯一的一位修船匠,几十年来不知尝试了多少材料与方式。

没有造船的经验,家传的技术丢了大半,可在材料拼接,防漏防水这一块,九叔野路子出家,结合经验,自成一派。

这些经验不经科学的整理,归纳,或许能传上两三代,但注定淹没与历史。

可到了琼海就不同了,在发觉九叔与这一块能力后,工部给他配齐了人手,快速的整理出了一套东西,凭借这一套体系,九叔与洪武二十八年晋升大匠行列,配给比胡青田还要多。

“九叔,有个会议要开的,事关四型飞剪船商用!”

季工为石碌造船厂的技术负责人之一,前三届的夜校学生,毕业就进了工部营造司下属的造船组,跟着一众老师傅学手艺,先后经南渡河造船厂,三亚造船厂,一步步走上来,官至高级督办,荣享总督办配给。

是琼海的嫡系,精英官员,同期学员之中能与其相比没几个人。

“有劳了,这种事情随便找个办事员就是,何必亲自跑一趟!”九叔笑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