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在大明当皇帝 > 第522章 技能

我在大明当皇帝 第522章 技能

作者:荣王小盖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43: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标准的确是五十斤一坛,但实际上要少一点,四十七八斤的样子!”林天麓解释道,同时指着远处正在冒烟的工坊,“哪里是烧坛的火窑,因工艺要求较低,设计之初便放弃了精而巧的模式,现在一炉可烧制八百坛!”

烧土制陶技艺,并非汉族的专属技能,进入过刀耕火种时代的农耕文明,几乎都将此技能点出。

区别之在于有无向上攀爬技能树!

黎族在这一方面属于停滞,但仅大规模的烧土炼陶,不去碰瓷器这一块,黎族的手艺也够了。

一炉八百坛,一月开个三四炉,二三千个坛子够了!

至于林天麓说的,高度酒,中度酒,低度酒,在酒精计没有制作出来的琼海,不过是一概称,统一批次口感稳定,多批次口感则存在小范围的差别。

唯有医用酒精这一块,是加了料了。

所谓加料也简单,就是在发酵前的甘蔗汁中,按照十比一的比例加入蔗糖,蒸馏过程中只取中间酒,头尾舍去。

看似年产不过三千斤,但其中的花费却是不少。

照朱允熥的估测,在这一套法门下制出的医用酒精度数,当比后世常规规格高,搞不好要超过八十五度,可拿来直接做燃料使用。

“甘蔗的储存这一块,你们是怎么解决的?”

看着远处陆陆续续运来的甘蔗,以大五指峰自治区种植规模,单一座酒厂显然是无法全数吃下,过程中必然存在冗余。

“洞窟!”

王十三娘指着远处的断崖,“大王有所不知,这断崖之内有巨大的洞窟,洞窟内空间极大,水流清凉,常年温度极低,过去是我们先祖避暑之地,如今在林东主的帮助下整理出来,辅与油布,稻草,目前可保存四万捆甘蔗,待继续开发,保存数目有望达八万捆!

有了这些保存下来的甘蔗,四,五,六,七,八月都不必担心没有甘蔗使用!”

“目前存了多少?”

土法保存甘蔗,朱允熥见过,就是先挖一个坑,然后垫上稻草,铺上塑料膜,跟着将甘蔗放进去,上层同样操作,需要吃的时候一铲子铲下去,吃一根抽一根,在江南地区一般能吃到梅雨季节来临的时候。

如今黎族找到了天然的大冰箱,保存个半年想来不是问题。

“今年甘蔗收成不错,但总量并不大,按照现在的生产速度,开年五月份左右就会尽数消化,因此在商量中,我们准备等到正月开始储备,如今有多少先生产多少!”林天麓补充道。

任何事情都难以一蹴而就,酿酒也是如此!

原料,采买,运输,酿制,储存,包装,六大环节无论哪个拉了胯,产量都将受到影响。

大五指峰自治区,配合林天麓等海商,能在短短三年时间,将整套产业链做出来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酒牌这一块,你们是怎么考虑的?”

发放酒牌,将酿酒业纳入行政体系管制当众,本就是林天麓联合沈秀和提出来的。

相关的文件还在走流程,大致的内容则已讨论出来。

洪武二十九年,琼海将在境内下放三张酒牌,每张酒牌分正牌和副牌,形成三套六张的格局。

不管正牌,副牌,每张酒牌之下只允许存在一座规模化的酿酒厂,区别在于正牌酿酒厂总产量更高,副牌的产量则为正牌七成,想获得更多的产量,就需以运粮到岸数目来折算。

大五指牌甘蔗酒,是黎族与海商一起搞出来的,但究竟怎么安排,朱允熥却不清楚。

“酒业正牌的争夺竞争太大,我们只有地理优势,而无财力,故而我们准备联合林东主他们一起争一张,到时候我们黎族拿副牌就行!”

王十三娘很有自知之明。

酒业,历来都是暴利,比蔗糖还要暴利。

仅洪武二十八年一年,靠着大五指牌这一招牌,酒厂便盈利三十万两,普惠一千三百户,未来的利润更大,但那是未来,想要争夺正牌,就算海商愿意给机会,黎族也拿不出钱来。

“想到什么说什么!”

看着王十三娘欲言又止的摸样,朱允熥笑道。

这个女人能力真的不错,大五指峰地区的发展成果就是答卷,可以的话给自治区开点小政策完全没问题。

“产量!

暂时正牌,副牌的年产量未定,但想来副牌的产量不会太多!”王十三娘看着朱允熥。

“目前的方案中,正牌年产量为中度酒五万坛,副牌为三万五千坛中度酒。

中度对高度,五比三计,对低度则为一比二计。

具体比例,每季度提交一次,超出限定产量,需以到岸粮食兑换,暂行比例为一石谷物对两坛中度酒,当然明发公告后,到岸谷物只是一兑换参照,还会考虑其他!”林天麓顿了顿继续说道,“甘蔗酒的原材料虽为甘蔗,但种植甘蔗,势必侵占谷物种植面积,因此在方案上不做特殊处理!”

酿酒废粮,甘蔗不是粮食,但种植甘蔗侵占稻田。

“道理我们都清楚,但我黎族海外没有关系,更没有海船运输,仅依靠林东主的话,合作必然无法长久!”

这也是王十三娘头大的地方。

一张酒牌的有效期十年,目前方案别看没敲定,但就传出来的消息,十年之内是不会再增酒牌了。

错过这次机会,想要在琼海经营酒业至少要登上十年。

目前黎族与海商之间合作是愉快,短期内海商运粮琼海换取酒业产量也没问题,可问题在于得了正牌的海商,难道就不自建酒厂了吗?

一两年之后,正牌下属酒厂落成,海商还会将谷物换来的份额给甘蔗酒厂吗?

未雨而筹谋!

酒厂营造只是一两年,可船队经营却需十数年,这里面的时间差,王十三娘为首的黎族高层不可能看不到。

“方案没定,流程未走,就代表可以更改,可以商议,你们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

方案没有征集过程,却有讨论,补充的环节。

朱允熥相信,自己这趟就算没下来,事关酒厂,黎族的福祉,王十三娘等人也会进海口找自己。

“开荒!

海外的事情我们黎族不懂。

但我们懂,酒业需要管制,及管制背后的逻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