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在大明当皇帝 > 第465章 分析

我在大明当皇帝 第465章 分析

作者:荣王小盖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43: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那留谁呢?”

“王岗山,王破岩,一个老实,一个沉稳,前者可定位为突击手,后者可定位精准射手!”

三三制朱允熥不懂,所以他将自己知道都写了下来,丢给军机去分析去推演。

李增枝手上有相关的复印件,为了更好的完成任务,那些复印件在李增枝手上不知翻阅了多少遍,嘴里冒出两个后世的军事术语能理解。

……

咚咚咚!

“进!”

听到敲门声,常森不曾抬头直接道。

说完,大门推开,瞿通走了进来,“这是我设计的勘探计划,还有一些我能想到的相关的人和事!”

常森上了心,瞿通自然一样。

人代表了什么,对于琼海意味什么,大家都太清楚了,不需要在这上废话。

看似不可能的方案,实则具有操作性,上午和常森谈完,午饭都没吃瞿通就将计划做了出来。

“半年时间真的能行?”

常森翻开公文夹,内容不是很多,说白了就是向广西,云南洒人。

洒人很简单,难的是将人洒在什么地方,到地方之后往什么方向去,过程中要收集什么消息,除开要有经验外还要求对当地环境极为了解。

“眼下是丰水期,我们日后要移民也要借助这个时间,所以现在探查是最合适的。

大王批准的话,我准备就近北上,地方上我还有一些朋友,可委托他们找寻当地向导,这些人都是信得过!”

瞿通嗡嗡的说道。

“大将做出的计划,没道理不批,其实除我们军机本身,行政上也有准备,大将可能不知道,蒙学,鸿学前年就在广西一带招生学员,不少都是当地宗族势力强大的后人,具体我会和黄总理商议,放心时间上不会拖延太久。”

瞿通为什么要选择这些点,常森看不懂,也分析不出来,但他相信瞿通的能力。

“如果是这样,那就更完美了!”

咚咚咚……

话音刚落,敲门声又响了起来。

“什么事?”

常森不耐的问道。

“黄总理和郭尚书来了!”葛海打开大门轻声道。

闻言,常森直接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大笑道,“看来,黄先生是和我们想到一起去,大将一起吧!”

瞿通露出笑意。

看来不仅是常森和他热眼这一块,行政体系也没闲着,就是不知道对方能提供什么样的帮助。

“开个小会议室,好好聊聊!”

当看到与常森一同出现的瞿通,黄子澄脸上泛出一片笑意,很多东西已不需多言,做就完了!

看不出四位大佬到底在笑什么,葛海的眼力劲也不差,身影消失,很快一间布置妥当的小会议室就准备好……

“你们的动作有点快!”

上午聊的,中午写的计划,下午双方完成汇总,下班之前堵了他朱允熥的门。

这节奏有点吓人啊!

本以为没戏的一件事,结果一天内撬出一片曙光。

“主要是我们对西南一片不熟,经过了解,尤其是得了瞿通大将的指点,我们现在知道……咱们完全可以借助南盘江,红水河,跨越南部多数山区,然后通过接力的方式将人员运输到广西合浦一带,跟着出海进入琼海!”

瞿通不在,可常森并不会埋没了对方的功劳。

“根据郭清找的几位广西籍学员了解,南盘江下游,红水河上游彼此连通,且入南宁之前水道畅通,江心水位符合航运条件,可确保大船运输。

这一段路解决,移民的最大难点也就没了

接下来只要解决,南宁至合浦这一段,并与合浦附近找寻到可停靠海船的海岸,便可进行移民!”

黄子澄跟进补充。

听着两位信誓旦旦的话,朱允熥一拍桌面,朝着属官房大喊,“将西南的界图给我找来!”

东方世界太大了,对于神州西南一片朱允熥是真的不了解。

印象中,珠江水系为神州大陆三大水系之一,年流经水量比黄河多,与长江相比也就少了一点点。

黄子澄,常森他们提到的南盘江,红水河,都是后世很有名的大河流。

南盘江,也被称之为珠江源,是珠江水系的源头,上下游因落差大,水量丰富,可利用水利资源广阔,后世有很多大型水利修建于此,为西南大开发提供了电力支撑。

至于红水河则是珠江水系的第二级,为整个珠江水系补充了大量的水量,外加红河一路南下进入越南,与越北,南海交界处形成了著名的红河平原。

越南也一直想将那里发展起来!

但这两条河的具体走向,洪武年间是个什么情况,朱允熥是真的不清楚。

至于黄子澄提到的合浦,朱允熥还是知道的。

北海!

那地距离琼海可近了!

这条线路出一出现,操作性也就起来了。

……

随着界图的打开,常森快速用炭笔在地图上进行勾勒,将由瞿通设计的路线清晰的标注出来。

跟着黄子澄就广西籍学员的家乡位置进行标记,一张清晰的势力图出现。

从中不难看出,除极少的地区存在无法覆盖的情况,实际操作范围很大。

“也就是说,探明道路的情况下,我们如果可以拉拢僮族(1965年,周总理将‘僮族’改成了壮族),这条线路就能运营起来!”

认真的听完常森与黄子澄的汇报,朱允熥一下子激动起来。

僮族,拉拢了黎族和客家,他怎么把僮族给忘了?

客家是汉族体系分支下人口最多的族群,那僮族就是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支,且僮族及其能打。

“花瓦家,能杀倭”,更是在不远的未来与江浙一带流传,其代表人物瓦氏夫人更是一直被人歌颂六百多年。

更为重要的是,如今的僮族不是西汉之时的蛮族,千百年来僮族不断与汉族融合,宋末一直到明初两百多年呢,汉,僮两家更是多次共同抵抗蒙古人,有着共同的敌人,共同的信念,两族在这两百多年中高度融合,为后来土司制度的迭代提供了大量思想。

如今僮族生活的土地上,的的确确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土司,比如奴隶,可大方向上僮族与汉族之间并没有太过直接且尖锐的矛盾,真要有……嘉靖年间也不会有僮族“俍兵”抗倭的故事传出。

这是格局没打开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