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在大明当皇帝 > 第446章 参考

我在大明当皇帝 第446章 参考

作者:荣王小盖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43: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接下来的订婚,成婚,关注的人肯定更多,加上皇族婚礼上的规矩,势必会有中原高官南下。

在这种情况,平安这个死人还是低调点好!

“这个藏在我个人理解看来,其实也是大将深度了解琼海机会,在大将到琼海之前,瞿通大将就到了。

瞿通大将的情况,对大将来说,极可能是一很好的参考!”

“说来听听!”

中原太大,圈子太小,同为武勋二代,平安瞿通两人这辈子不曾见过面,毕竟一人任职在东北边地,一个任职在西南地带,中间隔了几千里道路。

不过通过邸报等渠道,双方还是了解。

平安纵自视甚高,也不敢说其本人就一定能在军事上压瞿落月一头!

瞿通到了琼海后的经历,对平安的确是一很好的参考。

看到码头,距离最终靠岸存在一定的时间,平安想知道这些,张载行自然不会藏着掖着。

琼海立国至今不过三年,很多东西和事都没定下来。

可不同于中原,因洪武大帝个人形成的高压范围,琼海很多事都可以拿出来探讨和讨论,没有所谓的高压红线,禁忌可言。

加上新三届鸿学生的年纪普遍在十五六岁,正是思维最活跃,对人生最为憧憬的阶段,鸿学生内部的讨论最多。

相对于那些某些明显不符合实际的畅想,有三大论点得到了鸿学生,新式官员,乃至内阁的普遍认可。

第一论点,学历论。

在个人能力,个人经验,无法具体衡量的大环境下,学历,职业等级,就是个人敲开人生之路的敲门砖。

如今的天子门生是老六届的夜校学员,在看得见的未来,老六届的夜校毕业生的未来上限最高。

跟着就是张载行,陆荣所在新三届鸿学生。

不过上限是模糊的,关键还是个人的基础,目前夯实基础办法只有两条,一条是不断的提升自身职业等级,另外一条路从基层做起来,丰富个人履历。

张载行原本选的是第二路,但显然在其成为平安副官后,想走基层路线是不可能的了,只能专精于本职。

第二论点,是逐鹿论。

大王,高层已在多重场合,明示或暗示对于中原百姓,名教的看法。

未来的琼海势必会以强势的姿态,踏足中原,走上拨乱反正,复兴炎黄辉煌文明的道路。

在这大趋势下,有无数的功勋与个人机缘等待着他们。

投身军机最为直接,可这不代表不参军就没别的路子,工部营造,行政保障,民智开化等,都能体现个人价值。

第三论点,海外论。

这一论点与今年五六月份总结出来,先有大王编著的海权论,再有商部尚书沈秀和,内阁阁老林天麓对于海外财富的描绘。

加上工部的飞剪船,五月码头上的盛景,无不是在告诉众人,海外有大世界,海外拥有大财富。

无论是为了打破三百年的皇朝诅咒,还是重建以华族为主体的东方文明,琼海都必须要出海。

……

未来的机会很多,但张载行能抓住的就是平安。

不是张载行想趴在平安身上当寄生虫,而是跟着平安,辅助好平安,张载行方有可能从一众同期学员中超脱,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走到自己想要的位置,来施展自身的包袱。

没办法,不管是老六届的夜校学员,还是现在新三届的鸿学生,里面的人才太多了,配合高层不断下放的资源,他们的人生起点就是比后来者高。

而且随着蒙学与琼海各地铺开,府一级的鸿学出现,势必会分薄后来者的资源。

就目前空缺的各级官位,未来几年势必会被他们占据,后来者想出头那就真的难了!

因此平安好,就是张载行好。

在这种一荣俱荣的前提下,张载行对于平安不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吧,那是绝对上心。

借着从家族获得的信息,张载行这段时间可以说是将瞿通进入琼海后的事都研究一遍。

至于平安本人,面对张载行掏出的信息,亦是听得仔细,快速构建一套新的认知观。

“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

平安抬手双手,虚空比划道,“对于人才这方面,大方向上,大王以及现有的内阁高层,主掌琼海内部自我培养,唯在一些特殊领域方在中原招募,而我和瞿通就是属于这类,我们到来就是为了服务与你之前提到的逐鹿论及海外论,因为只有两点都需军事上的保证!”

三大论点中的逐鹿论就这样明晃晃的提出来,讲真下了平安一大跳。

太直白!

太直接了!

什么狗屁的拨乱反正,不就是造反的另类说法?

而且根本指向还是把控了中原文化传承的儒门。

儒道释三家的影响,与中原可谓是源远流长,人从中原出生的那一刻开始,至死亡的那一天,皆不可避免被三家思想影响。

相对于推翻帝王,掀翻王朝,历史上的案例不少,可后者想从根本上铲除一种主流思想,则是不见任何成功的案例。

更别说是三教思想中最为灵活,多变的是儒教。

如果说打下中原的难度是十,那琼海心学想取儒教而代之的难度就是一千,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

平安不知道琼海上层是什么想的?心学又是怎么一回事?究竟是怎么给张载行带来的信心?

但到此他算是肯定了,朱允熥邀请他前来琼海是目的?

军事!

拨乱反正,逐鹿中原,为朱允熥取来中原世界的无上权柄。

不过细细想来,这其实也不错。

朱元璋开国虽正,得位虽稳,但因大明崛起的速度太快,为尽快恢复民生,抵御北方蒙元的残余力量,洪武初年大明是做了很多妥协,并没有去深度清理士族的原罪。

当年的妥协和让步,并没有让那些吃惯了人血馒头的士族真正的收起爪牙,而是随着洪武大帝的不断老去,逐渐露出本来的面目。

要是平安没有亲生经历,就算知道他也不在乎,毕竟与他无关,可经历过的平安,方才明白这里面有多黑暗,落到个人身上会有多疼,多绝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