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在大明当皇帝 > 第163章 公文

我在大明当皇帝 第163章 公文

作者:荣王小盖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43: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感受一道道欲要将自己吞没的目光,明明已经进入寒冬季节,沈春岚额头微微冒汗,目光看向朱允熥。

他不愿意打开,也不想在这里打开,可眼下怎么多人看着,用目光架着他,他能拒绝吗?

拒绝又如何?

说的好像这些人不会打探一样!

“回礼已经落到了东主手上,是否打开自由东主处置,本王不会亏待任何一个友善的朋友,也不会让朋友难做!”

朱允熥一脸和善的笑道。

闻言,沈春岚笑道,“冒昧了!”

说着便打开了公文架,露出其中一张薄薄的公文。

“糖票,三百斤?”

“莫非这票就是购买霜糖的凭证?”

“三百斤,霜糖?”

……

商众坐落落差的相近,彼此之间自然可以看得清楚,再说这还是一张印刷精致的票据,众人第一眼就看的清楚,结合自身在过去探知的消息,转瞬就弄明白此物的作用。

“解释一下,我琼海国物资匮乏,贫苦众多,所有资源都需要分配,不然唯恐出现麻烦,所以制作出各种票据以供物资分配,这糖票就是我们琼海国针对帮助过我琼海国商人印刷的。

与盐引一般,凭票购买,票多少最后得到多少。

不过与盐引不同的是,贩出糖霜我们不做任何建议价!”

常向东快速补充道。

话虽如此,但对方所不知道的是,这些政策都是1 3计划中逐渐开放商业活动的举措,想要施行还需等到明年洪武二十八年,如今这票据还没用。

当然现在发放也不算欺骗人。

车不走空,三百斤霜糖什么价值心里多少有数,其紧俏使得商人不得不去小心,派遣人马南下空车是一趟,捎上一些资源也是一趟,加上南方一些特产,走一趟弄不好就是一个商队……

如此一来,商人得了好处,琼海国得了收益,多了资源,一来二去大家都有赚。

这也是朱允熥鼓励商人南下的方法。

“大人仁义,小的做的这些相对大王给的,真的太少了,沈某……”

沈春岚激动的说道。

三百斤霜糖,一次贩卖能得多少利润,沈春岚根本不需要去算,这玩意如今只要有货就可以卖出高价。

“沈东主无需如此,一切都是心意,对待难民的心意从来不分高低,一餐一饭一布一衣在本王看来都是一样,是比珍珠还要珍贵的品质!”

“大王高义!”

听到这里沈春岚如何不知道,想要在表现什么是不会有机会,一切来日方长,来日方长……

“相信各位对本王准备的其他心意都非常关心,这样也不做什么恶人,向东给他们解释一下吧!”

朱允熥端起茶杯说道。

看到朱允熥这番架势,懂得规矩商众如何不知,今天是别想在和这位爷说话了,接下来的一切都会交给常向东,这个开国公家的家生子负责。

有是个好运的小子,一个普普通通的家生子,短短几年时间成为了琼海国国主身边的红人,这般造化一般人可承受不起?

常向东也是不怯场,三份礼物,三色木夹,除开不定量的霜糖为其一,剩下的分别是玻璃制品和珍妮纺织技术汇总。

这些都是珍品,在琼海国已经量产,但在制定的1 3计划中全都惜售,捂着销售的宝贝,是琼海国进一步吸引商人南下的筹码,不过是换了一个形式给予潜在的用户,而且给谁给多少早就有商议。

时间一点点过去,临近中午的时候朱允熥后院设宴款待朱高炽,朱尚炳两人,至于前院则完全交给常向东他们。

一通忙活下来,等到将所有人送走已是宵禁时分。

“爷,物资都齐了,相关……”

书房内,李漆就要汇报的情况,却被朱允熥挥手打断,“不需要告诉得了多少,看你们脸色就知道今日的成果不错,布置下去,我就不需要知道了,开春之后给我一份满意的答卷就可以!”

闻言,书房内安静下来。

“说说,你们对朱高炽,朱尚炳的看法,还有他们来此的目的,大胆的说我要听你们心里话!”

今天就是一场对外展示,强化商人心目中自己亲近商人的形象,同时告诉他们只要愿意在自己画的规矩里做事,一切都好说能说可以谈。

唯独让朱允熥意外的,是朱高炽和朱尚炳的到来,讲真彼此之间套路了一个下午,朱允熥都没把脉清楚这两位朱家皇孙的路数。

一个都不简单啊!

朱高煦富态,朱尚炳瘦弱。

看起来都很普通,可这份普通若是标注在皇孙身上那就显得不同。

燕,秦二王镇守边陲,相对来说秦王的封地更为富庶,不像燕王距离草原不过数百里,常年受到蒙古部落的侵扰。

这两位亲王的长子真要简单谁信?

真当皇室上层人物都是善人?

常向东摇了摇头,说道,“接触的不多,仅一个下午的时间根本看不出什么,但敬业斋流向北面货物多少也是接手过,听闻燕王那负责草原贸易的是一个和尚,这位大公子也在其中!”

“哦?”

朱高炽现在就参与了朱棣的买卖,“此事当真?”

“当真,敬业斋北方负责人亲口所说,相关交易这位大公子都会在身边,甚至安排过马队的工作,还说这位大公子私下接触的过程中温和待人,有理有据,有贤王风范!”

“我要没记错的话,朱高炽只比我年长几个月,我四叔怎么早就开始培养了吗?”

有意思了!

古代掌权者从来不会过早分润自己的权利。

朱允炆得权,是因为朱标死人,朱元璋苍老,大明后继无人,若是不早早放权试炼,日后大明权柄恐有旁落的风险,这种既定的继承人早日掌权是有好处的。

他自身掌权,在于流放中原,就藩琼海国。

可朱棣才几岁,朱高炽才多大,马队的生意看似只是生意,但傻子都清楚这代表了一个势力的财权,财权衍变就是人事权……

朱棣手中又不是没能人,要知道朱标这位史上最稳的太子爷,掌权也在成婚之后,怎么早就将一部分财权交给儿子,朱棣怎么想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