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在大明当皇帝 > 第160章 掌握密码本

我在大明当皇帝 第160章 掌握密码本

作者:荣王小盖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43: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密码书写还是复杂了,一道信息七只信鸽,但凡少了一只都会错漏,一次发放少说几百只才能保证通讯正常,有些浪费了,这情报网络还是需要细化,当做出特定的代码针对特殊的词组!”

飞信系统密码是朱允熥编的,可他没自己解过啊,都是下面将信息汇总后送上来的。

如今在南京没人,也不放心第二人掌握密码本,只能朱允熥自己来。

这不问题就冒出来了吗?

飞鸽传信是快,但花费颇多,飞鸽个体所能传讯的内容太少,在炭笔无法保证字迹清楚的情况下,只能通过墨笔来书写,纵然使用阿拉伯数字也才二十七字符。

一条信息的传递往往需要七八只鸽子组合一组,然后在放飞数十组保证通讯效率。

过程中还要考虑信鸽丢失的情况,以及后续转运的问题,全都是问题……也难怪信鸽传书一直都只是小规模使用,战场战局根本不做考虑。

靠这个,怕是大战打完还没收到消息。

可是不靠这个靠什么?

靠无线电通讯,别逗了,就算科技树的方向全对,真空管一项没有十一二年的努力是不可能突破,更被说朱允熥还不懂这一块。

短暂的皱眉,未能找到更好解决的办法,最终无奈的摇头将这个问题抛走,转而将目光落在文字上。

五万三千亩,九万三千石,亩产一石七八,300多市斤!

亩产不低了,高于明朝的平均水平,江南一代的上等水田亩产差不多也就这个产量,除非搞出化肥,弄出更高产的稻种,不然就没了继续提升的可能。

“如此算的话,琼海现在存粮当接近三十万石,这都快接近去年一年外入琼海的稻米,再沉淀沉淀,洪武二十八年第二季度之后,琼海的建设就不需要靠外输入稻米了!”

粮食,稳定一方社会最关键的筹码。

粮食安全,国家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后世见过七十多年,我兔就便从没有放松粮食的自产,自补率,不管外界怎么说如何承诺,粮食这一块就没放手过。

有稳固粮食保障的国家,自然也有放宽粮食保障国家,比方说埃及。

埃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苏联援助下修建了阿斯旺水坝,约束了上游的水源,将国内良田扩充数倍之多,可养活更多的百姓,在七八十年有此基础几乎可以称得上黄金开局。

可在拥有这开局后没多久,埃及选择了相信了西方国家的承诺,高估了全球以abcd为首的世界粮食黑帮的良知,逐渐放宽粮食自给率,用宝贵的外汇购买西方的粮食。

结果不用说,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埃及成为了全球人均缺粮最多的国家,若非有苏伊士运河每年航运费支撑,埃及早已浮尸千里,遍地饥民。

有这般直白的答案丢在眼前,再考虑琼州的发展,朱允熥的视角就一直盯着粮食上,开荒,开荒,再开荒,不少人都觉得够了,可朱允熥还在开拓,不到彻底富裕的地步绝不松手粮食。

“霜糖的利润不出意外已经让商人眼红,让不少人眼红,我不在琼海的时间搞不好就有人鼓吹种植甘蔗,这绝对不行,至少在未来两三年内,开荒还是当以稻田为主,此事必须马上安排下去!”

商人就要来了,朱允熥必须要对此好好点拨点拨,且莫因一时的粮食满足而断了琼海长远的路。

……

“小妹,没事吧?”

徐祖辉推开闺房的大门,看着身穿罗裙独坐在古筝前的妹妹,眼中流露出一份宠爱。

“哥,我没事,就是有些想不明白,为什么我明明想要做好事,结果却成这样,明明每个人都会有所收获,为什么一定要抢?”

徐妙锦抬起头来,粉眉黛目充满了疑惑。

事情出了,现实就是如此,可她就是理不清其中的缘由!

“因为饥饿,因为混乱,你我都没有真正饿过肚子,但母亲他们饿过,那种日子不好过,腹中如火烧,胸中炙热,脑子里什么都没有只想着吃,去找吃的,不管能吃的还是不能吃都会选择去吃,哪怕撑死也会尽力将更多东西塞进肚子,将腹中的饥饿之火压下去。”

身为第二代的国公,甭管历史上表现如何不堪,徐祖辉还是了解民间,懂疾苦的,不像是后世的大明国公那般生于锦衣玉食之中,长与妇人之手,对于国公府外一切无知。

“可这不是他们闹事的缘由!”

“的确不是,但你忽略了他们一路南下可能遇到的事,这样说吧,真正老实稳重木纳的人是活不到南京的,这过程中要么依附了强者,要么自身变成另外一个人,不然南下数百里的路就足以成为他们埋骨地,也正是因此对于最初出现的难民,自古鲜少有第一时间赈灾的,因为这些人手上多多少少沾染了罪孽!”

“……”

徐妙锦眉头微抬,脸上露出一份惊恐,“大哥的你意思是说,这些人杀过人?”

闻言,徐祖辉默默的点了点头,“为了求生人会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力量,元末起义便是这样来的,若真的还有一线希望谁愿意搭上自己的命,以后城外就不要去了,待在家里别让我担心!”

说完徐祖辉退出门槛,轻轻的关上门,但未曾离开一个人静静的站在徐妙锦门外,守护着自己的妹妹。

“幸会,幸会!”

“没想到老弟来的怎么早,国主这会可是邀请了不少人,就是不知道此次要出多少血?”

“这国主我听说可不一般那!”

……

次日,寒气消退露水消散,一辆辆马车自四面八方汇聚,最终涌入徐府街。

四周明眼的谁不知道,这些马车的主人都是大商贾,跺跺脚便可让一地物价颤抖几分的存在。

他们现在不敢跺,那是因为上面有圣天子坐镇,但就算这样不少行人还是纷纷避让,不想与这些有钱有权的商人碰面。

商人的低贱针对的是官,是朝堂,是整个名教构建而出的特殊规矩,可在百信眼中就算存在鄙夷也不会露出来,天知道这商人背后站了谁?

“快看,富林记陈家的招牌,没想到一次捐资的邀请竟然让江浙陈家人跑了过?”

正在互相寒暄,等待王府开门的商人,当看到远处一辆华丽的马车驶来,目光纷纷朝着马车落去。

“早听说了,这琼海国主和福林记的关系不错,前年,去岁,两年多的时间,江浙一带少说有十几万石的稻米南下运入琼州,这关系能不好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