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在大明当皇帝 > 第149章 期望

我在大明当皇帝 第149章 期望

作者:荣王小盖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43: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江北?”

自古富庶出江南,后来慢慢变成江浙,自唐后人口南移之后,江南一代便逐渐富庶了起来。

而与江南一江之隔的江北却是另外一番场景!

北有黄河夺淮之灾,东有海水倒灌之祸,大片的良田成为湖泊,靠海的田地变成盐碱地,哪怕拥有类似江南的气候与广阔平原,江北还是迟迟发展不起来,丰年还好灾年是真的惨。

这一切的改变出现在二十世纪后半叶,在兔子的带领下修建水利,水洗良田,加上工商业辅助,江北方才兴盛。

不仅是江北,长江下游一代也是如此,后世百强县之首的昆山在今天也就这样。

“江北可以理解,但为什么没有看到青壮?”朱允熥不解的问道。

江北跑到南京避难可以理解。

毕竟两地很近。

不仅江北,洪武年间,安徽,江西,河南,山东等地遭灾有能力的也都往南京跑。

跑南京不是因脚力,因距离,更大的原因是南京为天子脚下,活命的机会多。

一如明中晚期百姓就往北京跑一样,人们对于首都多少有别样的期望。

“有些被大户收了,有些被你爷爷安排成为军户,可惜人真的太多了!”

大明的生产力放在那。

随着元朝百年时间,基础设施的崩溃,天灾根本别想挡住,有土地也只是有一线生机,想要将百姓安抚下来,还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措施。

防范天灾的能力真的太差,史无仅有的差,也就朱元璋坐镇中央,一点点将事情扭转过来,换做其他皇帝未必能一**扛下来。

“琼海执政两年,想来和几位先生学习了不少,咱若是将这些难民交给你,你有能力让这些百姓活过这个冬天吗?”朱元璋转头看向朱允熥。

“这要看爷爷能给我允熥了什么!”

朱允熥不想在老朱面前过分表现,但看到这场景,相对于老朱对自己的猜测,他更希望这些人能活下来。

“要什么都有,还要你干什么?老汤你把事情和三儿说说!”朱元璋笑道。

赈灾就是给粮给米,让人吃饱等到灾荒结束,重新安排回乡就是,有着充足的物资谁都可以办!

这看不出半点水平。

如今的难点,在于大明政府拿不出什么粮食,秋收是结束了可摊子大啊,加上汶河决堤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眼下大明中央政府真的拿不出什么东西。

汤和笑了笑,将自己知道的内容告诉朱允熥,蓝玉则在一旁补充。

现阶段最大的问题就是粮食不够,朱允熥提醒了汶河的事,大明也有准备不可能真就派一个朱允炆出去就结了。

为应付汶河之事,去岁的存粮大量送往山东,可在过程中就出现了一个谁也没料到的情况。

没考虑到江北,江北的百姓不知道北上可以活命,一窝蜂的跑到了南京。

若不是秋粮顶上可能已经死人,为了这件事老朱百般周转,江北各地设立了拦截官,将人安排去山东,可惜效果不是很好。

目前有统计的江北灾民大概有三万四千多人,但南京户部能拿出来存粮只有两万多石,按照一日二济,一济一粥的情况根本支撑不了太久。

加之寒冬将至,米粥只是一部分,还需御寒的东西,这些户部都难以拿出来。

“……”

朱允熥沉默,联系到朱允炆为全知南京府诸事,他多少摸清楚了什么。

这件事一直没落下具体的安排人,老朱不是不管,而是准备将事情交给朱允炆,可朱允炆剿匪去了,自己跟着撞了,这不干脆就验验自己了吗?

只是此事该如何安排?

就在此时,一行人走到了粥铺面前,可能看到了四人衣着与难民不同,正在熬粥几位兵丁以警惕的目光看着他们。

老朱不动神色的看了两眼后离开了,转而询问朱允熥,“对此有什么想法?”

“若是爷爷给机会,允熥想试一试!”朱允熥沉声说道。

老弱体力不足,但还是可以做事的,多少有挪腾的空间。

“好!”

老朱点了点头,“想试那就放手一试,口粮和御寒之物你别想了,不过你能提两个要求。”

没说失败的下场。

因为这不需要说,说就是失望!

“如果可以提两个条件的话,允熥想要一千户所,外加百位工匠!”

政府缺粮食不代表大明缺粮,老弱体力劳动不行,但小农小户出来的妇孺纺织手艺多少还是有的,若是能借助新的纺织技术,稍加训练便可以编织出大量的布匹。

商人出棉花,灾民出力,纺织成布,以米结劳力,只要一个循环下来,整个局面就可以盘活。

别人怎么操作可行性很小,但对于朱允熥而言,这一套只需打个招呼就行。

“可以,再转转,明日传诏书给!”老朱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背手走在前面。

宵禁前,朱允熥回到住宅。

前来南京朱允熥就没想过高调,未来一年将身子骨基础打好,安安分分的过去就行了,完全没必要去增加不确定的风险。

可眼下,他真的没办法坐视不管。

城外的难民太惨了,惨的无法用言语形容。

史上所写的饥民数万,浮尸百里,易子而食,写的再形象再生动甚至传神,都不如亲眼所见带来的冲击感!

三万多人……

琼州迁徙的民众也没这个数,听汤和意思后面陆续还会有人抵达,最终难民人数会暴涨到什么程度,谁也说不清楚。

户部能拿出来就两万石粮食,现有的人口均分一下,一人也就百斤口粮,煮成米粥也就支应个三个月,可考虑到日益降温的气候,两个月顶多……

后续还有难民抵达,人均口粮只会更少。

麻烦,真的想的让人头大!

……

回到府内,闹出的动静不小!

常向东,李漆跑了过来,自从朱允熥跟着宫人离开,大家都在担心这次面圣结果。

谁都知道这次面圣,将决定很多东西。

侍从掌灯,朱允熥直接走进书房,李漆于人群中隐去身份,常向东绕路跟着走进书房。

“殿下的脸色不好,莫非有什么难事发生?”常向东低声询问道。

“江北的难民是什么个情况?”

负责琼海国移民诸事的就是常向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